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iremen形容消防員 《小豬佩奇》被批性別歧視

2021-01-08 網易娛樂

觀察者網3月22日報導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最近又火了,不是因為洗腦的豬叫,也不是因為「吹風機鼻子」,這一次,他們涉嫌「性別歧視」。

倫敦消防局近日連續發文指責《小豬佩奇》等動畫片裡用「firemen」而不是「firefighters」來形容消防員,會讓女孩子不想當消防員。事情一出,引發網友熱議。

16日,倫敦消防局發布了一條「歡迎芭比娃娃消防員」的推特來呼籲大家參與「消除消防性別歧視(FirefightingSexism)」的運動,配圖中的大美人芭比戴上了消防帽。

結果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小豬佩奇》在2009年的一集《消防車》中,用「firemen」來指消防員,而不是現在普遍使用的「firefighters」這個無性別指向的詞語。於是,該網友評論倫敦消防局:看來《小豬佩奇》劇組沒看到。

倫敦消防局17日對此作出回應,發推喊話《小豬佩奇》製作團隊,「我們已經30年沒用『firemen』這個詞了」,這種「過時的刻板的性別特指的詞會阻止女孩們成為消防員的」。

倫敦消防局認為,在孩子中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小豬佩奇》,應該加入「消除消防性別歧視」的運動。

在批評《小豬佩奇》的同時,倫敦消防局順便點名了英國老牌兒童節目《消防員山姆(Fireman Sam)》。該節目1987年開播,節目名稱中的「消防員」一詞用的正是代表男性的Fireman。

消防員山姆(左)和小豬佩奇(右)(圖源/外媒)

消防局的推文頓時引發了爭議。

有網友發布了一張《小豬佩奇》故事書的圖片,來證明其中明顯有幾位女消防員,包括小豬媽媽。

還有網友指出《消防員山姆》中也有女性消防員,「佩妮·莫裡斯(Penny Morris)這個角色就沒有價值了嗎?」但被倫敦消防局回懟:佩妮的角色完全被過時的「fireman」的說法貶低了。

18日,電視節目主持人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也加入論戰,他在推特上寫道,如果女性因為卡通節目使用的名稱就認為是「男性刻板印象」而不願當消防員,或許是「這些女性不適合當消防員」。

摩根還在英國獨立電視臺(ITV)的《早安英國》節目中拿「Postman(郵遞員)」舉例,因為這個詞在英文中只有男性指向的寫法,還沒有中性的寫法。「消防員山姆是邪惡的話,郵遞員派特也是邪惡的了?那就更別提黑白兩色的貓了,那是雙重種族歧視」,摩根激動地說。

但是,一些家長選擇支持倫敦消防局。他們認為這關係到女孩們「能不能認識到女性消防員的存在,認識到如果她想成為一名消防員也是可以的」。

倫敦消防局表示,該局目前僱傭了354名女性消防員,佔其業務人員的7.39%。根據政府統計,在英格蘭和蘇格蘭,女性消防員僅佔5%,而在北愛爾蘭,這一比例更低,為3%。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日報導稱,倫敦消防局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需要挑戰過時的語言,我們的研究表明,這種語言正在阻止小女孩和女性把消防當作一種值得的和專業的工作」。

「有很多報導稱,一個名叫埃斯米的四歲女孩回到家裡,說她不能當消防員,因為她是個女孩。這表明兒童卡通片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媒體們應該尊重我們,並像過去30年那樣稱呼我們為『firefighters』,」發言人補充道。

《消防員山姆》的製作公司美泰向CNN聲明說:我們對所有消防員和他們所做的工作表示極大的敬意;我們致力於通過為兒童製作的娛樂節目,來最適當地展現出消防員的工作。

「我們意識到需要對此保持關注,我們將繼續評估這部劇,以確保山姆仍然是一代學齡前兒童夢寐以求的英雄,」美泰公司在聲明中說。

目前,《小豬佩奇》的導演阿斯特利、貝克、戴維斯和製作公司都沒有對此作出回應。

作為一部英國學前電視動畫片,《小豬佩奇》被視為歷年來最具潛力的學前兒童品牌。故事圍繞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有趣地宣揚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自2004年5月31日發行首播後,已經在全球180個地區播放,現已播出6季。

本文來源:觀察者 責任編輯: 李思_NBJ11322

相關焦點

  • 《小豬佩奇》性別歧視?倫敦消防局批其用詞不當
    頗受歡迎的英國兒童電視節目《小豬佩奇》近日被倫敦消防局公開批評,稱該節目在提到「消防員」時使用的是fireman,而不是已經更加普及的firefighter,是性別歧視行為。同時,倫敦消防局還對芭比娃娃提出表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小豬佩奇這次又火了?竟因英文單詞歧視被罵,網友:欠一個解釋!
    導語:小豬佩奇幾乎在一開播就收穫了滿滿的播放量和粉絲。近日,小豬佩奇頻頻上熱搜,竟是因為劇中有不當言辭。《小豬佩奇》在劇中提到消防員一詞的時候,用了「firemen」帶有性別歧視的詞。畢竟小學的我們用的都是「firefighter」。這種言辭一出現很多網友表示:這讓想當消防員的女生怎麼辦?《小豬佩奇》一出場消防車的時候,心裡總是豎起來敬畏的心情。
  • 《小豬佩奇》:都是單詞惹的禍
    小豬佩奇但是,於3月21日。據英國新聞報導社報導,《小豬佩奇》在劇中有性別歧視。在某一集中,消防員的單詞u用firemen帶有性別歧視,而沒有用推廣的firefighter,因此被倫敦消防局批評原文倫敦消防部表示firemen帶有嚴重的性別歧視,我們已經三十年沒有使用了,而是改為了firefighter.
  • 小豬佩奇存在性別歧視,消防員這個詞沒能「滅火」反而讓佩奇更火
    就是這兩天,本來就很火的「佩奇」更加火上加火了,原因就是因為《小豬佩奇》被英國倫敦消防局批評搞性別歧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英國天空新聞臺3月20日的報導,動畫片《小豬佩奇》此前在節目中提到消防員時,都用的是「fireman」這個有明確性別指向的詞語,而沒有用現在普遍使用的「firefighter」這個無性別指向的詞語,隨後倫敦消防局在社交平臺向《小豬佩奇》製作團隊發聲:你們的用詞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使用過時的刻板詞彙會讓女孩子不願意當消防員。
  • 火爆動畫小豬佩奇被指裡面涉及性別歧視!
    小豬佩奇是如今很多孩子喜歡的一部動畫片,是由英國推出的一部學前的動畫,講述了小豬佩奇還有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還有小豬佩奇的父母,豬爸爸豬媽媽一家人,並且小豬佩奇還有許多的朋友的故事。
  • 小豬佩奇性別歧視?倫敦消防局喊話了,都是這個單詞惹的禍!
    據英國天空新聞臺20日報導,《小豬佩奇》此前在節目中提到消防員時,都用的是「fireman」這個有明確性別指向的詞,而沒有用現在普遍使用的「firefighter」這個無性別指向詞語。倫敦消防局通過社交平臺向《小豬佩奇》節目製作團隊喊話:「你們的用詞對孩子有很大影響。
  • 英語中的性別歧視
    英語中的性別歧視(Sexism in English)是20世紀六十年代英語國家廣泛關注的問題。
  • 網友批《小豬佩奇》稱孩子學豬叫 家長:動物歧視?
    (原標題:娃看《小豬佩奇》學豬叫?家長:學豬叫怎麼了,動物歧視嗎)但也有家長認為,類似於《小豬佩奇》這樣的動畫片「三觀正」,孩子從中學會禮貌、語言能力也得到提升,「為什麼不能學豬叫呢,動物歧視嗎?」孩子愛豬叫、學狗爬,一口一個「俺」《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部英國學前教育電視動畫片,圍繞主人公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展開。
  • 雙語-英文中的「性別歧視詞」
    If you don’t pay close attention, you can come off as impolite, or even worse — if you are a man — a sexist jerk.在英美等國,政治正確與性別平等都是頭等大事。用正確的詞彙描述女性並非易事,如果你不夠謹慎,輕者將被視為無禮,重者(如果你是男性)則會被當做歧視女性的蠢貨。
  • 關於職場性別歧視,英文中又有了個說法叫 hepeat
    比如,用 hepeat 可以這樣造句:「剛剛開會,我又被 hepeat 了!」「哼,他這個被老闆採納了的建議,其實就是在 hepeat 我嘛!」這條 twitter 很快獲得 20 萬次贊和 6 萬多次轉發,人們紛紛回應自己遭遇過的類似情形,還有轉發者表示她們「每天都在遭受這些」或者「從小到大一直是這樣」。
  • 盤點英文中帶有性別歧視的詞
    他的一位員工黛比·希爾(Debi Hill)為他辯護道:「他並不是性別歧視,我們在他面前感覺很受尊重。」但他選擇用「女孩」這樣的詞來形容一起工作的成年女性,這個做法引起了公眾的騷動。(這些例句都來自於Tickled Pink一書) 沒有人會說「爭強好勝的男人」(feisty male),因為這類形容詞展現了詞彙的性別之分,同時也展現了日常生活中更廣泛的性別歧視。女性被貼上的標籤通常都帶有貶義,但這些標籤永遠不會被用在男性身上。 在過去的幾年間,一直有人提出要摒棄這些詞彙。
  • 性別歧視真的無處不在?
    廣告中的性別歧視  總被塑造成傳統的賢妻良母形象  網友KoKo上大學時曾進行過性別歧視的社會調查,她說,在廣告裡面性別歧視體現得很明顯,比如電視廣告中,一對父子在看電視,兒子隨口對媽媽說「媽,飯怎麼還沒做好!」在電視廣告中,女性往往被塑造成傳統的賢妻良母形象。  徐敏點評:在廣告中性別歧視很突出,很嚴重。
  • 男女平等了,為何還存在性別歧視?怎麼看就業性別歧視?
    人民網昨天發布《人社部等9部門: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稱,人社部、教育部、司法部、衛生健康委、國資委、醫保局、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門發布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說,要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
  • 「性向歧視必然是性別歧視」:美國最高法院釋法與立法之爭
    不過,不同意判定的保守派大法官阿利託(Samuel Alito)則在其不同意見書中怒批「今天法院所做的可以一字記之:立法」,直斥判決本質上是僭越國會立法權的行為,是借「釋法」之名行立法之實。此案分別由三宗同性戀者或跨性別人士被解僱的案件引起。
  • 淺談英語中的性別歧視現象
    #性別歧視因此,稱呼警察,一律用police officer,不管是男是女,職位或高或低。英語中的性別歧視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爭議不斷的話題,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西方社會對於英語中的性別歧視特別敏感,如果有人對女性講話時用了有歧視性含義的語言,就會被指責為「性別歧視者」(Sexist)。
  • 學術界的第三種性別歧視
    Scientometrics(科學計量學)雜誌2018年4月號發表了波蘭的Aleksandra Cislak、瑞士的Magdalena Formanowicz和以色列的Tamar Saguy等三位心理學者合著的文章,Bias against research on gender bias(對性別歧視研究的歧視),文章的研究視角很有意思
  • 學者批蔡當局歧視少數民族:不能等出事再來擦屁股
    學者批蔡當局歧視少數民族:不能等出事再來擦屁股 2016年10月13日 09:27:13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