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道Stargazy Pie(仰望星空)的「黑暗料理」嗎?

2021-02-07 習美留學


Shawn Liu

墨爾本大學工程管理碩士,多次赴英美澳進行校園訪問。對工程類專業有著自己獨到的個人見解。為人耐心,樂於傾聽,最大程度挖掘學生潛力,在申請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前行。曾幫助學生拿到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紐約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墨爾本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名校錄取。


美籤預約還在不斷取消,川普在2020年8月7日又籤署兩項行政命令,禁止受美國司法管轄的任何人或企業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微信母公司騰訊進行任何交易。在中美關係撲朔迷離的當下,多國家地區混申勢必是今年申請的大趨勢。對於今年把非美國家申請納入考量的2021er和暫未成行的2020er,那麼由小編我從衣、食、住、行、校園生活等幾個方面,簡單帶大家了解一下英、澳生活和學習的同與異





位於北緯49-61°之間的英國,受高緯度的影響,冬季日短夜長,夏季則日長夜短,全年氣溫偏低(以國內的城市作比,除了蘇格蘭北部地區,英國大部分夏季溫度和新疆有點相像,即使夏季最熱的一兩周,只要你站在樹蔭下就會很涼爽,是那種乾燥的熱,而不像上海梅雨季的溼熱。


所以對於小部分體寒的同學來說,英國沒有夏天~~對於冬季,除了英國北部地區,英格蘭的最低溫度一般在零下幾度,和上海的冬季挺相似)。大風和捉摸不透的降雨則是英の日常,但是英國室內供暖系統比較給力,房屋密封也做的很好,所以寒冷不在怕的!

 



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雖四面環海,但氣候乾燥少雨,去年年末開始一直佔據微博熱搜的澳洲叢林大火與當地乾燥的氣候不無關係。拋開乾燥炎熱的夏季,澳洲還算四季分明,但是因為位於南半球,澳洲的四季會和北半球的我們完全相反。當我們漫天飛雪凍的直哆嗦的時候,澳洲er正穿著T恤、短褲在海邊過聖誕,對於才去澳洲的同學來說,也是一段相當特別的經歷呢。

 


如果你問我對英、澳的第一印象,簡單來說,如果把英國比喻成一個憂鬱的貴公子,則澳洲更像一個抱著衝浪板的陽光男孩。





理論上來說,一個地區的氣候決定了當地人的飲食和穿衣習慣。但是提到英國,我們首先想到的食物就是它的「黑暗料理」,比如「Stargazy Pie(仰望星空)」「Haggis(肉餡羊肚)」……

 

        

其實英國的國民小吃Fish & Chips(炸魚薯),還有Beef Wellington(惠靈頓牛排)、Scotch Egg (蘇格蘭蛋),都是初到英國時不錯的選擇,這些食物大部分可以從Marks & Spencer, Waitrose, Sainsbury’s, Tesco等商超或者Harrods, Selfridges, John Lewis等百貨商店購買到。


說到穿衣,英國較低的氣溫和大風,成就了Burberry, Barbour這樣的百年品牌,他們成為很多學生和遊客必屯的經典品牌之一,當然還有更接地氣的Allsaints, Topshop/Topman, The Body Shop, Lush, Boots等服裝/日化選擇。

 



而作為曾經英國殖民地的澳大利亞,牛奶、咖啡、袋鼠肉則是初到澳洲同學都會嘗試的當地代表性食物,畢竟相比A2在國內超市的「天價」,它在當地商超Coles, Woolworth白菜價真的讓人心動。


A2鮮奶


咖啡則是墨爾本的另一張名片,「不去星巴克」應該是當地人最後的倔強吧!他們寧願在獨立咖啡館前大排長隊,也不會為了節約時間而選擇連鎖咖啡店。


除了吃喝,Chemist Warehouse裡琳琅滿目的保健品、百貨商場中的Aesop和UGG則永遠是學生回國走親訪友的送禮佳選。(雖然我始終不明白幾乎不下雪的澳洲為什麼造出了UGG)

 





對於初到英國讀書的學生,租住學校的宿舍(尤其Ensuite房型)是大部分人的首選。學校公寓也會對第一年入讀的國際生有政策上的傾斜,會優先保障新生宿舍的分配。第二年或者第三年的時候,對於繼續申請學校宿舍的學生,學校則會視宿舍房源情況再分配。


當然,經過一年的學習,很多學生已經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大家對學校周圍的環境也更加熟悉,這時候出去租房對於節約開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倫敦,其他地區大部分租房的房源會以House為主,部分是Flat(畢竟英國除了倫敦都是村兒嘛)。

 



相較於英國多數人選擇學校宿舍,澳洲學生在住宿上則一開始更傾向租房,這與當地很多大學偏向市區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以墨爾本大學和雪梨大學為例,因為主校區離市中心很近,所以交通、購物、娛樂方便的市區公寓會成為學生的租房首選,這些公寓大都裝修現代、面積寬敞且設備齊全,有著良好的物業和安保服務,租戶還可以免費使用大樓內的健身房和泳池,以及可預約使用的派對廚房、閱覽室等。如果你對這些硬體不是很感冒,還可以選擇老一些的公寓,這樣你在住宿上的開支又可以再削減部分。


另一個澳洲學生會傾向租房的原因是當地大學的宿舍數量十分有限,每年可以成功申請到學生宿舍的人屈指可數。綜合以上各種原因,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澳洲學生更願意選擇自己租房吧。





說到英國的交通,我們先來說說同學們最關心的航班問題。以英國國民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英國航空)為例,上海-倫敦直飛航線,一般去程12小時35分鐘,返程11小時20分鐘,因為疫情停航的BA現已恢復每周兩班次。


落地英國後,我們一般還需搭乘地面交通工具到達學校,常見的有城際間大巴和火車,或者使用Uber預約計程車。如果你的學校在倫敦,恭喜你,你幾乎每天都可以搭乘倫敦久負盛名的紅色雙層巴士和世界最早的地鐵線路


英國的地鐵也是唯一可以被稱作「Tube」的地鐵線路,因為隧洞和車體弧形的穹頂,使得地鐵線路像彎彎繞繞的「管子」在地下蔓延開來。

 

倫敦Tower Bridge塔橋


小編一直認為英國是最student-friendly的國家之一,只要你有學生證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獲得學生折扣,公共運輸也不例外。很多初到英國的國際學生會使用學生證並支付30磅辦理一張16-25 Railcard(又名Young Person Railcard),只要你搭乘鐵路運營公司的火車,非高峰期都能享受減免正常票價1/3的優惠。它還可以用在倫敦地鐵上,只要綁定自己的Oyster Card,在非高峰期乘坐軌道交通都會有1/3 OFF哦!

 



澳洲國民航空——Qantas Airways(澳洲航空公司)上海-雪梨/墨爾本航線直飛航班較少,主要以香港中轉為主,兩段航程累計起來一般往返總時長在13小時40分鐘左右,今年因為新冠疫情,中澳可能要到10月才能通航。


相比較英國,小編覺得澳洲的公共運輸沒有那麼發達,城際之間主要還是靠飛機和汽車等方式,市內交通工具也主要是汽車,一些市中心地帶會有電車或輕軌。雪梨和墨爾本目前都正在建設自己的城市軌道交通,但是你懂的~澳洲人民自己都自嘲自己的施工速度,所以地鐵何時竣工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提到澳洲的公共運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墨爾本的Free Tram Zone。在這個區間內,只要你搭乘電車出行,就不需要「滴」你的Myki Card,完全免費!這對於初到墨爾本的學生來說太友好啦!

 

墨爾本Free Tram Zone





了解完校園外的生活,我們再看看校園內的,畢竟留學期間我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校園內度過的。提到英國大學,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G5。其實,除了這五所耳熟能詳的學校,英國還有羅素大學集團和紅磚大學。這兩個聯盟裡的學校各有特色,他們是英國一流研究型大學的代表。


英國大學一般是由三年的本科(蘇格蘭地區本科四年)和一年的碩士(少數研究型碩士項目兩年)項目組成,如果一切順利同學們四年就可以碩士畢業,這對於追求效率的學生來說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但是在留學鄙視鏈下,英國本碩項目時間短也成為很多人詬病的一個點,大家總覺得四年的時間好像學不到什麼知識。其實不然,當你入讀後你會發現,學校只是把別的國家四年的課程壓縮在三年裡學完。你的literature review可能是在假期裡完成的,你的interim report是在學期中要準備好的……而一些國家的本碩項目裡,這些都是作為學分課安排進一學期四門課的課程中的。


到了研究生階段,你會發現第一學期直接是專業課(學校可能「默認」你是有專業基礎的),你的論文是在暑假裡要完成的……這些課程設置和別的國家的比起來真的可以節約很多時間,但是也預示著更快的學習節奏,對大家的學習和抗壓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

 



澳大利亞作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它承襲了英式教育體系的同時也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和英國一樣,澳洲大學大部分也是由三年的本科(可能會再加一年的Honours課程)和兩至三年的碩士項目組成。


如果你本科階段有相關專業背景,在申請碩士時還可以提供相關課程描述和成績,申請免掉第一年的某些基礎課程,這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節省時間和費用的好方法。


澳洲大學考評制度中最有特色的應該就是「Hurdle」了,這對於很多初到澳洲上學還不了解情況的留學生來說可能會是挑戰。Hurdle字面意思就是賽跑中跨越的跨欄,在這裡可以引申為必須要越過的障礙。學校在設置某門課的考評方式的時候,經常會在考評項目中設置Hurdle。例如,小明同學這學期選了課程A,這門課考評分為作業1(20%)、作業2(10% & Hurdle)、期中測試(10%)、期末考試(60%)。因為作業2被設置為Hurdle,小明這門課如果想通過考評,必須在總評中要取得50%的成績且作業2必須得獲得5%;如果在考評中,小明這門課其它三項都取得滿分的成績,但是作業2因各種原因無法達到該項分值的一半,即5%,那麼小明這門課最終還是會fail。


所以,同學們在第一堂課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聽老師的課程介紹,了解老師評估的標準和該門課被設置了幾個Hurdle,如果某門課被設置了兩三個Hurdle,同學們可能真的要從學期開始忙到結束一刻都不能放鬆。

 

註:

羅素大學集團: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曼徹斯特大學、布裡斯託大學、伯明罕大學、利茲大學、利物浦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愛丁堡大學 、格拉斯哥大學、卡迪夫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諾丁漢大學、南安普頓大學、紐卡斯爾大學、華威大學、杜倫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和約克大學;

紅磚大學:伯明罕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布裡斯託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和利物浦大學;

澳大利亞八校聯盟: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雪梨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西澳大學、阿德萊德大學、昆士蘭大學;


祝大家在美麗的澳洲和英國,玩得好,學得棒!









習美留學提供留學規劃諮詢服務及背景提升服務,

如有需要,添加習美君(微信號:ximei1801)預約


上海習美留學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通過個性化和精細化的高端留學申請諮詢服務,幫助學生進入世界頂尖學校,並得到受益終生的成長。習美的服務理念是追求卓越,堅持全方面、個性化、精細化的留學諮詢服務,追求完美的申請材料。首創「貼標籤」法,通過挖掘學生獨特的個人特點及優勢,用定製化的學術及活動策劃突出申請者特色,使申請材料「標籤」鮮明,給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

相關焦點

  • 從英國「仰望星空」開始,那些著名的「黑暗料理」,你敢吃哪個?
    說到「黑暗料理」,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呢?不過,提起美食界那些比較著名的「黑暗料理」,我猜很多吃貨就會想到英國的「仰望星空」,不知道有小夥伴吃過嗎?仰望星空:雖然英國這道在「黑暗料理」界超有名的仰望星空,名字乍一聽好像挺有詩意的樣子,但是整道菜的賣相和它的名字有什麼關係嗎?看這一條條小魚的「死亡凝視」,怎麼有勇氣張嘴去吃啊?
  • 英國5大「黑暗料理」,從仰望星空到魚煮蛋,敢吃一個算你贏!
    看看網友評出的這些「黑暗料理」,從仰望星空到魚煮蛋,敢吃一個算你贏!1、仰望星空:英國最有名的「黑暗料理」之一,每個小魚都睜著「死不瞑目」的眼睛,向上仰望著醉人的星空……敢吃這道菜的人,心理一定要強大啊!2、泥土中的蚯蚓:萬萬沒想到,當巧克力和果凍遇到一塊兒,居然能做出這麼「可怕」的東西,怎麼可能有食慾吃下去啊!
  • 去英國留學後,我才發現原來這裡不只有黑暗料理
    但有時又想靜下心來問,英國菜真的有那麼難吃嗎?我之前曾到英國留學,亦曾數次赴英旅行,其實以我的個人感受,英國食物並沒有傳說的那麼糟糕。肯定算不上什麼博大精深、技藝高湛的菜系,但正因為原汁原味,倒也不至於難吃到哪裡去——例如炸魚薯條,和上海的面拖黃魚大同小異,如果這算黑暗料理,那麼上海菜也無辜躺槍了。
  • 「仰望星空派」獲封黑暗料理之王!英國菜真的很難吃嗎?
    可能就是讓人聞風喪膽的「英國黑暗料理」了,google上接近10萬個「英國黑暗料理」的搜尋結果,足以看出英國餐點的可怕。比如一言難盡的「仰望星空派」(Stargazy Pie)哈吉斯這道菜,是用羊胃、羊心、羊肺、羊肝混合調味品蒸煮製成,被稱為蘇格蘭的「國菜」……那麼問題來了,英國的餐點真的這麼可怕嗎
  • 讓留學生吃到哭的英國「黑暗料理」,這四種高居榜首,歡迎新增
    讓留學生吃到哭的英國「黑暗料理」,這四種高居榜首,歡迎新增!拋開以前的歷史不說,英國人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都是紳士和淑女的象徵,英國在我的心目中也是歐洲文化底蘊最深的國家,英國的古堡讓人覺得很嚮往。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幾種讓中國留學生吃到哭的英國「黑暗料理」,第一種首當其衝應該就是哈吉斯,英國人都覺得這種食物非常好吃,但是這種食物簡直如蘊育了惡魔的巨蛋,打開之后里邊的東西也讓人很倒胃口,裡邊是用羊雜混合其他調味料做成的,不過留學生們看到都怕了,這道菜絕對是黑暗料理之最。
  • 連吃貨都不敢吃的黑暗料理,給你一百萬吃一個月,有本事來吃窮我
    連吃貨都不敢吃的黑暗料理,給你一百萬吃一個月,有本事來吃窮我說起美食,最有話語權的一定是中國人,畢竟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裡,食物就佔了很大的篇幅,而且還有很多重大歷史事件跟食物有關,比較著名的就有千古飯局「鴻門宴」,並且很多時候中華美食不單是華人愛吃,老外也很喜歡吃,所以很多時候,
  • 傳輸中的英國「黑暗料理」 ?飯店勿入!
    說到黑暗料理,英國當之無愧榜上有名,英國甚至已經成為黑暗料理的代名詞。 甚至有人說:「如果要寫一本書叫《英國人教你做飯》,那一定是一片空白。」可以想像羊內臟是很羶的,再加上英國人不放血,看上去就十分黑暗!誰說英國人不吃內臟的,他們吃起來連自己都怕好嗎!
  • 都說英國菜是黑暗料理,但吃完這6道英國美食相信你會大改觀!
    傳說中的仰望星空派 自從仰望星空派火起來之後,大家都覺得英國菜是黑暗料理一般的存在。 今天大叔就要帶你看看英國6種傳統美食,它們可一點都不黑暗! 1.惠靈頓牛排(beef wellington)
  • 五道奇葩的黑暗料理,吃過兩個我都敬你是條漢子,最後一道最殘忍
    黑暗料理在各個國家都有,比如瑞典的鯡魚罐頭、本的納豆、英國的仰望星空派等等,這些黑暗料理要麼就是奇臭無比,要麼就是難以下咽,要不就是看著噁心等等。總之就是各種原因讓人吃不下,看到都沒有食慾。當然,我們大中國也是有不少黑暗料理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中國的五道黑暗料理,來看看吧。童子蛋童子蛋,小編說它是黑暗料理不是因為難吃,或者樣子太噁心等等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它是用童子尿煮的,對的,童子尿!據說童子蛋可以滋陰降火、止血治淤,它在浙江東陽市歷史悠久,應該是確實有些功效的。
  • 「仰望星空」三思
    近些年,「仰望星空」一詞漸漸流行起來。究其原因,當然與溫家寶總理發表在《人民日報》(2007年9月4日)上的那首詩《仰望星空》有關。他寫道:「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
  • 讓人崩潰的英國料理,炸魚薯條只是小意思,這道料理才是真正的黑暗!
    你吃過英國的黑暗料理嗎? 在英國,最流行最受人們歡迎的街頭小吃就是炸魚薯條了,方便快捷的炸魚薯條不僅是人們街頭散步玩耍的特色小吃,甚至還是人們一天中必要的主食。
  • 《少年的你》:成長是痛苦的,但我們依然要學會仰望星空
    在《少年的你》中,小北說的一句話觸動人心:「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這句話有著不同於他這個年齡的冷靜與成熟。01. 這與他的經歷還有成長環境有關小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混混,整天不是打架鬥毆,就是惹事生非。但那是在遇見陳念之前。
  • 扒一扒英國的5種黑暗料理,塞入一整顆檸檬的布丁,你會嘗試嗎?
    曾經有人吐槽英國菜,說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一本書是描寫英國人教你做菜,那裡面將會是一片空白。一說到英國的代表美食,大家第一反應是炸魚薯條,然後是「仰望星空派」,足以說明英國美食到底有多麼缺乏。其實大名鼎鼎的「仰望星空派」,至今沒人能證實這道菜到底出自英國哪個地區,所以也有人質疑這道菜純粹是為了「黑」英國菜的。那麼我們不談這道食物,我們下面要來說說英國其他黑暗料理,大家看看,你們有興趣對這些英國菜下口嗎?
  • 凱裡這道黑暗料理,涼拌生豬血,你吃過嗎?
    還記得網上曾經熱搜的西紅柿炒月餅、葡萄玉米炒茄子這些風靡各大高校食堂的黑暗料理嗎,很多人還評論說,吃了能提神一整天。過年前一般都是凱裡周邊村民殺年豬吃皰湯的日子。涼拌生豬血直接用新鮮的豬血拌制而成,這也是一道有人喜歡,有人不能接受的黑暗料理。
  • 暖心文案|生活在黑暗裡的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生活在黑暗裡的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Those who live in the dark still have the right to look up to the stars.小安真的特別喜歡這段話,最近可能發生了很多的新聞,會讓你有一些動容。Xiao'an really likethis this passage, recently may happen a lot of news, will let you have some movement.
  • 仍有人仰望星空
    還記得那句話嗎,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命薄如紙應有不屈之心。到了我這個年紀,是不是應該不用這麼勵志,只要好好活著就可以,這是大家統一的認知。這就回到我的題目,仍有人仰望星空,我就是那樣,還在心存夢想,還在看著遠方。
  • 這些「不明覺厲」的菜名,讓你一不小心就點中了黑暗料理
    然而尋找一種新款美食常常讓人歡喜讓人憂,一不小心就會中了黑暗料理的招。TripAdvisor貓途鷹就帶你看看這些「不明覺厲」的菜名下都隱藏著什麼。每一道甜品都有它的含義舒芙蕾·難對付的女人美食界還是隱藏著很多地雷,稍不留神就中招,比如眾所周知的暗黑料理「仰望星空派」(Stargazy pie), 譯名文藝清新,可賣相卻著實辣眼……
  • 土廚師又出新款黑暗料理,這兩道菜你見過嗎?
    「腦洞大開的私工女婆婆,是我孤陋寡聞還是黑暗料理?」 甘蔗燉豬腳 下面這幾道菜是前兩年網友曬出的,有辣椒炒楊梅、草莓炒黃瓜、芒果炒火龍果炒菠蘿炒豬頸肉 ……
  • 中餐烹飪的這些食物,在老外眼裡是黑暗料理,誰對食材一無所知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各種各樣美食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我們中餐烹飪的一些食物在外國人眼裡竟然成了黑暗料理,好吧!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們可沒有忘掉醃海雀,青蛙汁,仰望星空,蝙蝠湯等等令我們這些吃貨望而生畏的西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