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子冒充迪士尼員工賣「內部票」詐騙700萬 一審獲刑13年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東方網記者劉理4月28日報導:因工資入不敷出,上海一90後女孩袁亭(化名)動起了「歪腦筋」。通過對外謊稱自己是迪士尼「總經理助理」,可代購低於市場價一半的「內部票」,最終從多名受害人處套現700餘萬元,部分資金用於整容、買奢侈品、還信用卡等。

4月28日,上海靜安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被告人袁亭因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

一審現場

 女子冒充迪士尼員工賣「低價票」

「因為個人揮霍,我的信用卡欠款大約10萬元。但是我每個月工資只有4500元,光靠這點工資沒有辦法還清債務了,於是我就萌生了做生意的想法。」袁亭在供述中交代。

事實上,袁亭口中而所謂的「生意」,便是冒充迪士尼內部工作人員,通過「高買低賣」迪士尼門票的方式先騙取受害人信任,再忽悠對方進行囤票,從而獲取大量資金。

2018年2月初,袁亭通過朋友圈對外宣稱自己是迪士尼「總經理助理」,可購買低於市場價一半的迪士尼「內部票」。事實上,一張市面上370元左右的門票,袁亭事先從淘寶上以300元左右價格購入,再以200元左右賣給對方。

「等於說我自己是虧了100元左右一張票。因為,我的想法是騙取對方信任後,對方會先打錢給我,之後我並不需要立刻出票。這中間會有一個時間差,我可以在這段時間用這筆錢來還我的信用卡。」

袁亭表示,等待對方需要出票時,自己再用別人的票款來填補這部分的票款,等於是「拆東牆補西牆」。不久後,多人受害人上當受騙,袁亭輕鬆套現,共獲取700餘萬元資金。

據袁亭交代,部份資金被其用於整容、買奢侈品、還信用卡等個人消費。2018年6月4日,因無法填補資金缺口,袁亭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法官:年輕人不能盲目追求高消費

法官當庭宣判

在一審中,袁亭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當庭落淚,並向受害人道歉。

其代理人在發表辯護意見時表示,犯罪金額應以她實際詐騙揮霍的130餘萬元金額為準。同時,袁婷沒有犯罪前科,又是自首,懇請法院在量刑上酌情減輕處罰。

4月28日上午10時,靜安法院法官陶琛怡當庭宣判,被告人犯罪後能夠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從輕處罰。但鑑於被告人截至目前沒有實質退賠被害人的經濟損失。故該退賠的情節,本院不予考慮。

綜上,被告人李曉琴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違法所得責令退賠,發還各被害人。

二審現場

宣判結束後,陶琛怡告訴東方網記者,「被告人她自己用於揮霍的價格有一兩百萬。但是,我們計算這個詐騙金額,總金額還是以被害人的實際損失來計算的。」

陶琛怡表示,被告人在進行詐騙時體現了其利慾薰心、盲目追求高消費的一面,導致信用卡欠款,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年輕人不能盲目追求高消費。

「另一方面,對於被害人而言,不能輕信別人。特別是像迪士尼這種大公司,不可能短時間內出現這麼大量的所謂半價票,切莫貪小便宜。」

來源:東方網

相關焦點

  • 90後女子自稱迪士尼員工,低價倒賣迪士尼門票,4個月賺了700多萬
    導語:90後女子自稱迪士尼員工,低價倒賣迪士尼門票,4個月賺了700多萬很多黃牛都會在一些熱門商品或者是門票出售的時候,大量購買然後在倒賣給其他有需要的人,這樣就可以賺取一定的差價。不過在上海,卻有一個妹子,虧本賣迪士尼門票,結果4個月內反而賺了700多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妹子叫做小婷,是一名90後。之前在迪士尼實習過一段時間。開始工作後,小婷的生活情況一直都入不敷出,因為小婷的消費水平實在是太高了,她的工資根本就支撐不了她的消費。
  • 男司機冒充港大博士詐騙女子七百萬 購入房產和保時捷獲刑12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男司機冒充博士詐騙女子七百萬,購入房產和保時捷獲刑12年在遊戲網站上,80後女子邂逅「港大博士」。談了兩年戀愛,被騙了700餘萬元。騙得700餘萬元後,購買了四川省某市內房產2套、價值100多萬元保時捷汽車1輛等。8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獲悉,經該院提起公訴,日前,黃浦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盧格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三十萬元。
  • 冒充高官家屬行騙 冒充某副國級領導妹妹省長親屬行騙600萬
    冒充高官家屬行騙究竟是怎麼回事近日,一則冒充高官家屬行騙的新聞受到網友的關注。揚子晚報訊 湖北中年女子吉某某冒充中央及省部級高官親屬或夫人,以幫人安排子女就業、入學、疏通司法機關「撈人」等為由,騙取多名受害人600萬元。2016年南京鼓樓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該女子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10萬元。我們一起去看看詳細的報導吧!
  • 債主未報案警方「主動」抓人 男子因詐騙獲刑13年
    因為在此案件中,被法院一審認定為詐騙受害人的方某,自始至終堅持認為她與鄧家發之間只是借款關係,鄧家發對她沒有詐騙的故意,自己也從沒有向警方報過案。  一審判決後,鄧家發不服並通過律師向浙江省高院提出上訴。
  • 崑崙銀行90後原職工詐騙近230萬還網絡賭博 獲刑13年
    經審理查明,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間,被告人王某祁利用銀行工作人員身份,通過虛構能夠幫助購買銀行內部高額理財產品、辦理銀行免息貸款等方式,先後騙取被害人秦某、薛某及其親友、範某、王某人民幣229.9502萬元(以下幣種同)。
  • 【法治熱點早知道】女子參加新員工聚會,醉酒後被認識僅兩天的同事...
    ◇ 封 面 女子參加新員工聚會,醉酒後被認識僅兩天的同事帶走並強姦,判了! 近日,深圳寶安區法院對備受關注的深圳女子在「新員工入職聚會」醉酒疑遭強姦案進行一審判決,鄒某躍犯強姦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
  • 兩男子冒充國家機關人員 謊稱承攬加油站詐騙千萬獲刑
    兩男子冒充國家機關人員,謊稱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詐騙千萬獲刑新京報訊(記者 王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幫人安排進入國家機關工作以及解決小吃店拆遷等事由,騙取他人錢款近1000萬元。
  • 詐騙38萬餘元!陝西一男子冒充廠家 假賣口罩獲刑9年
    有人就瞅準了時機以「賣口罩」為噱頭賺起了「黑心錢」,讓無數急需用口罩的人遭遇了財產損失。5月9日,渭南市臨渭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在臨渭區看守所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一起涉疫情詐騙案,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米某有期徒刑9年,並處罰金10萬元,同時對被告人米某的違法所得繼續予以追繳。有期徒刑9年?
  • 迪士尼半價票,真的!賣了幾百張,又有了香港遊三折券!這是什麼套路
    關注1818黃金眼 看百態人間世朱先生的老婆和妹妹,在微信群裡認識了一個人,說是有渠道可以半價拿到上海迪士尼門票。兩人試著買了幾張,居然是真的。 兩人就開始拿票轉賣,可是賣著賣著, 貼進去幾十萬。對方說原價近400塊錢的上海迪士尼門票,她通過內部渠道只要200塊錢,並且承諾合法有效,可以放心消費。
  • 兩男子冒充國家機關人員 謊稱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詐騙千萬獲刑
    (原標題:兩男子冒充國家機關人員,謊稱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詐騙千萬獲刑) 新京報訊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幫人安排進入國家機關工作以及解決小吃店拆遷等事由,騙取他人錢款近1000萬元。
  • 摳腳大漢冒充女性詐騙獲刑
    瑞昌法院網訊 瑞昌一男子冒充年輕女性以可以見面發生性關係為誘餌詐騙他人現金。近日瑞昌法院公開開庭審結了陳某某詐騙一案。一審以陳某某詐騙罪判處其拘役四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被告人陳某某在網上虛構住址,利用微信和連信APP等網絡工具冒充年輕貌美女性,添加附近男性為好友,然後以可以與對方見面或者發生性關係為條件,要求對方先發紅包的方法,先後騙取了5名被害人共計3552元人民幣。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網際網路上虛構自己的身份信息,冒充婦女詐騙他人錢財,數額較大。
  • 中原銀行員工詐騙66萬獲刑:私刻印章假扮銀行存款
    經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9月份以來,楊某利用自己為中原銀行員工的身份,以銀行存款任務沒有完成為由,以高息為誘餌,製作蓋有虛假銀行印章的存款證明,分別騙取兩位受害者存款40萬元、29萬元,違法所得款項被楊某用於炒股票、期貨等揮霍。據受害人1證實,2017年9月,其經親屬介紹認識了在中原銀行工作的楊某。
  • 「80後」女子冒充銀行員工獨自一人詐騙34億元,送客戶蘋果產品逾...
    高達34.87億元的集資詐騙大案,竟由85年出生的女子隻身一人完成。近日,北京市二中院披露一起34.8億元集資詐騙案,在沒有團夥成員協助情況下,85年出生的竇某僅憑一己之力就操控全局。為了持續騙取資金,竇某送給被害人蘋果產品達500餘萬元,並花費上千萬元安排出國旅遊。
  • 男子利用QQ冒充老總詐騙136萬:李書福參股公司「中招」,4人獲刑
    年產值90億元。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劉習軒為了實施詐騙在網上購買了「四件套」(銀行卡、U盾、電話號碼、身份證複印件),於2019年12月23日通過「天眼」平臺查詢到「廣西百礦潤泰鋁業有限公司」,然後冒用該公司老闆邢某的身份發送郵件、組建公司高層QQ群進行對話、謊稱公司項目保證金需退還等,該公司出納員陸某被騙後將人民幣136萬匯到戶名為楊光偉的銀行帳號。
  • 90後單身「女店主」組隊尋男友 騙錢成功後送「奢侈品」回禮
    貿易公司不務正業,將業務員組成「雄鷹隊」「戰狼隊」「衝鋒隊」,以聊天交友名義取得男性信任,想方設法誆騙錢財……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1月12日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根據在詐騙集團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涉案金額、被抓後退贓等情節,「雄鷹隊」13名被告人一審被判處7年6個月至拘役5個月(緩刑10個月)不等的刑罰。
  • 介紹「商務情人」騙財色 一對男女終審獲刑
    一專門誘騙年輕女性的二人團夥,以給富二代、老闆等介紹「商務情人」為名,與受害女性發生性關係後,再以領取「酬勞」需先交納保密費、會員費等騙取對方錢財。  新京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三中院獲悉,此案中8名受害女子共被騙取84萬餘元,兩被告人曹某、尹某(女)分別因詐騙罪終審獲刑13年和5年半。
  • 男子冒充港大博士詐騙「女朋友」700餘萬元獲刑12年
    男子盧格與離異女子劉曉通過網際網路遊戲認識,他以香港大學博士的身份向劉曉表白。兩人確立了戀愛關係後,盧格便以日本留學生活費、在日本訂購抗癌藥針等各種理由,從劉曉處索取費用,共計人民幣700餘萬元,現金數十萬元。
  • 吉林農戶遭強拆獲賠700萬後被訴詐騙:服刑四年再審改判無罪
    新京報訊(記者 袁靜偉 馬駿)11月20日,吉林長春興業監獄外,因合同詐騙被判12年的蘆志鋼經再審無罪後和家人團聚。2015年10月,蘆志鋼家遭遇暴力拆遷,開發商在支付完補償款當天,以蘆志鋼涉嫌合同詐騙為由報警。經一審二審,蘆志鋼獲刑12年。2019年5月,吉林省高院再審開庭審理此案。
  • 券商員工聯手銀行副行長賣「假理財」,詐騙1100多萬,竟拿700萬炒股,結果血虧僅剩15萬……
    知名券商夥同國有銀行副行長以兜售券商「內部員工高年化率理財產品」為幌子,詐騙多名投資者1100多萬元。同時,兩位被告人為了獲得更高的回報,經不住「行情很好可以賺很多錢」的誘惑,將多數騙來的錢款投入股市後巨虧,最終雙雙獲刑……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對胡某兵和姚某合同詐騙罪的二審刑事判決書,揭開了這起大案的來龍去脈。
  • 女主播為讓人刷禮物衝人氣,冒充省領導女兒詐騙500萬,一審獲刑10年
    為了直播間的禮物冒充領導女兒因為形象靚麗,2018年7月,時年24歲的李倩開始籤約做專業直播。同年10月,才直播2個月的李倩,認識了那個影響她一生的男人歐凱。那時的歐凱喜歡看直播,通過直播和李倩相識,2018年12月份兩人見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