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解讀
一、認清目標,把握好教學要求
1.拼音。
拼音學習的核心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拼讀方法,能準確拼讀音節。拼音部分編排的都是常用的帶調音節,以拼讀結果的形式呈現,目的是讓學生在拼讀時和音節多次見面,逐步加快拼讀的熟練程度,並不是要求學生直呼音節。
拼音部分安排的詞語,旨在鞏固本課新學的音節,引導學生運用拼音自己讀準字音,並藉助插圖理解詞語的意思。這些詞語不要求書寫,也不用給學生解釋詞語在字典中的釋義。
拼音部分的兒歌,旨在為複習本課和前面學過的音節,提供語境幫助學生鞏固拼音,積累語言,初步形成語感,不要求學生理解兒歌的意思,也不要求背誦。
拼音部分要求認的字,將拼音和識字的學習有機結合在一起,能發揮拼音和識字相互促進的作用。這些字只需要學生會讀、會認,不要求書寫,也不需要作具體的字形分析。
2.識字。
課後雙橫線中的字,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會寫。教學時可以多藉助直觀手段,如圖片、實物,或是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意義,促進漢字音、形、義的結合。不用給學生講解字典釋義,也不用擴展學生不理解的詞語。
識字的鞏固有一個過程,不必每課的識字都要求一步到位。要求認的字,在語境中認識,能幫助學生讀通課文就可以了。可以有意識地在今後的學習中加強復現,在詞語和句子中鞏固。
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識字教學可以體現一定的彈性。如果第一單元的識字處理起來困難較大,也可以適當變換教學次序,將這些識字課移至拼音之後再學習,只要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就可以。
3.寫字。
課後田字格中的字,要求會寫。教學時要加強示範,具體指導字的基本筆畫和筆順,並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寫字貴在精,不在多,寫字的數量要適宜,保證寫字的質量。
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可以在入學教育階段適當增加簡單的筆畫練習,讓學生初步體會漢字筆畫的特點,為書寫漢字作好準備。
4.閱讀。
課文的學習,在內容理解方面要求不要過高,多藉助直觀手段幫助學生大體理解課文詞句的意思。重視利用教材配套的音頻資源,讓學生多聽、多模仿、多練讀,藉助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初步形成語感。
古詩的學習,以朗讀和背誦為主,內容理解不作硬性要求。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不要求默寫,也不要求運用。
二、重視聽說能力訓練
要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書面語和口語同步發展。應特別關注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生活和學校生活中通過大量語言輸入,使學生儘快達到「能聽會說」的程度。
為了滿足學生日常交往的需要,本網站提供「一年級小學生常用口語詞」和「一年級小學生常用會話」,供老師選用。
「一年級小學生常用口語詞」以學生日常生活為主線,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幫助學生學會口頭稱說事物,並能試著將這些詞語運用於生活交往。學生由口語詞起步,不斷發展聽說能力,之後再在書面語中學習構成這些詞語的漢字,建立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繫,這樣能有效降低識字寫字和閱讀理解的難度。
「一年級小學生常用會話」選擇的會話內容,都是圍繞最簡單、最常用的交際功能安排的,如「打招呼」「告別」「介紹」,可以滿足學生日常交往的需要。這些會話內容,除了可以指導學生每天主動練說,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識字、拼音、閱讀等內容,有意識地在每課教學中練習相關的會話,將聽說能力發展與拼音、識字、閱讀能力的發展結合起來。
三、重視利用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理解
教科書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比如,拼音部分每一課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圖,這些情境圖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事物,幫助讀準音,記憶形,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每篇課文也配了精美的插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每篇課文後面和語文園地中,還設計了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聽說讀寫活動,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強化教學重點。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設計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活動,達成教學目標。
除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還可以充分利用本網站提供的系列教學資源。如,「一年級小學生常用口語詞」中提供的詞語,都是最常用的口語詞,教學時,可以藉助實物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引導學生聽、說,每天學習幾個新詞,逐步學會稱說身邊的事物。這些詞語只要能聽會說就行,既不要求識字,也不要求書寫。「一年級小學生常用會話」中提供的日常會話口語,建議每天讓學生練說幾句,在學校生活中的各個場景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用簡單的漢語進行口語表達,比如,向老師問好,與同學道別,主動和別人打招呼,表達自己的意願,等等。
本網站為教材中的每一課都提供了配套教學資源。其中的「場景會話」, 與每課教學內容有一定的相關性。如拼音《ao ou iu》一課,本資源建議練習的場景會話如下:
——爸爸,我的手套在哪兒?
——在衣櫃裡。
——我的帽子呢?
——也在衣櫃裡。
在這組會話中,學生不僅能拓展積累常用詞語「手套」「衣櫃」「帽子」等,還能通過運用這些詞語,鞏固本課新學的複韻母ao、ou、iu組成的音節,將音節的拼讀和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建立起聯繫,和日常的口語表達建立起聯繫。學生在發展音節拼讀能力的同時,也豐富了口語表達的經驗。
「情景會話」既可以安排在學習每課內容之前,如,先進行情境會話,學習「手套」「帽子」等詞語,然後從中引出本課複韻母ao、ou、iu的學習;也可以安排在學習本課內容之後,如,學完複韻母ao、ou、iu之後,可以藉助會話鞏固ao、ou、iu的發音和音節的拼讀。會話中的這些語句,教學時不需要分析句子結構,提倡整句輸入,整句記憶,並能在恰當的交往情境中運用。
針對識字、拼音和閱讀等不同特點,本網站為每課提供了有針對性的輔助教學資源。比如識字,側重於運用具體形象的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字義,建立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繫,並設計練習活動鞏固識字成果;拼音部分重視以遊戲和活動的方式,複習鞏固音節,建立音節與事物之間的意義聯繫;閱讀部分則側重於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掃清閱讀障礙,更好地學習課文內容。這些資源能夠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