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臺北:文創園區走透透

2021-01-20 臺灣電影

曉莫


籍貫:新疆

民族:錫伯族

職業:作家/自由撰稿人/親子閱讀、自然教育推動者

 

曾於《南方都市報》深圳站「服役」十數年,歷任記者編輯,後任南方日報深圳記者站商旅版主編。


為國內多家雜誌、報紙撰寫旅遊美食類專欄;原創微信公眾號【廚娘手記】以美食、旅遊、閱讀等內容為主。  


曾出版小說集《環佩叮噹》;旅遊美食書《跟著曉莫吃臺北》;《覓食香港》及《覓食澳門》。



文創園區走透透


文:曉莫


臺北有不少「文創園區」,基本上是以過去舊功能已經消失的建築物、建築群來做「活化」。


看起來簡單,因為國內現在也有不少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孵化本地的文化創意產業為緣起,為城市生活添加更多的文化創意元素,音樂、設計等等不一而足。只是現在看起來,所謂的文創產業究竟是什麼,是不是就是開發者們一廂情願地開闢一塊地盤來收租子,還是精心策劃和扶持出一些有創意的中小型,甚至mini企業,做更多將藝術與民眾生活相結合的園區;又或者,經由這樣的集中招攬創意產業從業人士(他們當中大部分真的都是mini型),給予無論是物理層面的,還是精神傳播層面的支持,以求為大眾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和增進。



◎松煙文創園裡最妙的去處


理想主義的花朵,在現實的茶米油鹽燈油火蠟面前,要怎樣平衡和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目前看起來,臺北的文創園區都算是各有特色。比如最著名的松煙文創園,本身就是古蹟展示之外,有一年不間斷的各種設計、藝術展演、論壇,以及實驗話劇、新形式的藝術表演、樂團演出、美術展覽…加上誠品進駐後帶來的各種結合商業但符合民眾需求的「文創實演」業態,體量巨大、內容豐富。


而華山文創園,則以另類的藝術創作展為主,每次的展出都帶來非常不一樣的精神震撼;府中15,本是社區的一幢小樓,但「活化」成為一個動畫主題的文創園區,將本土動畫、動漫製作的精品集中展示,也為創造者們提供交流的空間和機遇。



◎看起來一點也不「高級」的華山文創園內景


西門紅樓的手作文創區,除了將本土設計者們將小設計、小創意融入生活的作品進行一一展示,為他們提供真正「小而美」的展演空間,還讓業者們可以安心創作,以作品養活自己,用小創意和真誠的手工作品打動人心。


再如四四南村這種集歷史遺蹟、文化展示的建築群,雖然僅僅作為一種不久前的歷史記憶存留下來,但相信給臺灣本土和觀光客帶來的記憶洗禮,完全超值。


從某種角度來說,「活化」這兩個簡單的字所組成的詞語意義,非常深刻和深遠。一個「死物」,或者瀕臨死亡的物事,帶著它生前濃重的性格印記,單純的改造及改變使用功能,以符合現代都市生活的需求,並不算對它完成的「活化」。若使之活,必要遵循著他生前的事物性格,在此基礎上尋找可延展、延伸或者再生的元素和契機,才有可能帶來新的生機。



◎好丘


又以西門紅樓為例,身處鬧市中心,西門紅樓是有歷史的建築,本身帶著博物館般厚重的歷史印記。可是在「活化」過程裡,因為緊挨著年輕人聚集的西門町,紅樓內部的創意市集,便以更符合現代年輕人都市生活特質的項目為主。走進紅樓的創意市集,每一家店鋪,都表現年輕業者出蓬勃不羈、天馬行空的設想,有一些甚至帶著無釐頭和鬼馬,有些則讓人莞兒,但無論如何都體現出韶華年紀最珍貴的無拘無束。


其中最令人(尤其身為中年人的我)感動的,倒不是那些處處抖著機靈勁兒的創意小玩意兒,而是其中一些採用了手工作坊形式執業的創意小鋪,當你看到那些年輕人還能執著在一些手工創作上並以此為樂,甚至會莫名覺得,這世界還是有希望的。




推薦閱讀


覓食臺北:南門市場肉粽香


覓食臺北:清粥小菜,甚於奢靡


覓食臺北:還在吃鼎泰豐?其實盛園也不錯吃!


相關焦點

  • 華山論建---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
    說到老工業區升級改造,去年年初去臺灣考察,有幸能在原誠品文創園負責人李智祥先生的陪同下,參觀華山1914和松山文創二園區,並與華山的運營方---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李正芳先生座談學習,收穫頗豐。可惜返鄭之後,除了對臺北車站之行復盤總結之外,其他連筆記都沒有做,現在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
  • 激發全社會創意活力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印象
    12月3日,濱海新區文化傳媒訪問團一行來到松山文創園區,園區由一個廢棄的煙廠改造而來。被定位為「臺北市的原創基地」,目標是聚集社會原創資源,培養原創人才,激發創意與創新能量,成為臺北市青年展示才藝平臺和創意櫥窗。
  • 華山文創園區
    [導讀]華山文創園區創設於日治時期的1916年,前身為「臺北酒廠」。至今,它已舉辦多次藝文展演活動,園區內的舊建築物翻新、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來參觀、拍照,也是臺北地區婚紗照的熱門拍攝地點。華山文創園區(圖片來自網絡)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或華山1914)。
  • 《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座落於國父紀念館以北的一整塊區域,這裡原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松山煙廠。松山煙廠佔地廣達18公頃,結束營運之後,廠區交由臺北市政府管理。後來市政府決定將此地改為為臺北大巨蛋體育園區。消息傳出,引起文化、環保團體及當地居民強烈反對, 成立「松煙公園催生聯盟」,提出保留松山煙廠,將廠區規劃為都會森林公園的主張。經過多年的協商與折衝,市政府修正原有計畫,決定保留8公頃廠區,規劃為文化園區, 將松山煙廠登錄為歷史古蹟。這是今日松山文創園區的由來。
  •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被指走樣5年辦26場名媛派對
    臺海網5月4日訊 據《聯合報》報導,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爭議再起,議員吳思瑤、梁文杰質疑,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負責營運的「松山文創園區」,已淪為卡通玩具園區、私人VIP會所,強調園區開園以來,大量引入境外輸入的卡通玩具展覽,展覽檔期從2012年的2檔,暴增為2014年的6檔,嚴重排擠到臺灣藝術家、文創工作者,要求文化局應檢討。
  • 集美區第二期「鄉村走透透」活動日前落幕
    大學生組建實踐團隊 為鄉村振興貢獻才智集美區第二期「鄉村走透透」活動日前落幕11月23日,在清華海峽研究院鄉村振興展示館,集美區第二期「鄉村走透透」活動圓滿落幕。隨後,由廈門理工學院、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華僑大學等高校學生組建的10個「鄉村走透透」實踐團隊,通過展板、PPT等方式,依次進行了調研成果匯報。最終,來自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王仲傑、劉欣雨、林瑞康、劉多多、朱恆弘等同學組成的雙嶺村實踐團隊,得到評委們的一致好評,獲得一等獎。此次「鄉村走透透」活動由區鄉村振興辦、區農業農村局、清華海峽研究院指導,九七華夏鄉村文旅承辦。
  • 過年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遇到披頭四
    臺海網2月21日訊 據中評網報導,由酒廠倉庫整修改建的臺北華山藝文特區,是臺灣最早的文創團區之一,現在已成為香港、澳門、陸客及日本自由行旅客必遊的景點之一。過年期間,包括The Beatles(披頭四)等重量級展覽正在園區展出,吸引不少「披頭迷」買票觀賞。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臺北文青聚會交流的場所,也是市民闔家消磨時光的好去處。臺北著名音樂基地「legacy傳」也設於此。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路窄人多車位少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生意好交通亂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吸引大批遊客,位於忠孝東路四段553巷的入口處只有兩線道,遇到假日人車洶湧,常造成堵塞。 東南網9月2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信義區的忠孝東路四段553巷、559巷自松山文創園區開放後,假日吸引大批人潮,也帶來計程車排班混亂與停車位不足等問題;等松煙的臺北文創大樓開始營運,兩年後大巨蛋落成,情況恐更惡化,當地裡長希望發展之餘,也應降低對居民的影響。
  • 5年舉辦26場名媛趴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走樣
    華夏經緯網5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松山文創園區爭議再起!議員吳思瑤、梁文杰質疑,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負責營運的「松山文創園區」,已淪為卡通玩具園區、私人VIP會所,強調園區開園以來,大量引入島外輸入的卡通玩具展覽,展覽檔期從2012年的2檔,暴增為2014年的6檔,嚴重排擠到臺灣藝術家、文創工作者,要求文化局應檢討。
  • 《大江南北走透透》攝製組拍攝錦州特色美食
    《大江南北走透透》攝製組拍攝錦州特色美食 2013年09月24日 14: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24日錦州消息 9月14日晚,《大江南北走透透》攝製組拍攝錦州一絕——燒烤,參觀燒烤技術,品嘗美味佳餚。
  •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三度遭人開槍 警方疑同一人指使
    華夏經緯網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松山文創園區昨天再傳槍響,涉案的是一名有前科22歲郭姓男子,臺北市信義警分局今晨從高雄把人帶回偵訊,警方不排除三件槍擊案為同一人主使,疑和土方利益有關。據報導,臺北松山文化創意園區昨天下午近3時再度傳槍響,轄區臺北市信義警分局偵查隊長車宇基當時受訪時說,一名身穿黑西裝的男子從煙廠路走到文創大樓外開槍,男子犯案時未遮住臉部,並對空鳴
  • 探訪松山文創園區 感受原創的魅力
    【解說】如果你是一個文藝青年,那麼來到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定是你必去的地方。它是臺灣工業遺址改為藝術園區的典範,是臺北文化創意地標。  來到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四段的松山文創園,高大的倉庫比鄰而立。各大卡通展覽將原本單調空曠的廠房布置得活潑可愛。一到園區門口,一個創意飾品店映入眼帘,仔細一瞧,原來這裡本是一處檢查室。
  • 鐵嶺市文化考察團考察華山文創產業園區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臺北訊 4月22日,由鐵嶺市臺辦主任王建軍為團長的鐵嶺市文化考察團組來到臺北華山文創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考察。近年來,鐵嶺對文創產業極為重視,這次參訪華山文創園區是為了學習文創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填補鐵嶺文創產業的不足,豐富鐵嶺文創產業經驗,提升鐵嶺文創產業的質量。
  • 臺北松煙文創園區發生一起槍擊案 檢方已羈押槍手
    華夏經緯網1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38歲林姓男子涉及臺北市松煙文創園區槍擊案,臺北地檢署檢察官復訊後,20日晚間以林男涉犯槍炮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且有串證之虞,向法院申請羈押禁見。     據報導,林姓男子涉嫌於19日下午1時許,搭計程車到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內開槍。
  • 從廢墟裡誕生的臺灣文創園區
    比如位於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原是港口碼頭的舊倉庫,而地處臺北黃金地段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佔地5.6公頃的臺中文創園區以及歷時百年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其前身分別是日治時期的臺北酒廠,公賣局第五酒廠以及花蓮酒廠。
  • 臺北最有名的文創園區,曾經的菸草廠,現在成為了文藝青年的聖地
    如果你喜歡的文藝氣息,喜歡一個人在一個空間不疾不徐的生活態度,那麼不妨來臺北的松山文化創意園,這是與華山1914、西門紅樓三足鼎立的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前身是「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於1937年由日本人建立,後來隨著歷史的幾經變化,在2010年松山煙廠轉型為松山文化創意園。
  • 臺灣文創園區的管理模式
    應臺灣廣藝基金會邀請,我到臺灣參加了華山藝術節,藝術節期間,考察了三個臺灣的文創園區。    臺灣的文創園區,有相當的一部分是利用舊的城市建設遺址改造而成的。這也是世界範圍內的一種文化園區建設趨勢。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後工業社會陷井」一度成為各個國家的惡夢,自從找到了用廢工業遺址改造成文化園區的方式後,這樣的文化園區在全世界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臺北松煙文創園區再發槍擊案 歹徒對空鳴3槍後逃逸
    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19日下午,臺灣地區臺北市松煙文創園區發生一起槍擊案。一名男子對空鳴3槍,警方接報派員到場後男子已逃逸,在現場撿拾3個彈殼,現已調監視器擴大追緝。 臺北市信義警分局19日獲報,一名男子下午在松煙文創大樓對空鳴3槍,警方到場後男子已逃逸,警方目前已調監視器擴大追緝。圖片來源:「中央社」 警方調查指出,19日下午1時許,歹徒乘車到園區外,隨後下車持槍對空鳴槍,之後又乘車逃逸無蹤。警方目前正在追查歹徒,釐清是否與該園區去年11月曾發生的槍擊案有關,以及開槍原因。
  • 適合文旅旅行的36家文創園區
    目前已經成功舉辦四屆,本著藝術融入生活,文創提升城市品質為理念,以「展覽+論壇+市集+講座+雅集」為主要的活動形式,充分挖掘園區內文創資源,讓園區外文創力量走進來,並作為整體打造「北倉門」大品牌,實施「走出去」戰略。形成文創園區「小循環」,致力打造園區內外「大循環」,形成頗具新時代特色的文創園「雙循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