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到極致PK不自由,毋寧死,中西抗疫彰顯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

2020-12-17 小聲說大話

2019年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爆發並席捲世界。猶如「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般肆虐全球,這是一場人類與疫情之間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中國用驚人動員能力,讓全國按下暫停鍵。國人主動躺在家裡為國家做貢獻。

中國抗疫故事證明:自律到極致的人,才能擁有開掛的人生,要自由,也要自律。

作為全球疫情的「吹哨人」,中國率先打響疫情狙擊戰,為早日成功控制國內疫情奠定基礎,同時也為世界抗疫戰爭贏得了時間,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後,中國火速馳援世界各國抗疫,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分享成功抗疫經驗,為全球抗疫貢獻中國力量。中國製造也為全球抗疫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中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彰顯大國風範,體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正當中國舉全國之力應對疫情之際,許多西方發達國家不僅沒有伸出任何援手,反而趁人之危落井下石,藉機無端指責、抹黑中國,甚至煽動鼓吹種族仇恨。全然不顧國際道義,喪失做人最基本的底線。毫無疑問,忙於打嘴炮,擅長甩鍋,於疫情無益,白白浪費了中國為世界爭取的抗疫良機。

西方國家的「花式」抗疫,看著就直叫你開始懷疑人生。放棄抵抗,直接投降的;號召集體免疫,變相投降的;宣傳大號流感,傲慢輕敵的;豪言不怕感染,娛樂至上的……詭異的態度,豪橫的風格,對病毒等閒視之的勁頭,令人費解,讓人遐想,甚至一度有人懷疑我們自己是不是太小題大做,有點兒杞人憂天了?直到有些國家開始「求救」,有些國家開始「甩鍋」,才知道西方發達國家並非「百毒不侵」,也並沒有什麼「靈丹妙藥」。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繁榮、富強、民主、文明的西方發達國家在疫情面前表現的如此脆弱?如此的不堪一擊?應對疫情為何如此不給力?

面對國內疫情肆虐,大多數西方國家都畏手畏腳,猶豫不決,處於兩難的境地:到底是優先考慮經濟利益,還是優先拯救生命。西方政客們最終在經濟利益面前集體迷失,選擇了漠視生命。結果,戰機稍縱即逝,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出於對選民的「敬畏」,為了挽救政治生命,一方面通過政治操弄,詆毀中國抗疫措施「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人權」,鼓勵大眾無視病毒,繼續尋歡作樂,繼續堅持工作。甚至不惜讓年輕人集體中毒,以毒攻毒,讓老年人主動為國家放棄生存的機會。另一方面藉助無良媒體煽風點火,甩鍋中國,詆毀世衛。甚至恬不知恥地組成聯軍企圖讓中國為它們當初的愚蠢和算計買單!是貪慾蒙蔽了雙眼,攪亂了心智!大災大難面前,視民眾尤其是(老年人)如草芥,絲毫沒有體現出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人文精神蕩然無存

西方政客在面對疫情時屢現大型翻車現場。都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麼,西方民眾又是如何應對疫情的?看看大型聚會現場和人頭攢動的海灘,足以讓人跌碎眼鏡,只要自由,不要自律,玩世不恭的年輕人毫無責任感可言,繼續在疫情期間肆無忌憚地縱情狂歡,一副無恥作死的樣子,完美的詮釋了西方「自殺式」的「不自由,毋寧死」精神。竟然還有年輕人把疫情看作「老年人消滅者」,人情冷漠得令人無語。老年人們早已失去存在的價值,被視為浪費有限醫療資源的包袱、累贅。政客們甚至呼籲拔掉老年人的呼吸機,讓老年人做出犧牲,以拯救經濟。老年人在孤獨中,被遺棄;在被遺棄中,更加孤獨。短暫的「末日狂歡」過後,疫情已然失控,愚蠢行為終於付出慘重的代價。民眾不僅對政府的「不作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還恬不知恥地極力支持政府的甩鍋行為。真可謂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世界看清世間百態,人情冷暖。

疫情面前國人簡直自律到極致,更是把集體主義精神發揚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素來張揚、高調的西方民眾,在「不自由,毋寧死」中迷失自我,個人主義膨脹到「哪管我死後洪水滔天」的可怕境地。人道主義精神在經濟利益面前,在孤獨的老年人面前,在對他國疫情幸災樂禍、作壁上觀中轟然崩塌。在責任與擔當面前,西方國家普遍無視國際道義,用甩鍋栽贓方式,轉嫁矛盾,推卸責任,掩蓋自身抗疫不利。甚至劫掠他國抗疫物資,危害世界團結抗疫。西方一貫引以為豪的所謂「普世價值」在人類共同的災難面前「現出原形」,變得黯淡無光。

在大災大難面前,最容易讓人懂得珍視和敬畏生命,也最能暴露人性的醜陋。但凡良心未泯,良知尚存的人,都會對遭受天災人禍以及疾病人們或家庭送上人文關懷或祈福。

相關焦點

  • 不自由,毋寧死
    十多年間,教書閱讀,行走教育一線,見證基礎教育改革的光榮與夢想、前行與困惑,偶有文章見諸報刊。眾裡尋他,於千百路徑中求索教育,始終相信,懷抱理想才能走得更遠。教師對學術自由的拋棄,在今天幾乎見慣不慣。人民大學教授張鳴曾說:「對學術自由的幹預來自三個維度:意識形態、權力和金錢。」教師,一個升鬥小民,在這麼三個維度的幹預下,自然也可以找到自我寬慰的藉口:「鐵定死,要自由否?」
  • 從兩百年前的演講不自由,毋寧死中尋找答案
    而派屈克·亨利對美國的貢獻就在於,他發表了史上著名的《不自由,毋寧死》這篇演講,此演講成功說服了大多數的代表同意參戰,為後來的美國獨立打下了基礎。在當時,依然有相當大的反對與英國交戰的聲音,但派屈克在演講中巧妙的把英國對立起來,並從自由和被奴役的角度,激發了人們了反抗情緒,以爭取獨立和自由。
  • 不自由毋寧死(寧波中學,嚴雨清)
    (www.chushurong.cn)【教學設計】《不自由,毋寧死》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嚴雨清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想像演講情境,梳理演講稿思路。2.體驗並歸納派屈克·亨利在演講過程中說服的技巧。3.區別朗讀與演講的區別,引導學生嘗試上臺演講。
  • 泰山石刻中,有一句「不成功,毋寧死」,它堪稱是最勵志「名言」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泰山石刻數量繁多,類型龐雜,而且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在這些石刻中,既可見帝王的豐功偉績,也可見文人的生活情趣,甚至還有不少的勵志格言。比如,泰山烈士紀念碑的北部有塊巨石,上面刻了六個大字—不成功,毋寧死,並且下部還篆刻了幾行跋文,但可惜年代久遠只能辨析出「徐公」二字。
  • 沉墨:關於東西方抗疫差異的文化解釋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輕,而且願意承受哪怕是不必要的代價。戴口罩有點不舒服算什麼?禁足在家不自由算什麼?保住性命最要緊。而且在東方人,尤其是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一種很矛盾的意識。一方面,他們覺得在災難面前保護每個人,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政府是一個全能的角色。
  • 戰「疫」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核心價值觀的彰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億萬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精誠團結、真誠奉獻、攻堅克難、浴血奮戰,公民個人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彰顯。「愛國」成為絕大多數國人的自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律師角度,從東西方抗疫表現,談組織結構戰鬥力
    眾所周知,東西方抗疫的表現,西方弱政府三權分立、強調個人自由,而東方強政府崇尚集體主義。但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孰好孰壞,就高低立判了。 這或許說明,社會主義的組織結構,比資本主義的更為年輕,更為有彈性,更為有戰鬥力。由此可以給我們什麼啟迪呢? 我們律師往往都會接觸到企業的股權和制度設計,也會接觸到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
  • 不自由,毋寧死!美國13州發生暴亂,民眾持槍街頭示威州長
    而這些示威活動波及到的州,幾乎全是民主黨州長領導,示威民眾目標清晰,堅決反對隔離行為,他們一致認為經濟危機的發生遠遠比新冠肺炎造成的損失更大,提出儘快重返工作崗位,這一行為,引起了西方媒體高度關注。之後,英國媒體也重點對此事進行報導,稱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攜帶武器在街頭舉行示威活動,抗議各州長倡導的封城隔離措施,同時,還有大量示威民眾高喊反對是美國首席免疫學家安東尼·福奇的口號,認為專家提出的隔離建議是導致美國民眾不自由的罪魁禍首。
  • AI企業:不上市 毋寧死?
    原標題:AI企業:不上市,毋寧死?  即使在如此虧損之下,AI企業依然選擇IPO——在所有招股說明書中,AI企業都明確表示「未來仍會有持續虧損或者退市的可能性」,頗有種「不上市,毋寧死」的氣勢。
  • 胡錫進:莫把中西摩擦定義成價值觀對立,那是美國的話語陷阱
    老胡上周寫了一篇文章,強調中國與西方並非有嚴重的價值觀衝突,雙方享有充分的,包括民主、自由、法治在內的共同價值。
  • 戰「疫」宣傳彰顯軍語魅力
    劉伯承元帥曾經說過:「在軍事上一字之差也會死很多同志,甚至影響戰鬥的成敗。」此次疫情突如其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戰「疫」雖然沒有槍林彈雨,但同樣有生死決鬥,同樣有大量「傷亡」,因此在語用環境下疫情就是戰場、戰「疫」就是戰爭。
  • 自律到極致的人,才配擁有開掛的人生
    點讚最高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 當一個人缺乏自律的時候,他做的事情總是在受習慣和及時誘惑的影響,要麼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觀念所擾,幾乎永遠不可能去做內心真正渴望的事。
  • 臺盟中央:兩岸同胞攜手抗疫彰顯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抗擊新冠肺炎)臺盟中央:兩岸同胞攜手抗疫彰顯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中新社北京3月23日電 臺盟中央近日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兩岸同胞守望相助,攜手抗疫,再次深刻體現「兩岸一家親」,彰顯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牽動兩岸同胞的心。
  • 共同抗疫,無問中西
    然而,就在北京地壇醫院公布「對症和中藥治癒北京2例新冠肺炎患者」之時,有些陰暗的角落傳來不和諧的聲音,中醫無用是偽科學。中醫在抗疫過程中到 底有沒有作用,臨床數據是最好的回答。這是2003年中醫抗擊非典的戰鬥數據。中國大陸相對於其他地區死亡率明顯低很多,不能說是完全是中醫的功勞,但一定與中醫的介入密切相關。
  • 自律到極致的人,才是最可怕(深度好文)
    而生活中最可怕的,便是將「自制力」發揮到極致的人。 01 真正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措手不及,也打亂了很多人原本定好的新年計劃。
  • 核心價值觀啟迪心智 抗疫精神植家國情懷——芒市第一小學開學第一課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重要論述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抗疫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普及防疫知識,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增強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保障生命安全,穩妥有序地做好學生們返校開學工作。芒市第一小學於2020年9月1日深入開展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
  • 講好戰「疫」故事 彰顯網絡育人魅力——九江職業技術學院2020思想...
    面對病魔,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同戰「疫」,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場很快轉移到了網際網路平臺。如何彰顯網絡育人魅力、提升思政工作實效成了一道課題。九江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構建三個戰『疫』思政平臺」「用好三種戰『疫』思政資源」「講好三類戰『疫』思政故事」,不斷加強網絡思政建設,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大學生歷練逆境抗「魔」的心理素質,堅定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 【喜報】「最美抗疫家庭」「巾幗最美抗疫先鋒」榮譽花落耿馬法院
    ,耿馬法院兩名幹警分別榮獲「最美抗疫家庭」、「巾幗最美抗疫先鋒」殊榮,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認識這兩位抗「疫」女戰士!徹夜的思考,她為法庭接下來14天的衣食住行做了計劃,從防護服、口罩等必要物資的儲備到蔥姜蒜等食材的準備,事無巨細,讓所有看到這份清單的幹警都為她豎起了大拇指,但她還怕自己做的不夠細緻,天色剛亮,她便默默地離開了法庭開始採購,希望盡綿薄之力為大家的抗「疫」做足充分準備……
  • 校園抗疫 榜樣先行
    欄目主任:陳園元 實習記者:常欣五實驗抗疫優秀學生事跡交流會  2020年6月5日下午,太原市第五實驗中學召開抗疫優秀學生事跡交流會,表彰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表現優秀的學生,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同學們的自律與奉獻精神,激勵師生做好下一階段的疫情防控工作
  • 少年有為 抗疫有我
    北京市昌平區昌盛園小學四2班「校園抗疫篇」四4班「校園抗疫 有你有我」    四5班「少年有為 抗疫有我」 五1班來之不「疫」四6班「少年有為 抗疫有我」「少年有為 抗疫有我」校園防疫項目研究萬眾一心抗疫校園抗疫篇少年有為 抗疫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