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蘋果;banana,香蕉;orange,橘子……」不少家長在教孩子英語時都習慣翻譯成中文「幫孩子理解」,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方法會阻斷孩子正在發展的英語思維。
01
什麼是「英語思維」?
所謂英語思維就是用英語思考:在表達時直接將想法用英文表述,而不是先想中文再翻譯成英語。用英語思考的孩子在交流、閱讀時不僅反應更快,而且準確度更高。
02
如何用英語思考?
國際英語教師協會主席Herbert Puchta給出了方法:
孩子學習名詞時,使用圖片幫助孩子理解,而不是翻譯成中文。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磨耳朵」的意識,聽英語兒歌、故事磨耳朵時配合圖片、實物讓孩子理解內容,能讓孩子之後聽到英文時聯想實物而不是其中文翻譯。
學習動詞時,想方設法讓孩子動起來。聽指令做動作遊戲能讓孩子在聽到英文時直接想到其動作(而不是中文意思)。比如,家長說「jump」,孩子就要跳一下,或家長跳一下孩子說出「jump」,逐漸加快遊戲節奏,孩子的英語聽力反應能力會越來越快。
在學英語時要調動孩子各個感官,孩子不僅會感受到學英語的快樂,同時學會用英語思考。比如學習單詞snake時,老師或家長可以一邊模仿蛇扭扭曲曲的爬行動作,一邊說出 snake 。演示越生動、形象,就越容易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未來看到蛇就知道這是 snake,聽到 snake 就知道這是蛇。
學英語時浸泡在純英語環境,不用中文引導孩子也是培養英語思維的關鍵點。外教課堂能給孩子更沉浸的學習體驗,和更純正的英語輸入(孩子對語音的模仿能力超強,在啟蒙階段聽純正語音非常重要)。
學前的孩子在學英語時有天然的優勢:正處於英語學習黃金期的孩子們不僅學習效率高,也更容易形成用英語思考的能力。學英語時避免中文翻譯,讓孩子用學母語的方式學習,養成孩子的英語思維。
關注小猴趣伴學
啟蒙路上不迷路
每周三
關於英語啟蒙的常見問題
來這裡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