道教的四大真人指的是哪幾位?一般人最多知道兩個

2020-12-24 道家文化漫談

真人是道家對於那些證道成真、修煉到一定境界的人的一種稱謂。在莊子的《南華經·大宗師》一篇之中是這樣描述真人的:

「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

真人乃是修道之人的至高境界,要達到「天人合一」、「與道合真」實屬不易,從古至今成為真人的修道著少之又少。像大家熟知的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即是張真人;藥王孫思邈又被稱為孫真人。本期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道教著名的四大真人,也是道教傳說中的四位仙人:即通玄真人、衝虛真人、南華真人、洞靈真人。

南華真人:莊子

南華真人就是大家熟知的莊子,他是戰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他著有《莊子》一書,其中的諸多名篇如《逍遙遊》、《齊物論》等,在學生時期的教材上都出現過。莊生曉夢迷蝴蝶等典故也是耳熟能詳。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被後世並稱為「老莊」。相較於老子在道教被尊為至高神三清之一,莊子的地位稍低了許多。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被道教奉為聖經,規定每個道教徒都要研習、誦讀,而莊子所著的《南華真經》卻沒有如此規定。雖然如此,莊子的清靜無為及逍遙處世的思想對道教的發展與教義產生重要的影響。唐玄宗在天寶元年敕封莊子為南華真人,並稱《莊子》為《南華真經》。道士皇帝宋徽宗加封莊子為「微妙元通真君」,並樓觀臺建廟供奉。

衝虛真人:列子

列子名禦寇,鄭國人,為春秋末至戰國前期道家學者,著有《列子》一書,列子在他的著作裡主講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列子師從關尹,關尹又稱關尹子,就是那位在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時,請老子留下《五千言》的那位關令,同時也是道教樓觀派、文始派的祖師。唐玄宗於天寶元年封為衝虛真人,號其書為《衝虛真經)。宋徽宗追封為致虛觀妙真君。

列子最為大家熟知的是「列子御風」的傳說,神仙的出行有多種方式,有選擇坐騎也有御劍飛行,列子更厲害,直接乘風而行。在《莊子·逍遙遊》有描述:「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列子御風,體現了道家追求修煉到達的一種境界。

通玄真人:文子

文子,姓辛氏,號計然。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思想家,曾受業於道祖老子,是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文子》一書,繼承和發展了道家「道」的學說。文子相傳是與孔子同時代的人物,被道教奉為文財神的範蠡據說是文子的弟子。唐玄宗於天寶元年(742)詔封文子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書為《通玄真經》,與《老子》、《莊子》、《列子》被道教奉為「四子」真經。

洞靈真人:亢倉子

亢倉子,又名亢桑子、庚桑子。也有傳說是《莊子》中的寓言人物,姓庚桑,名楚,陳國人。據傳說亢倉子得到老子的真傳,修煉到了可以用眼睛聽聲音的境界。在毗陵孟峰隱居修行,最後道有所成登仙而去。相傳《亢倉子》一書由其所著,唐玄宗天寶元年詔稱為《洞靈真經》,封其人為洞靈真人。

以上說的這四位便是道教的四大真人,他們所著的經典都是道教的重要典籍,同時也是我國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我是白雲黃鶴道人家,了解更多道教文化,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道教神仙:道教的四大天師是哪幾位?一般人很少知道
    在《西遊記》中有幾位神仙出場次數不多,常被人忽略,但是在整個故事情節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他們就是玉皇大帝座下的四大天師,分別是:張道陵、許旌陽、葛仙翁和邱弘濟。然而正統的道教神仙譜系裡,四大天師是張道陵、葛玄、許旌陽和薩守堅。
  •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經》
    道教的「四大真人」,指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文子、列子、亢倉子,也稱作道教「四子」。
  •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經》|道家|莊子|亢倉子|南華真經...
    「四大真人」,指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文子、列子、亢倉子,也稱作道教「四子」。《四子真經》指的是他們四位分別對「道」的闡述的著作。即莊子的《南華真經》,文子的《通玄真經》,列子的《衝虛真經》和亢倉子的《洞靈真經》。  (資料圖)
  • 道教中的「六丁六甲」指的是哪幾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它有完整的神仙體系,上至三清道祖,下至人間諸神,盡在神譜之中,六丁六甲也是其中之一,他們不是什麼守護一方的神靈,是一些比較繁忙的小神。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六丁六甲吧。六丁指的是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這六位神仙,他們都是陰神。六甲指的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位神仙,他們是陽神。六丁六甲在方術中常常被用於軍事較量,在道教中同四大元帥、四值功曹、四靈二十八宿一樣,都是護法神。道士在做齋醮科儀的時候常常召請這些神仙,以制服鬼神。傳說六丁六甲為天帝役使,能"行風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籙召請之。
  • 道教三寶、七寶與八寶分別指的是什麼?一般人很少知道
    道教歷史源遠流長,自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以來,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道教元素的存在。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道教的「三寶」、「七寶」與「八寶」。
  •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玉清元始天尊」
    三清尊神,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老君一氣化三清,三清就是中國哲學中「三一」的象徵,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 道教中的「蓬萊三仙」指的是哪三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與古代的百姓一樣,有著對神仙的敬仰,正因如此,道教擁有龐大且複雜的神仙體系,他們會把自然現象或是世間的事物神仙化,認為世間一切的運作規律都由神仙掌管,當然,神仙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 家宅六神指的是哪幾位神仙?其中一位很「另類」
    其實道教認為在家宅之中也有六位神靈在護佑著我們,家宅六神分別是門神、戶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和廁神,這是道教在民間信仰的「五祀」俗神基礎上發展而來。本期就分別簡單介紹這六位神仙。道教的門神有很多位,除了上面的幾位還有鍾馗、文武財神、靈官馬元帥等。戶神與門神區別不大,因為在古代的「門戶」僅僅是根據門的數量定義的,《說文》:「一扇曰戶,兩扇曰門」,單扇是戶,雙扇是門。由於民間百姓的大門一般都是雙扇,所以都稱門神,對於門戶的祭祀,也成為了對門神的祭祀。
  • 你知道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是哪幾位神仙嗎?
    三清四御是我國民間信仰的諸位神仙,至於他們的起源是與道教的發展相關聯的,最開始,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到了東漢時期,道教與佛教的競爭便產生了眾多神的出現,三清四御就在這個階段出現在道教中。元始天尊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有著不滅之身,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臨人世間,傳道度人。靈寶天尊據《雲笈七籤》、《洞真大洞真經》中說,靈寶天尊「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靈寶天尊又稱上清大帝,或靈寶道君。
  • 道教中的「五道輪迴」指的是哪五道?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它與外來的佛教一同發展,兩者逐漸融合,都出現了對輪迴的定義。然而,在佛教中,他們講究六道輪迴,認為人的輪迴有六道,而道教講究五道輪迴,認為人的輪迴有五道。我們都孰知六道輪迴,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聊聊人們不知道的五道輪迴吧!道佛兩家都認為人界是輪迴中的一部分,萬物生靈都要在輪迴中周而復始,如果一個人能夠超脫凡塵、返璞歸真、追尋本根、與道同體,那他就可以超脫輪迴,不在輪迴之列,在宇宙中逍遙自在,無拘無束。
  • 道教的北極四聖指的是哪幾位神仙?其中就有天蓬元帥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四御位列三清和玉皇大帝之下,是道教最重要的主神之一。他們分別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四御的職責是輔佐「三清」及玉皇大帝,所以又稱「四輔」。
  • 道教中的「求道七步」指的是哪七步?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古往今來求道者多如鴻毛,得道者則鳳毛麟角,究其原因,為修道之人心術不正,整日鑽研歪門邪道,不得正法。全真道祖師丘處機見此形勢,寫下了《求道七步文》來勉勵諸位求道者。一、研讀經典我們知道,若要求道,首先要領悟道,尋找自己真正追求的,要想加強對道的理解,就要多次研讀道家經典書籍,正所謂「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研讀道經可以加強自己對道的理解,從而增進道行。讀經典要堅持,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每日清晨和夜晚可以重複研讀經典。道教的經典書籍有很多,比如《道德經》、《南華經》、《太上感應篇》等等。
  • 【走進道教】道教神明「五文昌」中,除了文昌帝君外還有哪幾位神仙?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昨天推文中,我們聊了能夠護佑士人學子考試升學工作的幾位道教神明,然鵝但是,關注我們公眾號的小夥伴裡果然臥虎藏龍河汾門下人才濟濟,有小夥伴就提出:為啥不把「五文昌」寫全道教神明掌管天下文運的神明中,素有「五文昌」一說,分別為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共同執掌著世間功名利祿。昨天的推文裡對文昌帝君、魁星星君和純陽帝君有所介紹,今天就再來說說朱衣神君和文衡帝君。
  • 道教常識:五嶽大帝是哪幾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道教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無論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還是地上的山川河嶽,亦或是自然界的風雨雷電,都有對應的神靈。道教的神仙體系較為龐大和繁雜,道教將神分為自然神和人格神。在往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很多道教的神明,本期就跟大家聊聊自然神之五嶽大帝。
  • 道教中的「五文昌」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
    文昌帝君本名張亞子,唐朝越雋人氏,後來遷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縣),因篤信道教,廣宣道教教義於四川,成神後人們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廟,命名為「清虛觀」,並且於碑上刻上「梓潼君」,成為梓潼神,供人祭拜。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
  • 道教常識 | 民間常說的「五雷」指哪五雷?
    文/省緣  微信:省緣乾坤(xingyuanqiankun)五雷轟頂是一個漢語成語,中國民間常用天打五雷轟比喻人幹了很壞的傷天害理的事後,一定會遭到上天用各種形式的懲罰。雷電是道士最常用的法術。在民間信仰和道教文化中,雷可以淨化汙穢,祛除淫邪。
  • 道教神明「五文昌」中,除了文昌帝君外還有哪幾位神仙?
    昨天推文中,我們聊了能夠護佑士人學子考試升學工作的幾位道教神明,然鵝但是,關注我們的小夥伴裡果然臥虎藏龍河汾門下人才濟濟,有小夥伴就提出:為啥不把「五文昌」寫全…好吧,今天補上。道教神明掌管天下文運的神明中,素有「五文昌」一說,分別為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共同執掌著世間功名利祿。昨天的推文裡對文昌帝君、魁星星君和純陽帝君有所介紹,今天就再來說說朱衣神君和文衡帝君。
  • 道教常識:道教所說的「四恩三有」指的是什麼?
    句中的十洲三島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四恩三有」的四恩,指的是道教以世人當報的四重之恩,一天地恩、二君王國土恩、三父母恩、四師長恩。三有,道教謂眾生中,凡有情、有識、有緣者,稱為三有,修道者皆親之。簡單的說四恩就是民間熟悉的天地君親師。從古至今,民間一般會將「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奉於中堂進行祭祀。這也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
  • 道教的禁忌:「戊不朝真」是什麼意思?一般人很少知道
    對此很多人表示疑惑,戊日是什麼日子?為何戊日不能上香拜神呢?戊日是道教的一種禁忌,又叫做「戊日不朝真」,這裡的戊日通常指「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六日,道教又稱其為「明戊」。在每個月的戊日裡,道教的規定道觀不可以焚香、誦經、朝真,不能使用法器,也不進行齋醮科儀等。這條戒律是對於住觀或者火居道士,以及皈依道門的居士之規定。
  •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最忙的幾位神仙,天天都得跑來跑去
    很多人一聽到道教的神仙體系就覺得迷糊,什麼六丁六甲了,什麼四值功曹了,完全搞不懂是幹什麼的,其實像如這些神仙才是整個道教體系中最忙的,基本上什麼事都要找他們,雖然他們的神職很低,但是日常需要處理的事物卻很多,大神仙就相當於老闆,而他們才是真正的「打工人」,叫打工人不太準確,應該是打工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