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一封信⑤|告別語言暴力

2021-02-19 湖州教育

告別語言暴力

親愛的家長朋友: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通過語言和孩子傳遞信息、交流思想。

語言是有力量的,使用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會增進親子感情,促使孩子不斷進步、健康成長,取得雙贏;講得不好,甚至使用語言暴力,則會「惡語傷人六月寒」,導致兩敗俱傷。

有人說,父母的言行裡藏著孩子的未來,這話一點也不假。如果父母能對孩子好好說話,那麼一定會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相反,經常用過分的語言刺激孩子,會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曾看過知乎上一個提問:「什麼是語言暴力?」

高贊的回答是:「對孩子來說,父母的習慣性差評、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語言,包括說話時鄙夷的神態和不耐煩的姿勢,都可歸為語言暴力。

現實生活中,來自父母的語言暴力,好比一把無形的利刃,傷孩子最深,比揍孩子一頓更可怕。

「豬腦子」「怎麼這麼笨」「沒出息」「怎麼不去死」,這些惡毒的語言,為人父母的你,有沒有說起過?

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帶給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電視劇《門第》裡面,張華就是這樣。

    張華是一名北漂,在北京晃蕩了5年,仍然住著地下室,每天擠地鐵。    有一次,張華把上司給打了,因為他業務量在公司排名靠後,上司罵他:「你怎麼能沒用成這樣!」他頓時怒髮衝冠,揮手就揍過去。
     他對「沒用」這個詞極其敏感,因為小時候父母經常罵他沒用。父母總是拿張華和別人家孩子比,一旦他做得不好,就會立刻陰沉下臉,罵:「你怎麼能沒用成這樣!」     長大後,張華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怎麼能沒用成這樣!」他發誓再有人罵他沒用,一定打死他!     心理醫生告訴我們,這種問題叫童年心理陰影,是父母給的。

     語言會傷人,尤其是由至親說出時,它的鋒利程度還會加倍。有的時候,語言甚至會成為無形的殺人兇器。
    2017年12月2日,泰國一家超市,兒子沉迷於電腦遊戲,父親怒不可遏,拿來一把上膛的手槍,放在兒子面前,並說道:「有種你就別活了!」     父親說完這句話後,兒子顯然驚呆了,但還是拿起了槍,在父親轉身的一瞬間,他真的對準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等父親回過神來,兒子早沒了生命體徵。     我們無從知曉這個年輕人心裡在想些什麼,也許也曾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深深自責,也許也曾想改過自新重新開始。但不可否認的是,父親的最後一句話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的父母經常毫無顧忌地對孩子打擊、嘲諷甚至謾罵,卻不曾想,語言暴力雖然不攻身,但攻心,傷害指數特別驚人。     語言暴力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它不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更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日積月累,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敏感,經常會在內心不斷地責備自己、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語言暴力會導致孩子情緒消極和行為叛逆。心理學有個詞叫「消極暗示,當我們總是貶低孩子,將孩子身上的小毛病放大和標籤化,孩子不會出現積極向上的情緒,而是不自覺地往這些標籤上靠攏,形成怪圈,並出現和父母對著幹的叛逆行為。     語言暴力會讓孩子形成攻擊型人格。在語言暴力薰染下的孩子,耳濡目染了「呵斥、貶低、恐嚇、羞辱」等暴力方式,孩子的人格也被潛移默化影響了。有些孩子進入社會後,就會充滿攻擊性,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其實,所有的語言暴力,幾乎起不到一丁點的教育效果,本質上,它只不過是父母怨氣與憤怒的宣洩。     批評是教育孩子最常用的手段。按照批評的效果來說,批評可以分為破壞性批評建設性批評兩種。     有一次去接兒子放學,剛接到兒子,就聽到旁邊有位母親拎著自家孩子的耳朵在教育:     「爸爸媽媽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不爭氣,對得起我們嗎?」     「還有臉哭,你都快成廢物了,還好意思哭?下次你考99分,媽媽就帶你去玩。」

10歲左右的孩子,被母親如此詆毀、攻擊,讓孩子產生負疚感。還不忘隱秘地表達有條件的愛,這母親簡直把破壞性批評演繹成了教科書。

建設性批評通常關注的是孩子的具體行為,不進行人身攻擊,在批評的時候通常還會提到孩子的優點,並為其改進提供建議和意見。

建設性批評下的孩子通常能夠在父母的批評中反思自己的行為,虛心接受批評,在父母的建議和幫助下積極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從而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

如何對孩子說話是一門藝術,低聲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當孩子犯錯時,你憤怒地大吼大叫,結果無非兩種:

孩子被你嚇住了,滿腦子的恐懼感,根本沒心思去思考為什麼錯了,只盼著你趕快結束訓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擊你,也不考慮錯在哪了,只想著如何跟你對著幹。

但是,當你壓低聲音、語調平靜,嚴肅地跟孩子談話時,你會在孩子眼裡變得不怒自威,這時候你再跟孩子講道理、辯對錯,效果就會好很多。

家,是愛與溫暖傳遞的通道。請停止語言暴力,接納孩子,好好說話,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2020年6月

相關焦點

  • 家長千萬別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家庭教育|語言暴力|傷害_網易親子
    很多家長認為,打孩子就是家庭暴力。其實不然。在現代社會,很多家長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下,在學校應試教育的挾持下,經常對孩子使用「軟暴力」。其中,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在很多家庭裡隨處可見。很多家長也許不以為然:孩子不聽話罵一下又如何,又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何必大題小做?然而,孩子若長期生活在不平等、不被尊重的環境中,語言暴力將給孩子帶來的嚴重的危害。
  • 【校園動態】防治校園欺凌暴力致家長的一封信
    防治校園欺凌暴力致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門先後印發了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防治工作方案。 學校堅決反對各種程度和形式的欺凌和暴力行為,嚴肅校規校紀,規範學生言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孩子的成長需要家校共育,學校家長要攜起手來,共同防範校園欺凌和暴力在我們孩子身上發生。請家長知曉並做到以下事項: 一、家長怎樣辨別孩子遭受欺凌暴力?
  • 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而低齡語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語言暴力就屬於這一類。
  • 家長的語言暴力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和傷害?
    被家長罵得一頭霧水,可能孩子還不自知,因為TA並不知道自己真正錯在哪裡,或者自己真的錯了嗎.....那麼家長的語言暴力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傷害呢?是越罵越成才嗎?可能家長罵完之後,看起來有的孩子沒有任何反應,表面很平靜,但是無論TA作何反應,如果這個孩子被長時間的語言暴力的話,有極大可能TA將成為一個自卑到骨子裡的人。將來TA的社交有可能會出現障礙,那麼TA與人交往時(尤其是大眾場合下),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與害怕,以致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當遇到問題時,TA總認為自己不行,缺乏處理事情的勇氣和信心。
  • 孩子脾氣暴躁愛打人,家長訓斥不管用,三招讓娃告別「暴力」
    這就讓很多家長在情急之下直接訓斥孩子。但是父母的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傷,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會有影響的。2.直接體罰孩子對於一些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的家長來說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體罰了,父母使用這種方法原本是希望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家長們,請你們停止語言暴力
    這個我也知道但是她們也有時候,在發生一些事情時,或者我們惹她生氣時,或者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總之會有那麼一個導火線引燃時,就會扯著大嗓門對我們進行語言攻擊。最傷害人的話莫過於「你去死」「你去滾」「不養你了」。。。。。
  • 家長語言暴力孩子怎麼辦?
    那就是我老公,孩子爸爸,時不時地對孩子進行一些「語言暴力」。今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老公打來電話說孩子本子忘記帶了。因為當時時間已經不太夠,我還是折回家去拿。到了單元門口,他從家裡出來送本,放進孩子書包的時候,他對著孩子說了句:「廢物」之類的話。由於太刺耳我只記住了這兩個字。匆匆趕路,一路上我心情複雜,心裡滿是憤怒。
  • 安陽市開發區高級中學致家長的一封信
    安陽市開發區高級中學致家長的一封信
  • 語言凌辱也是校園暴力
    一提起校園暴力,人們很容易聯想起各類傷害案件。實際上,所謂「校園暴力」,不僅是指人身傷害的暴力事件,同時也包括語言傷害、精神傷害等「軟暴力」。語言凌辱當然也是暴力的一種,而且危害還很嚴重。孔子說,上士殺人用筆端,中士殺人用語言,下士殺人用石盤。在孔子看來,語言傷害顯然比直接動手更嚴重。因此,才有諸葛亮舌戰群儒、三氣周瑜的故事。
  • 「家長別罵孩子了」,哈佛博士: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比打還嚴重
    哈佛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暴力的不可取,很少對孩子進行身體上的懲罰。然而另外一種暴力卻正在悄然席捲我們的生活,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時,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語言暴力對孩子進行打擊。
  •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一生的心理陰影,家長要重視
    1.發洩自己的心情大多數家長選擇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只是因為心情不好而已。他們將這股怨氣撒在了孩子的身上,全然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這類家長通常都是在外界受到了委屈,一度產生抱怨的心裡,從而找到比自己還要弱的對象進行侮辱和詆毀。很顯然,那些孩子在他們的眼裡就是弱勢群體,繼而成為了這條情緒鏈中的受害者。
  • 從沒有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家長的語言暴力,孩子承受不起
    俞敏洪曾經說過:&39;刀子嘴豆腐心&34;家長的心夠狠,才會任由自己情緒失控對孩子說出各種語言暴力,並且不知錯、不道歉、不悔改。但是,&34;&34;之類的語言暴力,卻會成為孩子的心理陰影,孩子根本承受不起。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家長們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語言暴力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一起走進今天的《成長的煩惱》。 首先,家長謾罵孩子、甚至嚴重的出言不遜,冷嘲熱諷,這都是語言暴力;其次,像「你上一邊去,別在我身邊待著」這種拒絕孩子的語言,其實也是語言暴力。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語言暴力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愛孩子,就請收起語言暴力,給孩子尊嚴,別再做一言不合就開罵的粗暴人。(詳見7月24日《石獅日報》四版) 「你閉嘴?」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沒長腦子啊?」「養條狗都比你聽話!」人人都知道家庭語言暴力對家庭會產生嚴重影響,卻往往「管不住嘴」。
  • 父母的這些話,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家長要拒絕「語言暴力」!
    到底為什麼家長的愛不停止地傳遞,到孩子那裡,怎麼就成了一種負擔,甚至成為了一種傷害。家長應該仔細了解一下了,究竟何為「語言暴力?」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的語言暴力是指家長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教育自己的孩子,致使孩子感到自我懷疑,進行自我否定,進而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到受到了摧殘,很多時候,語言暴力的根源在於由於關係的不平等,抹殺了自己的反抗意識,一味接受,久而久之,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
  • 孩子自卑膽小,是家長語言暴力的結果
    但是,有些家長總是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把孩子說一通,如果只是簡單的批評孩子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的話語過於激烈,充滿了諷刺、詆毀、看不起的詞語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感中,導致孩子對自己造成負面的認知評價,這種想法會不斷延伸放大,進而讓孩子養成膽小的性格。語言暴力是讓孩子變自卑的原因。
  •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類似這樣的負面言論父母們一定很熟悉,也許這在一些家長看來是很常見的表達,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司空見慣並不代表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語言暴力有多攻心?遠遠比父母想像的要嚴重許多。
  • 教育應拒絕語言暴力
    對語言暴力說「不」——第九個中國困境兒童關注日社會倡導活動暨2019中國兒童福利與兒童保護十大進步事件發布會前不久在深圳市召開。與會專家表示,在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兒童在面對成年人時,處於弱勢地位,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易受到語言暴力的傷害。
  •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家長你還在用這把「刀」嗎?
    這也引得人們對語言暴力的影響展開深入的思考。也許有些家長覺得語言暴力離孩子很遠,但是事實上,孩子們卻是語言暴力的最常見的忍受者。「你怎麼這麼笨啊!」「你這麼挑食,你個小饞貓!」類似這樣的負面言論父母們一定很熟悉,也許這在一些家長看來是很常見的表達,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語言暴力。司空見慣並不代表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語言暴力有多攻心?遠遠比父母想像的要嚴重許多。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或貪玩,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喜歡玩遊戲或者是貪玩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比起遊戲、貪玩來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說話態度,更直接關乎著孩子的成長與未來。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