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日至10月7日,由清華經管學院朱玉傑教授和黃秋晨兩位老師帶隊,2019年兩岸商務觀察項目選拔出的22名清華MBA同學赴臺灣政治大學商學院,開始主題為「兩岸商務觀察」(Chinese Mainland & Taiwan Business Perspectives) 的交換學習。
該項目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臺灣政治大學商學院合作的MBA學生短期交流項目,今年已是雙方合作的十周年。十年堅持,為清華、政大學子開啟了兩岸交流之大門。本項目主要分為政治大學學習、實地參訪考察、文化和歷史探索等部分。參加學生將分別訪問大陸和臺灣地區進行校園學習、企業參訪以及其他文化活動,從而加強雙方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增進大家對兩岸商務、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相互了解。
本次交換學習以商務觀察為主題,對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兩岸老年產業發展與商機、兩岸金融環境分析、兩岸創業環境與機會、兩岸網際網路/大數據對商業模式的影響共五個分類進行考察,各小組系統地對兩岸前沿業務發展、商務合作和創業環境等進行學習、思考和實地考察。
行前各小組通過和政治大學商學院對應小組聯繫交流,對臺灣當前商業、文化、金融環境進行系統分析,課程中通過案例學習和實地企業參訪、現場交流進行深入學習,課程結束時形成總結報告現場呈現學習深入思考結果,課程結束後,MBA學生提交課程總結並做現場匯報。
本項目每個分組內清華經管學院MBA學生與政治大學商學院MBA學生基本為1:1搭配,兩所學校學生們的工作時長、專業、行業、年齡、地域的多元化,使之在兩校分別交換學習期間,在行業專業、思考模式方面的交流內容非常豐富。特別是臺灣同學熱情、細緻的接待,給清華的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
臺灣政治大學商學院以個案教學為課程亮點,由企管系知名教授通過個案對臺灣行業現狀、環保產業發展現狀展開介紹、討論。圍繞課程主題,政治大學商學院安排環保、科技、金控集團等企業實地參訪,課程內容設置豐富。
一是臺灣企業對環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視程度高。在個案學習和參訪佳龍科技工程公司、華碩科技、國泰金控總部過程中,每一個企業都將環保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的亮點來著重介紹,這一理念貫穿於企業總部大樓的設計、內部裝修和企業經營、企業宣傳的各個環節中。
二是臺灣企業行事嚴謹,流程細緻到位。在企業實地參訪環節,政大老師和同學安排細緻,參訪企業對參訪流程設計周到。參訪前政大老師對企業做初步介紹,同學們提前準備參訪企業交流問題,參訪過程中多名工作人員分組分工合作,及時解答疑問。
三是案例教學緊跟時代發展,產業實用結合度高。政大教授案例更新時間都在2019年,站在時代前沿,給同學們開啟了兩岸商務新視野和新商機。第一堂課程由別蓮蒂教授為同學們詳細分析了《法藍瓷有限公司:由代工走向品牌營銷之路》的案例,課程中,同學們全程積極參與,從各個角度分析個案到行業,行業對個案的影響,營銷模式發展脈絡逐步清晰。
第二次課程,林月雲教授在綠然能源的個案教學過程中,結合了前一天同學們參訪佳龍科技工程公司的心得體會以及對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充分了解,林教授介紹綠然能源在環保宣傳、環保助推、環保教育和政府企業合作方面的做法,正好給同學們解疑答惑,並總結了前一天所學所思。臺灣企業以商業力量改善環境和社會的經驗值得國內企業學習借鑑。
臺灣短期交換項目最重要的環節是以組為單位對兩岸商務觀察成果進行匯報,每個小組依次就本組的課題對兩岸商機和環境進行研究和比較。項目開始前,由分組的清華和政大MBA分別對兩岸典型企業進行資料收集和分析,根據分組課題,兩岸學生對各自領域和參訪企業開展學習調研,項目結束時,每個小組深度思考不同商業模式、創業環境,討論過程熱烈充分。
課程的最後,政治大學舉辦了「十分幸福」清華政大十年交流紀念活動,在合影留念後,同學們按照「由不同的清華和政大兩位同學組成認親組,組名必須含有十」的要求自由組合,並將自己小組取名為「十分有緣、十分有錢、石羊開泰、實在很帥……」,各小組在兩個小時內通過搶答關於臺灣的一些冷門小知識、尋找不同同學對應具體問題答案並在規定時間內記錄完成答題等活動。看同學們十分投入的樣子,十分有才啊!
課程學習結束後,我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文化、美食和歷史探索。清華MBA同學們參觀了臺北故宮博物院、101大樓、老街文化歷史並親身體驗了夜市美食,深切感受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兩岸一家親。項目結束之際,大家依依不捨的揮手擁抱告別,並熱切期待10月26日至11月2日臺灣政大同學的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