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強迫症,終於讓劣勢變成了優勢

2020-09-13 少年大不同

| 少 | 年 | 發 | 聲 |

每期對話一個孩子
他們是教育的主體
卻是教育議題的缺席者
所以
「少年發聲」,邀請少年發聲。


文/ 陳瑜

少年大不同、人生大不同創始人


少年發聲的第6位發聲者,是一位馬上要升入高三、正在為出國留學做準備的男生——糰子。

一位做家庭教育指導的老師推薦我認識糰子,她對糰子的評價是:我所接觸到的少有的沒有被家長壓榨到失去個性、失去愛好、失去理想的孩子。

我跟他約採訪時間,他乾脆利落地把第二天的日程表寫給我,我挑選了下午2:30,他說,好,他會上鬧鐘。

到了約定時間,他準時準點把手機號碼發送給我。

小夥子太靠譜了!這是我的第一印象。他的精準度甚至讓我把自己工作狀態的發條,也跟著上緊了一點。

電話裡他告訴我,他有輕度強迫症,我心裡生出「哦,原來如此」的想法,但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他全然接納有點不同的自己,對病症毫無所謂,甚至從中發展出積極的部分。

他有一種在自己人生的版圖上開疆拓土的能力,早早地確立職業理想, 自個兒探索前行。

網際網路讓這一代孩子得以深度地嵌入社會,垂手可得的學習資源,跨越年齡和地域的社交可能,將想法變成產品的創造機會……他們在不為成人所知的世界,有一片自己作主的天地,充分開掘自己的各種優勢潛能。

我找不到比「精彩」更精彩的詞來形容。

這何嘗不是一種學習和成長!那位推薦我們認識的老師說得一點都沒錯:他是少有的沒有被家長壓榨到失去個性、失去愛好、失去理想的孩子。

然而,糰子說,我努力讀書,為了當一個普通人……

陳瑜:你9年級之前一直在公辦學校讀書,為什麼後來會轉到國際學校?

糰子:說實話,我當時也挺猶豫,還是希望留在體制內學,但我父母覺得我寫字太慢了,不太適合應試教育。

我有強迫症,小學時寫字速度就很慢,字寫得很重,都能刻到第二頁去。

我讀的是寄宿學校,同學們一般作業做到晚上7點,我要做到9點,有時還來不及做完。初中時經常要寫到十一二點,很晚睡覺,第二天6點起床,很吃力。

小時候,我並不知道自己有強迫症,但我做題目會反覆驗算。舉個例子,1+2=3,我做完這道題,一定會想:3減2是不是等於1?3減1是不是等於2?全部算完以後再做一遍1加2是不是等於3,然後我才會做下一題,這就導致我作業做得特別慢。

跳過這些驗算步驟,我會覺得很難受,沒法專心做下一題。但好處就是,我學過、做過的題,一般都記得很清楚,考試的話,基本上寫多少題得多少分,只要做了,就是對的,要麼就是來不及做了。

所以我周考、月考成績就很差,因為時間緊,我做不完,但是期中、期末考試,有兩個小時,我能把題目做完,成績就很好,還能考100分。

所以,我對老師來說,是一個挺頭疼的存在。

陳瑜:有去醫院鑑定過嗎?

糰子:有。7年級的時候,我媽實在受不了我的做題速度,帶我去醫院。醫生說我是輕度強迫症,不需要吃藥。但我吃中藥調理脾胃,因為人的精神狀態好了,病症也會改善。

9年級轉到國際學校,學習非常輕鬆,內容也很簡單,我現在不用這種病態的寫作業方法了,但也因為這個原因,我的成績開始往下掉了,哈哈哈。

陳瑜:會被強迫症困擾嗎?

糰子:沒有啊,做題很開心,我挺享受的。

陳瑜:但是你考試有可能考不完吶?

糰子:但是題目很有意思,我無法拒絕啊,我還會主動去找數學老師要題目做。做題很開心,對我來說叫強迫症嗎?所以我沒有理會這種東西。

陳瑜:爸爸媽媽也沒有因此給你壓力嗎?

糰子:他們先前不知道我有這個病的時候,確實比較為我著急,畢竟一個周末,我不是上課,就是寫作業,寫完就上住宿學校校車了。

知道以後很少會在我面前嘆氣了,實際上我聽到他們嘆氣的時候會很揪心,覺得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越差越遠。

我寧可他們罵我,畢竟罵我,我心裡會做對抗,但是他們的嘆氣,會導致我一整個晚上很難受,小時候蒙在被窩裡,難以入睡,因為這是一種情緒,我很難去做語言上的對抗。


陳瑜:他們後來有改變嗎?

糰子:很遺憾地說,到現在依然沒有變化,雖然不直接在我面前說,但我依然會感受到。


陳瑜:你如何調整自己?

糰子:沉浸在音樂、讀書、視頻裡,騎車和寫書法對我也比較有幫助,還有購物、運動、外出看展覽也有作用,能讓我屏蔽之前的情緒。


陳瑜:感覺你挺接納自己的,也懂得尋找調節的方法,即便在應試教育體系下,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則。

糰子:是的,我理解東西比較快,但是我記東西、輸出東西就很慢,背文章、背古詩、背單詞,需要比別人多很多倍的時間。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小學做作業的時候,我媽能陪在我身邊,看到我反覆驗算,能立刻提醒我去做下一道題,讓我形成「做題-下一道」的習慣,而不是「做題-檢查-檢查-檢查-下一道」,這樣可能會讓我的作業速度有所改進。

陳瑜:高三最後一年,要申請海外學校了,準備讀什麼專業?

糰子:我對建築很感興趣,尤其是室內設計,看了很多相關的書。同樣是一個房間,不做大的改變的情況下,通過合理的排布,就能變成舒適的空間,讓日子過得很舒服。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學科,所以就想以後有機會,我要去學設計。

陳瑜:很多孩子到了18歲,並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學什麼、要幹什麼。你的職業理想從什麼時候開始確立的?

糰子:小學四年級,我們家從小公寓搬到了別墅,但是我反倒覺得在小公寓裡過得更舒服。我就想,為什麼?

後來我發現別墅的空間利用得不夠好,一樓客廳,二樓廚房,三樓四樓是臥室。我們家裡有老人,走來走去很不方便。

我有個鄰居是學是園藝設計的,我跟他聊過,他說你覺得空間設計不夠合理,那麼你可以考慮怎麼讓它變得更合理。他的話啟發了我,我就會去想類似的問題,到了初中,逐漸明確以後想幹什麼。

我有一個想考美院的好朋友,她推薦我去一間畫室學畫畫,我的老師設計出身,我跟著他學了很多,他也推薦了我很多書。

陳瑜:有意思,別的小朋友都在幼兒園、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畫畫,到後來學業壓力大就放棄了,你反倒是在初中去學畫畫。

糰子:我小學美術老師跟我說,你畫畫還算有點天賦的,你可以去多了解。但小學在體制內學校學習,時間也不多,所以沒報班。上海的初中讀四年,前兩年學習節奏比較慢,所以我就去學了。

我父母一開始是不太支持的,覺得路程太遠,來回要一個半小時,但是覺得我確實對畫畫感興趣,就送我去了。一周兩節課,周六周日上午各一次。現在馬上高三了,還在堅持,但頻率少些。

陳瑜:你在畫室裡畫畫是什麼感受?

糰子:如魚得水!

陳瑜:「如魚得水」是指你寫作業很慢,但畫畫很快?

糰子:那倒沒有,人家一個小時畫完,我大概要2-3小時,但是我理解起來會比較快,所謂「一點就通」吧,能迅速get到老師的點,老師教起來也比較輕鬆。

老師在課堂上把我的問題指出來後,我回去再思考。因為我入睡也慢,所以睡前我腦子裡就會想,畫畫哪裡還有問題,想我看過的結構圖,我的透視感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提升的。

我也蠻感謝我的父母,暑假帶我去了歐洲,讓我對建築更感興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陳瑜:你應該有不少朋友吧?感覺很多機會是你在跟朋友的互動中發現和創造出來的。

糰子:是的,我是b站的視頻up主,做遊戲教程,在網上也結交了很多朋友,還有很多國外的,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陳瑜:你在b站上叫什麼名字?

糰子:我不想把我b站的帳號和我的私人生活聯繫在一起,如果你在寫文章的時候,可以允許我不把信息透露出去,我很樂意跟你分享。

我在b站上起了個比「糰子」更有博主氣息的名字,糰子更像玩家,但是如果你說你是視頻up主,名字太生活化的話,會讓粉絲覺得你過於接地氣,心想「同樣是玩家,為什麼我要來看你的視頻」。要是名字比較有博主氣息,就會讓人覺得,我可以教給他們東西,也更能夠吸粉。

陳瑜:哈哈,有意思。怎麼就開始玩起視頻來了?

糰子:我9歲時,也就是我爸媽結婚10周年時,我爸帶著我一起做了一個10周年紀念視頻。從那時候我了解到,原來視頻是可以一個人完成的。

後來,小學五年級時,我幫我們學校做了畢業典禮視頻,是唯一一個被校長點名表揚、存入檔案的視頻,雖然名義上是我們班主任做的,哈哈哈。

陳瑜:哈哈哈。爸爸無意間把你領上了這條路,然後都靠自學?

糰子:是的。當時不像現在,視頻誰都能做,那時需要專業的剪輯軟體來製作,而且有些軟體的高級功能需要付費。

比如付了費,可以允許你無限圖層,但我沒付費,我必須花時間把每個圖層導出,不停地合二為一、合二為一……最後才能剪輯成一個視頻。

我用繁瑣的方式避免了付費,但也因為這麼反覆研究打磨,使得我能夠很熟練地運用剪輯軟體。不是說我有什麼天賦,只能說我付出的時間比別人多,我感興趣,並且堅持了下去而已。

陳瑜:那你怎麼會當上up主的呢?

糰子:我在學習使用軟體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些視頻,但那會兒的手機容量小,沒法存放很多視頻,我就上傳到b站上,上傳多了就有個想法,我要不要去做視頻up主。

10年級的夏天,我在國外上夏校,課業特別松。當時有個朋友打遊戲遇到了瓶頸,新出來的角色,他不會用,我就去玩了玩,發現一下子理通了這個角色,就開始做教程。

新角色剛上排位的時候,我在b站上發布了我準備了兩個月的視頻,正好趕上熱度。大家都在談論,但沒有很多人理解這個角色,唯一有關這個角色的視頻就是我的。

當時我看700多播放量,很開心,因為以前朋友圈點讚,大概也就幾十個人,現在有幾百個人觀看,很開心。

結果過兩天後,幾千播放量,幾萬播放量,我當時整個人就震驚了。視頻底下也有很多友好的評論,我就覺得我可以繼續做下去,然後就開始正式成為一個up主了。

那條視頻目前有10萬播放量了。

現在這個帳號不只我一個人,我有個搭檔,他是打職業比賽的,頂尖玩家,話很少,負責硬核的東西,我負責製作視頻和管理工作平臺上的社交。

我還有個團隊,5個人,是早期的粉絲志願者,來幫我做錄頻組的工作,把我搭檔的視頻錄製審核,我來做教程,現在我時間少,他們也會做。

陳瑜:現在有多少粉絲?

糰子:14000。

陳瑜:我不太懂,過萬是不是算不錯的成績?

糰子:也不算吧,過萬隻能說是過了瓶頸期,大部分的遊戲up主都卡在三四千和七八千這兩個階段。

三四千,可能是他們某期視頻很火,後面做的,官方為他推流,但其實他做的內容只有那一期是抓人眼球的,所以他的粉絲數就卡在了三四千這個階段。

七八千的話,就是說他做出來的視頻有東西,但是沒有自己的風格,導致粉絲就停在那個階段,上不去。

我也卡過,卡了將近快半年,今年年中才達到了1萬。過萬後,我的粉絲數以每月1500的速度往上漲,所以我也只是一個準備步入小康階段的up主而已。

陳瑜:怎麼跨越瓶頸期的?

糰子:我走了不少彎路,很多up主也會幫助我。我發現自己的視頻沒有準確的定位,只是做我自己要做的視頻,而不是說粉絲真正需要什麼。想通了以後,我開始製作一個新系列,針對高階人群。

我做的這款遊戲,遊戲玩家活躍度大概在100萬人左右,那麼我就抓住裡面的2萬高階人群,去做有深度的教程。現在,在高階人群裡,有1/4的人是看過我的教程的。

所以,我的粉絲不僅是那些普通的入門級玩家,更多是有黏性的深度資深玩家,我的帳號不是其他up主能輕易替代的。

陳瑜:Cool! 你剛才說你現在可以成為一個奔小康的up主,到現在為止大約掙了多少錢?

糰子:大概2000左右。

粉絲過萬後,會有很多機構和俱樂部來找我廣告合作,但掙到的錢,我大多都分給搭檔和團隊了。給搭檔買了個300多的麥克風,並給了他500元,給團隊1000元,自己只留了100左右,給粉絲髮禮物。

我做這個事情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樂在其中。而且我以後學設計,設計屬於藝術,藝術課程裡面有一個叫media,就是傳媒。那麼我現在做視頻剪輯,也算是為我的未來做準備。所以,錢對我不是特別重要,積累的經驗和我在b站收穫的朋友,比較重要。

陳瑜:我發覺你做事情很會思考,很會找規律,這是你的一個習慣嗎?

糰子:是的,這個也是我做數學題的習慣,就是反覆去找最優解。

比如我知道了1+2=3、2+1=3,然後我可能會去想,還有什麼方式等於3?

1+2=3是最常用、最省力的解,但我會在性價比最高的答案範圍之外,再去找性價比很低、沒什麼用的解,可能會意外發現-3+6=3,這個解好像也不錯哦!就算是自己的一個樂趣吧。

我在打遊戲時也會想,我除了用這種方式過這一關之外,還有什麼方法?我從地圖外面繞一圈過去,會不會比從地圖裡面走快得多?我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穫,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有收穫的。

陳瑜:但是你會去嘗試一下?

糰子:對,會去嘗試,個人習慣。
我會在找到一個能用的方法以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去尋找更多的解答,尋找最優解,雖然往往是沒有結果的。

陳瑜:這種思考和做事的方式,是你自己探索形成的,還是有誰教給你的?

糰子:是因為我小時候有強迫症,所以發展出來的,呵呵呵。

陳瑜:很多事情都有兩面哦,強迫症不好的一面,讓你作業做得慢,好的一面讓你可能發展出不一樣的路徑。

糰子:對!

陳瑜:你小學和初中每天打遊戲的時間多嗎?

糰子:我小學不打遊戲,因為我覺得做數學題很有意思。

9年級,我的手機升級了,用了兩個月之後開始打遊戲,也是因為進了國際高中太寬鬆了,沒啥事做。

我玩遊戲,對遊戲本身沒啥興趣,但遊戲的機制很有意思,會去想怎麼可以打得更好。打著打著我發現,研究競技遊戲的打法更開心,那麼我為什麼不把它分享給更多人呢?

我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打遊戲從漫無目的的狀態,變成有目的的狀態,從有目的的狀態變成了愛好,然後變成了up主。

我現在做up主的原因也不是這個了,更多是為了我的團隊和粉絲,還有就是為我的大學專業做準備。

陳瑜:你做的這些事情,爸媽知道嗎?

糰子:今年我爸學法律時,關注幾個up主,他登錯帳號了,登的是我的,意外發現我有一萬多粉絲,才知道這個事情,以前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

陳瑜:他知道後什麼反應?

糰子:那天正好我在睡覺,我爸進來:「兒子,睡著了嗎?我給你買了你最喜歡吃的雞蛋仔,明天你可以吃。我看到你的b站了,有一萬多粉絲,希望你可以保持下去,加油哦!」然後就關門了。

陳瑜:哈,那他的反應還是很積極的,有出乎你意料嗎?

糰子:主要是那天快睡覺了,他這樣說。事後,我爸說看我做了那麼多視頻,至少花了幾十個小時,希望我把更多時間花在學業上,但如果你真心喜歡的話,也可以合理好安排時間。

陳瑜:你現在每天在b站上花多少時間?

糰子:現在比較少,以前學業沒有那麼繁忙的時候,每周大概4-5個小時吧,去處理下動態、私聊、關注下最新資料。

我之前還運營一個有關英語書法的公眾號。那時因為我2018年去貴州山裡邊做義工,遇見了一個喜歡的姑娘,表白失敗了,但她人很好,說他們學校有很多活動,問我回上海後要不要去看看。

後來,我穿著他們學校的校服就去了,他們正好在社團招生。

我看到有一個書法社團,以為是教中文的,結果發現是教英文書法的,就很好奇。後來聽說他們社團的創始人想找人剪一個商賽的視頻,我就主動幫忙,她就讓我加入社團學習了,即便我沒有他們學校學生證,哈哈哈。

英文書法的圈子太小了,所以我們這些人設立了一個目標,雖然聽上去很幼稚,就是想在全國範圍內普及英文書法。我們開了公眾號,有上百人的微信群,目前群冷了,但公眾號還在做。

我在做公眾號的時候,有個非常強的大佬看到我們的作品,加了我的客服號,給我提了些建議,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他們的小群,我說好啊。

進去後發現,全中國最牛X的大佬都在這個群裡面,我受寵若驚。

學英文書法的人,基本都是進入大學、20歲以上的,我們初中生很少,所以當時為了推廣書法,我就用同樣的方式潛入其他學校內部,打通關係找到幾個學生會宣傳部長,聯合他們一起舉辦書法活動,當時一起參與的有七八個學校。

後來我主要精力放在了b站,社團創始人也出國留學了,所以公眾號停更了很久。怎麼說,我們的目標失敗了,但也算很好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吧。

陳瑜:我發覺你學個東西都能搞出很多名堂啊!學個視頻,當上up主;學個書法,開個公眾號,還加入大佬群……好神奇!

你覺得是因為你比較特別,會在課外琢磨這些事,還是說現在蠻多的孩子也都是這樣的?

糰子:我覺得我和別人還是不太一樣吧,這個「不一樣」沒有褒貶的含義。

其實這些都是我捨棄掉了很多東西換來的,比如我去貴州當義工,捨棄了新東方的學習,導致我現在英語學習壓力這麼大,但是我認識了我喜歡的女生,我認為這很值得。

再隨後,我學書法創建公眾號,我當時時間都投入在這上面,犧牲掉了和同學社交的時間,所以我在學校裡沒有多少朋友,但我也收穫了很多真正靠譜的朋友,而不是狐朋狗友,這也是值得的。

陳瑜:萬事都有兩面哈。

陳瑜:你自己挺會折騰的,不像很多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是爸爸媽媽安排的。你爸媽和你是什麼樣關係?

糰子:說實話,我內心對我爸媽還是會有牴觸的。

舉個例子,小時候我明明知道現在的我應該立刻去把書桌收拾乾淨,然後睡覺,但因為沒立刻做,被老爸老媽罵了,所以我就會賴在床上,我的想法是:因為你罵我,所以我就應該在床上多賴一會兒,以此表現出我的不滿。

即使是現在,我知道我的最優解應該是立刻去做某事,但是還是會跟老爸老媽做一些不必要的對抗。

但是我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很理解我爸媽的,他們也一直很關心我的。他們想理解我、想幫我,但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幫,所以他們能做的,就是用他們掌握到的信息口頭上督促我。

我覺得老爸有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可以不比人家優秀,但是要比昨天的自己優秀,哪怕只有一點點。」媽媽則是一直鼓勵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也會告訴我底線是什麼。

陳瑜:你爸媽總體給你蠻多自主空間的。你覺得如果一個孩子有比較多自己可支配的時間,他是不是就會自己去發展、自己去生長?

糰子:我覺得並不是。

我朋友圈裡面,有很多人凌晨4點還在發抖音的搞笑小視頻。

我感覺家長可能在孩子小的時候,用威逼利誘或者等價交換的方式讓他們讀書,但孩子大了以後,他可以毫無限制地放逐,以前刷抖音幾十分鐘,現在可以刷一整個晚上。

光有時間不行,關鍵要有目標,而且這個目標要孩子自己建立起來的,否則完成了高考的目標後,就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精力就好比一個裝滿水的瓶子,扎了很多洞,水到處竄,他也不知道自己目的是什麼,但他的時間就是在浪費。

陳瑜:你說得很對!不過我接觸下來,會覺得現在很多學生其實沒有自己的目標,可能一直以來被家長控制和替代,就放棄了自己的思考和選擇。

糰子:即使你沒有目標,你有愛好,也會促使你自律。

我現在有個新的愛好,學編程,它會讓我在空閒的時間想去做它。

愛好還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讓你找到同伴,就像我加入的書法社團,就像我的b站團隊,都是同樣愛好的人,向同一個目標去發展。在自己懈怠的時候,朋友就是督促你進步的動力,就變成了良性循環,這是很贊的事情。

陳瑜:你為什麼就能進入這種良性循環?

糰子:及時行樂的誘惑是大於愛好的,你玩了一把遊戲,很可能還想繼續玩。手機對我的誘惑力也很大,但是我找到了比手機誘惑力更大的愛好,我寫書法、我畫畫,這時候連玩手機的想法都沒有。

適當切斷自己與外界的聯繫,有時會更有助於自己愛好的發展。

我幹自己想幹的事情時,會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如果還是忍不住想看下手機,我就會把手機放得遠遠的,讓自己懶得再起來去拿。這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裡,可以做一天,有時連午飯、晚飯都忘了吃。

所以首先要找到愛好,還有很重要的是要進入狀態,用遊戲語言,就是要進入「讀條狀態」。

這時候,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進入狀態,可以詢問孩子:「你畫畫,要我陪你呆一會兒嗎?我辦一會兒公,過會兒再走,可以嗎?」

陳瑜:你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爸爸。

糰子:哈哈哈哈哈。

陳瑜:我們約採訪時,你發給我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你說:我努力學習,為了當一個普通人。怎麼解釋這句話?

糰子:我想做的職業是一名設計師,做視頻也只是活在當下,目標也就僅此而已。

我是一個普通人,踏踏實實做自己,不要為錢發愁,有穩定的生活,就很好,健健康康,多陪陪家人,就這麼簡單。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感受和想法

亦或,想對糰子說的話


少年發聲,邀請少年發聲!

如果你是00後,希望找一個願意聆聽的大人,那麼請添加我的微信號:sndbtxzs3,發送暗號「少年發聲」,我等你。

了解更多,請關注公號:少年大不同(ID:sndbt2018),做從容智慧的家長,讓孩子成為自己。

相關焦點

  • 六個月走出強迫症的我,強迫症患者應該看看!
    我是強迫症親歷者,16歲開始強迫症發作,一直在硬抗,18歲半實在支撐不住了,尋求心理諮詢,半年痊癒。現在已經過去七年了!我們先來說說看,強迫症真的能治癒麼!我說的這個問題,因為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因為我上網去查,很多人說,強迫症是神經症的癌症,連心理醫生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強迫症是最難治癒的神經症。這把我嚇尿了有木有?雖然也有人說已經怎麼治好的,但好像花了好幾十年,我聽了一樣嚇尿了有沒有?尼瑪說好的共享青春年華呢?而且我覺得我這懷疑精神力量還是很強的,心想你說治好就治好了?你能保證不復發?總之,有段時間,包括走出強迫症之後一段時間,我還是挺鬱悶的。
  • 「我這樣到底是不是強迫症?」| 森田治強迫
    我經常在貼吧看到一些朋友問,我這種行為到底算不算是強迫症呢?什麼樣的行為才能確認就是呢?其實,我仔細看了這些朋友的留言,大多像是有反覆檢查門窗啊,反覆地去思考一件事情,還有就是怕髒等等。但是客觀上講,都無法稱為真正的強迫症,反倒是他們在追問,不斷地去追問這個到底是不是強迫症,心裡的那種焦慮和擔心更像是強迫症。
  • 我這樣到底是不是強迫症 | 森田治強迫
    1我經常在貼吧裡看到一些朋友問:「我這種行為到底算不算是強迫症呢?什麼樣的行為才能確認就是呢?」其實,我仔細看了這些朋友的留言,大多像是有反覆檢查門窗啊,反覆去思考一件事情,還有就是怕髒等等。但是客觀上講,都無法稱為真正的強迫症,反倒是他們在不斷地去追問:「這個到底是不是強迫症?」
  • 為了治療強迫症,我變成了「暴露」狂
    這裡說的「暴露」,可不是指那種當眾脫衣的「變態」,而是心理治療裡用來治療強迫症的手段。「暴露」實際上是一種「體驗」,主動置身於自己恐懼焦慮的情境裡,感覺就像毫無防備地暴露於極度危險之中……等到發現「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焦慮和恐懼就會大大減輕了。
  • 強迫症患者
    過度追求完美其實是另一種病態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強迫症吧以下為百度百科內容:「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 華人趙錫成:英語口音不是缺陷 把劣勢變成優勢
    華人趙錫成:英語口音不是缺陷 把劣勢變成優勢 趙錫成認為,雖然這是一個劣勢,但劣勢可以轉化為優勢。  趙小蘭介紹,趙錫成剛到美國時完全不會英語,後來才一點一點學習,勉強會說。趙錫成則表示,「剛開始學英語很困難,我說英語的口音的確很重。不過,因為我來自中國農村,就算是在中國,我說中文的口音本來就很重,也存在交流不暢的問題。其實,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難遠在口音問題之上,對於口音問題你無法改變,但是可以合理規避,將劣勢轉化成優勢。」
  • 我走出15年強迫症的艱難歷程
    (這個時候我的強迫症已經出現,強迫症已經形成了,在三年多時間裡,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到了第三天第四天這個同學的圖像一直在我的腦海裡反覆出現,把我的注意力吸引過去,這個同學的情況持續了一個星期,不出現了。
  • 強迫症治療
    金海燕  瑞金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 喜歡乾淨、細心檢查,原本都是良好的習慣,可這些行為要是變成了一種「迫不得已」的「儀式」就可能有強迫症的蛛絲馬跡了。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職場壓力的不斷增加,強迫症的發病率愈來愈高。發病的人群也涉及各類人群,強迫症的影響愈發明顯。強迫症的表現多樣,但按照其症狀的形式,一般分強迫觀念、強迫行為、強迫意向和強迫情緒四類。無論症狀如何變化,其核心是強迫體驗與自我對抗,由此導致的精神痛苦和日常功能的影響則是患者求醫的原因和醫生關注的焦點。
  • 解密強迫症:寫給強迫症患者的話
    強迫症是心理疾病裡的頑疾。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是:「強迫與反強迫的對立」。首先就是有了強迫行為、或者強迫思維。來訪者感覺到強迫行為沒必要,所以,就想解決強迫症,想克制強迫行為。而經過自己反覆的克制強迫行為無效後,導致病人更加焦慮、擔心、害怕。從而誠惶誠恐。強迫症加劇了。
  • 你有哪些強迫症?
    強迫症就是一種你認為觀念和行為不必要或不正常,違反了自己的意願,但無法擺脫,為此深感焦慮和痛苦。 先說說我生活中一些奇葩的強迫症事情吧。 每天晚上睡前必須要把家裡所有的垃圾收拾好放在門外,要不然就覺得睡覺時空氣都不潔,有汙染。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三):九類典型強迫症症狀掃描(下)
    性取向強迫症並不局限於同性戀者。儘管那些認為自己是同性戀者的人,也會因為害怕自己變成異性戀者而備受折磨。性取向強迫症者是指,由於對自己的性取向感到不確定而產生恐懼。強迫恐懼的根源在於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而不是性取向本身。
  • 強迫症的強迫與反強迫
    但是,無論這個反強迫,認為強迫是否是問題,這就是強迫症的一個特點,強迫和反強迫同時存在。反強迫和強迫是這樣一個環路的關係。也就是,比如說有強迫,而沒有反強迫,是不能稱為強迫症的。它可能是一些其它的問題裡面的,強迫的表現。如在分裂症裡面的強迫症狀。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你就可能有強迫症。謎思之二:強迫症的一大症狀為太常洗手Although hand washing is the most common image of OCD in popular culture,雖然洗手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典型強迫症表現obsessions and
  • 疫情來了不洗手就害怕,我是不是傳說中的強迫症?
    你有強迫症吧?這句話儼然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口頭禪,唔,似乎人人都有點強迫症。《好奇心日報》曾經整理過這樣一組數據:在豆瓣小組搜索關鍵詞「強迫症」,可以看到 291 個小組,46528 個話題。 瀏覽一下大致內容,我發現這些帖子裡十個人有八個愛洗手、愛整理、老覺得自己沒鎖門、走路刻意不踩地磚縫。但這些行為算「強迫症」嗎?
  • 走出強迫症
    「我有強迫症!」成了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口頭禪。比如,「處女座」和「強迫症」的標籤經常被捆綁在一起;很多人表示必須點完所有手機上的紅點才能安心入睡;一些不規則的網絡趣圖也使得自稱有強迫症的網友大呼「我有強迫症,這種圖片讓我感覺很難受!」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強迫症的本質是什麼
    作者天年(郝兆強)點擊我的頭像看更多強迫症原創文章。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千奇百怪,症狀各異,什麼荒誕離奇的症狀都有,生活當中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平常人正常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他們強迫的對象或是症狀。一般每位患者都覺得自己的症狀與別人不一樣,自己比別的患者更痛苦,或是沒有遇到與自己的症狀完全一樣的患者覺的自己的症狀很特別,心靈倍感孤單。
  • 強迫症病人的世界
    受過良好教育的強迫症病人對自己的描述往往比從事精神科工作不久的醫生的了解還要深刻:「我的一生只不過是困獸猶鬥」;「我這個人呀,毫無辦法!一位病人說:「我感到迫使自己在一份我反對的文件上簽字。」強迫和反強迫來自同一個「我」:自我既是強力作用的對象,又是實施強力的主體。長此下去,一切都變得不真實,無定形,只剩下對抗是唯一真實的體驗。世界成了混沌,德國學者稱之為Ungertalt,直譯成英文是 un-form ,直譯成漢語是「無形」,它是敵視生活的,因為生活是不斷形成中的「形」。
  • 這華語怪胎片也太可愛了吧,強迫症慎入
    原創 毒Sir Sir電影你有強迫症嗎?網上衝浪時Sir發現,很多人都愛說自己「強迫症」。有點潔癖,強迫症?追求完美,強迫症?愛整齊,強迫症?這種死循環的人生,算強迫症嗎?算。根據醫學解釋,強迫症(OCD)是一種焦慮障礙,神經精神疾病,患者時常被一些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反覆困擾。經醫生蓋章確認後,柏青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灰暗的想法。我能治好嗎?我這樣還能正常工作嗎?
  • 看完他的攝影作品,我的強迫症終於被治癒了!
    更多實時分享盡在 微博:IceCream創意設計 Alex Galmeanu 如果有一張「強迫症」檢視表,我應該是直接拿滿分。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很多的人在做事情的事情都會有強迫症但是不影響生活,但是有些人的強迫症已經是非常的嚴重。強迫症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困擾。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強迫症吧。  強迫症是什麼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