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貼吧看到一些朋友問,我這種行為到底算不算是強迫症呢?什麼樣的行為才能確認就是呢?
其實,我仔細看了這些朋友的留言,大多像是有反覆檢查門窗啊,反覆地去思考一件事情,還有就是怕髒等等。
但是客觀上講,都無法稱為真正的強迫症,反倒是他們在追問,不斷地去追問這個到底是不是強迫症,心裡的那種焦慮和擔心更像是強迫症。
可能我說到這裡很多朋友會迷惑,為什麼擔心反倒變成了強迫症呢?
其實,強迫症的核心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就是內心的衝突。
如果我只是做了,而不會為某件事去懊惱後悔,那麼這根本就不會演變為強迫。
我們試想一下,醫生做手術前也要洗很多遍手,他們為什麼沒有變成強迫症?
因為他們不會產生心理衝突和矛盾,這是和強迫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
而強迫症病人恰恰會思考為什麼我會洗那麼多遍手?這樣洗對不對之類的問題,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了,怎麼去做才是正確的。
久而久之形成了窮思竭慮、反覆洗手,導致頭昏腦漲,脫離了實際生活,惶惶不可終日。
所以,大家應該明白了,遇到了類似的症狀,大家大可不必大驚小怪,完全可以先試著去接納它,不要把它放在你生活的中心的位置,你該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好了。
慢慢地這種心理的難受和焦慮,就會隨著你的精力投入到生活當中而逐漸地消失掉了。
網友回復
網友zhewei :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強迫症。總是感覺有不幸的事情要發生,但是又沒有,反反覆覆的想。覺得很煩,覺得影響了生活,生活中很平常的事都會感覺心裡好煩。
木木老師:
我覺得這位朋友大可不必太在意,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正常去生活就好了,如果你去刻意地去解決它,反而成為了一種關注,使自己陷入情緒漩渦,無法自拔,最終事與願違,促使自己的症狀更加的嚴重,這樣就麻煩了。
所以,最好的良藥,我建議這位朋友,也是簡單、放鬆,然後不管它,該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好了。
網友LCS:
看電影一段字幕一定要看清楚,不然要退回去看,一碗飯,飯粒一定要吃乾淨,鎖門的時候檢查好幾遍,身上能摳的一定得摳掉,這算什麼階段?
木木老師:
其實,在我上初中的時候,也有這樣的體驗。當時因為學業比較重,視力下降的很快,然後就發現看黑板有點看不清楚了。
但是說實話,倒不至於看不到,只是有一點點模糊而已,或者到了晚自習有點不清楚,並無大礙。但當時自己完全接受不了,看不清黑板。
就認為我如果看不清楚,哪怕有一點點看不清楚,就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或者說心裡很焦慮。所以,當時就一定央求母親給我配一副眼鏡,看得清楚了,才舒服。
我舉這個例子其實要說的就是這種心理,追求完美,追求確定的這種心理我們每個人都有,並不是什麼怪病,不要給自己對號入座。
其實,很多人都有和你一樣的行為,頂多算是比較較真的一種人,一定要追求完美,不允許面前出現任何的瑕疵和漏洞,這本身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往往追求完美也會成就很多大事,造就很多成功。但如果你把這種看似正常的行為列入了不正常的,那麼就會事與願違,在這種恐懼與症狀面前兜圈子。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如果大家有了這種憂慮和擔心,覺得這種焦慮很困擾我,我是不是患上了強迫症呢?
我的建議就是大家帶上這份焦慮,不要把它當做思考的中心,而是接納它,該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吃飯、睡覺、上課、玩遊戲、約會等等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