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如何閱讀一本書》
1、第一層次的閱讀:基礎閱讀。
小孩子首先接觸的就是這個層次的閱讀。他的問題(也是我們開始閱讀時的問題)是要如何認出一頁中的一個個字。關心的只是寫這句話的人所用的語言。
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要問讀者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什麼?」,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還是一直會碰上這個層次的閱讀問題。譬如,我們打開一本書想讀的時候,書中寫的卻是我們不太熟悉的外國文字,這樣的問題就發生了。這時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努力就是去弄清楚這些字。只有當我們完全明白每個字的意思之後,我們才能試著去了解,努力去體會這些字到底要說的是什麼。
2、第二個層次的閱讀:檢視閱讀。
特點是強調時間。在這個閱讀層次,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項閱讀的功課。譬如他可能要用十五分鐘讀完一本書,或是同樣時間內念完兩倍厚的書。
因此,用另一種方式來形容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
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上,你的目標是從表面去觀察這本書,學習到光是書的表象所教給你的一切。這筆交易通常是很划得來的。
如果第一層次的閱讀所問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什麼?」那麼在這個層次要問的典型問題就是:「這本書在談什麼?」這是個表象的問題。還有些類似的問題是:「這本書的架構如何?」或是:「這本書包含哪些部分?」。
大多數人,即使是許多優秀的閱讀者,都忽略了檢視閱讀的價值。他們打開一本書,從第一頁開始讀起,孜孜不倦,甚至連目錄都不看一眼。因此,他們在只需要粗淺翻閱一本書的時候,卻拿出了仔細閱讀、理解一本書的時間。這就加重了閱讀的困難。
3、第三種層次的閱讀:分析閱讀。
比起前面所說的兩種閱讀,這要更複雜,更系統化。隨內文難讀的程度有所不同,讀者在使用這種閱讀法的時候,多少會相當吃力。
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如果說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裡,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
分析閱讀永遠是一種專注的活動。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讀者會緊抓住一本書,一直要讀到這本書成為他自己為止。
4、第四種層次的閱讀:主題閱讀。
這是所有閱讀中最複雜也最系統化的閱讀。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但只是書本字裡行間的比較還不夠。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此。藉助他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裡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因此,很顯然的,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