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難溝通?可能是父母溝通方式錯了,試試「聽說讀寫」法

2020-12-22 牛爸兔娃

據統計,中國50%家長無法與孩子順利溝通。而經歷過孩子青春叛逆期磨礪的家長,更能真心體會到那種溝通難的錐心的痛。

青春叛逆期,一定程度來說,就是孩子不斷地推翻父母的三觀,進而形成自己的三觀的過程。在青春叛逆期,孩子是十分敏感和要強的,很多事情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溝通。

父母都知道尊重和信任是溝通的前提,而實際中溝通起來就不說那麼回事了,想像著母慈子孝結果卻是雞飛狗跳在雙方的相互較量中,最後往往以兩敗俱傷收場。

因此,作為父母,掌握好的溝通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良好的溝通是父母實施一切教育方法的關鍵

關於和孩子的溝通,下面給大家介紹下「聽說讀寫」法。

01 聽,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

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真正的溝通高手是一個熱衷於聆聽的人。善於傾聽,才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最基本素質。

就如卡耐基所說: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致意傾聽的人。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7—12歲的孩子,情感和歸屬需求開始加強,尊重需求開始覺醒,渴望被人尊重。

在與孩子的傾聽過程中,你得表現出很感興趣的樣子,引導孩子繼續說下去 「還有呢?然後呢?」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關心、被尊重,就會向你敞開心扉。你跟孩子的溝通也會更加有效。

02 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德魯克說: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麼,知道什麼時候說,知道對誰說,知道怎麼說。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的內容固然重要,但說相同的話,你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成年人尚且都會有這種感覺,更何況年幼的孩子,他還沒有能力理解父母說話的良苦用心。

推心置腹的談話是心靈的展示。

對孩子說「你去把碗給我洗了」和「如果有人幫我洗碗,我會很高興」的效果哪個好!

對孩子說「作業還沒有做完嗎?」和「作業全做完了吧?」哪個更會讓孩子反感!

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尤其是跟孩子說話。所謂言傳身教言得不藝術,怎麼起到教導的效果。

03 讀,讀懂孩子情緒,控制自己情緒。

「情緒」溝通的催化劑。兩個人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情緒不對,內容就會被扭曲。

沒有良好的情緒,說話陰陽怪氣,讓孩子誤以為是挑釁。而孩子的脾氣也一觸即發,結果溝通變成了吵架,說得再多也只是發洩。

因此,在與孩子溝通時,家長首先要準確讀懂孩子的情緒,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再解決問題。溝通的過程中要積極傾聽,要用眼觀察,用耳朵和心傾聽,通過換位思考,讀懂孩子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更多地正面地去啟發、鼓勵孩子,而不是指責、批評。

此外,父母要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多反省、改進。卡耐基:如果你錯了,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這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

其次,家長更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陷於不良情緒中,怎麼能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蘇格拉底:在你發怒的時候,要緊閉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氣

因此,溝通時,要平等相待,如朋友般,就如李開復所說「父母要用3%的時間管教孩子,用97%的時間和孩子做朋友,因為通過這樣的交流,才能讓孩子成為講理的孩子」。

04 寫,有一種溝通叫書信,間接溝通也很重要。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一定要當事人直接對話,在家庭親子教育中,可信賴而且情緒較穩定的家人更能扮演那個能和諧處事的角色,雙方之間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溝通。

間接溝通,是管理學中的名詞。此種形式溝通的優點是比較冷靜理智,溝通交流觀點相對比較委婉,不太容易受感情和氛圍因素影響。如書信、郵件、電話等方式。

書信是比當面談心是更好的溝通方式。「見字如面,展信舒顏。」記得上學那會書信還很流行,一些同學還有筆友。那種見字如面,展信於方寸之間的喜悅與激動的心情,那種翹首盼佳音的期待,書信之中的墨水味道,令人回味。很多大家都給自己的孩子寫過信。

劉瑜《願你慢慢長大》:「小布穀,媽媽唯願你能對她始終保持耐心,無論陰晴圓缺,無論世事變遷。」

席慕蓉《我的女兒》母女一場,因緣也只在五十年內吧!其間並無可以書之於史,勒之於銘的大事,只是細細瑣瑣的俗事俗務。但是,俗事也是可以入詩的,俗務也是可以縈人心胸,久而芬芳的。」

青春期會產生太多令父母憂慮抓狂的問題,與青春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更需要破譯孩子青春期的密碼。父母只有不斷更新自我的認知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才能找到應對的方法。

樊登推薦家長讀一讀《解碼青春期這是青少年勵志專家喬希·西普專門寫給帶青春期父母的實用手冊,讓你掌握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策略,陪孩子度過成長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時期。

書中對青春期父母和家長困擾最多的問題,特別是如何溝通,都一一給帶出了詳細具體的解決方案。豐富的實例可讀性非常強,是青春期父母必備的指導手冊。

正確的方式與孩子相處,你會收穫一個更平和,更積極向上的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父母巧用「刺蝟定律」,輕鬆解決溝通障礙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比較強、不容易溝通,已經是現在親子教育當中家長普遍需要面臨的問題。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青春期的浪潮,避免孩子在青春期誤入歧途,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 拒絕溝通,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
    大多數覺得兩個孩子難以平衡的父母,通常都犯了一個錯,就是總想當一個「公正的法官」。事實上,做到絕對地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沒有意義。兩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性格、想法和需求也是不一樣的,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反而會製造更多的不公平。
  •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拒絕與父母溝通?一聊就爆炸,是你沒用對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變得不愛與父母溝通,甚至是拒絕與父母溝通,把父母當作假想敵,站在父母的對立面,與父母一聊天就爆炸,對於父母的要求,掛在口頭上的更多是「NO」。,不分晝夜、耗費很多心力培養長大的孩子,如今讓人鬧心,不少父母可能會想「當初生他幹嘛,給自己添堵嗎」?
  • 孩子到了青春期不與父母溝通,怎麼回事?
    有家長會疑惑,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孩子一到青春期,就不與父母溝通?父母愛孩子,孩子也愛父母,但是為什麼孩子不與父母溝通?有的父母會對自己說,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樣的,真的是這麼回事麼?還是為了迴避問題而安慰自己的?人類的天性就是聯結,包括青春期。
  • 青春期孩子為什麼拒絕和父母溝通?可能是你說話的方式有問題
    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
  •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方法,學會科學的對話法,輕鬆解決問題!
    這個話題一打開,其他幾個孩子的家長都紛紛表示,自己家裡的孩子差不多都不同程度有這樣的現象: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回家就躲在自己的房間裡……青春期孩子難溝通回想我和兒子的溝通,還算不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衝突偶爾也會有,但是大多數時間我們會讓衝突很快過去,然後母子兩又恢復了正常的溝通。
  • 青春期的孩子讓多少家長傷透心。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良好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像一頭小鹿,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欲,什麼都想撞一撞,什麼都嘗一嘗,因為他們覺得,年輕就是資本,失敗了可以重來,傷口也很快癒合。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卻處處好像和這個既定的世界格格不入。他們還是相信自己是對的,相信自己能改變這個世界,他們渴望理解,渴望被關注,有時甚至製作惡作劇,就是希望能引起別人的關注。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不好溝通,難以難教育,但每個家長又不得不面對。
  • 只要父母的溝通方式正確,青春期孩子的社交問題可以輕鬆化解
    那麼這個交朋友的這個標準才是父母和孩子需要去溝通、相互達成共識的部分,而不是貼個壞朋友的標籤,從而讓孩子去遠離這個壞朋友。說到這,很多家長就會很焦慮:不能這樣說孩子,那該怎麼做?難道就要眼看著這個壞小孩來影響自己的孩子嗎?青春期孩子的每個問題,背後都是多項問題的匯總,父母想要解決問題,也需要戰略性的循序漸進。在這裡提出4個建議:1、提升親子關係質量。孩子和父母關係是決定著孩子交朋友的關係和交友的品質。
  • 家長如何更好的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難聽話一下子會打中我們,覺得生氣,傷心,委屈,擔憂,萬般滋味,湧上心頭。可是,如果不能自我調控,直接表現出來,通常會壞事兒。需要做下面兩步。1、千萬別全當真。人激動的時候為了充分表達情緒,什麼解氣說什麼,這時候只有那個激動是客觀的,其他都不重要。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激素水平不均衡,說話做事更容易衝動。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教你4招拉近親子距離
    17歲潘同學的父母經常為離婚爭執,令她擔心被拋棄,無心課業,成績下滑,父母卻未加以溝通,直接責罵,心結逐漸累積,她開始染髮、喝酒、沉迷網咖,自我懷疑、否定,甚至以自殘緩解情緒,最後潘同學因自殺未遂被送至醫院。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如何說少年才會聽?怎麼聽少年才肯說?》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你們都會有哪些感受呢?個長高了,脾氣也變大了。越來越難溝通了,通常說不了幾句話就不耐煩了,嫌我嘮叨。不再和我分享小秘密了,回到家關起門,不是打遊戲、看小說就是跟同學在電話裡說個沒完,很少像以前一樣和我們愉快交流。在衛生間梳洗打扮的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注重自己的穿著了。
  • 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當他開始說「我要喝水」的時候,這個所謂的自我意識就出現了,也就是和父母的衝突就開始了。孩子開始努力地發表自己對於世界的看法,努力地證明「我和你們是不一樣的」,這種意識到了青春期會更加強烈。從某種程度上講,父母從孩子3歲開始其實已經和他鬥智鬥勇了,青春期不過是面對一個身體和心理日益強大的孩子,也就是父母的溝通對象在變強大。
  •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
    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多認為父母無法理解自己,和父母無法溝通。同時,很多青春期學生的家長也苦於無法與自己的孩子有效溝通。據了解,青春期的學生在著裝、教育方式、業餘愛好、手機使用、課外讀物和隱私等多方面都和父母存在分歧。本該是家庭教育重要基礎的溝通,如今卻成為了問題。
  • 青春期的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如何有效解決這類問題?
    也不和父母溝通,總是一個人待在房間……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也經常聽到父母們抱怨這個時候的孩子最不聽話,管也管不得,罵也罵不得,對孩子的成長變化不知所措。漸漸的孩子也開始疏遠父母,將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多的隱藏起來。
  • 親子溝通困難重重?想和孩子好好說話,父母不妨試試「我向信息」
    文丨媛媛(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早熟,不少父母都抱怨孩子才是小學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溝通困難的情況。有些進入青春期的父母更是小心謹慎,語氣稍微重了點免不了就是一頓爭吵,越來越多的家庭覺得親子溝通困難重重。
  • 聽說讀寫全方面的溝通技巧
    溝通聖經是一本幫助我們學會溝通技巧的書,書從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個方面出發,詳細介紹了聽,說,讀,寫這四個部分所要掌握的方法,通過學習這本書,讓我們的溝通技巧得到很大的提升。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一名傑出的諮詢顧問——尼基斯坦頓,他從許多事例出發,輔以很多的練習,讓我們學會用最恰當的溝通方式達到預期的效果。
  •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難?睿智燈塔專家說:你不妨嘗試以下教育方法
    最近,睿智燈塔的小編聽到很多家長抱怨,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你越是苦口婆心,他越對你置若罔聞,總之,不管你讓孩子幹什麼他都是和你對著幹,到頭來,換來的只能是一次次的爭吵。那麼,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辦法有哪些?其實對於以上情況,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溝通方式上。
  • 青春期孩子難溝通?家長需要學會這5招
    如何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相信這道難題,讓不少父母感到苦惱。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感到如臨大敵。有句話說:人格決定命運。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一生。作為父母,想真正了解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了解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懂得如何和孩子打交道。這並不是天生就會的能力,而是需要不斷學習。
  •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關鍵,只有兩個字
    經常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說,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親子關係不和諧,溝通不順暢,家長和孩子的日子都艱難。而我們中國父母所謂的溝通常常是這樣的:天冷了,記得穿秋褲哈;你現在都初二了,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再貪玩了;你再玩遊戲,我就把手機沒收,聽見了沒?
  • 叛逆期孩子的正確溝通方式
    如果家長從來不問問孩子的想法,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批評孩子、教育孩子,孩子會慢慢地不相信家長、疏遠家長、怨恨家長,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是性格的雛形期,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孩子自卑、孤僻、自私、任性、暴躁。孩子出現問題,肯定是教育方式的錯。正確的教育方法很重要,父母和孩子良好的溝通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