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課後練習題的種類和教法

2020-09-10 快樂作文教育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無論是選文內容,還是課後的練習題,都應注意貼近當代學生生活,溝通課堂內外的聯繫。統編教材一至三年級課後練習題,較過去語文教材的練習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材編寫者旨在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掌握語文要素,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每篇課文後面,除了「讀一讀」「朗讀課文」等基本的教學要求以外,還有三四個具有一定思考價值的練習題。其中,有理解課文的練習,也有密切聯繫學生生活的要求,還有語言實踐的內容;用好這些題目,對提高語文教學實效性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喜愛拋開課後問題,自己另搞一套,這違背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也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效率。

那麼,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課後練習題有哪些種類,怎樣用於教學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呢?


課後練習題的種類


一、結合課文內容的練習題


1

文中內容


很多課後練習題,都可以直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目的是引導學生多讀課文,以讀書為主。如,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課後練習題:「說說『我』是什麼,『我』會變成些什麼。」三年級上冊《父親、樹林、鳥》課後練習題:「為什麼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從文中能找到答案的練習題幾乎每一課都有。


2

仿說仿寫


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提高語用能力,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重要理念,所以有不少仿說仿寫的內容。如,一年級上冊《四季》課後練習題:「你喜歡哪個季節?仿照課文說一說。」


3

語言實踐


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體現學以致用,統編教材在這個方面落實得很好。如,一年級《項鍊》這一課有一些色彩詞,課後練習題是「讀一讀,說一說,看誰說得多。」如,出示了「金色的」 「雪白的」等還有「小鳥、太陽」等詞。


4

背誦課文


學語文需要積累,這一點我們是有教訓的。優美的段落、句子,課後要求背誦,積累語言。如,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課後練習題:「背誦2—5自然段。」二年級上冊《日月潭》要求背誦「2—4自然段」。還有的要求背誦全文。


5

動手實踐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很重要的編寫理念就是把語文和生活密切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如,一年級上冊《小書包》課後練習題:「說一說,你書包裡有哪些文具?」「我會把文具擺放整齊。我會自己整理書包。」


二、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練習題


1同伴遊玩


玩耍是兒童的天性。做遊戲、捉迷藏、藏貓貓、丟手絹、打仗、跳皮筋等,這些學生看似玩的內容,卻蘊含著語文學習的因素。如,二年級上冊《大還是小》一課,課後練習:「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很小?」就是和其他人比較而言的練習題。


2生活體驗


小學生都有著一定的生活經驗,生活經驗也是學習的重要資源。如,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後練習題:「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可以選用下面的詞語,仿照課文內容說一說。」下面給的詞語是「乘著風」「紛紛出發」等。


3社會見聞


現在的學生見多識廣,特別是城市的學生,經常會走向社會參與實踐活動,如,郊遊、旅遊、到公園遊玩、參觀科技展覽等,這些經歷、見聞,很多都是學習的資源。如,二年級上冊《葡萄溝》課後練習題:「公園裡的花都開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


4學習生活


學習生活為語文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生活中學語文」這類題目,課後出現的也比較多。如,一年級上冊《小書包》課後練習:「說一說你的書包裡有哪些文具。」


5各種媒體


現在是「網際網路+」的資訊時代,大量的信息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使我們不得不去聽,去看。信息獲得的途徑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誌、課外閱讀、微信微博,以及網際網路等。


課後練習題的教學方法


一、結合課文內容回答的練習題


1教學憑藉


參照課後的練習題是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之一,這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編者的重要理念。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課後練習題,這對提高語文教學實效性,避免教學中走彎路起到很好的保證作用,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教師一定要有把課後練習題融入教學的意識,圍繞課後練習,制定目標並展開教學,教學不要游離於課後練習題之外。當然,這也不排除教師根據學情和對課文的理解再設計幾個問題。


如,一年級上冊《影子》課後練習題:「你的前後左右都是誰?」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中要有一條「知道前後左右的同學」,並把這個問題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再如,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課後練習題:「讀句子,用加點的詞語,說說圖片裡的石頭,再選一張圖片寫下來。」下面出示包括「好像」 「真像」在內的兩句話和三張圖片。制定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應該有「用『好像』『真像』看圖寫話」的要求。


2以讀為主


結合課文內容回答的練習題,尤其是能在課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練習題,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多讀課文,這樣,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強。


如,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課後練習題:「說一說青蛙寫詩的時候誰來幫忙了?」這是一個牽涉全文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朗讀或者默讀課文,學生讀後就知道了小蝌蚪、水泡泡、荷葉。這類題目,第一學段的課後練習中大量出現,就是倡導學生多讀書,和文本對話。


三年級《海濱小城》課後練習:「說一說,課文寫了海濱小城的哪些景象?這些景象是什麼樣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帶著這些問題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回答時,再重新深入讀課文得出答案。


三年級上冊《帶刺的朋友》課後練習題:「以『小刺蝟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講講刺蝟是怎樣偷棗的。」這個問題較大,必須聯繫課文內容回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默讀,抓住「爬」「爬向」「又爬向」 「用力搖晃」 「爬來爬去」 「攏到」 「扎在」 「馱著」等重點詞來說。


3討論交流


有些課後練習題有一定難度,不是很快就能回答出來的,需要動腦筋。如,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課後練習題:「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麼?他們的說法為什麼不一樣?」這個問題就要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可以和同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得出正確的答案。


4調動積累


如,二年級上冊《媽媽睡了》課後練習「讀一讀,照樣子,看誰說得多。」出示了「明亮的眼睛」等例子,還有(   )的眼睛、(   )的頭髮。這就要調動學生積累的詞語來回答。這類練習題,只要詞語搭配正確就可以,沒有唯一正確答案。


5結合主旨


任何一篇課文都有主旨,只是教材根據年段的要求和語文要素,有時不提文本的主旨。但有的課後問題,指向了課文主旨,教學時就要涉及主旨。


如,二年級上冊《我要的是葫蘆》課後練習題:「想一想:種葫蘆的人想要葫蘆,為什麼最後卻一個也沒有得到?」,就需要學生結合文本的主旨,從而得知:事物之間都是互相聯繫的,沒有葉子,也長不出葫蘆,不能孤立和簡單地看問題。寓言故事的寓意,人物的精神、品質、特點等,都是和文本主旨有關聯的,回答這一類問題,就要引導學生往文本的主旨上靠。


6語言運用


語言運用是統編教材的重要理念,語用的方法很多,其中,講故事、複述課文是重要的內容之一。


如,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課後「根據下面的提示,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下面給出了四句話,也是課文的提綱。這一課的要求是藉助提示,複述課文,這是教學重點和難點。而了解大禹的事跡、體會大禹崇高的精神品質,則不作為教學的重難點。


再如,二年級上冊《難忘的潑水節》課後練習題:「用下面的詞語,說說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下面出示了「象腳鼓」 「鳳凰花」 「銀碗」「柏樹枝」,學生需要思考一番,梳理好自己的語言。


二、聯繫學生生活的練習題


1指向正確


聯繫學生生活的課後練習題,如果教師不加以啟發和引導,學生在回答課後練習題的過程中,會感到為難。大部分學生往往一下子很難聯想起生活中的內容,不知道怎麼聯繫生活,聯繫哪些生活實際,缺乏思維線路,一般只有很少的學生能很快回答出來。教師要對聯繫學生生活的練習題進行準確定位,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導。教師備課時,要把這些內容作為重難點,在準確把握教材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年段,特別是學情做到心中有數。這時,教師如果有一定的指向,學生聯繫生活就變得比較容易。那麼,教師應當怎樣教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給學生以明確的思維線路呢?


如,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讀一讀,用加點的詞語說說你的日常生活。」這是《我是什麼》一課中的問題:


1. 「我的脾氣可怪了,有時候我很溫柔,有時候我卻很暴躁。」

2. 平常我在池子裡睡覺,在小溪裡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裡唱歌。

第1題,教師可以啟發學生,你和小朋友玩耍時,有時候你做什麼,有時候你又做什麼?

第2題,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在家裡,你在不同的房間裡會做什麼?教師給學生正確的指向,觸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回答相對就容易。


2啟發引導


教師要選準引導的線路。如,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課後練習題:「讀下面的句子,再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的體會。」「只要開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教師可以聯繫學生做過的事情,說:「我們都做過不對的事情,想一想,你做過的不對的事情,又是怎樣改過來的呢?」


再如,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後選做題:「你的家鄉哪個季節最美?為什麼?寫一段話和同學交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你家鄉的哪個季節最美麗?美在哪裡?山巒、小河、樹木、花草、田野、天空等,都是什麼樣的?選幾個內容寫下來。」教師這樣一引導,學生就能很快寫出來。


3聯繫課文


有些題目,教材編寫者希望能引導學生談認識、感想,懂得一定的道理,促進精神成長,這就要求學生重新回歸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文本主旨,從其中找出答案。


如,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課後練習「你的學校是什麼樣的?同學們在學校裡做些什麼?選擇一個場景說一說。」下面還給了6個詞語,泡泡裡提示「上課的時候……」「放學了……」。這就可以聯繫課文內容,看課文中是怎麼描寫學生上課的內容的,按照課文的要求來說、來寫。


4回憶交流


生活經歷往往積澱在學生的心底,至於聯繫生活的哪個方面,教師要給學生回憶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先回憶一下,再和同學交流一下。


三年級上冊從第四單元開始,很重要的語文要素是學習「預測」,如「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內容裡的線索,都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學生有一定的課外閱讀量,是預測的基礎。需要學生預測時,教師可以說:「結合你讀過的課外書,想一想。」


再如,二年級上冊《寒號鳥》課後練習題:「你在生活中見過喜鵲或寒號鳥這樣的人嗎?說說他的小故事。」這個問題有難度,教師可以啟發「比如,你在電視上或者課外書中看到的勤奮的人,懶惰的人」。


5展開想像


想像屬於創新思維,也屬於語用的範疇。根據文本的空白或描寫簡約之處想像,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三年級上冊《花的世界》課後練習題:「朗讀課文,想像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大膽的想像,想一想平時你在花園裡或公園裡見到的花在草地上舞蹈,是什麼樣子的?先想一想,再和旁邊的同學互相說一說」。教師準確界定課後練習題的類別,把練習題有針對性地用於教學,對用好統編本語文教材,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作用很大。

相關焦點

  • 教材教法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課後練習題的種類和教法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無論是選文內容,還是課後的練習題,都應注意貼近當代學生生活,溝通課堂內外的聯繫。統編教材一至三年級課後練習題,較過去語文教材的練習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喜愛拋開課後問題,自己另搞一套,這違背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也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效率。那麼,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課後練習題有哪些種類,怎樣用於教學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呢?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課後練習題的種類和教法
    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提高語用能力,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重要理念,所以有不少仿說仿寫的內容。如,一年級上冊《四季》課後練習題:「你喜歡哪個季節?仿照課文說一說。」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體現學以致用,統編教材在這個方面落實得很好。如,一年級《項鍊》這一課有一些色彩詞,課後練習題是「讀一讀,說一說,看誰說得多。」
  • 綏陽縣風華鎮中心學校開展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教法培訓
    為幫助全鎮小學語文教師全面了解統編教材的特點,掌握靈活使用教材開展有效教學的方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10月31日,綏陽縣風華鎮中心學校組織開展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教法培訓。風華鎮六間學校小學語文教師全員參加。
  • 陳雲宇特級教師工作室舉行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教法專題學習研討活動
    2018年10月31日,陳雲宇特級教師工作室「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教法專題學習研討活動」在漣水縣幸福裡實驗小學二樓會議室舉行,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本次活動。首先,特級教師工作室主持人陳雲宇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全國第三屆小學青年教師語文教學展示與觀摩活動的盛況。他說,為了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用好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發現和培養青年骨幹教師,促進廣大教師積極研究課堂教學,9 月 29 日,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第三屆小學青年教師語文教學展示觀摩活動在甘肅蘭州舉行。
  • 雲端共研 智慧共學——市南區參加青島市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培訓
    近日,市南區小學語文學科全體教師雲端相聚,共同參與青島市統編小學語文上冊教材教法培訓。市南區7位教師圍繞「言語實踐·思維發展」主題分享新教材研究成果。要素統領詳解析單元整合促成長青島南京路小學劉默晗教師進行《以雲要素為統領縱橫解析二年級上冊教材紮實推進單元整體教學》經驗交流。青島萊蕪一路小學姜曉曉教師展示課例《媽媽睡了》,全面落實「悅動課堂」要求,體現市南區多維融合的課內外延展閱讀教學成果。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很「可愛」
    新學期開始,看到嶄新的統編本四至六年級的語文課本,感覺一股清新的風吹來,那是語文的風;一陣濃濃的香味撲來,那是語文的香。統編語文教材著實清新可愛,有著濃濃的語文香味。
  •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同步配套教輔——《小學生繪本課堂》
    自從2019年秋季全國小學語文教材統一更換,「大語文」時代拉開帷幕。新教材突出對語文要素及人文主題地考察,且大量增加古詩文及課外閱讀要求。語文才是考試真正地「拉分王」!新教材改版大家回到了輔導地同一起跑線,跟隨教材,先解決課文內問題,再延伸拓展課外積累,至關重要。但如何緊隨新教材、讓孩子學得更好?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同步配套教輔——《小學生繪本課堂》你需要了解一下了!
  • 惠濟區舉行上學期小學中段語文統編教材培訓
    (教研室)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教育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更好地幫助教師了解統編教材,有效實施課堂教學,優化教學與教研方式,9月16日,惠濟區組織三、四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參加小學中段語文教材教法培訓活動,活動採用分散學習和集中研討的形式進行。
  • 權威解讀 | 陳恆舒:統編初中語文教材與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
    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統編初中語文教材與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陳恆舒統編初中語文教材自使用以來,其新特點、新變化一直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所關注,而其中的文言文部分又是大家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 統編教材審查專家:編中小學教材比編大學教材難多了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了多位統編教材的編審者,了解教材編寫背後的故事,很多專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工匠精神」,「要讓孩子們喜歡學習,要讓孩子們喜歡這套新的教材,我們就要做到規範、精準和嚴謹。」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說。
  • 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9月1日,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新教材突出立德樹人,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等教育的同時,兼顧「減負」,提高學生能力。例如小學語文古詩文增加至百餘篇,適度降低漢語拼音難度,低學段減少識字量。
  • 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  題: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編語文教材出爐引關注  教育部介紹,根據統編統用、3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針對新編語文教材,因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讓大家倍感期待。
  • 全國統編教材主編溫儒敏:語文統編教材專治不讀書
    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資料圖先學漢字再學拼音、增選古詩文、增加衍生閱讀量……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語文教材投入使用,明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各界熱議不斷。全國統編教材該如何使用,教師和學生又該如何「教」與「學」?
  • 我市蒙古族中小學積極推進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教育教學工作
    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有利於促進民族團結和民族地區發展進步,有利於各民族群眾享受更加公平、更加有質量的教育,是一項既利於當前又利於長遠的工作。連日來,我市各所蒙古族中小學堅定不移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國家統編教材的決策部署,努力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
  • 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統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第一條有認字、寫字、學詞,這是低年級常規目標,也是十分重要的目標,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功,需要扎紮實實地訓練。第二條「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識字」,主要落實課後思考練習第 2 題,體現工具性;「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體現人文性。這是低年級教材第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課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課文這一特點,結合課後練習題,鼓勵學生綜合運用掌握的識字方法,再結合本學期學習到的部首查字法,自主識字、主動閱讀。
  • 朔城區小學語文教師統編教材教法培訓班開班
    時值暑假,炎炎夏日擋不住朔城區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習熱情。7月18日,座無虛席的朔城區第四中學實驗樓三樓會議室,區直各小學校長、聯區校長、小學語文教師460餘人相聚這裡,參加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教法培訓班。朔城區教育局黨政主要領導出席開班儀式並動員講話;被邀授課專家、分管教研工作領導和教研工作人員參加儀式和培訓。據了解,2019年9月,全國中小學所有年級將統一使用語文統編新教材。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個科目,將全部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在三科當中,統編《語文》教材最受社會關注。在此,我們邀請參與教材編寫的專家為老師、學生和家長解讀其中的變化。
  •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的習作單元與綜合性學習單元應該怎麼教
    統編語文教材為了凸顯讀寫同等重要的定位,將閱讀和寫作緊密聯繫,專門編排了習作單元。四年級到五年級均安排在每冊書的第五單元,四年級上冊習作單元語文要素包括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四年級下冊習作單元語文要素包括按遊覽的順序寫景物;五年級上冊習作單元語文要素寫說明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單元語文要素描寫人物。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習作單元的編排均按照這樣的體例進行:兩篇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到最後的單元習作。
  • 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在此,我們邀請參與教材編寫的專家為老師、學生和家長解讀其中的變化。 變化1 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打開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首先看到的是「我上學了」的欄目,在「我上學了」之後先編排了一個識字單元,之後才是拼音教學。這是統編《語文》教材的重要變化,即編排順序是先識字再學拼音。
  • 教材教法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編寫說明
    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以下簡稱「教材」)二年級上冊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編寫依據,吸納語文課程改革 的最新成果,遵循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繼承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致力於 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