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大通道 打造大平臺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繼續闊步前行

2020-12-23 騰訊網

果園港、魚嘴鐵路貨運站、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範基地……11月26日,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上,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總體規劃20平方公裡的建設發展示意圖十分引人注目。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匯聚了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西路陸海新通道等多種通道優勢,正不斷促進「前港後園」產業生態形成。

「四向拓展」豐富多式聯運網絡

博覽會現場,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展出的「四大物流通道」建設發展示意圖,受到諸多物流企業與參展嘉賓的青睞。

「要通過大通道、大平臺、大流通,進一步促進大開放。」 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介紹,「我們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向東,可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運能,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向西,可拓展中歐班列功能,打造連接中亞歐的陸上貿易主通道;向南,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通了內陸地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向北,常態化開行渝、滿、俄國際鐵路專列,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可謂真正實現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開放通道在果園港貫通,『水鐵公空』四種聯運模式在果園港聯通,『人財物數』四種要素在果園港匯聚。」

通道貫通帶來的是貿易流通。據統計,2020年1-10月,陸海新通道班列在果園港共計開行41個班次,累積發運箱量2320標箱,水鐵聯運393標箱;果園港中歐班列鐵水聯運箱量9524標箱;完成了東北亞-果園-越南的國際中轉鐵水聯運300TEU。同時,長江黃金水道開行「滬渝直達快線」,上水290艘次,裝載48960標箱,外貿46843標箱;下水424艘次,裝載107580標箱,外貿82307標箱,裝載出口箱累計達107580標箱,進口箱量累計48960標箱。

目前,滬渝直達快線平均每天一班,上行13天左右,下行10天左右,與普通班輪相比,整體物流時效已經提升了30%以上。「我們下一步還將與三峽通航管理局、上海港方面溝通,通過數據交換的方式,把工作做在前面,讓船舶在三峽船閘減少待閘時間,讓貨物在上海港減少換船時間,再壓縮2-3天運輸時間。」牛賢丹說。

她告訴記者,當前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正在全面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等國際大通道的融會貫通,推進通道班輪化、班列化。

「前港後園」深度激發重點產業潛力

作為中國經濟重鎮和文化名城、中國智能製造的重要基地,重慶正以「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的新名片煥發新的活力。而在兩江新區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片區功能布局正在全面鋪開加速建設,逐漸形成了「前港後園」的產業生態。

入駐重慶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下簡稱「果園B保」)的康寧原板玻璃西部物流中心項目見證了這一新生態的成長曆程。從今年1月份以來,康寧重慶工廠通過「果園B保」的進出口額已超過7億人民幣。

原板玻璃從海外各地通過海船抵達上海,海江聯運到達「果園B保」,然後根據重慶工廠需求實時配送至重慶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玻璃基板,結轉給京東方生產出液晶屏,再供應給兩路寸灘綜合保稅區內的筆電企業。同期,兩江萬國半導體生產的晶片、萊寶高科生產的觸控螢幕、聯創電子生產的模組,也同步配送至筆電企業,筆電企業組裝成筆記本、PAD、WATCH,集聚於果園,向西、向北乘坐中歐班列、「渝滿俄」,向南搭乘陸海新通道,或者就近搭載貨運航班,奔赴世界各地。不僅如此,作為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生產基地,今年1—10月,在疫情和轉型發展雙重考驗下實現了觸底反彈——兩江新區汽車產量達75.7萬輛,產值達1344億元,增幅高達36%。出口37.78億元,出口到96個國家。

「正是這『前港後園』的產業鏈、貿易鏈和物流供應鏈,為果園港奠定了持續打造國家物流樞紐的堅實基礎。」牛賢丹自信地談道。

打造開放智慧綠色型樞紐

當前,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還在全面打造開放型、智慧型、綠色型物流樞紐。

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是建設開放型樞紐的基礎。牛賢丹透露,「果園B保」一期工程已於2020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二期工程將在今年年底完成招標,明年開工,建成後將具備15萬平方米倉儲能力;魚嘴鐵路貨運站南場將在年底啟動建設,建成後具有65萬標箱能力;佔地面積430畝的口岸通關集中查驗區也將於年底基本建成,明年初投用,屆時將為樞紐區提供自動化探測查驗服務,貨物通關更快。此外,2021年計劃完成物流樞紐核心範圍內東西港區及對外重要交通節點轉換工程前期工作並逐步動工,如福宏大道東延伸段、疏唐立交、疏港東立交等配套工程項目;力爭2022年完成核心區內次支路網約7.2公裡建設,加速對外大通道節點工程建設;2025年實現公路對外大通道基本建成,物流樞紐全面發揮功能。

在建設智慧型樞紐上,果園港電子提貨單在2020年10月使用率已經達到了99.1%,提貨環節將於11月全面進入電子化、無紙化時代。同時,該樞紐區正著力打造多式聯運智慧運營中心,按照便利化、無紙化、標準化、集約化、共享化的目標,建設智慧口岸、智慧物流、智慧通關、智慧政務、智慧招商、智慧園區、智慧樞紐。

在建設綠色型樞紐上,該樞紐按照「兩江四岸」統一規劃,圍繞「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做好北岸港灣 ,優化完善國家物流樞紐範圍內的藍綠空間,形成產城景融合示範高地。牛賢丹說,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將充分挖掘與新加坡港、杜伊斯堡港的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大與成都青白江鐵路樞紐、上海港及長江沿線各港口、欽州港、廣州港等國家級物流樞紐和重要節點的合作,與內陸地區共商共建無水港,不斷增強幹支配合的聯動能力,真正促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格局的形成。

來源:中國水運報

作者:全媒記者 周佳玲

責編:尹宇龍

審核:洪波

重點推薦

相關焦點

  • 暢通雙循環 促進新流通 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實現高質量發展
    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介紹說。加大與成都青白江鐵路樞紐、上海港及長江沿線各港口、欽州港、廣州港等國家級物流樞紐和重要節點合作,與內陸地區共商共建無水港,不斷增強幹支配的聯動能力。依託前港後園產業生態 建設大通道 打造大平臺作為中國經濟重鎮和文化名城、中國智能製造的重要基地,重慶正以「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的新名片煥發新的活力。
  • 以大通道大平臺促進大開放 重慶果園港一批項目將密集開工
    據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介紹,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具備水鐵公空多式聯運,物流運輸組織靈活,開放通道四通八達,向東,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運能,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向西,拓展中歐班列功能,打造連接中亞歐洲的陸上貿易主通道,向南,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通了內陸地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向北,常態化開行渝、滿、俄國際鐵路專列,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真正實現了
  • 果園港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基本成型
    1月4日,兩江新區魚嘴鐵路貨運站南場、中遠海運果園綜合物流基地項目、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二期、多式聯運智慧運營中心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今明兩年4個項目陸續竣工後,以果園港為核心打造的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將基本成型,進一步促進重慶開放體系建設,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 果園港集中開工4大項目 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基本成型
    屆時,兩江新區以果園港為核心打造的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將基本成型,進一步促進兩江新區乃至重慶的開放體系建設,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多式聯運體系進一步完善目前,果園港是國內最大的內河水、鐵、公聯運樞紐港,成為連接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重要航運樞紐。隨著系列重大項目的加持,果園港的多式聯運體系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 重慶果園港四大項目集中開工 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基本成型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1月4日,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功能項目在兩江新區集中開工,包括兩江新區魚嘴鐵路貨運站南場、中遠海運果園綜合物流基地項目、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二期、多式聯運智慧運營中心等4個重大項目將於今明兩年竣工。
  • 重慶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新進展
    兩江新區果園港啟動商品車...
    依託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果園港「前港後園」的功能布局、「鐵公水」無縫銜接的資源優勢、以及其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再疊加上海泛亞航運公司星羅密布的物流網絡,商品車長江水運貨櫃化運輸的新模式將與傳統模式形成良性互補,更好地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對促進重慶、兩江新區「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國際物流服務體系的形成具有深遠意義,並助力重慶汽車產業和物流產業的優質提升。
  • 克服疫情影響 來看果園港今年前十月交出的靚麗答卷
    作為主要參展商之一,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帶著在「多式聯運」和大宗商品交易及數字供應鏈產業方面的發展成果精彩亮相,吸引眾多參展嘉賓駐足參觀、交流洽談。博覽會現場,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展出的「四大物流通道」建設發展示意圖受到許多物流企業與參展嘉賓的青睞與好評,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拍照保存。
  • 佛山南海 融入國家物流大通道 擁抱雙循環新格局
    把握國家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戰略機遇,南海正全力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積極構建「物暢其流」大通道,擁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現代智慧物流建設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廣東省首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花落佛山南海,是國家賦予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通過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佛山、南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得以融入國家物流大通道,便捷連結國內、國際大市場。
  • 重慶晚報記者探訪果園港 智慧園區+多式聯運讓人印象深刻
    ▲果園港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位於兩江新區魚復園區的果園港是一個重要港口,從2013年12月5日開港,通過7年的精心打造,果園港躍升成為全國最大的內河水、鐵、公聯運樞紐港。其中,「區塊鏈電子倉單」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基於聯盟鏈的金融級資產,將現貨轉化為優質安全、直接穿透至底層並且具備良好流動性的短期資產,可為港口及腹地企業客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低風險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目前,果園港的智慧物流、智慧口岸、智慧通關、智慧政務、智慧招商、智慧生活等業務模塊,讓這個港口成為了集聚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智慧物流樞紐。
  • 中歐班列開行重慶果園港至德國曼海姆港班列
    央廣網重慶10月27日消息(記者吳新偉)記者從重慶市發改委獲悉,德國曼海姆當地時間10月25日上午10時,中歐班列(重慶)「德國曼海姆港—重慶果園港」班列成功開行。該班列滿載汽車零配件等貨物,從德國曼海姆港出發,經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在霍爾果斯進入中國,最後抵重慶果園港(再分撥北京等地),全程約11000公裡,預計耗時12天。據悉,去年11月13日,重慶兩江新區與曼海姆市籤署國際城鎮合作備忘錄,以推進雙方在工業4.0、自動化、物流等方面的務實合作。
  • 蘇州(太倉)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蘇州(太倉)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為全省唯一。  國家物流樞紐是物流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幹樞紐作用,主要依託沿海、內河港口,對接國內國際航線和港口集疏運網絡,實現水陸聯運、水水中轉有機銜接,為港口腹地及其輻射區域提供貨物集散、國際中轉、轉口貿易、保稅監管等物流服務和其他增值服務。
  • ...亞歐「九州通衢」通達全球,武漢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正當其時
    空中俯瞰武漢陽邏港。記者任勇 攝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武漢打造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優勢明顯。不論是揚起數字貿易的風帆,還是擴建規模再「造」一個漢口北,武漢商貿物流領域始終在破浪前行。目前,漢口北已建成52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商貿物流基地,形成了鞋業皮具、品牌服裝、酒店用品等30大專業市場,是目前中西部最大的商貿物流平臺。漢口北物流園只是武漢物流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 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解密: 打造泛歐泛亞經濟高地 形成西部共享...
    這是成都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承擔輻射帶動作用的主戰場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明確,選擇127個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城市作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規劃建設212個國家物流樞紐,包括41個陸港型、30個港口型、23個空港型、47個生產服務型、55個商貿服務型和
  • 兩江新區在果園港一天幹了「三件大事」
    重慶日報全媒體消息,6月29日,以建設內陸開放門戶為目標的兩江新區,在果園港舉行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系列活動,同時推動包括果園港魚嘴鐵路貨運站貨櫃班列首發、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口岸功能及基礎設施項目集中開工、兩江新區與廣安鄰水共建無水港在內的「三件大事」。
  • 中歐班列(重慶)「德國曼海姆港—重慶果園港」班列成功開行
    &nbsp&nbsp&nbsp&nbsp中歐班列(重慶)「德國曼海姆港—重慶果園港」班列成功開行。該班列從德國曼海姆港出發,經過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在霍爾果斯進入中國,最後抵達重慶果園港,全程約11000公裡,預計耗時12天。&nbsp&nbsp&nbsp&nbsp2017年11月13日,重慶兩江新區與曼海姆市籤署國際城鎮合作備忘錄,以推進雙方在工業4.0、自動化、物流等方面的務實合作。
  • 兩江新區重慶港務物流集團:牢記殷殷囑託 高標準建設內陸國際物流...
    中國發展網訊 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視察時指出「這裡大有希望」,叮囑 「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要求「完善各個開放平臺,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 四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果園港將成重慶聯結全球核心節點
    1月4日,天氣雖然寒冷,但現場氣氛火熱,兩江新區魚嘴鐵路貨運站南場、中遠海運果園綜合物流基地項目、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二期、多式聯運智慧運營中心4個重大項目,舉行集中開工儀式。這4大集中開工項目都將於今明兩年竣工,體現兩江速度。這也意味著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已齊具口岸開放功能,果園港正成為重慶聯結全球的核心節點。
  • 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構建蓉歐樞紐泛歐泛亞開放經濟高地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名列其中。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以打造蓉歐樞紐、泛歐泛亞開放經濟高地為目標,深入實踐「蓉歐+」戰略,協同區域物流平衡發展,帶動產業要素高效流通,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致力於發展成為成都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的核心支撐、中西部特色樞紐經濟創新發展引擎、世界深耕中國西部的戰略支點。
  • 前10月果園港國際鐵路班列 鐵水聯運突破1萬標箱
    11月2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上獲悉,今年前10月,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完成貨櫃吞吐量27.5萬標箱,貨物吞吐量完成1115.5萬噸;國際鐵路班列鐵水聯運突破1萬標箱,達10217標箱。
  •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中國郵政華東物流倉儲中心項目開工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圍繞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兩核一帶兩輻射」和「東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陸出境」的總體布局,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引擎。《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方案》實施期限為2020年至2025年,範圍以大通道沿線寧波、紹興、金華、舟山、義烏等區域以及衢州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為主體,輻射江西、安徽等內陸地區,形成金華-義烏樞紐,聯動衢州戰略支點,以及交通物流、貿易、創新、生態四條通道的「一樞紐四通道」的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