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少不了的春聯脫胎於驅鬼闢邪的桃符

2020-12-25 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楹聯原特指掛在楹柱上的對聯,後成為對聯的雅稱,以強調文學性。 中國農曆春節時人們喜歡用黑色或黃色、金色墨汁毛筆在紅紙上書寫對聯,張貼在門上。

一般認為楹聯起源於五代(一說產生於晚唐以前),脫胎於民間春節時懸掛桃符以驅鬼避邪的習俗,後來作為節慶和裝飾方式被廣泛應用。相傳,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最早的楹聯。

明代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同今之春聯。明太祖朱元璋除夕時曾頒聖旨,要求家家戶戶門上貼一副春聯,為他微服出行助興。這一命令極大推動了春節時貼春聯風俗的形成。清代,楹聯曾盛極一時,出現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乾隆年間,孫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和梁章鉅的《楹聯叢話》(1840)是清代楹聯發展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楹聯已進入成熟期。   

楹聯的撰寫規則主要借自駢文和律詩的對偶句,基本要求平仄合律,對仗工整,文意切題。楹聯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字,長的達幾百字。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特點為:①字數相等,斷句一致。字對字,詞對詞,句對句。②平仄結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③詞性相對,位置相同。稱為「虛對虛,實對實」。④上下聯內容大多相關,上下銜接,但不能重複用相同的字詞。作者要有較高的語言素養,以寥寥數語,做到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給人以思想和藝術美的感受。

楹聯文化味濃,具有喜慶色彩,應用廣泛。春聯、壽聯、室內外裝潢聯、名勝聯、商業聯、遊戲聯等構成的對聯文化已成為現代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楹聯還傳入越南、朝鮮、韓國、新加坡等國,貼對聯的風俗保留至今。

相關焦點

  •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在中國有很多古時候留下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豐富的歷史淵源。春節這個節日算是最大的一個。在春節當天舉國歡慶,家家團圓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樂不思蜀。然而在春節這一天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年夜飯、拜年、守歲等等,當然貼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那麼大家對貼春聯的習俗又了解多少呢?貼春聯又是起源於何時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在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兩側,貼上大紅春聯,寓意著喜慶吉祥。說起春聯的起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而來的。
  • 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圖)
    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圖)貼春聯簡介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貼春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
  • 春節將至,你家春聯準備上了嗎?
    王安石的《元日》詩描繪了一幅宋代的春節風俗圖: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桃符。 這幾樣東西組合在一起,看著就有濃濃的年味了。 這種桃木板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漢朝,有相關記載言明,桃符是在正月初一懸掛的,具有闢邪驅鬼的作用。 這樣一來,桃符就和過年有了直接關係。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
  • 從春聯習俗的發展,談春節的文化意義
    前言春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一年中最喜慶的日子,而貼春聯的習俗,又是春節文化中重要的一環。春節的發展滋生了春聯習俗的產生,而春聯習俗的發展又進一步豐富了春節文化。從《後漢書》的記載來看,漢朝的人每逢春節,便在門口貼桃符的習俗已經非常盛行。從《山海經》中的典故,我們可以得知貼桃符這種民俗活動,是古人闢邪納吉的精神訴求落實到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具體的表現形式。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
    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可以說,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
  • 過年為什麼要貼春聯?短短十幾個字,寄託了太多中國人的文化信仰
    天下所有的鬼都害怕這二神,於是老百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樣子,放在家門口,具有驅鬼闢邪的作用,後來人們也變懶了,直接將其名字寫在桃木板上,過程簡單了,功效不變。這便是中國最早的門神,寫著他們名字的桃木板,就是桃符。
  • 又把新桃換舊符,桃花桃木與春聯的來歷
    說的是正月初一最早上,露出了晨曦的時候,在宋朝,家家戶戶就開始貼春聯。春聯原來是放在門柱兩邊的長方形的桃木板。在中國道家的傳說裡,桃木有闢邪的作用。那麼就談一談桃花樹在上古時候的吉利。所以桃木具有闢邪的作用。在門的兩邊,在桃木上面畫著神荼,鬱壘兩神,就是春聯的最初起源。但是到了宋代以後,這種在桃木上畫符,就被寫春聯吉利的字樣替代。而桃符也換作了紙張。到了明代,寫春聯開始盛行。春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要求平仄對應,喜氣吉祥,朗朗上口,又貼合每家的新春心願。
  • 迎新春 貼春聯
    春節就要到了,貼春聯無疑是最具年味兒的活動之一 。從前過年時家家都貼春聯,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至今仍沒淡化。春聯的前身,就是桃符。那時候,造紙業還沒有出現,人們在過春節的時候,就用桃木板寫上兩個神仙的名字或者畫上神仙的畫像,用以驅鬼闢邪。這兩個神仙分別叫做「神荼」、「鬱壘」。
  • 都說桃木能闢邪,為什麼能闢邪呢?
    桃木木質細膩,木體清香,中國最早的春聯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稱桃符,幾千年來,桃木就有鎮災避邪之說,被稱為神木。桃木,被稱為是五木之精,什麼意思呢?五木又是什麼木?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諸位也就知道為什麼桃木可以闢邪了。先來說說這五木,五木其實就是五種樹木,分別是榆樹、棗樹、桑樹、柞樹、槐樹。
  • 「總把春桃換舊符」,新春佳節寫春聯,春聯的典故是什麼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的春節我們都會紅紅火火過大年,而過年我們一定不能少的就是貼春聯,我們現在只知道春聯象徵著吉祥和吉利,是一種對來年美好的祝願,那麼,關於春聯的來源和典故有哪些呢?
  • 貼春聯的八大禁忌,一定要注意!
    由此生發開去,就有了桃弓荊矢、桃弧棘矢、桃弓葦矢、桃弓葦戟、桃符、桃弓、桃戈等詞語,用於除災闢惡。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桃弓荊矢以除其災,所謂闢惡也。」上引「縣官」作官府解,說明到了應劭所處的東漢末年,過年時在大門兩邊用桃木裝飾成人形驅鬼闢邪,已經逐漸演變成民俗。每年春節前夕都要以新裝飾的桃人換去舊桃人,畢竟有些麻煩,後來人們為了簡便,便創造了桃符以取代桃人。
  • 春聯的內容可不能隨便寫,歷史上記載最早的一副春聯卻一語成讖
    眼看春節臨近了,春聯也成為年貨之一,出現在街上的攤位上,被人們所爭相購買。大年三十,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貼上大紅春聯,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春聯的前身,就是桃符。那時候,造紙業還沒有出現,人們在過春節的時候,就用桃木板寫上兩個神仙的名字或者畫上神仙的畫像,用以驅鬼闢邪。這兩個神仙分別叫做「神荼」、「鬱壘」。據古文獻記載,傳說《黃帝書》上講,在上古時代,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做荼,一個叫做鬱,住在東海度朔山的桃樹下,兩人在樹下考察百鬼,認為這些鬼的存在沒有意義,只會禍害人間,就用葦草編成的繩索,把鬼們捆綁起來,餵給老虎吃。
  • 春聯風水宜忌談
    春聯來歷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
  • 臨沂春節貼春聯是因為什麼原因 總把新桃換舊福出自哪裡
    春節是我國獨有的傳統民族節日,春節為什麼要貼對聯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春聯,俗稱門對子。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鬱壘」二神名,以驅鬼避邪。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替換舊挑符。
  • 臘月二十八貼春聯,你知道春聯的典故嗎?
    日曆上的紙又翻過了一頁,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八,離喜慶的過年只有兩天時間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為春節做最後的準備工作了,這一天,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每家每戶都貼上各式的春聯,如一年好運隨春到,四季財源滾滾來.迎喜迎春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等經典的對聯.中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民俗風情,唯有貼春聯,是每個民族都會遵守的中華民俗
  • 老北京文化:關於「春聯」都有哪些講究?為何倒著貼福呢?
    每逢春節時張貼春聯是老北京民間傳統習俗,幾乎家家都忘不了往大門上貼一副春聯。在爆竹聲聲中,家家戶戶的人兒喜笑顏開地相互簇擁著,把大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到門框上或門心裡。一幅、兩幅、三幅…不一會兒,大街小巷裡就貼滿了喜慶的春聯春聯不僅美化了北京這座古城,還為老北京人帶來了喜氣和春意。春聯,也被稱為「門對」、「春貼」,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所以被稱為「春聯」。
  • 繼不讓放鞭炮後,呼市禁止貼春聯,百姓:乾脆禁止春節
    王安石的這一首《元日》,所描繪出的便是北宋時期,當時古代人過春節的景象。 辭舊迎新,在熱鬧喜慶的聲聲爆竹中送走了舊的一年,喝著屠蘇酒感受著春天的氣息,人們也紛紛拿下了舊的桃符,換上了新桃符,新的一年就這麼開始了。
  • 貼春聯的寓意含義有哪些 過年貼春聯有什麼美好寓意解析
    貼春聯有什麼寓意?貼春聯的寓意解析。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貼春聯有什麼含義?每年過年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過年的晚上貼好新年的對聯,這個習俗已經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到現在的話,很多人知道有這個習俗但要問其含義,很多都是不知道的,下文我們就來詳細的看看。
  • 貼春聯的正確打開方式
    貼春聯: 俗稱貼門對子。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精緻、喜慶的春聯。 其原由 1、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貼春聯可驅鬼闢邪、保家平安。 2、增加節日氣氛,祈福納祥。 那關於貼春聯的這些事你也一定要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