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舉辦26場名媛趴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走樣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5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松山文創園區爭議再起!議員吳思瑤、梁文杰質疑,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負責營運的「松山文創園區」,已淪為卡通玩具園區、私人VIP會所,強調園區開園以來,大量引入島外輸入的卡通玩具展覽,展覽檔期從2012年的2檔,暴增為2014年的6檔,嚴重排擠到臺灣藝術家、文創工作者,要求文化局應檢討。

    據報導,對此文基會表示,將針對租金優惠的部分,進行檢討。

    吳思瑤表示,松山文創園區前十大賣座展覽中,就有七個檔次的展覽為高度商業化的卡通玩具展,松山文化園區儼然成為卡通玩具園區,其中參觀人次最高達73萬。

    吳思瑤表示,松山文創園區自開園以來,共舉辦過11檔卡通展,若以原價計算,市府應收取1億7202萬元(新臺幣,下同),但這些卡通展卻享有「文創優惠價」的場租折扣,其價格約為原價的4折,且長租還另有優惠,市府實際場租卻僅收4720萬元,整整短收1億2482萬元。

    梁文杰指出,市府花大錢整修古蹟,卻被名媛拿來開派對,松山文創園區開園以來總計舉辦過26場僅供VIP參加的時尚趴,如奔馳、奧迪、Chanel、Hermes等,彷佛成為私人會所。

    他質疑,文化基金會引進這些國際精品趴,到底和扶植臺灣本土文創有什麼關係。

    對此,文基會總監周璃敏表示,松山文創園區從2012年至2015年以來,共辦過396場活動,其中國際動漫授權展僅12檔,另有17場為不對外開放活動。

    周璃敏表示,所有國際授權型展覽都要求加入臺灣文創元素,而且內容須符合文創內容,針對議員質疑租金優惠部分,將進行檢討。

 

責任編輯:張暉

相關焦點

  •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被指走樣5年辦26場名媛派對
    臺海網5月4日訊 據《聯合報》報導,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爭議再起,議員吳思瑤、梁文杰質疑,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負責營運的「松山文創園區」,已淪為卡通玩具園區、私人VIP會所,強調園區開園以來,大量引入境外輸入的卡通玩具展覽,展覽檔期從2012年的2檔,暴增為2014年的6檔,嚴重排擠到臺灣藝術家、文創工作者,要求文化局應檢討。
  • 民進黨議員:松菸文創走味淪為卡通跑趴園區
    臺海網5月4日訊 據中時電子報導,臺北文創大樓成了富邦集團辦公場所,氣得臺北市府要買回,議員昨再炮轟,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的松菸文創園區,同樣步入過度商業化營運模式,有不少海外輸入卡通人物展,更令人驚訝的是,精品、車商都可辦趴,文創已變調走樣;文基會總監周琍敏說,所有展出都符合文創內容。
  • 《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座落於國父紀念館以北的一整塊區域,這裡原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松山煙廠。松山煙廠佔地廣達18公頃,結束營運之後,廠區交由臺北市政府管理。松山煙廠即使迫不得已,只能保存8公頃做為文化園區,我認為至少應有一個展覽室以模型、 地圖或照片,完整的呈現昔日18公頃廠區的情景,以保存歷史記憶。文創園區唯一新的建築是臺北文創大樓,高聳於園區,與藍天白雲相映,頗有氣勢。對照幾年前google衛星空拍地圖,可以看出這棟新建築也是拆了幾棟舊建築來改建的。
  • 松煙文創淪卡漫展、時尚趴園區 議員批假文創真商業
    臺海網5月3日訊 據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北市「松山文創園區」2011年營運,本意為扶植島內外文創產業,但民眾對其的印象卻只有一場又一場的商業化卡漫展及時尚趴。臺北市議員吳思瑤、梁文杰3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松山文創園區不只淪為卡漫展、時尚趴專用場地,還給廠商太過廉價的租金,造成市庫短收。
  • 激發全社會創意活力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印象
    12月3日,濱海新區文化傳媒訪問團一行來到松山文創園區,園區由一個廢棄的煙廠改造而來。被定位為「臺北市的原創基地」,目標是聚集社會原創資源,培養原創人才,激發創意與創新能量,成為臺北市青年展示才藝平臺和創意櫥窗。
  • 探訪松山文創園區 感受原創的魅力
    【解說】如果你是一個文藝青年,那麼來到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定是你必去的地方。它是臺灣工業遺址改為藝術園區的典範,是臺北文化創意地標。  來到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四段的松山文創園,高大的倉庫比鄰而立。各大卡通展覽將原本單調空曠的廠房布置得活潑可愛。一到園區門口,一個創意飾品店映入眼帘,仔細一瞧,原來這裡本是一處檢查室。
  • 路窄人多車位少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生意好交通亂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吸引大批遊客,位於忠孝東路四段553巷的入口處只有兩線道,遇到假日人車洶湧,常造成堵塞。 東南網9月2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信義區的忠孝東路四段553巷、559巷自松山文創園區開放後,假日吸引大批人潮,也帶來計程車排班混亂與停車位不足等問題;等松煙的臺北文創大樓開始營運,兩年後大巨蛋落成,情況恐更惡化,當地裡長希望發展之餘,也應降低對居民的影響。
  • 松山文創園:臺北的創意櫥窗
    然而2013年出現了轉折性變化,國家並沒有將鼓勵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作為重點投入領域。專家指出,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有放緩趨勢。然而在臺灣,變身才2年多的松山文創園雖然年紀很輕,卻有遠大的抱負:以它為中心,創建臺北東區文創旗艦特區。
  • 臺灣文創覽勝NO.1——工遺煙雲,松山文創
    「工遺+文創」,新舊形制於城市更新的浪潮中碰撞,擦出的火花中就有今天提到的——「松山文創園區」。「聚是一團火」,臺北松山園區的深入挖掘,對大陸地區巨量工業遺存的開發利用,必將大有裨益。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興建於 1937 年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佔地 6.6 公頃,是臺灣現代化工業廠房的先驅。其建築設施完善,風格簡潔典雅,為當時工業廠房之楷模。2001 年,臺北市政府將其確定為第 99 處市定古蹟,松煙成為臺北設計及文創產業的旗艦基地。
  •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三度遭人開槍 警方疑同一人指使
    華夏經緯網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松山文創園區昨天再傳槍響,涉案的是一名有前科22歲郭姓男子,臺北市信義警分局今晨從高雄把人帶回偵訊,警方不排除三件槍擊案為同一人主使,疑和土方利益有關。據報導,臺北松山文化創意園區昨天下午近3時再度傳槍響,轄區臺北市信義警分局偵查隊長車宇基當時受訪時說,一名身穿黑西裝的男子從煙廠路走到文創大樓外開槍,男子犯案時未遮住臉部,並對空鳴
  • 上海市政府訪問團走進臺北松山園區 借鑑「原創」價值激發創意
    東方網8月18日消息:一個幾近荒廢的煙廠遺址,歷經5年修復,蛻變成為臺北市最紅火的城市綠寶石——「松山文化創意園區」。臺北松山煙廠的這一華麗轉變,令上海市政府訪問團的成員眼前一亮。此次臺北上海城市論壇,「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發展」是大家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松山文化創意園區這一經典案例,究竟對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何借鑑意義?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華山論建---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
    說到老工業區升級改造,去年年初去臺灣考察,有幸能在原誠品文創園負責人李智祥先生的陪同下,參觀華山1914和松山文創二園區,並與華山的運營方---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李正芳先生座談學習,收穫頗豐。可惜返鄭之後,除了對臺北車站之行復盤總結之外,其他連筆記都沒有做,現在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4】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7】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臺北松山文創園:小資文藝集中地 創意為商業「加分」
    其前身為建於1937年的松山煙廠,1998年停產,擁有百年的歷史的它,建築包括澡堂、育幼院、員工餐廳、庭園等,覆涵當時工作者理想的辦公居住空間。在成為文創園區之前,這座保有完整廠房、庭園造景及豐富人文景觀,佔地6.6公頃的園區,曾靜靜地等待了10年。   臺北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地區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
  • 從落後到前衛,從老煙廠到文創園,松山文創園成小資文藝集中地
    如今把一些老廠房舊倉庫改建成文創園區是很流行的做法,在文藝氣息濃厚的 臺北 自然也不例外。與 北京 的798和 上海 的1933相似的,是 臺北 的松山文創園。它的前身是1937年日據時期的「 臺灣 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這裡曾是 臺灣 的第一座現代化捲菸工廠,為當時的 臺灣 創造了相當高的經濟產值。然而隨著需求量下降等原因,松山煙廠於1998年與 臺北 煙廠合併,這片曾經忙碌的廠區便空置了下來,直到2011年轉型為松山文創園區正式對外開放。70多年的制煙歲月,留下的不只是迷人的菸草氣味,還有令人驚豔的煙廠古蹟建築。
  • 以創意孵化夢想 盤點臺灣那些別具特色的文創園區
    官方對外的口徑中,臺灣有五大文創園區:臺北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中的TADA Center(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還有各類園區散落在臺灣的各個角落。
  • 圖說臺北松山文創園:小資文藝集中地 創意為商業加糖[圖集]
    其前身為建於1937年的松山煙廠,1998年停產,擁有百年的歷史的它,建築包括澡堂、育幼院、員工餐廳、庭園等,覆涵當時工作者理想的辦公居住空間。在成為文創園區之前,這座保有完整廠房、庭園造景及豐富人文景觀,佔地6.6公頃的園區,曾靜靜地等待了10年。   臺北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