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果然降薪了:平安銀行薪酬最高 國有五大行收入墊底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基金報

重磅出爐!銀行果然降薪了,這家薪酬最高銀行上半年減少3萬,國有五大行收入墊底,卻有銀行逆勢加薪!

截至8月30日晚,六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行均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的銀行,貌似都過得不大好。

據統計,6家國有大行,9家全國性股份行上半年的淨利潤均下降了10%左右,

6家國有大行除了郵儲銀行的淨利潤下降了9.96%,其餘五家銀行的淨利潤下滑程度均達到兩位數。

上半年工行實現淨利潤1487.9億元,同比下降11.4%;

農行淨利潤1088.34億元,同比下降10.38%;

中行淨利潤1009.17億元,同比下降11.51%;

建行淨利潤1376.26億元,同比下降10.74%;

交行淨利潤365.05億元,同比下降14.61%;

郵儲淨利潤336.58億元,同比下降9.96%。

隨著上市銀行完成中報披露,上半年銀行業人均薪酬的情況也浮出水面。

基金君發現,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人均薪酬最高,按照實際發放的工資,達到30萬元,平均每人每月薪資高達5萬元!排在後面的是中信銀行跟浙商銀行,而國有六大行中除了交行,薪酬仍是墊底,上半年的員工薪酬只有12萬左右,而他們的員工人數也是最多的。

當然了,有人認為,平均數不能反映真實情況,每次看到「人均工資」便覺得自己進了「假銀行」,大部分普通員工都是平均數上的分母。由於所在區域、部門、職級等方面均不同,「平均數」難以準確地反映每位銀行員工的薪酬狀況,但「平均數」的波動變化仍然能反映一些問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據基金君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的銀行,幾乎都降薪了。

平安銀行薪酬最高

國有行薪酬墊底

在基金君進行統計的15家上市銀行(包括6家國有行、9家全國性股份行)中,上半年平安銀行以30.06萬元的人均薪酬力壓群雄;中信銀行緊隨其後,上半年人均薪酬達到28萬元,浙商銀行排第三,人均薪酬達到27.8萬元。

隨後是招商銀行、民生、興業、光大、浦發四家銀行,上半年的人均薪酬均在20萬元左右。

緊接著是交行、華夏銀行,上半年的人均薪酬均在17萬元左右。

而最後墊底的是,五家國有大行,相比來看,交通銀行為17萬元,比較接近股份行水平,其餘五大行在12萬元到13萬元之間,月均約2萬元。

其中,農行跟郵儲銀行的人均收入最低,半年薪資分別為12.35萬和12.05萬元,對應2萬出頭,相當於平安銀行的四成左右。

綜合來看,平安銀行月薪高達5萬,中信、浙商、招商、民生月薪均超4萬,國有行除了交行,均是月薪2萬出頭。

需要說明的是基金君的統計口徑:薪酬數據來自「現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這個數據代表員工實打實拿到手的錢。

上半年銀行普遍降薪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巨大衝擊,中國官方引導金融機構通過主動減免服務費用、規範和限制小微企業貸款收費,向實體經濟讓利,全年將達約1.5萬億元。

在這大背景下,大多數銀行上半年的淨利潤均下降了兩位數,而隨之而來的,銀行員工也大部分降薪了。

據基金君去年的統計,平安銀行2019年上半年的薪酬為33.51萬元,今年上半年下降了3.5萬。

浙商銀行今年上半年薪酬為27.82萬,去年同期為30.21萬,下降了超2萬。

國有行方面,郵儲銀行降了近2萬,建行、中行、農行降薪不到1萬,工行基本持平。

在統計中,中信銀行逆勢加薪了超3萬,而民生銀行加了1萬,招商加了5千。

據21世紀此前報導,一上市股份銀行人士表示,其所在的分行今年變相降薪。但不是直接下調,而是通過與業績掛鈎的方式調整,例如工資原來只有1/3和業績掛鈎,現在2/3和業績掛鈎,由於今年業績難做,工資變相下降。另一大行總行人士表示,該行尚未大幅下調。但銀行核定工資都是工資包和利潤掛鈎,利潤少了自然薪酬少。

前7個月金融機構為市場主體減負8700億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實有關情況。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積極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為市場主體減負共計8700億元,8月至12月,金融部門還將繼續為市場主體減負大約6000多億元,全年合計減負1.5萬億元。

劉國強介紹,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為市場主體減負共計8700億元,8700億元分以下幾方面:一是降低利率減負4700億元。其中,LPR下行引導貸款利率下降減負354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支持發放優惠利率貸款減負370億元,債券利率下行為債券發行人減負790億元。

二是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還有前期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總共減負1335億元。其中延期還本付息可以減少企業負擔大約1215億元,支持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為企業節約擔保費等費用大約120億元。

三是銀行通過減免服務收費,為市場主體減負2045億元。

四是支持企業重組和債轉股減負大約660億元。

此外,金融部門還通過核銷等方式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以自身的財務資源承擔了市場主體的成本,既增強了金融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也是對實體經濟的貢獻。

相關焦點

  • 銀行薪資數據出爐,降薪潮真的來了
    從銀行財報報表中現金流量表「支付員工以及為員工支付的現金」科目計算可知: 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人均薪酬最高,按照實際發放的工資,達到30.06萬元,平均每人每月薪資高達5萬元。但是平安銀行人均薪酬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45萬元,降幅也是位居各行首位。
  • 銀行降薪潮來襲:六大行集體降薪 有銀行月薪降近18%
    之前,一條銀行業集體降薪的傳聞不脛而走,其中還點名中信銀行和建設銀行將分別降薪20%和30%。對此,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紛紛凌晨闢謠,回應均沒有降薪安排。如今,在各家銀行2020年半年報出爐後,是否降薪也得以一目了然。
  • 銀行集體降薪?四大行官方回應來了!今年還適合考銀行嗎?
    就在前幾天,四大行一致回應:我們不降薪!!!01降薪?不可能的!作為金融行業的「鐵飯碗」,銀行從業者的薪資一直都是大家的關注點,尤其對於還沒有入行的小白來說,薪資的多少可能直接決定自己要不要從事這個行業!幾天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回應薪酬問題。
  • 36家上市銀行中,哪家銀行對員工「摳門」,6家國有行2家榜上有名
    而除了銀行的「成績單」以外,我們也發現了這些銀行員工們的收入情況,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是看看整體的情況,36家上市銀行中,有9家銀行的員工人均薪酬出現了下滑。按照下滑嚴重程度,依次排名為:上海銀行、蘇農銀行、渝農銀行、招商銀行、蘇州銀行、寧波銀行、常熟銀行、紫金銀行,以及江陰銀行。除了招商銀行是股份制銀行以外,剩下的8家降薪銀行,均是城商行或者農商行。
  • 四大國有銀行,為何農業銀行離職率最高,年齡結構最大
    紅周刊 記者 | 王立峰在A股全部的36家上市商業銀行中,農業銀行擁有最多的員工,但是它也構成過去幾年員工離職率最高的國有銀行之一。2020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農業銀行以45萬名員工位居上市商業銀行首位。這一數量,超過了工、中、建、交、郵儲五大國有行,恰好是A股上市9家股份制銀行員工數量的總和。
  • 四大國有銀行 為何農業銀行離職率最高 年齡結構最大
    這一數量,超過了工、中、建、交、郵儲五大國有行,恰好是A股上市9家股份制銀行員工數量的總和。作為六大國有銀行之一,農業銀行擁有26.5萬億總資產,位列中國商業銀行第3名,僅次於工商銀行以及建設銀行,農行也是中國縣域城市布局最廣的商業銀行。這些數字足以讓農行備受矚目,不過,數據的另外一面,很可能顯示了農行效率的低下。
  • 郵儲銀行是不是國有銀行 為何五大行不包括它
    對於郵儲銀行可能許多的朋友都知道,最近就有朋友問小編,郵儲銀行是不是國有銀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了解一下相關的情況。看看郵儲銀行的相關情況。看看它為何又不在五大行之中。   郵政儲蓄屬於國有銀行嗎?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國有銀行。
  • 國有五大行擴至六大,郵儲銀行憑什麼入圍?
    這是監管文件中首次將郵儲銀行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此前,郵儲銀行機構類型均列為「郵儲銀行」,行政級別上也較國有五大行低一級。加入國有大行,息差優勢明顯國有五大行一直佔據銀行業榜首位置,如今郵儲銀行能與五大行比肩著實不容易,雖然在某些方面與其他五大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郵儲的優勢非常明顯。
  • 浦發銀行全員降薪20%不靠譜 內部人士:工資沒影響
    編者按近日,一則「浦發銀行全員降薪20%」的報導引起市場極大關注。儘管浦發銀行內部有人士認為「全員降薪20%」這一表述並不準確,但是在不良上升和業績下滑的行業大背景下,部分銀行從業人員薪酬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那麼,銀行降薪的真實情況到底什麼?各家銀行又是如何應對的?
  • 銀行高管和普通員工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三大因素與你想像的不同
    根據2018年銀行的平均薪酬水平看,五家國有銀行人均薪酬支出的平均值為28.6萬元,薪酬水平最高的交通銀行人均薪酬為33萬元;薪酬水平最低的農業銀行為26.1萬元。五家國有大銀行的平均薪酬收入差距不大,基本在26萬元到33萬元之間。2019年平均薪酬接近,交通銀行最高為37.5萬元,建設銀行人均年薪略超30萬元,農業銀行最低為26.8萬元。
  • 銀行降薪了?「鐵飯碗」保不住了嗎?附各崗位晉升路線
    人們常把銀行的工作比做是"鐵飯碗",收入有保障而且收入還不低。但近兩年"銀行降薪"傳聞傳得沸沸揚揚,"銀行降薪"到底有沒有真的發生?先來看看各大銀行的工資情況:一般來說,銀行工資由基本工資+績效獎金+福利待遇這三大部分組成,不同崗位、職級對應著不同的薪資水平。
  • 六家上市股份制銀行實力大PK 哪家銀行能脫穎而出?
    記者根據目前已經披露年報的6家股份制銀行來看,資產總額、經營業績、風險指標等均有改善。其中,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歸母淨利潤)合計2897.91億元,同比增長6.73%,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增速。但盈利分化,淨利增速首尾差距達13.81個百分點;零售業務競爭白熱化,平安銀行進步最明顯;收入模式紛紛轉型,光大銀行表現最出色。
  • 銀行也遇「降薪潮」?平均月薪2.54萬,基層員工「有話」要說!
    很多人怎麼也沒有想到,以前被稱作是「金飯碗」的行業,也會迎來「降薪潮」。雖然說現在四大行否認了降薪一說,但是績效打折、福利縮水似乎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為了證明自己沒有縮水,四大行也公布了平均薪酬。當然了,這是去年的平均工資,今年還沒有結束,所以無法統計。
  • 國有銀行員工流失率高 農行最嚴重!為何農行離職率最高?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原標題:四大國有銀行 為何農業銀行離職率最高 年齡結構最大在A股全部的36家上市商業銀行中,農業銀行擁有最多的員工,但是它也構成過去幾年員工離職率最高的國有銀行之一。2020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農業銀行以45萬名員工位居上市商業銀行首位。這一數量,超過了工、中、建、交、郵儲五大國有行,恰好是A股上市9家股份制銀行員工數量的總和。作為六大國有銀行之一,農業銀行擁有26.5萬億總資產,位列中國商業銀行第3名,僅次於工商銀行以及建設銀行,農行也是中國縣域城市布局最廣的商業銀行。
  • 今年超10位銀行高管離職 媒體稱大部分非個人意願
    而最近兩個月內,國有銀行和央行均有多起高層人事變動。   記者注意到,1月1日起實施的《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致使央企、國有金融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將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削減後年薪不能超過60萬元。換句話說,2014年,或將成為國有五大行的高管們拿高薪的最後一年。   真的是限薪令引發的高管離職潮?
  • 金融系統讓利1.5萬億引發降薪潮?四大行發聲:目前均無降薪安排
    近日,有消息稱,由於政策影響,全國金融業將遭遇一波集體「降薪潮」,並直接點名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將降薪20%。8月7日凌晨,四大行集體回應薪酬問題,稱目前沒有降薪安排。而被點名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也隨即表示,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公司治理要求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情況相掛鈎。
  • 國有五大行的定期存款,哪個利率最高?
    中農工建交這五大國有銀行,是老百姓最信賴的銀行,規模大、網點布局廣、客戶多、成立時間久,吸收的存款規模也最大。那麼,如果是在五大行存款,到底哪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更高呢?首先大家要了解的是,不同銀行之間的存款利率是不同的,同一家銀行在不同地區的存款利率也有可能不一樣。所以,無法準確判斷五大國有銀行中哪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最高,有可能中國銀行在上海市的存款利率最高,建設銀行在北京市的存款利率最高。
  • 超6萬個名額 五大行逆勢大舉校招!哪家薪酬待遇最好?
    超6萬個名額 五大行逆勢大舉校招!哪家薪酬待遇最好?這家員工人均年薪近30萬來源:券商中國近日,國有五大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正大舉校招。值得一提的是,半年報數據顯示,五大行上半年的員工月均薪酬均在2萬元左右。其中交通銀行最高,員工月均薪酬為24898元,若以此粗略計算,年薪接近30萬元。
  • 在國有銀行中,被視為「另類」的郵儲銀行去年才完成a股上市
    淨利潤明顯較低年報中,郵儲銀行在六大國有銀行中總規模最接近交通銀行,很多業務指標都領先於交通銀行,但淨利潤明顯較低,《藍籌企業評論》經調研對比,認為郵儲銀行實際經營狀況並不像年報摘要顯示的那樣優秀,與其他國有銀行差距較大,出口多,效率低。
  • 銀行卡業務收入大爆發:17家銀行保持兩位數增長
    截至8月31日,A股26家上市銀行中報悉數出爐。在明確披露銀行卡業務收入的22家銀行中,19家實現了同比增長,17家增幅均超10%。平安銀行的銀行卡業務收入以80.1%的增速領跑,杭州銀行以-39.31%墊底。從銀行卡收入絕對額來看,建行以227.43億元位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