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垮課堂效率的這9個教學陷阱,老師一定要注意!

2020-12-10 騰訊網

1

不等學生坐好就開講

有的教師看似「惜時如金」,離上課鈴響還有近兩分鐘就匆匆忙忙地登上了講臺,在師生互相問好後,學生顯然還沒有坐好,教室裡還響著挪動凳子和翻找課本的嘈雜的聲音,教師的課已經開講了,於是教師的導課就在接踵而至的上課鈴聲中過去了。

學生沒有被教師的導課內容所吸引,也就不明白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什麼。

上課鈴聲是提醒學生集中精力正式開始上課的信號,代表著學生課前準備終結。但在鈴響前上課,學生坐不好就倉促上課容易引起學生心理上的惶恐不安和行為上的忙亂,不利於學生儘快進入學習,也使教師精心準備和設計的精彩導課語言無的放矢,這將影響課堂的效果。

2

沒等學生理解就提問

教師在講完新知識後,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就馬上提出問題。不等學生聽清問題、沒有留出消化理解的時間就急於讓學生回答,是無效教學的重要特徵之一。

如果學生聽不清要求,聽不懂提出的問題,或沒來得及對已有知識進行信息的整合與提取,就起不到教師提問應有的檢查、反饋、矯正的作用。與其如此無效地「爭分奪秒」,倒不如學會耐心地等待。

等待可以讓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減少焦慮,等待可以催化學生的思維,弄清表達語言的邏輯性,等待可以使課堂更和諧、高效。

3

發出無效的任務分配指令

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後,通常會向學生發出這樣的指令:「下面開始小組討論」,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前後左右的幾個同學簇擁在一起,熱熱鬧鬧地講了起來,有的人討論問題,有的人藉機閒聊,一時間嘈雜聲四起。

這時教師或者是在一邊站著一動不動,或者是翻書看教案,或者是找一個凳子坐下來休息,或者是象徵性地在班裡轉一圈。有的時候,學生的討論可能已經偏離主題了,可能由於理解不到位,學生根本無從討論;可能由於操作失誤,導致學生無法討論等。

如此的小組討論,成了一種課堂的「裝飾」。教師認為有了討論就是好的課堂,並不在意學生是否真的在討論;討論是否深入、有效,不在意問題是否真的得到解決。

科學合理地分配任務,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不是一句空話,應該落實在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上,應體現在教師用精準而有效的語言對課堂進行科學調控、指導上。

4

一成不變的情緒激發

有的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會這樣啟發學生:

「大家看××同學回答得怎麼樣?」

「好!」同學們齊聲喊道。

教師在學生的聲音落下後說:「回答得這麼好,還不來點掌聲?」

學生噼裡啪啦的掌聲隨之響起。

「掌聲響起」這種形式已經較為普遍地充斥在一些課堂上。沒有遇到讓人驚嘆的問題,就提示學生鼓掌,無疑是耽誤教學時間。

假如某個教師喜歡這樣做,一個學期下來、一年下來,總共佔用多少課堂時間?如果一次算作2分鐘,50名學生就是100分鐘。從另一個角度看,為學生「要掌聲」,與舞臺上演員向觀眾要掌聲有何不同呢?

尊重學生,表揚鼓勵學生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採取「要掌聲」的方式。

5

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但有時也讓一些教師顧此失彼,讓先進的教學技術代替了必要的講授。一些教師把課件做得非常漂亮,圖片、音頻、視頻應有盡有,聲、光、電各顯神通,臺上臺下忙個不停。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運用到教學中可以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使歷史事件得以重現,使巨大的空間距離縮小,用得好能有效促進教學的作用。

現在的課堂,多媒體的地位不知何時由「輔助方式」躍升到了「主宰」教師的高度。上課時,一些教師板書不寫了,該說的話、該讀的課文幾乎都被電腦取代了,應該學生想像、推理的內容也利用大屏幕展示出來了。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基本功很難看見,學生的想像空間、思維空間縮水了,教師激情四射的魅力也消失了。

實踐證明,不是什麼樣的課、什麼樣的教師都適合使用多媒體,教師要把握「三個有利於」,即有利於對難點問題的突破、有利於發揮教學的優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怎樣使用多媒體還要看是否有利於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教師對多媒體技術有怎樣熟悉的程度。否則,就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

不習慣先聽後講

傾聽是交流的基礎,傾聽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獲得重要信息的方法。但是一些教師習慣了「講」,而不習慣於「傾聽」。在學生分級討論時無所事事,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走神或心不在焉。

出現這種情況,教師發現不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方式,就起不到借鑑作用;如果教師對學生熱烈的討論置若罔聞,對學生在討論中的深入程度、觀點和思路的正確與否等不能瞭然於胸,則不能給予有效的指導。

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交流,來源於師生之間的有效傾聽。傾聽不僅僅是對對方的一種基本的禮貌、一種交流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推動教學的重要方法。師生之間如果不形成相互傾聽的習慣,就會出現有效信息的損耗,會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7

講評課上投機取巧

一些教師私下反映,最好上的課是複習階段的講評課,原因是不需要多麼精心備課,只要有答案,就能上好。持這種看法的教師有兩個誤區,一是沒有真正懂得講評課的意義和作用,二是存在投機取巧的心理。

如果學生全會了還講,個別人不會的也講,則會造成時間的極大浪費。典型題目和一般題目都泛泛地講解,重點不突出,發散性不夠,這往往是講評課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講評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型。教師可以藉助對典型題目的講評,及時梳理學生所學的知識並發現暴露出來的問題,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糾正。通過對典型題的講評,還可以讓學生掌握解題的規律,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因此,教師不能把講評課變成對答案的機械行為。

8

啞然於「自主學習」

有的教師在導入新課以後,讓學生自主學習,「下面用5分鐘的時間看書」。這時,有的同學迅速翻開書本,拿起鋼筆,邊讀邊寫;有的自言自語地念叨;有的眼睛盯著書本,目光沒發生任何的移動;有的隨意翻動著課本,似乎沒有找到引起注意的地方;有的漸漸找到了睡覺的感覺,開始閉目垂首……時間就這樣流逝著,教師除了在講臺上來回走動幾次,沒有說話,也沒有和學生進行其他方式的交流。

這樣的「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明確的任務和具體的要求,也沒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實際上成了「放任自流」,學生間的差距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會拉得越來越大。

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勤於引導,科學指導,力求做到有明確具體的任務和詳細的要求,還要注意觀察學生學習、情緒等精神狀態的變化,給出及時地、必要地指導,此外還要對學生自主學習效果進行檢查反饋,引導他們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9

言無激情,課堂死氣沉沉

無可否認,激情的喪失使教學缺少了鮮明的個性,使課堂行為變得生硬、呆滯、死氣沉沉,使學生的活力得不到激發,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和課堂的質量。

如今的課堂,為教師充分施展個人才能和智慧、形成個性鮮明的教學特色提供了廣闊空間,教師在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的同時,也應該讓自己的個性張揚起來。

擅長說的說起來,擅長演的動起來,讓教師的智慧在課堂上肆意流淌,讓教師的激情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焰,讓課堂教學在快樂和詩意中穿行。激情四溢,是教師對知識與能力的高度自信,更是教師永遠追求的一種職業精神。

E

N

D

文章來源 | 微信公號「人教教材培訓」

微信編輯 | 司君琪

微信監製 | 趙滿樹

相關焦點

  • 拖垮課堂效率的9個教學陷阱,老師們一定要注意!
    要想精準把控課堂的教學節奏和教學秩序,提高教學效率是關鍵。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教學中易踩到的拖垮課堂效率的教學陷阱和雷區,老師們不妨對照一下,注意避免哦!「掌聲響起」這種形式已經較為普遍地充斥在一些課堂上。沒有遇到讓人驚嘆的問題,就提示學生鼓掌,無疑是耽誤教學時間。假如某個教師喜歡這樣做,一個學期下來、一年下來,總共佔用多少課堂時間?如果一次算作2分鐘,50名學生就是100分鐘。從另一個角度看,為學生「要掌聲」,與舞臺上演員向觀眾要掌聲有何不同呢?
  • 這些拖垮課堂效率的雷區,老師們不要再踩了
    這教室裡的板凳還沒捂熱呢,又要期末考了。這麼短的時間裡,如何精準把控課堂的教學節奏和教學秩序,成功提高教學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假如再踩到一些容易拖垮課堂效率的教學陷阱和雷區,那就更麻煩了。最大的雷區就是發火,有時候一發火就會持續到課堂結束,特別浪費時間。@清遠市清城區王志勝老師:我覺得課堂上的氛圍很重要,所以會經常表揚問題回答得好的學生,並且讓大家一起鼓掌。但是有一天我算了一下,如果每鼓一次掌要花10秒鐘,50名學生就要花近9分鐘,每場課鼓幾次掌,這可是不少時間了。
  • 這9種教學陷阱將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教師需要警惕!
    細節見功夫深淺, 這9種教學陷阱, 老師不妨對照一下~ 01 不等學生坐好就開講 有的教師看似「惜時如金」,離上課鈴響還有近兩分鐘就匆匆忙忙地登上了講臺
  •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效果,是教與學的關鍵所在。高效的課堂必須要做到教學設計提前完成,老師要提前關注學情,分配好課堂時間,掌握好的教學方法,緊抓教學重難點進行講解,課後還要做好教學反思。1、寫好教學設計。
  •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節數學能高效率地進行,關鍵在於以學生為主體,能主動地參與課堂,讓課堂的氛圍更加生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小學生學習小學數學時的心理特點1.數學思維不夠靈活。當遇到靈活的題目時,是很難以舉一反三的,這也是處理問題不夠靈活。2.數學認知結構發展特殊。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數學也有一定的認識,但是按照他們的理解程度,再綜合自己的分析能力,也就是屬於自己的內部結構體系。對於小學對數學的結構認知,學生必須要積極的參與進去,也就是要有主觀能動性或者是要有主觀意識。3.數學情感極其豐富。
  •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應從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應注意轉變角色。在小學數學教室中,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以前的教室中,教師往往過於注意自己的主要作用,並經常使用灌輸教學法向學生解釋知識。在這樣的教室裡,學生經常抵制老師的教學,並視老師為老師。他是一位高級領導,拒絕與老師交流。如果這樣下去,師生之間的關係將越來越緊張。
  •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效率?這六個策略絕對管用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方興未艾,在這個大背景下,語文教學如何去做?方能適應新課改,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呢?具體到語文教學上,就是四個基本點:(1)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2)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4)培養和發展學生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的能力。語文課堂要提高效率,語文教師必須對課改的這個基本精神把握好、落實好,如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2.要理解並落實好新課改的基本理念。
  • 這九種教學失誤將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教師一定要警惕
    「掌聲響起」已經較為普遍地充斥在一些課堂上。看似是良好的教學景觀,實質則是「課堂病態」。不是遇到了非常讓人驚嘆的問題,就提示學生鼓掌,無疑是耽誤教學時間。假如某個教師喜歡這樣做,一個學期下來、一年下來,要耽誤學生多少時間?如果是2分鐘,50名學生就是100分鐘,這是非常可怕的行為。從另一個角度看,為學生「要掌聲」,與舞臺上演員向觀眾要掌聲有何不同呢?
  • 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來看看這些「雷」你踩了嗎?
    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這是每個老師都會遇到的,尤其是對新手教師而言,總感覺自己備課非常的充分,課堂上也沒講過一句「廢話」,可是效率怎麼就那麼低呢?那是因為你忽略了課堂上的很多細節,才出現了這種情況,看一看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的這些「雷」你都踩了嗎?
  • 少兒英語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每一位教師都在為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而冥思苦想。那麼,少兒英語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呢?少兒英語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最為關鍵的就是要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英語學科與語文一樣是用於交流的工具,同樣需要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少兒英語的挑戰是少兒接觸英語的機會少,是一門剛剛接觸的學科,少兒學習起來相對比較困難,這就要求教師運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讓少兒熱愛英語,提高少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 【水上教學】給英語課堂加點催化劑——如何提高課堂效率英語組教研活動
    本次英語組教研活動主題為給英語課堂加點催化劑——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效率,在周沫主任的帶領下,通過張靜蕊老師的分享和英語組老師們的討論,對如何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進行了深刻探討。首先,張靜蕊老師分享了區裡六年級英語教研活動中反饋的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情況,水上小學的平均分超過了區平均分,榜上有名,但是優秀率還需提高。所以針對此種情況,張老師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提高學生的優秀率。大家一致決定: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課堂,所以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重中之重。
  • 課堂教學要高效,教學設計必須講究這「五度」
    沿著這個思路再往前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學校要想提高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把功夫下在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有多種,這裡,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從教學設計的角度提出「五度」原則,共各位同仁參考。這「五度」是:角度、梯度、深度、厚度、亮度。
  • 英語教學目標有哪些?英語老師從這三個維度設計課堂教學
    在開始英語教學設計之前,英語老師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1. 教學主題是什麼?2. 學生要獲取哪些知識?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學會」?教師選取什麼樣的教學內容、組織哪些形式的課堂活動才能「教會」學生?這三個問題事實上就是英語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內容、語言、學習策略。高質量的英語教學首先需要在這三個維度上設定清晰的目標,才能讓教學設計條理清晰、有的放矢,同時幫助學生在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 淺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方案
    一、加強備課訓練,挖掘學生主體作用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進過程中,教師要想充分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必須要積極貫徹課前準備環節理念,從而提高學生們的資源吸收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學會利用自身固有英語語言學習優勢。
  • 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實施者,要做到課堂收放自如,教師要優化課堂時間,合理分配各個教學流程的時間。教師可根據不同課型,調整教學方法,安排教學流程,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
  • 眉山彭山一小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活動中,「蘇丹名師工作室」成員陳川向參加活動的老師們介紹了舉辦本次活動的目的,旨在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法。在課堂教學展示環節中,「蘇丹名師工作室」成員李梅為大家帶來了三起四上《Go straight on.》課堂展示,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層次分明,層層遞進,寓教於樂,巧妙的採用了學生喜愛的遊戲做導入,創設了貼合生活的情景,並自編繪本,讓學生在故事中學,學生樂於參與,發言積極,學以致用;四小老師李會為大家帶來了三起五上《Are you feeling sad?》
  •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是什麼?構建科學有序的課堂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在學校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一個正確、合理、科學、有序的課堂結構又對課堂教學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設計一個正確、合理、科學、有序的課堂結構就成了課堂教學必須重視的一個關鍵因素了。但是,要設計出一個正確、合理、科學、有序的課堂結構,首先就得明白什麼樣的課堂結構才是正確、合理、科學、有序的。
  • 宏大智慧課堂科普:老師家長們經常說的課堂效率,到底是什麼?
    宏大智慧課堂相信大家在初高中的學習中,老師經常會強調提高課堂效率。而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內、課外負擔,這是目前中小學的一個熱門話題。那麼,什麼是課堂效率呢?簡單來說,課堂效率就是在上課的過程中能夠對老師講述知識點掌握多少程度。
  • 宏大智慧課堂科普:老師家長們經常說的課堂效率,到底是什麼
    宏大智慧課堂相信大家在初高中的學習中,老師經常會強調提高課堂效率。而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內、課外負擔,這是目前中小學的一個熱門話題。那麼,什麼是課堂效率呢?簡單來說,課堂效率就是在上課的過程中能夠對老師講述知識點掌握多少程度。有的同學上完課就能充分地掌握知識點,有的同學上完課跟沒上一樣,這就是課堂效率的差距。
  •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摘要:語文教學,一直以來是教師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教師要如何提高語文課堂質量,首先要為學生打造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中有這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質量,一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