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抓緊這個手勢出現的時候!

2020-09-03 社工媽媽說育兒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一歲左右的小寶寶,會開始一個新的裡程:舉起他們胖胖的小手指,指向他們感興趣的物品;也許他們還不會說話,步行和坐推車時,他們也會用手指代替言語,指向他們感興趣的方向。我們把這種手勢成為指示性手勢,這是嬰兒最早獲得和使用的手勢之一。

我們家的小寶在這一點上尤為突出,在1-2歲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不願意開口說話的寶寶就以手勢代替了語言,甚至還研究了高級的操作,比如要媽媽坐,就是先指一下媽媽,再指一下凳子,用以指代「媽媽坐」的意思。

別看這個手勢好像很簡單,它和嬰兒的語言發育和認知的發展,存在著極大的關係呢!它的出現,能夠讓成年人對寶寶的行為,給與更多口頭的回應,從而寶寶能夠聽到更多的詞彙以學習語言的使用。另外,它還創造了一個「聯合注意」的機會,寶寶通過指示性的手勢讓照顧著的注意力和自己調整到同一個點上。聯合注意正是孩子認知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

那麼,當孩子出現指示性手勢時,我們怎樣可以更好地促進小寶寶的發育呢?尤其是對於語言發展比較慢的孩子,這是我們促使孩子學習語言的一個重要工具,我們可以這樣做:

1、技巧一:寶寶指什麼,咱就說什麼。

當寶寶指向某個物品時,表明了孩子的注意力已經關注在這個物品上。我們可以簡單地告訴寶寶這個東西的「名字」,並且鼓勵孩子能夠複述自己的發音。同時,媽媽們還可以多說一點點:比如描述一下這個東西的形狀、顏色,如果時小動物,我們還可以描述一下這個動物的叫聲。

當孩子以指示性手勢表示想要做某事時,我們也可以用口頭語言將這件事說一次,或者是邊說邊做,逐漸地促進孩子對語言和詞彙的理解,將抽象的詞語與具體的行為連結起來

2、技巧二:寶寶指示新東西時,戲精附體誇張互動。

當寶寶指示一些新的東西的時候,我們鼓勵主要照顧者能夠給與更多積極的互動。研究表明,寶寶在指示動作出現的時候,有時也是為了尋求一些有用的信息。Ta會觀察與他互動的人臉上的表情,語氣,從而在自己的內心形成對這個東西的判斷。在和我們家的寶寶互動的過程中,當我看到他指一個比較危險的物品時,我會用誇張的表情和姿勢告訴他這個東西不能碰,很危險,此後他每次看到這個物品都是一副嚴肅而謹慎的表情了。(因為小寶寶是在和他人的互動中感知學習的,大多數的信息都來自於非語言的信息。)

3、技巧三:運用指示性手勢,協助教導寶寶說話。

家長也可以用指示性的手勢,提升寶寶對話語的關注。比如在和寶寶交流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用手勢,將自己語句中提到的相應物品、場所等指出來,讓寶寶明白你現在口中蹦出來的詞語就是你手中所指引的東西,這樣讓孩子學習語言,才是事半功倍哦!

如你有兒童發育及發展方面的困擾,歡迎後臺留言騷擾!

INFORMATION
這是一群資深家庭服務社工,特殊需要兒童服務社工組成的公眾號。在這裡,你可以得到兒童發展及發育常識,了解兒童的需要以及知道如何為兒童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讓兒童能夠健康成長。
我們的目標:提升家庭功能,保障兒童權益,助力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5大手勢教寶寶說話
    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用搖搖手表示「再見」、搖搖頭表示「不要」、點點頭表示「要」,這樣簡單的肢體語言,是爸爸媽媽和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溝通的良好方式。其實這樣的溝通可以再擴大到其他方面,讓寶寶利用簡單的手勢試著表達自己的意思。
  • 五種信號預示寶寶說話晚,不信你對對看
    有的寶寶看起來和大多數孩子沒有什麼區別,會一起玩耍、會爬。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你會發現寶寶好像比其他孩子說的話要少很多,有什麼需求也不會表達出來,這就是寶寶說話晚的信號。那麼,什麼樣的寶寶說話會晚呢?但是如果寶寶連這些都不會說的話,那麼就可能是聽力或其他方面有問題。2、寶寶十二個月的時候還不會用手勢寶寶在第一個生日的時候,應該可以會用簡單的手勢了,比如說搖頭、鼓掌或者揮手。
  • 寶寶說話晚不要緊?超過這個標準,家長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天才愛因斯坦4歲才開始說話,到了9歲說話還是不利索,一度被懷疑是啞巴。 那麼,寶寶說話晚、表達不清楚,究竟是發育遲緩,還是「貴人語遲」呢?先別太著急!今天,我就來解答一下這些疑惑。
  • 寶寶說話晚不要緊?超過這個標準,家長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這還沒進入人生賽道呢,光是說話就輸在了起跑線上。是不是咱家孩子不聰明?我能理解寶媽們的焦慮,但是說話晚和智力沒有必然關係。天才愛因斯坦4歲才開始說話,到了9歲說話還是不利索,一度被懷疑是啞巴。那麼,寶寶說話晚、表達不清楚,究竟是發育遲緩,還是「貴人語遲」呢?先別太著急!今天,我就來解答一下這些疑惑。
  • 寶寶說話晚、走路遲,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
    承認不承認——以前沒娃的時候,對家長之間那種明裡暗裡的較勁、攀比,特別嗤之以鼻。emmm,其實啊,很多時候,咱們家長真的不用跟著瞎操心。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自己的節奏,尤其是上面說的這些,還真不用拼一時早晚。咱們今天就拿長牙、學步、開口說話,這三樣被問的最多的事兒,用科學數據來寬慰寬慰大家:就算寶寶暫時沒別人快,也沒關係!
  • 寶寶什麼時候開口學說話,不算晚?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說話? 其實寶寶出生時的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進入開始「說話」表達清晰了。開始,他是用舌頭、嘴唇、上顎和任何新長的牙齒來發出聲音,頭一兩個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後,就能咿咿呀呀了。
  • 寶寶說話晚,多因家長犯的這個錯,4個方法讓寶寶早開口說話
    經常有媽媽來諮詢我孩子說話晚的事,尤其當孩子到了兩歲左右還是不愛說話時,家長心裡就著急得不得了,總認為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然而事實上,孩子說話晚多數都不是因為智力和疾病問題,當我再細細詢問下才發現。說話晚的孩子基本都有這幾個特點1、缺乏語言刺激比如家裡都是長輩帶孩子的,爺爺奶奶輩不愛注重科學養育,總認為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對於語言啟蒙不重視,平日裡沒有了說話的對象,少了語言的刺激,說話自然就晚了。
  • 寶寶說話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寶寶說話晚,家長常會走進的幾個誤區。誤區一:和寶寶交流過少寶寶的日常語言學習,需要和大人交流並通過模仿來進行。經常孩子一個手勢、一個眼神,或是啊啊兩聲,父母就已經預測到孩子的需求,甚至不等孩子開口,就馬上給孩子辦得妥妥的。也恰恰是這種行為阻礙了寶寶的語言發展,因為你根本沒有給寶寶表達的機會,孩子缺乏說話的動力。
  • 寶寶說話晚和智力有關係?
    帶小孩的艱辛,只有做了寶媽才知道孩子走路慢了、說話晚了、晚上張嘴睡覺打呼嚕、不肯喝水便秘……每一件看起來和別家孩子不太一樣的事情都讓媽媽們揪心到不行每個寶寶都是特別的存在很難做到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和大部分孩子的行為標準保持一致比如在學說話這件事上就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 寶寶遲遲不說話,語言啟動期,四大手勢幫寶寶開口
    寶寶的語言啟動期回想一下寶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的呢?我家寶寶大概是在1歲左右,就像老人們說的嘴隨腿。可是你想過為什麼嗎?這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不但完成了前期的積累,隨著自主意識的覺醒,他有了清晰地表達意識。
  • 寶寶說話早還是晚,到底跟智商有沒有關係?
    我鄰居的小孩也是說話比較晚,但根據她們之前帶大寶的經驗,她的寶寶雖然開口說話晚,但學得很快。有的人說,寶寶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還有人說寶寶說話晚是智力問題!那麼說話早晚和孩子的智力有聯繫嗎?科學研究表明:親子對話越多,大腦中的白質束就越活躍,信息傳遞越高效,思維也就越活躍,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寶寶聰明。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超過這個年齡還不開口,當心腦發育滯後
    在面對孩子說話晚的情況時,大人們通常會說一句:「這是貴人語遲,說話晚說明小傢伙更有心眼兒!萌寶1歲半還未開口說話,奶奶稱「貴人語遲」,醫生:再晚就麻煩了球球是一個十分可愛呆萌的小傢伙,不過已經快一歲半的他卻很少開口說話,連簡單的「爸爸」「媽媽」都還沒有學會,球球的媽媽為此很是擔心:「我閨蜜家的寶寶早就會叫媽媽了,咱家寶寶還比人家大上一個月呢
  • 想和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溝通其實沒那麼難,這8個手勢也許有用
    實際上,那些說話比較遲的孩子,通常在動作協調性方面發展得很不錯,如果父母可以儘早教會他們一些簡單有效的手語,可能會讓事情變得簡單起來。寶寶有自己的手語。很多男孩比女孩開口要晚,如何和他們溝通成了早期階段最令父母頭痛的事。
  • 這幾個習慣阻礙寶寶開口說話,再不改就晚了
    我們常聽到有這一種說法:寶寶開口說話很晚,叫「貴人語遲」。但其實,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這個詞的意思。貴人語遲說的是人不輕易開口說話,而不是不開口說話。而寶寶晚於同齡人開口說話,這種現象也會有不少家庭碰到。寶寶能理解別人說的話,也可以按照父母的指示做出正確的反應,但就是不開口說話,這是怎麼回事?
  • 小手會說話 解讀寶寶手勢的意
    寶寶小手能說話 解讀寶寶幾個手勢的意思   媽媽爸爸只要細心一點,就能慢慢讀懂寶寶的小手在講著什麼的話,逐漸掌握寶寶肢體運動發育所發出的信息。   寶寶帶著愉快的心情醒來時小手通常是這樣的動作,這是他在邀請身邊的父母和自己一起玩。但是要注意的是,兩三個月的小寶寶就能看到自己的小手了,這個階段有超過1/3的父母為避免寶寶抓傷自己,用手套或長袖裹住嬰兒的小手。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這樣可能會影響寶寶大腦的良好發育,正確的做法是儘早讓寶寶露出小手,開發智力。
  • 寶寶出牙遲,說話晚?原來是這個原因惹的禍
    最近寶媽群裡就出現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位寶媽說自己家的寶寶已經快一歲了,可是仍沒長出一顆牙齒,就特別糾結寶寶是不是發育不良了又或是有什麼其他原因而導致寶寶出牙晚呢,每天都給寶寶補鈣補充營養,這樣究竟是不是正確的呢?其實隨著寶寶的成長,很多寶寶可能會出現出牙遲或說話晚的情況,很多寶媽對於寶寶們出現的這些情況都會特別焦慮,也擔心自家的寶寶發育會落後於其他同齡的寶寶,但原因並沒有那麼複雜。
  • 「寶寶說話晚」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是正常現象還是自閉症?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也許只是症狀性的描述,「說話晚」的原因複雜,並不是所有說話晚的寶寶都是自閉症的。但如果寶寶說話晚,也不可掉以輕心,需從自身找其原因。當孩子們第一次學習時,他們主要是模仿父母的語言和動作。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一歲的時候說話並不清晰,處在懵懵懂懂,吚吚嗚嗚學習階段,大多數孩子說的話或表達不太清楚。
  • 樹袋寶寶:聰明的寶寶說話晚?是這樣的嗎?
    相信爸爸媽媽們都很期待寶寶的第一句話,特別是當寶寶喊出&34;時,但是寶寶說話早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了一種判斷寶寶智商的方法,寶寶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係嗎?真的是&34;嗎?而且這個時候,寶寶的詞彙量也會進一步增多,達到三百個左右,而且他們能混合使用名詞和動詞說出一些簡單的句子了,比如說&34;3歲之後孩子的語言能力會繼續快速發展,逐漸能夠做到和人持續進行談話,而且他們的語調、語氣、用詞等能根據具體情境進行調整。
  • 寶寶不說話,這個原因往往被忽視
    身邊說話晚的孩子越來越多,上面的這些話,可能很多家長也都說過,家長們在一起的時候,難免也會進行比較,當寶寶和同齡孩子在語言表達上,出現差距時,家長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孩子不說話,正常嗎?我們去醫院進行體檢,會有相應的健康指標,同樣,判斷孩子語言發育是否正常,也是有指標的。
  • 越早會說話的孩子智商越高?寶寶最晚應該什麼時候說話?
    寶寶說話的早晚,愛不愛說話,是爸爸媽媽尤其重視的問題。面對幾個月大在說話邊緣試探的寶寶,爸爸媽媽往往顯得比寶寶更著急,著急得忽視了寶寶的發育規律。寶寶說話晚到底跟智商有沒有關係?是大器晚成好還是初露鋒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