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澎湖的小吃很『海派』呢?不只因為澎湖靠海,而是澎湖人血液裡總帶著討海人的豪氣、奔放、熱情與大方。這些特性,從澎湖的小吃找得到、吃得到,心中湧起深深的感動,總呼喚著我,下次還要再飛回澎湖作客哦!
澎湖好玩,海藍沙白、天清雲白,不過,澎湖小吃的美味與海派作風,遊客較不熟悉;反觀,當地人、阿兵哥熟門熟路地穿梭小小的馬公市區,尋找那份熟悉的味道,就連出外求發展的澎湖郎與遠嫁臺灣的澎湖小姐們,回到故土,還是要到各個小吃店報到,透過味蕾來撫慰濃濃鄉愁。
除了新鮮海產聞名外,澎湖的小吃也露出族群融合的痕跡,有從山東濟南來的李寶成,賣了30多年的牛雜湯、煎餃、韭菜盒子,改變澎湖人早餐口味;日據時期琉球糕點師傅留下了琉球黑糖糕的做法,不僅是早年澎湖人喜慶必用的點心,更成為遠近馳名的伴手;來自福州的移民,創造出靠運氣才吃得到的排骨麵。
更令人驚喜的是,澎湖小吃是大碗又滿意,用料、份量紮實,絕不小氣,澎湖小吃的價格,沒有臺灣一般觀光景點、城市高物價的情形。
要找澎湖小吃,跟著當地人走,就對了。王秀燕,從臺灣遠嫁澎湖20餘年,夫家經營知名的長春大飯店,她融入當地社區,也試圖找出隱藏在馬公市區中的特色小吃,更熱心帶著房客掃街找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