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外事活動中,有位外國記者用嘲諷的口吻對周總理說:「你們中國人走路都是彎腰的,而我們都是挺著胸膛走路,周先生,你說是嗎?」周總理笑著回答:「說得好!」外國記者正在得意之際,又聽見總理說:「我們彎腰走路,是因為我們正在走上坡路,而你們卻是在走下坡路呀!」
讀到這裡,我們都為周總理巧妙回答自豪,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周總理巧妙回答,我們肯定要被很多人嘲笑,溝通如此重要,你學會如何有效溝通了嗎?
溝通聖經是一本幫助我們學會溝通技巧的書,書從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個方面出發,詳細介紹了聽,說,讀,寫這四個部分所要掌握的方法,通過學習這本書,讓我們的溝通技巧得到很大的提升。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一名傑出的諮詢顧問——尼基斯坦頓,他從許多事例出發,輔以很多的練習,讓我們學會用最恰當的溝通方式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如何有效地溝通
溝通有四個目標:被接受 .被理解 .被接受. 使對方採取行動 , 但是這四個簡單的目標,卻不一定每次都能達到。我們經常會聽到:「你聽我說」 「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些都表明了,我們的溝通過程不是那麼的順暢。下次溝通之前。可以考慮下面五個方面,讓溝通更有效:
你進行溝通的原因(目的)是什麼?你進行溝通的對象是誰?對方會在哪個時間,哪個地點來接受你的信息?你的內容是什麼?你的方式是什麼?
比如,你想和老闆談一下你的待遇問題,就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打腹稿,
你進行溝通的原因(目的)是什麼?——加薪;
你進行溝通的對象是誰?——上司;
對方會在哪個時間,哪個地點來接受你的信息?——上班時間和辦公室,不過最好選擇一個老闆不忙,心情又比較舒暢的時間;
你的內容是什麼?——想辦法說服老闆,讓他認可你的價值,給自己漲工資;
你的方式是什麼?——最好是當面溝通,這樣可以事先假設老闆的問題,想辦法說服他。
說話人人都會,但是能把話說清楚,說得漂亮,讓對方容易接受,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至今仍被人們推舉為英國史上最出色的演講家和辯論家。但是,據說他之前一直有口吃的毛病,後來經過不斷地練習,才成為了有名的演講家和辯論家。由此可見,說話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得到提升。
在 溝通聖經中提出基本的說話技巧有兩個:個人特質和聲音特質,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練習自己的說話技巧。
首先我們說話時要吐字清晰,用詞正確,簡單,並且要有一定的條理性;其次,我們的態度要真誠,自然,平視對方,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重視;最後,我們還要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良的姿勢會給對方傳達不好的信息,甚至造成對方的誤解。上面的這幾點,我們可以在老師身上得到最好的體現。有趣的老師在講課時,音量是時而高時而低,並且抑揚頓挫,有時還有一些大家喜歡的小故事,這樣才能吸引同學們專心的聽下去。反之,若是這個老師發音不清晰,講課也是平鋪直敘,就讓人聽得昏昏欲睡。
好的老師講課為什麼能吸引人呢?這是因為他們講課之前做了大量準備。在備課階段,根據課文內容收集資料,然後再列出大綱,把收集到資料穿插其中,有時還會有相關的有趣故事。在講課階段,隨時觀察,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仔細想一想,老師授課的整個過程不就是教我們說話的過程嗎?
聆聽也是溝通的一個重要環節。傾聽能力高者,一定是所處行業的佼佼者,但是,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聽對方說的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時地發出聲音,附和對方,讓對方知道你在專心地傾聽。這樣能更好地促進雙方的交流。而什麼時候發出聲音,可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對方正在暢所欲言時打斷對方,只需要在關鍵的地方,用一些簡短的詞語,例如:「是嗎?」哦」,「這樣做更好"等等,來提示對方你在專心地聽。
當然,只有專心地傾聽,在聽的過程中找到對方所說內容的」興趣點「,你才能真正專心地聽。前不久,我加入了一個聽書群,裡面每天早晚都有更新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非虛構類的,剛開始聽還挺有興趣的。但是,這些內容的趣味性不大。慢慢地,我就有了懈怠的心理。當我看到溝通聖經裡面說要找到對方內容的興趣點,提高自己聆聽的效果時,我就開始了我的實踐。把聽的書內容找出來,逐字逐句地尋找,看到作者是我一直崇拜的一位,立馬來了興致,枯燥的語言也不覺得了,每天都盼著早晚讀的更新。
二.SQ3R閱讀法
要想進行有效的溝通,就必須進行不斷的學習,而閱讀,就是我們學習的手段。閱讀有三大目標:收集信息,消遣,獲得知識。收集信息和獲得知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經過無數本的積累,才能得到想要的內容,面對這一過程中的無數本書,我們就要學會如何閱讀。在本書的12和13章,尼基斯坦頓告訴我們如何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效率。首先,要拓寬視野的寬度,讓一次攝入的信息儘可能的多;其次,學會對不同的內容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然後,再利用書中介紹的SQ3R閱讀法來進行閱讀就可以了。
SQ3R閱讀法告訴我們,可以將閱讀的過程分為5個步驟:
第一步:縱覽。從整體上瀏覽整本書,知道哪些內容要細讀,哪些內容要略讀。
第二步:問題。對書中的內容提出幾個問題,讓自己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專心並思考。
第三步:閱讀。仔細地閱讀
第四步:回憶。第三步完成後,把書合上,試著回憶書中的內容,做筆記。如果效果不高,可以分章節進行。
第五步:檢查。快速進行前面四個步驟,看有沒有漏掉的內容,確認自己的問題。
通過上面的五個步驟,一本書很快就讀完了,書中的內容也記憶了下來。任何技巧都不是一次就能成功,這個閱讀的技巧也一樣,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來鞏固,來真正地掌握。
三.書面溝通
如果說口頭溝通是溝通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麼書面的溝通也佔有重要的一部分。商務上的報告,書信,用書面語言就比較準確有條理,而且可以備案,極大地方便了人們。
這些書面溝通的文字是怎麼組織的呢?根據他們的目的,作者把它們劃分成三大類:有利的.中性的.說服的,不同的目的,所採用的文件組織形式和結構也不同。
比如,我們要寫一份投訴信,投訴的目的是為了說服對方,解決問題。明白了目的,就可以按照書中的建議來寫。第一部分:客觀陳述事實;第二部分:分析事實,說明原因;第三部分:寫出要求;第四部分:敦促對方趕快採取行動。按照這個流程,一封投訴信很快的寫好了,相信結果也會令人滿意。
四.非語言溝通
俗話說:「鑼鼓聽聲,聽話聽音」。所謂的「聽話聽音」,就是聽出對方所沒有說出來的話語,全面地理解對方的意思,這就是非語言溝通。
在本書中,尼基斯坦頓把這個叫做「後設溝通」。這一方面包含了沉默的語言,時間的語言和姿勢的語言。這些都告訴我們,與人交流時,全方位的觀察,對方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或者一個神情,就代表了許多語言,只有讀懂這些,才可以全方位的提高。
記得我剛工作時,有一次和老闆,主任一起外出。當老闆用遙控器把車門打開時,特意看了我一眼,但是,初入職場的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大大咧咧地拉開車門就坐了進去,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如果我當時能體會到老闆眼神所傳達的意思,結果肯定就不一樣了。
溝通就是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手段來達到一定目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把語言和非語言兩種手段相互配合才能讓溝通更有效。溝通聖經從聽說讀寫出發,既告訴我們該怎樣做,又讓我們知道為什麼這樣做,再加上一定的練習,讓我們學會如何將這兩種手段配合,從而讓我們的溝通能力得到啟發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