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嘗小吃 透過味蕾撫慰濃濃的鄉愁

2020-12-22 網易旅遊

  怎麼說澎湖的小吃很『海派』呢?不只因為澎湖靠海,而是澎湖人血液裡總帶著討海人的豪氣、奔放、熱情與大方。這些特性,從澎湖的小吃找得到、吃得到,心中湧起深深的感動,總呼喚著我,下次還要再飛回澎湖作客哦!

  澎湖好玩,海藍沙白、天清雲白,不過,澎湖小吃的美味與海派作風,遊客較不熟悉;反觀,當地人、阿兵哥熟門熟路地穿梭小小的馬公市區,尋找那份熟悉的味道,就連出外求發展的澎湖郎與遠嫁臺灣的澎湖小姐們,回到故土,還是要到各個小吃店報到,透過味蕾來撫慰濃濃鄉愁。

  除了新鮮海產聞名外,澎湖的小吃也露出族群融合的痕跡,有從山東濟南來的李寶成,賣了30多年的牛雜湯、煎餃、韭菜盒子,改變澎湖人早餐口味;日據時期琉球糕點師傅留下了琉球黑糖糕的做法,不僅是早年澎湖人喜慶必用的點心,更成為遠近馳名的伴手;來自福州的移民,創造出靠運氣才吃得到的排骨麵。

  更令人驚喜的是,澎湖小吃是大碗又滿意,用料、份量紮實,絕不小氣,澎湖小吃的價格,沒有臺灣一般觀光景點、城市高物價的情形。

  要找澎湖小吃,跟著當地人走,就對了。王秀燕,從臺灣遠嫁澎湖20餘年,夫家經營知名的長春大飯店,她融入當地社區,也試圖找出隱藏在馬公市區中的特色小吃,更熱心帶著房客掃街找美食。

本文來源:網易原創 作者:0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河套小吃「喚醒」你心頭的味蕾鄉愁!
    這些精妙的技藝也已發展成了一種習俗、一種文化,觸動著人們的神經和味蕾。一道道味道醇厚的河套小吃更是將得天獨厚的優質食材融進了巴彥淖爾人的每一頓餐食中。食巴彥淖爾是全球三大優質小麥之一河套小麥的產地。「河套小吃」豐富了河套人的餐桌,滋養了河套人的體格,慰藉了河套人的靈魂,是巴彥淖爾人心頭的至愛。河套美食12月1日央視CCTV-2《小吃中國》紀錄片第二集河套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熱烈反響,網友們紛紛留言想要到紀錄片中的美食店打卡。
  • 泉州古早味:漂洋過海的鄉愁(組圖)
    而這一點,在泉州古早味小吃中,可見一斑。  泉州風味小吃劉泉生「五穀豐登餃子」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在不少人眼裡,吃餃子一般是北方人的習慣。為什麼餃子會成為泉州的古早味小吃呢?事實上,這與閩南文化形成的根源有關。眾所周知,歷史上,閩南文化是在中原人民不斷移民閩南過程中形成的移民文化。
  • 記憶|到西莊邂逅田園鄉愁!
    嚴瑪丹/攝隨著瀘江煙柳步行道路的修建、溼地公園的建設、小火車的開通,到這裡觀橋玩水、賞田園風光的遊客越來越多,雙龍橋上青磚黛瓦、古色古香的橋亭與河水相映,燒豆腐的香氣不期而至,烤豆腐炕旁坐滿了遊客,炸洋芋和木瓜涼水勾起了眾多遊客的味蕾。
  • 澎湖美味
    若搭配澎湖特有的稜角絲瓜、海風風乾的手工面線一起烹調,蚌炒絲瓜、鮮魚面線便成了獨一無二的鄉土菜色;而石老魚加酸菜熱炒,也是一道傳統佳餚,上桌時香味四溢,教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頤。在澎湖吃海鮮,大致有兩種選擇:一為經濟型,嘗鮮吃肥不計手藝;另一種是餐廳、飯店標榜的精緻海鮮料理,做工與食材都很講究。
  • 鄉愁東山島,戳中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鄉愁,是遊子對東山島最深的眷戀!鄉愁東山島,戳中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圖 | 微博@Kuma_小丁鄉愁是東山島紅牆綠瓦的古厝紅牆綠瓦、張揚挺拔的燕尾脊、技藝精湛的剪瓷雕,是東山島的另一個印寫照。圖|微博@涼月七鄉愁是東山島熟悉親切的閩南方言見面一句」甲霸未「,是每個東山人最熟悉的話語。
  • 面朝大海 澎湖的美食之旅
    在臺灣,澎湖有「離島之最」、「臺灣夏威夷」的美譽。這裡不僅有一望無際的澄澈海域,保存完整的文化史跡,還是著名的美食天堂。小吃是臺灣旅遊不可錯過的一項,而澎湖遍布綿長海岸和街頭巷尾的特色美食品類繁多,色香味皆屬上品,絕對讓您大快朵頤,一試難忘。
  • 澎湖必嘗老味道 西衛面線、四眼井藥膳蛋
    提到澎湖美食,很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到海鮮;不過,除了來自大海的恩惠之外,澎湖其實還擁有許多傳承多年的好味道,包括最佳伴手禮黑糖糕、位於四眼井旁必嘗的藥膳蛋,以及每天限量手工製作的西衛面線等,都是到澎湖不可錯過的在地美味!  由於花火節的推廣成功,近年來吸引愈來愈多人前往澎湖旅遊,不過,在欣賞完浪漫花火及澎湖碧海藍天的美景之餘,更少不了一定要品嘗一下在地滋味。
  • 臺灣小吃:吃出懷舊與鄉愁
    以前不太理解,為什麼同事「行走臺灣」回來,會對鳳梨酥、牛肉麵等臺灣小吃津津樂道,並付諸較多的筆墨。不久前應臺旅會北京辦事處之邀,參加了大陸媒體個人遊參訪團,對臺灣小吃有了一點感悟。那些香香甜甜、酥酥軟軟的小吃,除了能吃出點功力,還能吃出點心意,吃出點懷舊的滋味、鄉愁的滋味。
  • 經開區:品特色小吃 感鄉愁文化
    一個人的安順鄉愁文化園是經開區重點打造的全域旅遊示範項目,主要以旅遊文化餐飲為主,融合現代元素,打造文化+旅遊+美食的網紅打卡點和旅遊目的地,在這裡可以品嘗到安順特色的小吃,感受「鄉愁」文化。貴州安順百年婚宴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班靜說:「一個人的安順鄉愁文化園是具有安順歷史文化代表性的旅遊目的地,與我們集團企業文化不謀而合,所以我們希望廣大遊客來到這裡,不僅能夠享受到安順特有的文化,也能享受到安順特有的美食。」
  • 味蕾上的鄉愁:小吃三養
    哪怕小吃,也是其鮮無比。玉環美食中,有五大名小吃:蝦餃、龍頭魚餅、敲魚面、魚皮餛飩、魚丸。餛飩,全國各地都有,什麼沙縣的大肉餛飩杭州的小餛飩,但論及鮮度,絕對比不上飩,全國各地都有,什麼沙縣的大肉餛飩杭州的小餛飩,但論及鮮度,絕對比不上玉環的魚皮餛飩。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玉環的魚皮餛飩,是天下第一鮮。
  • 美食是鄉愁的起點——讀李滿強散文集《隴上食事》
    而作家李滿強的新著《隴上食事》,恰是以散文的形式介紹特色美食、描繪故裡風物、抒寫鄉愁思情的,可謂「美食、美文二合一」,自然成了我大快朵頤的對象。不過,坦白而言,甫一執卷,瞅見封底赫然印著「請勿空腹閱讀此書」的「溫馨提醒」,內心裡,我還是有些不屑的——真是吹牛不上稅呀,雖說隴上三千裡,可是除了蘭州牛肉麵,似乎也並無多少美食聲名在外呀?況乎,「八大菜系」中,更無「隴菜」之身影呢!
  • 與公交約看廣州美景丨嘗正果風味,看老街的「鄉愁」記憶
    與公交約看廣州美景丨嘗正果風味,看老街的「鄉愁」記憶 2020-12-22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商隱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卻沒有一個愁字
    其實李商隱除了寫情詩之外,他還有各種不同形式的題材,在他的眾多詩作中,便有這麼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沒有一個愁字,卻把鄉愁描寫的酣暢淋漓。那麼李商隱描寫鄉愁的詩,便是他的《訪秋》。酒薄吹還醒,樓危望已窮。
  • 10月,這懷舊小吃正當季,遇見就嘗一嘗吧,酥脆可口比爆米花好吃
    導語:秋後這種懷舊零食越來越走俏,人手一袋邊走邊吃,比爆米花受歡迎,10月,這懷舊小吃正當季,遇見就嘗一嘗吧,酥脆可口比爆米花好吃隨著秋後天氣慢慢的變涼,在我們這座小城裡慢慢的出現了一種特別受歡迎的懷舊小吃,越來越走俏
  • 廈門直達澎湖「雲豹/藍鵲」暢遊澎湖四天三晚 8月16日盛大起航
    前往南海碼頭搭乘豪華快艇乘風破浪經風櫃.四角嶼等風景處,在海上進行【桶盤嶼之巡航】,觀賞最壯觀的玄武巖環繞,特別是壯闊陡峭斷崖海岸,美景天成,讓桶盤嶼有【澎湖黃石公園美譽】。我們將拜訪澎湖最南方的【七美嶼】,將安排環島專車帶您遊覽全島,前往七美人冢.睡美人.大獅風景區等知名景點.特別帶大家親臨雙心石滬.讓您仔細觀賞先人的生活智慧,透過專業領隊深入淺出的說明介紹,讓您一窺自然及人文的寶藏。
  • 建議:別管有錢沒錢,遇見這5款特色美食嘗一嘗,味蕾不委屈!
    飢腸轆轆時,美食來安慰,不經意間就能打動味蕾,帶給人莫大的慰藉,很多時候比男朋友還靠譜!如果有錢有閒的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讓身體在路上,感受一下「別人呆膩的地方」的風景人情,順便嘗一嘗當地的美食,一飽口福,也是快意灑脫。
  • 再怎麼節儉,遇見這5款特色美食也要嘗一嘗,味蕾不委屈!
    身體不能在路上,不能讓味蕾太委屈,現在又不是車馬都慢的年代,我們可以隨時來一場舌尖旅行,嘗遍各地特色美食,就像美食家汪曾祺建議「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一嘗」,美食不可辜負!我國地大物博,美食也是多種多樣,遇見好吃的美食也是靠緣分,就如下面這5款美食,每一款都別具特色,嘗過一次就念念不忘,反覆購買,總也吃不夠,建議大家:再怎麼節儉,遇見這5款特色美食也要嘗一嘗,味蕾不委屈!
  • 臺南人文美食小吃
    臺南人文美食小吃臺南市歷史是關於臺南及其周邊地區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