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糯開口客家特色小吃釀粄,做法簡單,讓人愛不釋口

2020-12-20 假期阿耀

以前的同事是客家人,經常做很地道的客家美食給我吃,我也在邊上學著做,久而久之也學到點。比如接下來介紹的這個釀粄。釀板是客家的小吃之一,做法有點似北方的餃子,不過釀板的「個子"比餃子大哦,客家地區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釀粄,如同北方地區包餃子一樣,已經成為地方習俗。小時候,溫飽問題困擾著很多缺衣少糧的家庭,平時都得縮衣節食。小孩子們都盼望著過年過節,除了可以放開肚皮飽餐一頓,還蒸些粄類小吃,可以在「半朝半晝」充飢解饞。童年時,年節時常面臨尷尬的局面,飯飽酒足還貪戀小吃,腸胃超負荷運轉,導致「有吃冇補。

製作上,釀粄與餃子的製作過程大同小異,首先是先準備好餡料。餡料主要分兩種,鹹餡與甜餡。鹹餡最常用的是本地陳年蘿蔔乾、蔥頭加碎肉,根據各自的口味,可以先炒幹炒香蘿蔔乾和蔥頭,再與生肉碎拌勻,這樣的餡特別鮮甜;也有人喜歡把碎肉與其他餡料一起放進鍋裡熱炒,讓碎肉裡面的油滲透蘿蔔乾和蔥頭,炒出來的餡又是別一番有風味——香脆。另一種是甜餡,以去皮花生米和芝麻(黑芝麻最佳)為主要材料,在熱鍋裡炒酥搗碎花生米,與等量炒酥的芝麻拌均勻,加入適量的白糖。這種餡料的釀粄又香又甜,吃起來滿嘴留香,讓人撐破肚皮還欲罷不能。製作過程需要注意:客家釀1.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是2:1;2.這道小吃的關鍵在於掌握好麵皮的厚度,皮太厚口感不好,太薄怕底部穿孔漏餡。

現在吃到的釀粄主要還是出現在廣東客家,軟糯開口,而且餡料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來搭配,可葷可素,風味獨特。即使在同一個地方,可能都會有不同的口味。有些地方喜歡用豬肉加韭菜作為餡料,而這種也是比較常見的餡料,有些地方喜歡加入香菇、花生米、蝦米甚至魷魚絲,味道又是不同。相傳由北方南遷的客家人,居住在南方以後,非常懷念北方的包子,但是包子是用麵粉做的,我們都知道北方以小麥為主食,但是南方以稻米為主食,當時由於受到交通條件的限制,沒有麵粉,所以只能以米粉替代,後來就有了現在的釀粄。

可能是遺傳,我的家族都喜歡吃各類粄食,粄材多為糯米粉,有人說不易消化,胃不好的人得少吃。雖然也有胃痛史,但是一直以來熱衷於糯米粄,腸胃卻不受絲毫影響,常把糯米粄當成主食。如今生活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營養過剩已經成為健康殺手,人們開始更注重科學清淡膳食,不易消化的糯米粄也淡出了人們的餐桌。

相關焦點

  • 小吃還是家鄉的美,客家農村人從小吃到大的發粄,做法簡單易上手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美食特色。今天,吃貨阿撩就想個大家介紹一種客家人的特色小吃——紅糖發粄。這道小吃清香軟糯,老少皆宜,是一道超級適合當早餐的早點。小吃還是家鄉的美味,客家農村人從小吃到大的發粄,做法簡單易學。
  • 釀粄常飄香 濃縮客家情
    揉面、剁餡、炒餡、釀製……尋常秋日的一天,在五華縣技工學校的烹飪課室裡,高級中式麵點師古肖輝正在灶臺前熟練地製作五華釀粄,一邊製作一邊向學員講解要點。灶臺上,高高疊起的蒸籠鎖住了美食的最後一絲神秘感,只有雲湧而出的熱氣帶出了陣陣香氣。 釀粄是客家傳統小吃。
  • 客家粄大全,你喜歡吃哪種?
    武平17人!有你認識的嗎?‍「粄」(bǎn),無論是單個字還是它所代表的飲食和文化,對大多數非客語地區的人來說,應該是陌生的。「粄」字並非客家人的原創發明,不過現如今卻是客家話中的特色詞彙。在客家地區,有一類食物被統稱為「粄」,泛指用米漿所制食品,是客家米類食品中的特色。
  • 客家傳統小吃「糖糕粄」,蒸完看著像個大圓月,吃起來軟糯香甜
    客家傳統小吃「糖糕粄」,蒸完看著像個大圓月,吃起來軟糯香甜。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美食,單單是中國菜系就有八大種了,除此之外,還有數不盡的傳統小吃等等。說到傳統小吃,在每個地方的小吃都是不一樣的,畢竟中國各地的飲食習慣和風俗都不一樣,像北京有驢打滾、上海的蟹殼黃、廣東的雞仔餅等等。
  • 百年客家粄創新之旅
    「粄」是客家方言中的特色詞,在《大宋重修廣韻》的米部中記錄為「粄,米餅」。由此可見,這是客家人用米仿造麵食製作出了「粄」這種食物。「粄」其實是一個古語詞,《玉篇》記載:「粄,米餅。」而在現代漢語中,唯獨客家話裡保留了下來,相當於常說的「糕」,其他方言鮮有使用,成為了客家方言的特色詞。
  • 客家粄大全,你最喜歡吃哪種?
    黃粄是傳統客家小吃。黃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釀、蒸、煮、煎、炒,還可以切片曬乾,暑天時,用來煲糖或煲鹹蛋,清涼解暑。蒸軟的黃粄片,蘸上蒸腊味時漏下的油汁,風味獨具一格。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屬於粄的一種。因舊時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後包餡而得名。存在於閩西、粵西、贛南一帶,尤其是閩西的西南一帶特為流行。
  • 客家的小吃憶子粄
    億子粄是客家美味可口的小吃,來客家旅遊,一定要品嘗當地最正宗的億子粄,特別的好吃。下賣憶子粄的老闆娘,就有好幾個,都賣憶子粄很多年,一年四季都做憶子粄來售賣,維持生活賺錢。一般在下午售賣去。全部都是騎著自行車,自行車後座,掛著兩個木桶,左邊裝著甜的憶子粄,右邊裝著鹹的憶子粄,放著大喇叭一般播放憶子粄到處售賣,人們一聽到大喇叭喊的憶子粄,就知道有賣就來買。有個賣憶子粄的老闆娘,不同的是大喇叭播放的是憶子粄燒。顧客一聽,憶子粄是熱氣騰騰的,不是冷的。
  • 這些記憶中的「百年客家粄」,你都吃過哪些?
    梅州客家人對「米粄」的熱愛,其根源在於對北方麵食文化的複製和回憶。「粄」是客家方言中的特色詞,在《大宋重修廣韻》的米部中記錄為「粄,米餅」。由此可見,這是客家人用米仿造麵食製作出了「粄」這種食物。 「粄」其實是一個古語詞,《玉篇》記載:「粄,米餅。」而在現代漢語中,唯獨客家話裡保留了下來,相當於常說的「糕」,其他方言鮮有使用,成為了客家方言的特色詞。
  • 客家米漿粄:飽滿彈牙層層疊加的米漿粄,具有客家特色的小吃
    今天和大家分享客家地區一道頗具名氣的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名字叫做「米漿粄」。從這道小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道小吃大約有什麼內容,顧名思義「米漿粄」,主要的食材就是用米漿製作而成的。之所以稱為「粄」的原因,是因為在客家地區,客家人大多數都喜歡將一些用澱粉製成的小吃稱為「粄」,就有點類似於北方的「包」字或者是潮汕地區的「粿」字,是差不多的意思。客家米漿粄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層次感很豐富,是由好幾層米漿相互疊加在一起的,並且口感十分彈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家人喜愛。接下來的內容裡,就與大家分享這道客家米漿粄的製作方法,讓我們一同感受在這份特色客家小吃中,所蘊含的的客家美食文化!
  • 十種客家特色小吃,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吃過的吧
    所以接下來跟大家講講這些特色小吃吧。味酵粄這道小吃是正宗的客家菜,製作方法很簡單,但吃的方法卻有多種。請點擊輸客家醃面這是一道客家的經典小吃,很多人將它作為早餐或者夜宵。客家算盤子這也是一道大埔的特色小吃,其實做法與筍粄的粄皮差不多,只不過算盤子裡面是沒有餡兒的,可以加香菇、肉末以及自己喜歡的蔬菜與算盤子一齊炒熟,可以做菜也可以作為一道主食,總之就是非常入味好吃。
  • 客家小吃「老鼠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第一次聽到的人卻不敢吃
    推薦語:實質上,老鼠粄跟米苔目是同一個東西吧,都是米漿做的東西,就看怎麼煮下文轉載自作者:玉食星推薦客家小吃「老鼠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第一次聽到的人卻不敢吃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不同的地方自然是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今天小優要說的這一種美食是來自客家地區的美食小吃,它的名字就叫做老鼠粄,你有聽說過沒有呢?大家現在看到圖中這一種麵食就是老鼠粄,其實它就是一種和河粉差不多的美食。不過,它的歷史就長遠了呢,這一種客家特色小吃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呢。
  • 客家特色小吃蘿蔔糕,秘制家常做法,軟糯鹹香,早茶點心必備
    廣東人的早茶中便常常能見到蘿蔔糕的身影。蘿蔔糕一直都是吃貨們最喜歡的糕點之一,用碳火烤制或者蒸出來的蘿蔔糕香味濃鬱,顏色潔白、口感軟糯、非常適合熱天食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製作廣式蘿蔔糕,原本用燒炭才能製作的蘿蔔糕,其實在家裡也能夠輕鬆完成,一起來看看吧。客家特色小吃蘿蔔糕,秘制家常做法,軟糯鹹香,早茶點心必備!
  • 廣東客家傳統美食文化代表性的五大美食,你都吃過幾種?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混血說。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混血說則認為"客家共同體,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客家人在歷盡艱難險阻後,成片聚居於閩粵贛邊區。
  • 好吃的梅州客家傳統特色小吃,你都吃過了嗎?
    客家醃面,是梅州客家一道特色風味小吃。客家人對客家醃面的喜愛那已經是很難形容了。在客家人中幾乎早餐,夜宵都是以它為主,再配上一份客家地道肉丸湯或是瘦肉艾草湯,那就是一絕。其實,除了這客家醃面外,還有這些好吃的梅州客家傳統特色小吃,你都吃過了嗎?
  • 客家丁粄:口感軟糯的丁粄,製作時要掌握好糯米粉與粘米粉的比例
    傳統的客家人喜歡將各種各樣的天然的食物製作成具有客家風味的美食,每當到了年節的時候,都會製作一些小吃來招待客人。不同的節日又會製作不同的點心,例如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客家人都會製作「發粄」紅彤彤的顏色,看著就非常喜慶,同時也象徵著大吉大利,財源滾滾;每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客家人就會製作「清明粄」,清明粄就是用艾葉製作的而成的,有著祛風闢邪的作用;每當客家人的家裡有喜事,添丁的時候就會製作軟糯Q彈的「人丁粄」,所以「人丁粄」也象徵著人丁興旺、家庭幸福。
  • 千年米粄歷史,誕生了數十種客家粄食,這些你都吃過嗎
    這主要也是因為「粄」同時是一個古漢語文字,更是客家話中的一個特色詞,因而「粄食文化」與「客家文化」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客家粄食文化,以此感受客家小吃之魅力。「粄食」歷史與「粄食文化」的形成說到粄食,必然離不開提到大米。
  • 快來試試這些口味豐富、別具特色的客家粄吧
    粄,是客家飯的一種特色食品,客家人喜歡吃米飯,同時也創造了很多讓人慾罷不能的充滿吸引力的粄,我們稱之為「客家粄」。這些美味的粄,從種到收成品,所有過程都是從手中粗糙的客家婦女的勞動鍾來。是純粹的客家婦女最珍貴的禮物,其獨特的味道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美食。1、酵母粄用米漿製成的發酵過的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
  • 舌尖上的客家小吃,沒人敢說全吃過,最後一種男人看了都心動
    舌尖上的客家小吃,沒人敢說全吃過,最後一種男人看了都心動在農村有很多深受大家喜歡吃的民間大菜,可能有些年輕人以前在鄉下就有吃過,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其實許多農村小吃也都很少見了,但喜歡自製各種農村小吃的客家人,即使是時間過了很久,但還是能品嘗到小時候常吃的傳統小吃
  • 客家小吃——味酵粄
    每逢農曆的六月初六這天,家裡的老人就喜歡自己做一道傳統的客家小吃。相信有部分人聽過「味酵粄」,這個習俗在我記憶中一直延續到今。恰逢今天也是農曆的六月初六,給大家講講這客家味酵粄吧粘米粉倒入涼水攪拌均勻,如果想口感韌一點可以攪拌久一些,這樣的粄蒸出來更勁道。
  • 客家風味—槎城河源特色美食
    河源屬客家人聚居地域,這裡的客家菜自成一派,美味叫人難忘。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打卡一下河源的特色美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有這麼一句話叫「北方的面,南方的粉」,所以在中國的南方地區有大多都以粉為主料的美食,其中就有河源的豬腳粉。軍哥聽說河源的豬腳粉是當地出了名的早餐,而且當地人幾乎百吃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