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真是耶穌之光嗎?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17 澎湃新聞

       2015年5月24日,演員袁立在新浪微博上如是說:「【X光線的由來】第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德國科學家倫琴,當他發現射線後,並沒有以自己的名字去命名,而是根據《聖經》希伯來書第四章第十二節的內容,取希臘文『基督』的第一個字母X為名,稱為X射線,或稱為X光,即基督耶穌之光。」

       純粹的假話非常容易被看穿,因此有經驗的謊言製造者往往會製造七分真三分假的假話。這種假話表面上非常合理可信,而這次這位明星似乎就因此而不幸中招了。

真實的χριστός

       眾所周知,希臘在古典時代並不信仰基督教,而是信奉以宙斯為首的奧林匹斯諸神。希臘基督教化得到羅馬時代,受到東方影響。因此,雖然希臘是後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重要源頭,希臘語也為西方基督教很多概念提供了詞彙,如英語中的bible(聖經)、church(教堂)皆來自希臘語,但是希臘自己對宗教概念的表述也受到東方語言的影響。

       希臘語中把耶穌基督稱為Χριστός,這個詞實際上是「受膏者」之義,是希臘人對希伯來語Māšîaḥ的翻譯,相當於耶穌的一個頭銜。故而說在希臘語中基督的第一個字母是Χ是正確的,只是這個X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中,並不常用X來對,而往往採用Ch,因此拉丁語中耶穌基督是Christus,並不是Xristus,英語的Christ拼寫來自拉丁語,自然也是繼承了拉丁語的寫法。

       拉丁字母源自希臘字母,絕大多數拉丁字母都可以和希臘字母建立一一對應的關係。希臘的Α(alpha)Β(beta)Γ(gamma)Δ(delta)和拉丁字母ABCD的關係一目了然。但是為何Χ(chi)是個例外呢?

       拉丁字母來自伊特魯斯坎字母,後者脫胎於古希臘字母的西部變體,因此和後來通行的東部變體有一定差別。其中一項就是Χ在西部用來表示ks,而在東部用來表示kh。在羅馬人和希臘世界建立密切聯繫後,用表示ks的X來代表希臘語字母Χ(chi)顯然並不合適,於是羅馬人就採用ch的拼寫予以對應。

拉丁字母脫胎於希臘字母的西部變體,和後來通行的東部變體有所差異。

       也因此,雖然拉丁字母X在採用拉丁字母表的語言中普遍讀ex,但是在X作為希臘字母出現的時候一般卻讀作chi。比較常見的一種Χριστός的縮寫是把首兩字母疊加在一起寫為☧,這種符號一般用在羅馬軍團的拉布蘭旗上,不過這個符號卻是按照希臘字母的讀法讀作Chi Rho的。隨著時代的演進,後來在英語中有進一步簡化Chi Rho,而用Xmas Xian代表Christmas Christian的,現在也有人把這種縮寫中的X按照一般的拉丁字母讀法來讀,只是這種讀法並不正式。

拉布蘭旗

       因此,假如X光真的是來自希臘語「耶穌基督」的話,那麼它的讀法大概更有可能按照希臘字母的習慣讀為Chi光,而不是現在的Ex光。        

未知的X

       事實上,X射線叫X射線,和耶穌基督的關係微乎其微。

       德國物理學家倫琴於1895年發現了X射線。他是第一個系統研究X射線的人,也正是倫琴將這項劃時代的新發現命名為X射線的。而他用X表示這種新發現,則是因為X被普遍用來表示未知的事物。

       在X射線剛發現的時代,雖然倫琴觀察到了這些射線造成的影響,但是對於X射線究竟由什麼構成則尚未弄明白。作為一個具有良好數學基礎的物理學家,引用數學中未知數X的概念用以表示這個新興事物也是很順理成章的。

著名的早期X光片,倫琴夫人的手

       那麼,為什麼X會被用來表示未知數呢?這個相沿已久的傳統是怎麼來的?

       現代數學上用X表示未知數的習慣可追溯到17世紀的歐洲。

       當時的歐洲用來表示未知數的符號極其混亂。一種常見的方法是用N表示未知數,而用Q表示未知數的平方,C表示未知數的立方。但是同時還存在很多其他的表示法,如用l表示未知數,而用q、c、qq、qc等表示未知數的更高次方。

       將x確立為表示未知數的標準形式的,是法國數學家笛卡爾。

       作為當年解析幾何界的大師,笛卡爾在《幾何學》(《La Géométrie》)這部作品中用a b c表示已知數,而用x y z表示未知數。至於笛卡爾為什麼選擇了字母表中最後三個字母來代表未知數,他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而且他本人的用法也頗為搖擺不定——他曾經用過A、B、C表示未知數,甚至在1640年——《幾何學》發表三年後,笛卡爾寫給友人的一封書信當中,尚有1C-6N=40的算式,用現代寫法寫則為x3-6x=40。

       不過自此之後,用x表示未知數的方法漸漸流行起來,並最終成為數學界共同遵循的規範。        

未知數在中國

       現代中國使用全世界通用的數學符號,但在跟西方接觸之前,中國人是怎麼來表示未知數的呢?

       學過方程的人都知道「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術語。稍加推想就可知道其中的「元」即為現代數學中的未知數。不過,未知數為何要叫「元」呢?

       中國把未知數叫做「元」,實際上來自宋元時期的天元術。

       天元術在中國古代主要用以建立二次以上的高次方程。金代數學家李冶的《測圓海鏡》《益古演段》等書都大量使用天元術。而天元術的得名,正是因為天元術把未知數稱作「天元」。

李冶《益古演段》中的天元術

       雖然比起現代代數,這種表示法多有不便,但是在當時已經是頗為了不起的成就。後來,在元朝的《四元玉鑑》中,朱世傑為了解多元高次方程,又引入了地元、人元、物元等另外三元。

       到了清朝,李善蘭和偉烈亞力翻譯了英國數學家德摩根的《代數學》,他們取材古代術語,創用了「多元一次方程」之類的術語。於是,「元」作為漢語中表示未知數的字的地位愈發鞏固,不過在列算式時,卻終究抵擋不住x的入侵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X射線」真是耶穌之光嗎?
    [摘要]2015年5月24日,袁立在微博上說:「【X光線的由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倫琴,並沒有以自己的名字去命名,而是根據《聖經》取希臘文『基督』的第一個字母X為名,稱為X射線,即基督耶穌之光。」希臘語中把耶穌基督稱為χριστός,這個詞實際上是「受膏者」之義,是希臘人對希伯來語Mā??a?的翻譯,相當於耶穌的一個頭銜。故而說在希臘語中基督的第一個字母是Χ是正確的,只是這個X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中,並不常用X來對,而往往採用Ch,因此拉丁語中耶穌基督是Christus,並不是Xristus,英語的Christ拼寫來自拉丁語,自然也是繼承了拉丁語的寫法。
  • 袁立微博稱X射線是耶穌之光 這是真的嗎?
    【澎湃新聞 鄭子寧/文】2015年5月24日,演員袁立在新浪微博上如是說:「【X光線的由來】第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德國科學家倫琴,當他發現射線後,並沒有以自己的名字去命名,而是根據《聖經》希伯來書第四章第十二節的內容,取希臘文『基督』的第一個字母X為名,稱為X射線,或稱為X光,即基督耶穌之光。」
  • 阿道夫·希特勒有猶太血統嗎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阿道夫·希特勒有猶太血統嗎 戴維·M·克羅 著 2015-08-25 18:16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博物館商店指南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 美惠三女神」複製品,40cm x 38cm x 6cm;£199;倫敦大英博物館商店旅行裝麥芽糖,£2;倫敦交通博物館雖然博物館歷史悠久,但博物館商店的出現不過百來年。俄羅斯皇室蛋雕首飾盒與吊墜22K 鍍金,手工鑲嵌琺瑯、施華洛世奇水晶,蛋盒高12cm,直徑6.36cm;$395;大都會博物館商店全球博物館商店私家甄選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從萊因河以東到多瑙河以北,佔歐陸一大半的區域,在當時卻是蠻族部落出沒的化外之地。因此就地理來說,歐陸對羅馬帝國並沒有很大的貢獻,相應的歷史敘述之中也很少有人提及「歐洲」的概念。公元5世紀從歐陸北方下來的日耳曼蠻族入侵,只衝垮羅馬帝國的西部。東羅馬雖然也受到衝擊,卻得以倖存下來。它包含地中海東部的敘利亞與埃及,在文化上歷史悠久,在經濟上是周邊最為發達的地區。
  • 登布西山時髦掠影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登布西山時髦掠影 Leeloo 2017-04-19 17:35 來源:澎湃新聞
  • 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是,蛋糕、蠟燭、歌曲、許願這些現代生日儀式的要素卻並非源於中國,而是西方多重歷史傳統層疊累積的結果。       這並不是說歷史上的中國人不慶祝生日。在中國,過生日的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代。《顏氏家訓》告訴我們,此時的江南人流行在生日當天享用佳餚美酒以示慶祝。
  • 會議︱英國歷史上的法律與社會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沈琦教授是本場的第三位報告人,他帶來的題目是《水權之爭與中古英格蘭河道治理》。內河航運是近來英國史學研究較為重視的問題,沈琦從水權的角度切入,關注中古晚期日漸突出的航運權與河岸權之爭以及國家的應對,強調這一歷史折射出了當時英格蘭的政治文化。
  • 蘇枕書:懷念武上真理子先生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篇論文,可以說是石川老師強調的京大歷史學實證研究非常典型的一例:回歸歷史現場,分析史料編纂經過,探討某一社會主流見解的形成過程。此外,這段時期,武上老師還有多篇論文刊於人文研其他共同研究班的紀念論文集中,如《「Civil Engineering」一詞及其概念之翻譯——探索「公民技術」的原意》(《近代東亞翻譯概念的展開》,2013年),《「太平洋時代」的上海港——有關孫文「東方大港」的計劃》(《長江流域社會的歷史景觀》,2013年),很能說明人文研共同研究班制度對她學問產生的影響。
  • 高加索美食十種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高加索美食十種 Mark Lumley 2015-09-17 20:17 來源:澎湃新聞
  • 假象/須田一政的異樣宇宙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假象/須田一政的異樣宇宙 2020-10-27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東京谷根千漫步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東京谷根千漫步 Capsl 2016-09-29 16:18 來源:澎湃新聞
  • 康有為的煩惱:怎樣學好英語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康有為的煩惱:怎樣學好英語 張榮華 2015-02-23 12:18 來源:澎湃新聞
  • 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1-28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些禁菸知識,你知道了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些禁菸知識,你知道了嗎? 2020-05-29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上民樂再譜新曲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海上民樂再譜新曲 2020-12-11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振忠:風雨滄桑屯溪橋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然而僅過半年多,此一承載著屯溪山城數百年歷史記憶,且與20世紀徽州文書之發現有著重要淵源的七孔石橋,其橋體之絕大部分已然珠沉玉碎,盡付洪流。此一變生不測,成了所有關注徽州者永遠的心頭之痛……晚清民國時期,在皖南曾流行過這樣的一首民歌:哥啊哥!送汝一根金,買谷買良田。
  • 李重蓉:漢代的年味兒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秦代及西漢初年是以農曆十月為歲首的,而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行了《太初曆》,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官方曆法。《太初曆》認定正月為歲首,正月一日為「正月旦」,史載: 姓等奏不能為算,願募治歷者,更造密度,各自增減,以造漢《太初曆》。乃選治歷鄧平及長樂司馬可、酒泉侯宜君、侍郎尊及與民間治歷者,凡二十餘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閎與焉。
  • 旅行靈感之最美騎行道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旅行靈感之最美騎行道 小拖 2015-02-27 19:15 來源:澎湃新聞
  • 絲綢古城盧卡:城牆內外的歷史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絲綢古城盧卡:城牆內外的歷史 朱明 2014-10-3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