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母語環境下,怎麼讓孩子用英語思考?

2021-02-19 小猴趣伴學

「Apple,蘋果;banana,香蕉;orange,橘子……」不少家長在教孩子英語時都習慣翻譯成中文「幫孩子理解」,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方法會阻斷孩子正在發展的英語思維。

01

 什麼是「英語思維」?

所謂英語思維就是用英語思考:在表達時直接將想法用英文表述,而不是先想中文再翻譯成英語。用英語思考的孩子在交流、閱讀時不僅反應更快,而且準確度更高。

02

 如何用英語思考?

國際英語教師協會主席Herbert Puchta給出了方法:

孩子學習名詞時,使用圖片幫助孩子理解,而不是翻譯成中文。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磨耳朵」的意識,聽英語兒歌、故事磨耳朵時配合圖片、實物讓孩子理解內容,能讓孩子之後聽到英文時聯想實物而不是其中文翻譯。

學習動詞時,想方設法讓孩子動起來。聽指令做動作遊戲能讓孩子在聽到英文時直接想到其動作(而不是中文意思)。比如,家長說「jump」,孩子就要跳一下,或家長跳一下孩子說出「jump」,逐漸加快遊戲節奏,孩子的英語聽力反應能力會越來越快。

在學英語時要調動孩子各個感官,孩子不僅會感受到學英語的快樂,同時學會用英語思考。比如學習單詞snake時,老師或家長可以一邊模仿蛇扭扭曲曲的爬行動作,一邊說出 snake 。演示越生動、形象,就越容易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未來看到蛇就知道這是 snake,聽到 snake 就知道這是蛇。

學英語時浸泡在純英語環境,不用中文引導孩子也是培養英語思維的關鍵點。外教課堂能給孩子更沉浸的學習體驗,和更純正的英語輸入(孩子對語音的模仿能力超強,在啟蒙階段聽純正語音非常重要)。

學前的孩子在學英語時有天然的優勢:正處於英語學習黃金期的孩子們不僅學習效率高,也更容易形成用英語思考的能力。學英語時避免中文翻譯,讓孩子用學母語的方式學習,養成孩子的英語思維。

關注小猴趣伴學

啟蒙路上不迷路

每周三

關於英語啟蒙的常見問題

來這裡找答案~

相關焦點

  • 非母語環境下,如何培養孩子英語思維?
    作為非英語母語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無論在紙面上還是腦子裡,都習慣去做「翻譯」。反過來,我們用英語對話時也是一樣,先在腦子裡用中文打好草稿,然後把這句話翻譯成英文所以一個具有英語思維的孩子會立刻想到&34;,而不會用「樹」這個中文詞來做過渡橋梁。
  • 非母語環境下如何學英語?這樣做絕對有效! | Bookids小課堂
    在非母語環境下如何學好英語?
  • 沒有母語環境,怎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而他的英語,卻十分蹩腳。這個外國學生的故事,在微博上引發了熱議,更有人把這當做英語難學的鐵證——連外國學生都學不好!而他的母語,則因為沒有英語學習環境,學起來會感覺吃力。所以並不是「英語太難,連外國學生都學不好」,而是這個語言環境、語言思維給他設置了天然的障礙。其實,中國學生跟這個外國學生一樣,面對著這道屏障。中國學生無法流利說英語的最大原因就是:無法直接用英語思考。
  • 豆豆藤國際英語 | 專為非英語環境下兒童設計的英語啟蒙課
    想想我們是怎麼學漢語的呢?
  • 智慧口袋English-Time:沒有母語環境,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母語...
    其實,中國孩子無法流利說英語的一個最大原因就是:無法直接用英語思考。很多孩子普遍的思維模式是這樣的:將中文翻譯成英文會拖慢學習英語的進程。作為非英語母語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無論在紙面上還是腦子裡,都習慣去做"翻譯"。
  • 智慧口袋English-Time:沒有母語環境,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母語思維?
    其實,中國孩子無法流利說英語的一個最大原因就是:無法直接用英語思考。很多孩子普遍的思維模式是這樣的:將中文翻譯成英文會拖慢學習英語的進程。作為非英語母語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無論在紙面上還是腦子裡,都習慣去做"翻譯"。
  • 大思英語創造英語母語環境,讓孩子一聽就懂
    大思英語是為4-12歲兒童設計的線上英語聽力啟蒙訓練項目。有人說:大思英語是一家培養天才的機構,堅持用大思英語訓練幾年,小學沒畢業的孩子就能看懂英語原版電影。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學習成果,與大思英語母語式的訓練方法是分不開的。
  • 別再相信「英語母語環境學習」了,這就是個偽命題
    認為母語教學是英語學習最好的方式方法,希望孩子用學習母語的方式學習英語。我們不可能給孩子創造一個12小時以上的英語母語環境。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有的,在中國這種非母語環境下,有沒有英語學的好的人?但是非母語環境下,訓練的總量相對小,效率成為語言學習的關鍵,我們必須在有限的主動輸入和輸出中,
  • 非母語環境培養英語思維的3大秘方
    何謂英語思維?流行的說法:所謂的英語思維,就是英語的掌握程度與母語一樣,可靈活的使用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思維模式,除非從小在英語國家成長,基本上沒有母語的強大幹擾,一般孩子都可以達到這種理想狀態。
  • 母語式英語環境有多重要?認真看完你就懂了!
    把一個三歲中國的孩子放在美國的英語環境中,很快1-2年就能自然習得英語,突破英語聽說,和美國同齡孩子一樣用英語自由的溝通。我們給孩子提供的教育也是考慮到美國人的一個環境就是這樣,只有不斷地聽說,輸入輸出,才能夠培養出孩子的一個語感,和聽力,自然而然就能開口說英語了。
  • LILY英語告訴你:如何真正做到「讓孩子用母語方式學英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LILY英語告訴你:如何真正做到讓孩子用母語方式學英語 在文章開始,筆者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4歲的孩子開始學習英語,是以母語的方式來學習好呢?還是把英語當成第二外語來學習更好呢? 筆者相信絕大部分家長都會很肯定地回答:那當然是以母語的方式來學!
  • 學英語沒有母語環境?三招成功培養孩子英語思維!
    眾所周知,英語教育對每個小朋友來說都至關重要,每個家長也都不願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早的就為孩子選擇了幼兒園以外的英語培訓班。但是,說實話,怎麼學英語?各種道聽途說,江湖秘訣太多了,也讓很多新晉家長無所適從,今天小N就帶大家一起來揭秘英語思維以及怎麼培養英語思維。沒有母語環境,孩子的英語思維應該如何培養?
  • Wonders之旅 答疑篇 沒有母語環境,怎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作為非英語母語學習者或使用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我們都習慣於做翻譯。偶爾遇到一個單詞中英文對應不上,會非常捉急,遇到對應上了但是感覺達不到信達雅的,還會遍查各類字典,但是最終結果令人沮喪,弄懂了個別字眼,但是組織不出成句乃至於成段的英文,大大的挫敗感。
  • 怎樣學英語才能達到母語水平?有什麼可行的方法嗎?
    首先美國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但每天的衣食住行和玩耍全部是在英語環境中進行的。那麼本身英語是一種習得的過程,而不是記憶式的學習的過程。也就是說,非母語的人如果無法在英語浸透式的環境中去獲得英語的語感,就很難像母語為英語的人那樣掌握這門語言。其次,在母語環境中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思考和實踐也都是用英語進行的。
  • 【乾貨】沒有母語環境,怎麼培養你的英語思維?(附視頻)
    作為非英語母語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無論在紙面上還是腦子裡,都習慣去做「翻譯」。比如,我們讀到一段英文,第一反應常常是弄清楚每個單詞對應的中文意思是什麼,要把中文意思串起來,才能明白這段英語說了個什麼事兒。我們用英語對話時也是一樣,先在腦子裡用中文打好草稿,然後想想「這句話翻譯成英語是什麼樣的?」
  • Annie鄰居跟你分享 沒有英語環境下 孩子怎麼學英語
    Annie做了近三年的少兒英語,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如何在沒有英語環景下,讓孩子學好英語。。。
  • 母語強勢如何在家營造英語語言學習環境
    語言環境有多種:一般地說,有自然語言環境、局部語言環境和自我營造的人工語言環境。自然語言環境是指以該語言為母語的生活環境。在了解了這一概念以後我們就明白在中國,中文是我們的自然語言環境(母語環境),而我們需要為孩子創造的英語學習環境就是人工語言環境。語言運用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 世界頂級英語教學專家:沒有母語環境,怎麼培養你的英語思維?(視頻)
    這三大問題,也是我們平時帶孩子學英語的三大誤區,博士的回答,有似醍醐灌頂,特別值得看一看:(轉自:精彩英語演講)沒有母語環境孩子的英語思維應該如何培養?作為非英語母語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無論在紙面上還是腦子裡,都習慣去做「翻譯」。比如,我們讀到一段英文,第一反應常常是弄清楚每個單詞對應的中文意思是什麼,要把中文意思串起來,才能明白這段英語說了個什麼事兒。我們用英語對話時也是一樣,先在腦子裡用中文打好草稿,然後想想「這句話翻譯成英語是什麼樣的?」
  • 「Phonics」對非英語母語兒童有效嗎?
    熱衷於孩子英語教育的家長們一定聽說過大名鼎鼎的「Phonics」拼讀法(自然拼讀法),說不定也給孩子報了相關的英語課程,對於這個拼讀法的起源,以及是否真的對非母語的孩子有效,學習它需要注意什麼問題?隨後在一批議員的推動下,當局通過立法,規定所有適齡孩子都需被教授「自然拼讀法」,儘管在一些學校推行時也遇到過阻力,但最終實踐證明它效果良好,特別是針對有自閉症的孩子。
  • 語文PK英語!應試環境下誰才是真正的母語?
    相比而言,語文就悲劇了,作為我們的母語,就因為考試不能拉分,被學生功利性拋棄了,所以才有專家感嘆,應試環境下誰才是真正的母語?建議調整高考、中考的語文總分,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以保護母語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