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了「音樂劇代名詞」的韋伯 面具下有哪些秘密?

2020-12-11 閃電新聞

《貓》要回歸了,《劇院魅影》要中文化,《搖滾學校》也要來了……

《貓》又要重返廣州了,《周日戀曲》中文版也將於本月底登陸廣州。在音樂劇迷眼裡,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是從來沒有缺席過話題的名字。這位創作了《貓》《劇院魅影》《艾薇塔》等音樂劇的作曲家,今年3月22日慶祝了他的70歲生日,推出了回憶錄《摘下面具》,發行了最新的精選唱片,美國和英國的電視臺都為他製作了專題紀錄片,明星版《萬世巨星》的直播演出也成了一大盛事。

就在今年1月,《劇院魅影》也迎來了演出30周年紀念,而中文版《劇院魅影》上周剛剛宣布合作計劃。美國時間6月10日晚舉行的第72屆託尼獎頒獎禮上,韋伯獲頒終身成就獎。前日,他又在英國古典音樂獎上領取了音樂劇和教育的特別表彰獎。要回顧他的成長經歷和創作生涯,沒有比這更合適的時機了吧。

爸媽都是音樂家,

他差點成了歷史學家

安德魯的母親珍曾在南肯辛頓皇家音樂學校擔任鋼琴教師,在這裡,她遇到了名叫威廉·勞埃德·韋伯的年輕作曲家。1942年,珍和威廉結婚,6年後,他們的長子來到了世上。

在安德魯之前,他的母親養了一隻叫Mimi的猴子,珍曾經讓Mimi站在自己肩膀上,帶著它一起出行。韋伯後來回憶,「很顯然,Mimi不喜歡我的到來,還踢我媽媽的肚子,可以說,它是第一個對我懷有巨大敵意的人了」。在韋伯出生後,Mimi就被送走了。

安德魯3歲時,弟弟朱利安降生了。在父母的影響下,兩兄弟很早就開始接觸音樂。安德魯學習鋼琴,弟弟則學大提琴。不過他小時候的真正興趣竟是歷史,10歲到14歲間,他遊覽了遍布英國的大量古代遺蹟,並留下了詳盡的文字和圖片記錄,這些資料他保存至今。

與此同時,他對另一種建築的熱愛也在萌芽,那就是劇院。倫敦帕拉斯劇院的看戲經歷讓他為這座維多利亞時期建築深深著迷,兩兄弟就在家裡用積木和紙板蓋了一座劇院模型,甚至煞有介事地為這個劇場做了節目單——在多年以後,韋伯成了這座劇院的主人。

安德魯的童年聽上去非常愜意,但在他11歲的時候,他的生活卻被一個叫約翰·裡爾的男孩打亂了。約翰是朱利安在音樂學校的同學,他們的母親珍對這個窮學生產生了極大興趣,認為他身上有特殊的天賦,決定幫助這個孩子。她甚至讓約翰住進了他們家裡,幾乎把他當親兒子對待,約翰成了家裡最受關注的孩子。

母親的熱情投入讓年輕的韋伯非常失落,在嫉妒情緒與青春期荷爾蒙的作用下,韋伯決定要離家出走,甚至要找個地方自殺。他最後在充滿田園風情的拉文納姆停了下來,在這裡,他改變了想法,回家去了。

事實證明,韋伯媽媽的眼光是真的不錯,約翰·裡爾在26歲那年就獲得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鋼琴組冠軍,朱利安後來成為了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1965年,韋伯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學習歷史,但一個學期之後,他決定要輟學回家。他的父親接受了他的決定,但母親和祖母表示強烈反對,認為他這是自毀前程的愚蠢行為,而且他一輩子都不可能靠音樂賺錢!但安德魯跟搭檔、後來著名的作詞家蒂姆·萊斯下定決心要開始音樂劇事業,蒂姆也住進了他家裡,他們一炮打響的音樂劇正在醞釀中。

與蒂姆·萊斯搭檔闖進百老匯

安德魯跟蒂姆·萊斯的第一部公演作品是應一個學校老師之邀,為孩子們創作的音樂劇,他們寫出了《約瑟夫和神奇彩衣》。1968年3月,《約瑟夫》在學校首演,觀眾非常喜歡,甚至要求加場,還引起了報紙評論的注意,推出了專輯,接著,這部劇正式走進了劇場。

他們下一部作品《萬世巨星》也是先以專輯形式發行,一開始並沒有引起什麼注意。但是當專輯登陸美國後,情況卻完全不同。專輯引起了羅伯特·史蒂伍德的興趣,他是埃裡克·克萊普頓、比吉斯、大衛·鮑伊的幕後推手,羅伯特決定將其帶到百老匯。1971年10月,《萬世巨星》上演,次年回到倫敦演出,取得巨大成功,隨即開拍電影。也是在1972年,安德魯跟18歲的莎拉·胡吉爾結婚。

進入上世紀70年代,英國社會經歷了一系列的動蕩不安,一天,一則關於伊娃·貝隆的新聞引起了蒂姆的興趣,也促成了後來《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誕生。《艾薇塔》同樣是專輯先行,茱莉·寇文頓演唱了這首歌,並取得出乎意料的巨大成功。

韋伯將作品寄給了哈爾·普林斯,希望他能夠執導這部劇,後者是一手打造過《西區故事》《屋頂上的提琴手》和《歌廳》的「百老匯王子」。他們都認為茱莉·寇文頓是最合適的出演者,但意外的是,寇文頓拒絕了演出,成為了當時的一大新聞。但也是因此,伊蓮·佩姬得以有機會在後來的試鏡中脫穎而出,進入了所有人的視線。

1978年6月,伊蓮·佩姬出演的《艾薇塔》在倫敦首演,但一年後在百老匯演出時,這部有著社會寓意的故事卻未能引起共鳴,因為美國人對這部劇的寫作背景一無所知。但隨著當年的世界局勢變化,《艾薇塔》中的社會議題得到了關注,逐漸成了城中熱議。這部劇還贏得了大量獎項,包括1978年的奧利弗獎最佳新音樂劇獎。

來自「珀爾修斯」以及莎拉·布萊曼的靈感

韋伯曾說,《貓》的誕生歸功於兩件事:他母親在睡前給他讀T·S·艾略特的《老負鼠的貓經》和「珀爾修斯」。安德魯小時候,家裡有一隻名叫「珀爾修斯」的暹羅貓,7歲的他喜歡牽著珀爾修斯上街「溜貓」,他們有固定的路線,從家裡出來走到附近的一座花園。以至於後來有一天珀爾修斯不見了,他們就在平時過馬路的地方找到了它。數年後,珀爾修斯已經很老了,安德魯決定再帶著它去散一次步,但那次,珀爾修斯對著新的交通燈發出嘶嘶聲,轉身就回家了,第二天,它就死了。

在《艾薇塔》後,韋伯希望把《老負鼠的貓經》做成音樂劇。他聯繫上艾略特的遺孀瓦萊麗,徵得了她的同意,她還提供了一些未經發表的作品,因為艾略特認為這些詩歌對孩子來說太過悲傷了。

但是,韋伯的曲調和詩人的詩句並沒有說服投資者,老搭檔蒂姆也表示,自己在這當中並沒有用武之地了,因為詩歌都已經擺在那裡。在還沒拉到投資和找到場地的情況下,韋伯還要費盡心思尋找既能唱又能演的演員。舞蹈團「Hot Gossip」的創辦人阿琳·菲利普斯向他推薦了一個演員——莎拉·布萊曼,韋伯回憶:「她說,那個女孩會改變你一生的軌跡。我心想,什麼啊?」

莎拉·布萊曼顯然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獲得了「傑米瑪」的角色。

很多人不知道朱迪·丹奇才是最初版的「葛麗茲貝拉」,那時《Memory》(回憶)都還沒有完成,但在預演前她的跟腱斷裂,不得不放棄了演出。這時又是伊蓮·佩姬救場,後來,有了經典無比的《Memory》。

儘管很多人認為《貓》是非常冒險的作品,而且從當時各種意外來看,演出會成為一場災難。但出乎他們預料,預演日那天,從序曲響起的一刻,觀眾就已經完全被吸引了。幾周之後,《貓》成為了現象級演出,這不僅僅體現在票房上,連周邊T恤的售賣點都排起了長龍。

1982年10月,《貓》登陸百老匯。但也就是在這年,韋伯的父親威廉去世了,喪父之痛促成了他後來的另一部著名作品——《安魂曲》的創作。

韋伯還跟他的一隻「貓」相愛了。1983年11月,他與結婚12年的莎拉·胡吉爾離婚,次年,他與莎拉·布萊曼結婚,這次結合將成為他下一部作品的催化劑。

安德魯在和莎拉合作《安魂曲》時偶然發現了一本法國小說——加斯東·勒魯所著的《劇院魅影》,講述了一位美麗的女高音歌唱家克裡斯汀與一位神秘的毀容作曲家之間帶著驚悚與浪漫的愛情。巴黎歌劇院的富麗與陰森,搖曳的吊燈、魅影的住所給了他很多靈感與想像。韋伯認為他的新妻子是女主角克裡斯汀的完美人選,但「魅影」的人選卻一度讓人頭痛,他們最終冒險選擇了喜劇和歌舞劇演員麥可·克勞福德,事實上這個決定也是成功的。韋伯後來回憶:「我彈了的一段前奏的音樂,然後跟他說了關於吊燈落下的想法,他就同意了。」

《劇院魅影》在舞臺製作上是超越以往的,也因此遇到了一系列技術上的挑戰。1986年9月的彩排場,吊燈就被卡住了,許多人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但在首演當晚,一切有如神助順利完成,《劇院魅影》成為了一個音樂傳奇,也是那個年代絕無僅有的轟動之作。

時間來到2018年1月,《劇院魅影》在百老匯已經演出了30年,韋伯和搭檔以點亮帝國大廈的方式慶祝了這部作品的生日。《劇院魅影》成為百老匯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作品,也無疑是史上最賣座的音樂劇,迄今已超過60億美元票房,吸引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約1.8億人次觀看。儘管後來韋伯還有不少獲獎和受到好評的劇目,如《日落大道》《微風輕哨》等,但都沒有能夠再超越《劇院魅影》。

經歷病痛與失敗後找回熱情

韋伯和布萊曼的婚姻也未能延續,他們在1990年離婚,1991年,他與馬術運動員瑪德琳·戈登結婚,他們的婚姻延續至今,瑪德琳成為了他的事業夥伴。

進入2000年後,韋伯作品減少,他還曾在幾齣相當成功的選秀節目中擔任評委。2009年,他被確診患有前列腺癌,但他在接受治療後返回工作。2010年3月,《劇院魅影》續集《真愛不死》在倫敦首演。故事發生在「魅影」在巴黎歌劇院消失十年之後,背景從巴黎搬到了美國紐約郊外的科尼島一個娛樂場。不過,對這部續作,劇評家和觀眾都給出了褒貶不一的回應。此外,2013年的《史蒂芬·沃德》更是遭遇了慘敗。

儘管經歷了一段低潮,韋伯又一次恢復了活力,重新找回了對音樂劇的熱情。妻子瑪德琳給了他創作新音樂劇的提議,2015年《搖滾學校》就被認為是一次成功回歸。

就在前不久接受託尼獎終生成就獎前,他受訪時表示:「我現在似乎比我印象裡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精力充沛。我迫切地想找到一個新的故事來寫。但我現在找不到合適的題材,這很惱人。因為,音樂劇必須有一個偉大的故事可加以承載,光靠好的音樂支撐不起一個差故事。」

一個故事中最吸引他的是什麼?他不能完全確定。「我不認為這裡會有一個特定的主題。當然有人會馬上說,『嗯,他在胡扯,《貓》怎麼說,《貓》都不算有什麼故事。但我總是說,《貓》是規則中的例外……歸根結底,必須有一些我認為觀眾產生共情的東西。」

他的公司名字

源自《託馬斯火車頭》

韋伯小時候最喜歡的書之一是《託馬斯火車頭》,他曾想要為其製作一部電視動畫音樂劇,但最後不了了之。不過多年後他在成立公司時,就借用了託馬斯小火車裡的一本書名「Really Useful Engines」(真正好引擎),取名叫「Really Useful Group」(真正好集團)。

RUG是由韋伯於1977年創建的娛樂帝國,如今,這個公司擁有一系列可能是世界上最受歡迎和認可的音樂戲劇作品IP。韋伯的妻子瑪德琳·勞埃德·韋伯如今是該公司的副董事長。在過去五年裡,該集團已在34個國家和地區授權並監製了90多部作品,比如這個月將在廣州上演的《周日戀曲》中文版,就將是他們與國內演藝公司合作呈現的首部中文作品。

就在上周,RUG還與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宣布,將在5年內聯手製作推出中文版《劇院魅影》,雙方將在內地聯合製作音樂劇電視綜藝節目,尋找「魅影」等劇中角色的合適扮演者。莎拉·布萊曼已確認擔任該綜藝節目的評委。此外,英文原版《劇院魅影》也計劃於2020年再度開啟內地巡演,而另一部音樂劇《搖滾學校》也將在2019年到訪內地。

回到他的老家倫敦,RUG如今在倫敦西區擁有6座劇院,其中就包括了韋伯小時候最喜歡的帕拉斯劇院。RUG還在2016年收購了倫敦西區外的聖詹姆斯劇院,改造成「The Other Palace」劇院,用於為年輕創作團隊提供表演空間,培養舞臺新人。韋伯對外界表示,自己非常期待能讓這些劇院變得更有意義,這將是他留給劇場界的遺產。

相關焦點

  • 名詞解釋|韋伯專場
    在韋伯看來,社會學研究人的行動,是因為每個人都賦予它一定的「意義」。行動之所以是有意義的,是因為某個或若干個行動者將其主觀意義與其行動聯繫起來,不論這種行動表現為對某件事情的放棄或是對某件事情的忍受。韋伯還強調,這裡所說的「意義」並非是指「客觀上正確的」、或從形上學意義上講是「真實的」那種意思,而是指行動者主觀的認為即社會學上的意義。
  • 周雪光:韋伯故鄉讀韋伯「斷想」
    與「經濟基礎」的漸變相比,人們對於文化思潮之變的感受更為敏感,韋伯強調精神文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在擺脫了教條框架的今天看來,頗為順理成章。對於韋伯這本書頗為激烈的抨擊源於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東亞四小龍經濟起飛的現實。儒教文化下亦可有資本主義大發展,呈現出韋伯本書命題的反例,引出一個相關的文獻,在研究生期間還略有涉獵。
  • 韋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Beruf」的這兩層含義,交替出現在韋伯的這兩篇演講中。對於「職業」一義,我們不需要多做解釋。至於它的第二層含義,韋伯在著名的《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三聯書店,1987)一書中,曾對馬丁•路德的「天職」觀做過深入的分析。他認為,路德將天主教放棄世俗生活,視為一種逃避責任的自私行為,從而為教徒對現世生活的經營罩上了一層宗教色彩,每個人的 「職業」也成了上帝安排的事業,為獲得「救贖」所必須。
  • 面具造句和解釋_面具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面具(miàn jù)。護臉器具。[魏巍《東方》:「同志們!不要慌!有防毒面具的戴防毒面具。」]假面。比喻偽裝。(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4、藏戲)7、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這是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4、藏戲)8、因此,在藏戲裡,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額飾有日月,兩頰貼著短髮,眉眼嘴角永遠帶著神秘的笑。
  • 38張詭異面具下,是一個心酸的復仇故事
    今天介紹的這部電影,其中有比上述這些更加精緻、華麗的面具,而面具下的真面目,也更加恐怖。   《天上再見》   在電影後半段,這些造型獨特的面具甚至喧賓奪主,搶走了電影的主題。   面具,作為電影中的重要面具,一般都有什麼意義呢?
  • 韋伯困境的韋伯方案
    之所以說它不完美,理由有二,一方面,韋伯慧眼獨具,抓住了社會科學的核心對象,即抓住了「行動歷程」這個內含行動者意義的理論構思,確立了其社會科學的奠基之功;另一方面,韋伯並沒有為這項事業確立更為堅實的基礎,反而留下重重迷霧,其中,最為惑人之處在於韋伯對「社會行動」(實則是「行動歷程」)的類型學處理。
  • 榮獲第43屆法國凱撒電影節五項大獎和多項提名,38個面具下的秘密
    榮獲第43屆法國凱撒電影節五項大獎和多項提名,38個面具下的秘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是無法想像的,即使在現代,仍然有個別國家處於戰爭之中。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在感謝祖國日益強大的同時,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極端異裝癖:女性矽膠面具裡的男人
    他告訴The Atlantic:「她不大管我,只是有時偶爾幫下忙。」因為他的產品有些性元素在,他說妻子從不這樣穿,但他覺得穿上這些感覺很好。他說:「它是這樣的事物,穿上它我們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幻想,處在我們想要的情景中,但現實真的很令人失望。」'我不想把它做成老婆的樣子,你知道我們OOXX是因為我們彼此相愛。我不想把她變身成一個性玩具,那就沒勁了。這種面具專供戀物癖者使用。」
  • Fate中有誰適合和韋伯組成搭檔?萊妮絲也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Faker雖然討厭韋伯,並且曾經表示過韋伯沒有資格作為大帝的臣子,不過韋伯作為時鐘塔學生中最受歡迎的老師,他的魅力豈是浪得虛名的,想必在後續的劇情中,讓Faker認同韋伯並不是什麼問題,並且這一對成為搭檔的話,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打打鬧鬧,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 考點釋疑|名詞活用幾何多
    2.名詞活用作動詞。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可以作動詞用,在句子中充當謂語。這時的名詞就活用為動詞。(1)名詞+名詞。兩個名詞連用時,句中沒有其他謂語作動詞,這時其中一個名詞為動詞。如:範增數目項王。(《鴻門宴》)這裡的「目」名詞作動詞,當「看、使眼色」講,作謂語,「項王」為其賓語。又如:舍相如廣成傳。
  • 「雲上思韋伯」:中國知識分子如何反思韋伯的思想遺產?
    德國知識分子面臨著政治經濟制度的艱難選擇,知識分子同時面對思想上的悖論和言說、行動空間,如果韋伯能活到三十年代,面對此種境況可能會有其自己的政治選擇。最後,酈菁提出了新的問題:「中國知識分子是何種政治與文化的承擔者,抑或『知識分子』日益成為一個場域,而不再由社會群體承擔?
  •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上)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上)識別一個名詞是否活用作動詞了,主要是從具體的上下文來分析。因為漢語中詞的排列順序是比較固定的,根據詞序我們大致可以判定句子的各種成分。同時,充當句子成分的詞都不是孤立的,它要與它前後的詞語構成各種關係,我們就從這些關係中辨別某一個名詞是否具備了動詞的語法特點。
  • 音樂劇大師代表作《歌劇魅影》,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回味無窮
    如果沒有摘下過魅影的面具,我相信克麗絲汀會一直被魅影所蠱惑,因為只有魅影才可以引領她走向神聖的藝術殿堂,使她聽到天使的聲音。對於克麗絲汀來說最恐怖的,是她發現自己一直所信奉的、美的引導者本身居然不美,居然是醜的。 克麗絲汀和魅影的歌聲曾經水乳交融過,但是他們面臨了一樣的幻滅:美的虛假和遠離。 克麗絲汀是幸福的,她是一個尋常姑娘,活在人世,既非地獄,亦非天堂。
  • 《Fate》綺禮為什麼會有這種舉動,韋伯也有害羞的時候
    看到切嗣回憶篇的時候胖叔就有種感覺,在結局的背後應該任何人參與者都不會生存下來。既然是以《Zero》為主題,結局肯定就是零,因為最後的贏家是切嗣,他擁有看破一切的本質。同樣他這個人也有一點正義感,但他只為了背負罪名而活下去,可以說是亦正亦邪的一個角色。
  • 秘密花園:《Once In A Red Moon》
    ,自從他們1996年的首張專輯《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造成轟動以來,這支二人組合已經成了樂迷們的最愛,而大鼻歌后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前幾年在婚禮上特別挑選他們的作品,請人填上歌詞,改編成「I』ve Dreamed of You」來演唱,更讓他們再一次引起廣大的注意。
  • Jasmine:用面具擋住容貌 用音樂代表自己
    沒想到張藝興會選自己 獲得製作人集體認可讓她在面具下流淚直到突圍戰終極考核前,Jasmine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詞條上臺表演自己的作品,主理人重回候場區試聽的這次選拔是她最後的機會。在張藝興用耳機聽自己的歌的時候,Jasmine心裡實際上已經放棄了被選擇的希望:「(他)聽得非常短,幾乎只有副歌,而且聽的時候沒有表情。」
  • 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用作意謂性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用作意謂性動詞當名詞活用作動詞以後,如果當事人(一般指主語)主觀上把賓語所表示的事物,看成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事物時,這個名詞便活用為意謂性動詞了。例如:1、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 女巫面具液態線雕產品介紹如下,代理制度有哪些
    又到歲末年初,也是時候該為下一年制定個全新的計劃了!如果你依然胸懷夢想,想要創業的話,那麼選到一個好的產品、一個優秀的項目必然能夠成為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以護膚抗衰為主的面膜護膚品行業有著十足的前景和動力!各位如果想要創業,可以聯繫姜冰,代理爆款產品女巫面具!女巫面具,是一款液態線雕產品,液體的超聲刀抗衰法寶!
  • 微笑型抑鬱症是成年人標配,你必須活出自我,才能摘下微笑的面具
    在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困擾下,人們很難活出自我,在沒有內在的標準的引導,他們總像是帶著一張微笑的假面具混雜在滾滾紅塵中,旁人對他們的記憶往往很模糊。因為他們沒有鮮明的個性。他們總是活在自己的自責內疚當中,生怕得罪別人而委曲求全。
  • 中考語文文言文名詞活用匯總
    文言文中,名詞活用不外乎兩種類型:一種是活用作動詞,一種是活用為狀語,本文擬結合具體例句從這兩個方面加以分析。   01   名詞活用為動詞可以分為名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名詞的意動用法三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