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四年前,我們一家四口擠在七十多平方米的老舊房裡居住,我的身體不好,幹不了重活,兩個小孩正在讀書,一家全靠妻子種地艱辛地維持生活,全家都在為錢發愁,不知道今後的生活該怎麼過。
我叫楊秀銀,是篤山鎮萬家店村村民。2014年,就在我家正在苦惱和無助的時候,村裡開始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我寫了申請,經過評選和公示後,我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從那時起,篤山鎮幫扶幹部劉濤的身影便頻繁地出現在我家,他為我講解扶貧政策,幫我謀劃致富路子,了解我家的生產生活、收入、工作、子女教育等情況,並「對症下藥」為我家申請各類資助。在他耐心細緻地講解和幫助下,我知曉了健康、產業、小額貸款、就業、教育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一些扶貧政策。
駐村幹部在給楊秀銀之子楊飛介紹就業崗位
通過多渠道、多角度幫扶,這幾年我家不僅每年都領得了仙鶴坪食用菌產業入股分紅金,孩子讀書也享受到了教育資助等幫扶政策。2016年,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家還得到了民政「安居工程」5萬元的建房補助,有了這筆錢,我家的房屋得到了修繕,生活條件大大提高。
經過幫扶幹部的開導,我清醒地認識到,靠政府的救濟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想要過上好生活,只有藉助國家的優惠政策,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努力發展產業,才能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撐起脫貧致富的夢想。於是,我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申請到50000元的「特惠貸」貼息貸款和8000元的能繁母牛補助款,養起了牛、豬,種起了高粱。
楊秀銀(左二)在同駐村幹部交流
2016年,通過政策的幫扶,我不再為孩子讀書的問題憂慮,通過發展種養殖,家裡的收入也越來越穩定。生活條件好了,我的身體隨著好日子的到來也日漸康復。如今,大兒子楊飛已畢業並找到工作,我在鎮上打零工,妻子在家種地養牲口,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其樂融融。這一年,我成功摘掉了貧困帽子,不再被別人譏笑。
正是因為有了黨的好政策,有著這麼多做實事、真心為我們著想的幫扶幹部,我們家鄉才得到這樣的變化,我家的生活才有著這麼大的改變,雖然我現在不是很富有,但是只要我繼續努力、勤奮勞作,相信我的致富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