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到了一個時期,乖孩子嘴裡也會說出幾句粗魯甚至罵人的髒話。這是語言能力在發展的跡象,家長保持正確心態,4個小方法就能做好正面管教。
小玉是個可愛的3歲小女孩。可是,幾個星期前,她突然開始說髒話。
不高興的時候就衝著奶奶說「滾出去。」如果有什麼需求不到滿足,她就惡狠狠得盯著父母說,「我要把你們的頭擰下來當球踢。」
家長非常著急,擔心這個小女孩經歷了什麼糟糕的事情,是不是在幼兒園被壞同學欺負了,或者被帶壞了。
但其實,小孩說髒話或者罵人,是語言發育中可能經歷的一個過程。
說髒話的孩子,對語言的感知力高,因為他在偶然的機會下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感。
01說髒話是感受語言的力量感
人類的語言具有力量,有時候可以宣洩情緒。成年人有憤怒或者不滿,心情又難以遏制的時候,就會咒罵一句狠話。
蒙特梭利表示,在3歲左右,孩子會迎來對「有力量的」詞彙感興趣的語言敏感期。當他從身邊環境或者動畫片中聽到罵人的髒話,他會記下來,然後變成自己的。
在偶然的機會,3歲小朋友就發現了,他一旦說出「我要殺了你」的時候,身邊的人對這句話有很強烈的回應,這是他期望得到的關注。
02過激反應會讓孩子越陷越深
即便在幼小時期沒有發現語言力量感的機會,等孩子6歲以後上了學,進入學校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同學
他會模仿其他孩子說髒話的樣子。這個時候說髒話不僅僅是為了體現力量感,還在尋求一種群體當中的歸屬感。
如果他第一次說了髒話,身邊的人給予很大反應,比如父母很生氣,把孩子斥責一頓。
他反而會特別關注和喜歡使用這類詞,因為他得到了回應,以後便開始經常性、不分場合得使用。
還有一些家長假裝沒有聽到,忽略過去,但其實這種做法也不合適。因為孩子不知道輕重,錯誤行為得不到糾正。
034種方法 應對孩子說髒話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來有效解決孩子說髒話的難題呢?業內有4種主流方法,分別是選擇替代性詞彙、給予無條件積極的關注、用做遊戲的方式化解以及坐下來面對面地溝通。
選擇替代性詞彙
當孩子說出一個惡毒的詛咒時,家長不妨告訴他,你現在看起來很生氣,你的心情很糟糕。通過「生氣、糟糕」等替代性詞彙,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正確的疏導下,孩子過一段時間就會忘了髒話。
無條件積極的關注
孩子迷戀說髒話的時候,其實是迷戀力量感背後被關注的感覺。如果可以把所有人的關注吸引到自己身上,他很願意一直使用這種方法,尤其是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調皮搗蛋是為了尋求關愛。
如果父母這個時候,給予無條件積極的關注,孩子就會卸下防禦,變得溫順下來。
做遊戲的方式來化解
當孩子說髒話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避免暴力對抗。
做遊戲是一種雙贏的方式。因為孩子開心了,就會更信任家長,不但增加親子關係,更樂於聽從大人的建議。
怎麼玩呢,比比誰說的話更有創意。比如,孩子說我要把你打死,家長可以說我要把你打成一朵小花,然後要求孩子發揮想像力把話接下去,比如打到城堡裡去,打出一雙翅膀來等等。
慢慢得,不好的字眼在孩子心中就變得稀鬆平常,他也慢慢失去那種新鮮刺激的吸引力。
與孩子面對面討論
最後一種方法就是坦誠得告訴孩子,你接觸到了一些新詞彙,你想學著用,但是這些詞彙聽起來很傷人,會讓聽到的人難過。
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他們對語言有足夠的,可以更深入的探討,他是怎麼想的,鼓勵孩子用更恰當的方式來說話。
結束語:說髒話是一種力量感的體現,忽略和強制改正都不是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是用愛去消融。當然,父母也要做好正面榜樣,做一個談吐得體的人。
— END
佑媽,媒體人,科學育兒,與孩子一起成長。匠心講述育兒故事,有用,有趣,有溫度。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