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壟斷!這種「卡脖子」材料中國能自己造了

2021-01-08 騰訊網

1.打破國外壟斷!這種「卡脖子」材料,中國也能自己造了

9月18日,中國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產品在安徽蚌埠正式下線,我國自主研發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產品將實現工業化生產。這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日之後全球第三個掌握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技術的國家,這對全面提升我國電子玻璃在國際市場的主動權與話語權,保障我國信息顯示產業安全意義深遠。

2.航天科工無人機載多功能救援彈地面發射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八室牽頭研製的無人機載多功能救援彈項目完成地面飛行試驗,取得成功。本次試驗發射多發救援彈,驗證了發動機性能參數合理、彈道飛行穩定、救援釋放功能正常,試驗圓滿成功。

3.埃夫特協作機器人ECR5發布

9月17日,「智造專家,埃夫特」攜手合作夥伴和旗下子公司登陸2019工博會,同時亮相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展區和安徽展區,並發布ECR5新品協作機器人。據悉,ECR5協作機器人是埃夫特自主開發的一款六軸協作機器人,有效負載5kg,工作範圍928mm,機械臂自重20kg。末端功能按鍵簡化操作,末端運行速度達2.8m/s,重複定位精度±0.03mm。

4.中國聯通與高通設立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將探索智能製造和機器人等領域

9月17日,中國聯通與高通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在南京正式揭牌並投入使用。聯合創新中心作為雙方在物聯網領域戰略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加深雙方在物聯網相關設備和技術方面的合作,共同探索新的物聯網產品和物聯網應用場景。聯合創新中心初期將專注於新零售和5G物聯網應用,未來有望拓展至智慧能源、智能製造和機器人等廣泛領域。

5.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組織開展機器人產業發展調研

9月17日消息,為做好《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編制的前期研究工作,近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組織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等單位專家赴重慶、四川、上海、江蘇、廣東、深圳等地開展實地調研,組織召開了地方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高校、研究機構、重點企業等參加的座談會,交流研討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挑戰、產業發展趨勢,聽取了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建議。

6.天津引進AI等新興產業高層次人才已超3.4萬人

在日前舉辦的2019年網絡安全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天津市委網信辦主任王芸回答光明網記者提問時表示,截止今年上半年,天津全市引進各類人才17萬多人,其中包括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層次人才,佔引進人才總數的20%。

7.國內首條AI定製巴士在上海投入運營

9 月 16 日起,國內首條 AI 定製巴士「上海市松江至張江的 9 路定製巴士」正式發車。AI 定製巴士採用支付寶預約售票,確保「一人一座」,行駛途中只停靠小區門口和寫字樓周邊站點,大幅提升運行速度。支付寶相關負責人表示,「支付寶研發的『公交大腦』,自動模擬線路走向、設站、發車班次,上線以來該線路的上座率在 80% 以上」,並預計三年內定製巴士將覆蓋全國。

該文章內容轉載自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網、鈦媒體、光明網、機器人在線,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招聘內容編輯

看累了嗎?戳一下「在看」支持我們吧!

相關焦點

  • 顛覆性技術製備材料 超級顯微鏡打破壟斷
    原標題:顛覆性技術製備材料 超級顯微鏡打破壟斷   南理工研製的全球首臺非幹涉多模態定量相位顯微鏡。   今年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第四個年頭。
  • 中再集團:打破國外巨災風險管理技術壟斷 打造平安中國
    原標題:中再集團:打破國外巨災風險管理技術壟斷 打造平安中國   12月24日,第266場
  • 世華科技:自主創新研發功能性材料 有望打破國外壟斷
    世華科技已獲得52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0項,並在高端複合功能性材料領域積累了較豐厚的技術儲備。  蘇州世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世華科技」,688093.SH)是一家從事功能性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具備功能性材料的核心設計合成能力,專注於為客戶提供定製化功能性材料。
  • 國產國際先機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發布 成功打破國外壟斷
    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下一步將推出系列特色優勢軟體,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工業軟體技術壟斷和封鎖,打造國產自主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生態。工業軟體是「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是科技強國的核心實力。在目前的國際環境大背景下,突破制約我國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瓶頸,打破可能被「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壁壘已經迫在眉睫。截止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達1796多億。
  • 重慶理工大學:研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試驗檢測技術及智能裝備領域,該研究所曾獲得重慶市科學進步一等獎、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多項獎勵。建立政產學研聯合攻關創新模式11月17日,在重慶理工大學新能源汽車智能檢測與裝備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創新基地),石曉輝帶領的科研團隊正在調試一款動力總成測試裝置。
  • 呼吸機,人造肺,核心零部件被國外「卡脖子」,中國製造再度缺失
    而由於中國最早從疫情中恢復,並且製造生產已經基本進入正軌,因此目前全球呼吸機的需求幾乎都集中到了中國。甚至有些中國呼吸機廠商的訂單甚至已經排到了明年。但是可惜的是,由於呼吸機核心零部件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中國的呼吸機產能已無法提升,甚至還可能面臨斷頓的危險。再一次在呼吸機製造上,中國面臨核心零部件被國外「卡脖子」,中國製造再度缺失的窘境。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顛覆性技術製備材料 超級顯微鏡打破壟斷
    目前該裝置可以實現每小時合成1微克的材料,這一指標已經遠遠超過國外,是國際上報導的100倍之多,比傳統的方法提升了3-4個量級,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王廣厚介紹,裝置已製造出Au20、Au561、Ag55、Ag147、Ag309等新物質,其中Au20是包含20金原子的分子,預計可用於催化。
  • 濟南這家企業拿下兩個核電領域核心技術許可,打破國外壟斷
    這又將是一款打破美國壟斷的核電關鍵儀控裝備。由於技術壟斷,現有儀控裝備不僅售價昂貴,超過千萬元,而且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還存在極大的供貨風險。11月30日,該公司通過國家核安全局有關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和製造方面所要求的各項能力審查,成為目前全國唯一獲得核級流量計和核級液位計《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許可證》、《民用核安全設備製造許可證》的企業。
  • 輪胎填充用PU材料打破進口壟斷
    本報訊(記者耍旭祥)6月3日,記者在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採訪時獲悉,該公司主持開發的輪胎填充用聚氨酯(PU)材料成功應用於工程車、採礦車等大型工程載重車輛輪胎,並經受住各種複雜環境的考驗。這一國內首創的新工藝聚氨酯材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此前國外公司在輪胎填充用聚氨酯材料領域的壟斷。
  • 打破壟斷、創下紀錄!中國造刷新世界認知,日本獨大成「過去式」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近些年的發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技術方面的突破讓全球都是刮目相看,一個個中國特色技術的誕生,更是讓各國對中方再也不敢小覷,哪怕是之前的工業製造強國日本和德國,也都對中方十分重視,因為中方創造的奇蹟已經非常之多,完全是把奇蹟當成平常的事情來幹了!
  • 蘇州國際科技園的中國芯:中科融合「AI+3D」核心科技打破國外壟斷
    蘇州國際科技園的中國芯:中科融合「AI+3D」核心科技打破國外壟斷 來源:財訊網 • 2020-12-01 10:03:42
  • 專訪華科創智董事長喻東旭:打破關鍵材料「卡脖子」
    第4期報導,讓我們聚焦新材料行業,聚焦華科創智。這是一家從香港科技大學實驗室技術起步的公司,因為看到內地關鍵材料行業被國外廠商「卡脖子」的現實,通過悉心研究替代材料技術,實現納米銀線技術的突破;並通過6年多的探索,初步探索出一條把新材料實驗室技術嫁接風險投資、實現產業化市場化的「技術孵化」之路。未來已來,「屏連萬物」,希望關鍵材料「卡脖子」的現象一去不復返。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松江企業致力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飛行模擬器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松江企業致力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飛行模擬器 2020-04-19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高端PVB樹脂母料打破國外壟斷
    近日,中國石化上海石化研發的高端汽車級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PVB樹脂)母料正式投入工業生產,此舉將打破我國高端PVB樹脂製造產業由國外壟斷的局面。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級的PVB中間膜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國產高質量的膜片原料PVB樹脂產量極低,嚴重依賴國外進口。 為打破國外壟斷,上海石化化工部組建專業技術研發團隊進行聯合攻關,不斷優化科學工藝流程,逐步提高PVB樹脂各項技術指標。經過十年研發試驗,高端汽車級PVB樹脂母料終於問世。
  • 中國首款吉他軟體效果器麓谷造 打破了歐美、日本壟斷
    中國首款吉他軟體效果器麓谷造打破了歐美、日本壟斷新湖南客戶端1月4日訊(記者 王茜 通訊員 邱暘)日前,長沙高新區企業長沙幻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最新產品——VStomp Amp。VStomp Amp是該公司推出的首款軟體效果器,也是中國首款吉他軟體效果器,填補了國內吉他軟體效果器的空白,打破了歐美、日本等樂器製造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VStomp Amp是基於CDCM技術建模的音箱模擬效果,準確捕捉了原版音箱的特點,可以給人帶來真實的演奏手感和錄音室級別的音色。」
  • 打破海外品牌壟斷 中國終於造出0.01聚氨酯安全套
    5月20日中國首款薄至0.01水性聚氨酯保險套中川001品牌正式發布,並且京東全球同步首發,一舉打破國外品牌壟斷聚氨酯保險套市場的局面。一個小小的安全套生產起來有多難?據了解,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看起來很小,但對特殊材料、精工加工水平要求卻很高,屬於高精尖技術內核。在中川001問世之前,世界上只有日本兩家公司掌握聚氨酯保險套生產技術。
  • 全球第三的中國光纖巨頭,打破國外的壟斷,年入千億卻不知名
    不過,華為雖然發展全面,綜合實力強勁,但並不是在每個領域都能成為中國企業的代表。像是在海底電纜市場,華為關聯企業華為海洋,市場份額只能排在全球第四。並且,最近還有消息傳出,華為海洋51%的權益即將被收購。
  • 打破國外壟斷,中國7000米「水下長城」,終於有了國產「關節」
    海底觀測網模型通過去年的一篇文章我們可以知道,在觀測網這一領域,中國屬於進入的比較晚的。也正是因為這樣,觀測網中使用到的其中一個部件,水下連接器市場基本被外國所壟斷。而由此生產的水密連接器就是水下設備得以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出現也讓我們擺脫了對進口產品的依賴,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 中國益生菌第一股登陸深交所 努力打破國外壟斷格局
    今日,北京科拓恆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深交所在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益生菌行業在國內A股上市的首家企業。科拓生物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7日電 (姜新雅)27日,北京科拓恆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深交所在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益生菌行業在國內A股上市的首家企業。中國益生菌領域研究起步較晚,國內市場多年來一直被受國外益生菌大牌企業的壟斷。
  • 尼龍新材料項目打破國際壟斷,新舊動能轉換有了淄博實踐
    8月24日下午,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海龍一開口,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項目,對淄博如此青睞,其選址的標準又是什麼?宋海龍介紹,經過對地方營商環境、上下遊產業鏈的匹配、公用工程等條件多方考察和比選,中國天辰最終將項目落戶淄博齊魯化工業區,結果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臨淄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春節期間也沒有休息,淄博市也成立了推進專班,為我們這個項目的快速落地投產提供了很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