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養老金將完全使用同一套系統,真正實現並軌!
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不會因為改革後就降低!
改革後,也不會因為並軌,養老金就跟企業人員一模一樣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兩者的實質性差距在哪裡呢?
下面為您深度解析:
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2014年10月1號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企業並軌。
考慮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實際情況,國家制定了10年過渡期,即從2014年10月1號到2024年9月30的10年過渡期。
在過渡期後,即從2025年開始,無論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將完全並軌。
不再是兩套標準,將使用同一個養老保險體系了,無論是養老保險繳納還是發放,都是用同一個計算公式了!
二、既然是並軌,為什麼仍然有較大差距呢?
這是因為以下兩個因素:
1. 繳費基數不一樣
關於繳費基數,國家的規定是:
以本人上年度應發工資的總金額為依據,包括基本工資,加班費,獎金以及各種津貼補貼。
作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 各種收入是由財政發放,所以能夠保證收入的穩定性,包括社保繳納。
這也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被稱為「鐵飯碗」的主要原因。
而對於企業來說,所有的企業都是為了追求利潤的。
除了各大國企,對於很多私營企業或者中小型企業來說,在目前的大環境下,企業生存尚且困難,對於員工的工資發放、保險繳納肯定是能省則省。
就社保繳費基數來說,有很大一部分企業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給員工繳納社保的,個別小企業甚至不給員工繳納社保!
2.機關事業單位有補充養老保險------職業年金,企業沒有
在2014年,對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改革的時候,考慮到實行按照企業養老保險制度進行計算,會造成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大幅下降。
所以,為了保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國家對機關事業單位建立了職業年金制度,作為養老金的補充。
而企業呢,雖然國家規定可以設立企業年金,一些福利制度好的國企也會相應的的建立年金制度。
但是,對於普通企業,由於企業年金不是強制建立的,所以,大概率都是沒有的!
重點總結:
2024年以後,十年過渡期結束。
雖然企事業單位養老金計劃辦法完全統一,但是養老金的差距卻仍然是存在的!
由於繳費基數的差別,還有職業年金的建立,導致企業單位的養老金仍然遠遠比不上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
無論如何,最起碼錶面上統一了,還是給國家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