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內向,但不要玻璃心

2020-10-13 華唐藝術高中

性格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不存在外向的性格就一定好,內向的性格一定不好的說法,但玻璃心是萬萬要不得的,它是一種內耗,會不知不覺消耗你的能量,影響你的生活。

玻璃心很多時候都對應著敏感和胡思亂想,容易被別人的一言一行所影響,搞得自己心情很差,嚴重的,還會影響自己每天的狀態,導致很多該做的事情都做不好。

其實不光說孩子,很多家長都有玻璃心的時候,可能就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學家伊萊恩·N·阿倫說:每個人都有著脆弱敏感的一面,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都有過玻璃心。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做好自己,給孩子樹立榜樣,才能讓孩子丟掉玻璃心,更快樂的生活。

對人際關係非常敏感,總是害怕被拒絕,過度自卑;

不順和委屈都習慣埋在心裏面,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

總想討好別人,擔心做錯事情被人看不起或者不認可;

......

你是否曾有過上述心理,你又是如何幫助自己改變,跳出玻璃心的怪圈的呢?

專注自己的事,強大自己內心

沒有一個人的心生來就是強大的,不過也是在人世間不斷摸爬滾打,失敗,站起來,再失敗,再站起來,在越來越多的人生經驗中,在內心的縫縫補補中,越來越堅強。而專注自己的事,是成就強大內心的一個重要法寶。

當你能夠投入的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便不容易被別人的話影響,因為那時候你將注意力放在自己和正在做的事情身上,而事情的完成本身又會帶來巨大的成就感,成就感會成為你成長的養分,幫助你不斷強大自己的內心。

保持愉快的心情,增強內心鈍感力

悲觀的壞心情是玻璃心滋生的溫床,你越沉迷於此,越難培養內心鈍感力。何為鈍感力,顧名思義,就是打破敏感、自卑、多疑,不在乎別人說的話,只為自己而活。

最近爆火的歌曲《無價之姐》是李宇春為《乘風破浪的姐姐》製作的,其中作詞作曲都是李宇春本人,裡面有句歌詞是這樣的,「保持獨有的鋒芒,尤其遍地已偶像,狂我的狂妄,荒我的荒唐,打翻青春的雞湯,管你的臉方不方」,其實聽到裡面那句「管我的臉方不方」時,讓我回憶起,李宇春剛出道時,被觀眾嘲笑自己的中性長相。

那時的她才21歲,但李宇春沒有陷入這些惡意的人生攻擊之中,反倒泰然處之,在自己的世界裡做自己想做的事,最終找到了自己成長的方向,成為了一個優質偶像。

你能說李宇春面對那些惡意,沒有委屈,沒有壓力嗎,但她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不敏感,不在意,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學會感知自己

玻璃心的人往往比較感性,但這世界上最無用的事就是想太多,最無用的話就是別人的話。其實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輸出口,一方面可以發洩自己的壞情緒,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日記的方式梳理自己的心情,用理性思維看待自己的心路歷程,學會感知自己,你就會離玻璃心越來越遠。

郭斯特曾說:「成長就是把玻璃心打磨成鑽石心的過程。」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那些困於玻璃心的朋友有一些幫助,不過人生終究要自己成全自己,願你時時有打破自己的勇氣,克服那些讓你痛苦的事,願你的人生能夠更加美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相關焦點

  • 這個世界是屬於「臉皮厚」的,不要把孩子養成「玻璃心」
    如果可以,真想問問那些自殺的孩子們,你死都不怕,卻怕活著和改變?其實說到底是我們的教育有了問題,孩子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意志和精神沒有得到同步的增長,特別是許多家長寵愛孩子,打著維護孩子自尊的旗號,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個「玻璃心」!二、指責別人 害了自己許多人遭遇問題時都喜歡指責別人,其實這往往是掩蓋自己失誤和過錯的舉動,不管是否有意識。
  • 「讀懂孩子的心」系列: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讓我們更懂孩子的心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讓我們更懂孩子的心很多朋友向我諮詢:「我的孩子性格特別內向,該怎麼辦?」還有人說:「我自己性格內向,我的孩子也內向,我特別不希望他這樣。」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對內向這麼排斥,《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的作者蘭妮博士是美國當代重要的內向性格研究專家。
  • 不要給孩子貼「內向」的標籤,我的孩子內向,但話很多
    01我家孩子也內向,可是很能說我家孩子從小就很內向,之前還不愛交流,不合群,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經常找我說:你們家孩子太內向,不合群。一年之後老師說:你兒子現在太會說了,小嘴巴巴地停不下來。記得有一次去看看表哥參加演出,到頒獎環節很多沒有參加的小朋友也去臺上領取了紀念獎,看得出來我兒子也很想要,他爸爸就說:如果你也想要,你可以上臺去領。結果我兒子說:我不要,就一個畫板,我不喜歡。爸爸能看的出來他很想要,就在他面前慫恿他上去,表哥也讓他上去,結果他就跑到別處去了,他的小表妹是個外向的小女孩,直接跑上去領了一套回來了。
  • 孩子內向好還是外向好?請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但家長通常喜歡孩子能夠主動與人打招呼,內向的孩子因為不敢或者不願意主動與人打招呼常被誤以為不懂禮貌,而受到長輩的責怪,要是家長了解到害羞內向是孩子的天生氣質,而不是故意的,就能多一份諒解的心。對待內向的孩子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慢慢引導他,只要孩子願意去嘗試就肯定他 ,如果今天孩子看到您的一個朋友,雖然沒有主動打招呼,可是他用眼睛看著對方,你就要鼓勵他:「媽媽發現你今天主動看阿姨了,你做的真好!」
  • 內向不是病,你最好不要幹涉內向的孩子!
    內向,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性格特徵。內向不是病,逼孩子改的家長才最要命!很多內向孩子的家長有這種煩惱,擔心孩子沒朋友,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擔心孩子以後找不到工作……內向的孩子被貼上了懦弱、孤獨、社交障礙等一些負面標籤。其實,性格哪有好壞之分,只是與生俱來的不同罷了。
  • 孩子的「玻璃心」因何而起
    為什麼現在「玻璃心」的孩子那麼多?在「做智慧父母·開學不焦慮」的大型直播中,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劉丹老師建議父母,用手機錄一個小時的語音,看看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裡,你給孩子下了多少條指令。
  • 學會這3招,讓孩子分分鐘告別「玻璃心」
    玩遊戲玩輸了,耍賴大哭;被老師批評了,吵著鬧著不想去幼兒園;遇到小困難,就哭鼻子,鬧脾氣;聽不得一句重話……說不得,打不得,失敗不得……很多家長感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玻璃心」了。其實,孩子「玻璃心」的養成,跟父母教育方式不當和家庭氛圍有很大的關係,比如:父母陪伴太少,缺乏關愛
  • 性格內向怎麼了?內向的人厲害著呢!不要總認為孩子內向就丟人
    「你孩子怎麼這麼害羞啊!」「這樣不行的!以後長大不合群交不到朋友的哦!」「怎麼這麼膽小?我們寶寶見生人一點都不害怕的!」「這麼膽小,以後討不到老婆的哦!」同時,家長要將表揚具體化,明確地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而不是籠統地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話來敷衍孩子。
  • 打碎你的玻璃心(寫給高敏感人格)
    高敏敏感型人格自卑,討好,玻璃心……的負面因素無時不刻的影響著他們的內心,一句關於他們的評價,一次稍重的摔門,一個不善的眼神,都能在他們內心掀起一陣不小的波瀾。我就是這樣的人格,從記事起就害怕被討厭,對他們的負面評價,只要聽到就不停的修正自己。
  • 孩子性格內向,就不要強迫他做這幾件事了
    比如,內向的孩子內心世界更豐富,也更熱愛學習,因為他們會把精力分給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比如,內向的孩子天生會獨處,無需你為他安排活動,他也有事可做,能做到有事心不慌,無事心不空;比如,內向的孩子更懂得遵守規則,因為他們不想去做那個破壞規則而被眾人關注的人。
  • 孩子性格內向怎麼辦?請不要盲目糾正
    並不是所有孩子的內向都是問題,只有因為恐懼等因素導致的內向,才是問題。在孩子嬰幼兒時期,陪伴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能給予自己食物、溫暖和愛護的也是父母。如果家庭中偶爾出現陌生面孔,這會讓孩子誤以為他們是來爭奪自己的食物、溫暖和愛護的。儘管這在我們看來很滑稽,可是這些陌生訪客的到來,父母精力的轉移,讓孩子直接體會到這一事實。
  • 警惕孩子的玻璃心
    孩子只要一鬧起來,眼裡就只剩下他自己,對周圍所有人態度惡劣、言辭尖酸刻薄,甚至在很多場合瞎鬧騰,令父母很難堪。父母困惑,感慨孩子內心脆弱,凡事經不起敲打,就像玻璃一樣易碎,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玻璃心"!玻璃心的定義:是一種網絡用語,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
  • 內向就是不自信?請不要再誤解孩子了
    面對內向害羞的孩子,家長要做到四不要,一個沉穩內向的孩子是上天給我們的賞賜,他本來可以有更高的成就,但如果父母們無法意識到這些,一個從小到大都被認為是「內向膽小」的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勇敢大膽呢?這種標籤常常都是阻礙我們孩子成長的絆腳石,一旦他們理所當然的接受這個「內向膽,小」的標籤,將會在人際相處上更加畏縮。3.不要強迫孩子回應有的家長看到孩子膽小內向,不和別人打招呼或者不和小夥伴玩,就會推攮著讓孩子回答。
  • 過度保護會讓孩子有顆「玻璃心」
    ,這時一個女同學說:「你怎麼這麼事多啊?」在媽媽看來,這完全是一件小事,於是不停給孩子出主意,讓她不要在意,繼續上學,不要管別人怎麼看。可是,孩子就是不接受媽媽的建議。  看到這樣的案例,大家肯定會說孩子「玻璃心」,心理太脆弱,經不起批評或嘲諷。殊不知,孩子的「玻璃心」往往是個人心理特質基礎上,家庭互動的結果,由心理社會因素引發。
  • 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說話怎麼辦?4P法讓你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這些話語刺痛著孩子的心,澆滅了孩子想要做出改變、想要開口說話的小火苗,讓內向的孩子愈發沉悶,自信心備受打擊內向孩子心中的想法、感受,父母有沒有去在意、去幫助孩子排解呢?答案基本是否定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有時心太急了,我們不妨慢下來,給孩子一些時間,也可以主動告知客人:自己家的孩子有點怕生,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放鬆下來。多給孩子一些緩衝機會,孩子會變得更好。
  • 打不得,罵不得,「玻璃心」的孩子怎樣煉成「鑽石心」
    在家長看來,孩子這是要強的表現。其實,他沒有意識到,孩子就是「玻璃心」。所謂「玻璃心」,是指那些容易受到打擊,心理承受力不強,過分脆弱的人。這種「玻璃心」的孩子,受不得一點挫折,敏感而脆弱。希望隨時隨地的受到他人的關注,如果自己不被別人認同,或者遲一些滿足他,他就會感到被傷害,從而情緒低落,陷入悲傷中。
  • 不要因為孩子內向而逼迫孩子開朗,要正確引導孩子,反之傷害孩子
    小孩子一般分兩種類型:外向型和內向型,在同一件事情上,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如果內向的性格不影響到孩子正常的交流與生活,那也不要擔心,內向是一種自我思考的高級模式,說得少了,想得就多,對於孩子情感的培養以及思維能力也有好處的。內向,未必沒有才華,往往是他們更內斂,更懂得修煉自己,厚積薄發。
  • 孩子玻璃心、情緒化,明明是大人自己挖的「坑」,卻怪孩子不行
    孩子玻璃心、情緒化?這種現象的形成與家庭教育有著一定的關係。有很多都是家長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埋下的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緒,不要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判斷對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要懂得換位思考,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 孩子「玻璃心」,說不得、易嫉妒怎麼辦?你可以試著這樣做……
    越來越多的孩子擁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管不得、說不得、罵不得、更是打不得。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過度溺愛讓孩子的獨立性很差盧梭在教育名著《愛彌兒》中說:「你知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 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
  • 孩子內向就是沒出息?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內向」的厲害!
    過了一會兒,我聽見孩子的媽媽跟身邊的人抱怨:「我家這個大寶其實學習挺好的,腦子也聰明學什麼也很快,但就是不如二寶闖實,她太內向了,有的時候連叫個人都害羞,你說這以後可怎麼辦呀?」聽這個媽媽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把大寶內向當成了一個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