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怎樣發放養老金呢?我們都知道從2014年10月份開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包括公務人員,正式的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了,那麼這個養老保險就跟我們企業在職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是屬於同一種養老保險,都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的範疇,所以說按照職工養老保險來交納自己的待遇,那麼最終也要按照,企業在職職工的計算方式來計算我們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待遇。
因為事業單位人員是從2014年10月份才正式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帳戶的,所以說為了給事業單位人員有一定的過渡期,提出了10年的一個過渡期,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一直到2024年9月這樣的十年過渡期之內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我們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中人,那麼在這些年限當中,退休的人員採用新辦法和老辦法將結合的原則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待遇。
且如果出現自己退休金的偏差,要少於事業單位老人退休的退休金待遇的話,那麼就通過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來給予事業單位中人一定的補償待遇,所以說這個過渡性養老金它是有10年的一個期限,每一年是按照10%的比例來進行遞增的,比方說你是2014年退休的人員,那麼你就可以獲得10%的過渡性養老金的補償,如果你是2024年退休的人員,那麼你就可以獲得100%的過渡性養老金的補償。
對於2024年以後的退休人員,比如說自己是2025年以後退休,那麼這個時候計算自己退休金的辦法,將完全採用新的辦法來計算,也就是和我們現在的企業在職職工退休金的計算方式是一樣的,就是採用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的方式來計算個人的基礎養老金,然後再按著個人養老帳戶當中的餘額和退休年齡來計算我們的個人帳戶養老金。這一部分是視同繳費年限,在2014年10月份之前的工作年限都可以認定成為事業單位的視同繳費年限,那麼視同繳費年限將按照視同繳費年限的平均繳費指數140%來計算,成為過渡性養老金,最終累加到自己總的養老金當中去,這就是新的計算辦法。
那麼對於近10年退休的人員,採用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如果說你的新辦法計算出退休金,要大於你老辦法計算機的退休金,那麼就採用新辦法,如果說老辦法將大於新辦法的退休金的話,那麼就採用老辦法。所以說在這10年當中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他的退休金方式計算相對來說是比較複雜的,尤其是過渡性養老金的發放更是比較複雜的一件事情,但是在2024年以後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