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盛極百年的契丹族在遼國滅亡後去了哪裡,為什麼現在五十六民族裡沒有契丹族?

2021-02-13 拇指雜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拇指雜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提起契丹,相信大家跟小編一樣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天龍八部》裡的喬峰,喬峰本來是契丹人,因為父母被宋朝武林人士誤殺其父母,而從小在南方長大,喬峰浩然正氣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契丹人都是跟喬峰一樣的灑脫豪邁,其實歷史上的契丹人極其兇殘,根本不

是古裝劇演的那般溫文爾雅,歷史中的契丹族與狼群為伍,跟狼人

也差不了多少,所以契丹以狼作為自己的圖騰。

喬峰隸屬的契丹族正是跟北宋,西夏三足鼎立的遼朝,說起遼朝的起源有些神話色彩,據說契丹族的祖先是一頭青牛,有一天青牛在草地上吃草,突然看見一個仙女騎著白馬從天而降,後來青牛和仙女相戀留下了後代,於是契丹族都自稱自己是青牛白馬之後。契丹族開始就是個小部落,在唐朝時急速壯大,不過後來在唐朝的打擊下又變得四分五裂,直到五代末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落,契丹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大一統。

耶律阿保機憑著卓越的統帥能力,領導契丹族人走向稱霸的道路,趁中原打的熱火朝天,統一了北方,後來收取了石敬瑭獻上的幽雲十六州,逐步奠定了遼朝的根基。後來經過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刀闊斧的開疆擴土,遼朝在蕭太后的時候達到全盛時期,疆域從東北至今日本海黑龍江口,北至蒙古國中部的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一線與北宋交界,與中原的北宋對峙,兩宋時期以遼朝的疆域最為廣闊。

蕭太后死後,遼國政權逐漸衰落,遼國第九代皇帝天祚帝執政,北方女真迅速崛起,完顏阿骨打迅速壯大,數年間便侵佔了遼朝的疆域,天祚帝被迫出逃,這個時候遼國已經是強弩之末。遼國全盛之時名將雲集,其中堪稱百戰名將的就有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名將,但天祚帝時期只有一個耶律大石堪稱帥才,耶律大石不僅是帥才,而且也是最強王者。

京師保衛戰中耶律大石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華,多次打退金兵的進攻,對背後插刀子的宋兵更是迎頭痛擊,那時候契丹打宋兵好比狼吃羊,金兵打遼兵,好比虎吃狼,南宋開國四大名將的劉光世幸虧跑的快,要不然非得死在這場戰爭裡,劉光世被稱為『花腿將軍』,不光是因為他腿上有刺青,也因為他打仗除了跑就只會跑。小編實在難以想像宋朝存在數百年不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遼國在這個時候已經回天乏術,在金兵的多次進攻下不得已撤離臨潢府,自此中原遼國徹底滅亡。

耶律大石不甘心被滅國,這點很像《天龍八部》裡一心復國的慕容復,不過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耶律大石他帶領最後的大遼勇士開始逃亡生涯,其實不到兩百人,最後在西域的可敦城遇見了留守在那裡的兩萬遼兵,這兩萬遼兵便是他日後建立西遼的資本。他通過在西遼的韜光養晦,逐漸建立起一隻契丹騎兵,但這時女真兵風頭正盛,於是大石轉戰西域,沒想到卻在西域打出了一片天地,建立了西遼帝國,現代歐洲人很多國家都稱呼中國為『契丹』,就是大石的西遼打出了中國的威風。大石死後,西遼帝國內部紛爭,國勢開始衰落,後來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所滅,自此遼國徹底滅亡。

遼國從耶律阿保機建國到西遼滅亡在歷史上存在了不到三百年的時間,可至今五十六個民族裡面根本沒有契丹一族,歷史上的契丹族到底去了哪裡呢?史學上大致上有幾種猜測,一種是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族源,與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二是西遼滅亡後,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遷移到了伊朗克爾曼地區,被完全伊斯蘭,三十契丹族人隨著蒙古女真的爭鬥被迫出徵,後來蒙古建國後四處用兵,契丹兵也被派往各處,結果損失殆盡,乃至後來已經找不到什麼契丹族了。

不過據史學界一致認為,通過上古基因的反覆驗證,普遍認為居住在東北的達斡爾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後裔,但這個基因鑑定是如何鑑定的,小編才疏學淺就不這次班門弄斧了。達斡爾的意思是「原來的地方」,也就是故鄉。也有人在雲南的施甸縣發現契丹族的蛛絲馬跡,可能那裡的村民是契丹族的後代,不過通過上古基因鑑定,還是達斡爾族跟契丹族的基因最接近。

現在的達斡爾族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民族風俗,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他們的樂土之上,且不管契丹族百年前如何的勝極輝煌,不管達斡爾族是否真的是契丹族的後裔,歷史終究已成為歷史,把握現在,活出自我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契丹族被滅國後,後來到哪裡去了,為何56個民族沒有契丹族
    契丹族曾經在地球上輝煌一時,甚至一度像蒙古族、滿族那樣,差不多實現了整個中國的統一。但是契丹族現在卻消亡了。我們的56個民族中,並沒有契丹族,那麼契丹族究竟到哪裡去了呢?為什麼這麼一個強悍的民族,會消亡得乾乾淨淨呢?
  • 遼朝滅亡後,曾盛極一時的契丹族去了哪,他們後代現今過得如何?
    宋朝使臣出使契丹那麼遼朝滅亡後,曾盛極一時的契丹族去了哪,難道真的消失了嗎,如果沒有消失,他們後代現今過得又如何呢?遼朝滅亡後,契丹族似乎在突然消失了,難道是被金朝滅了族?哪有那麼簡單,契丹族的人數也不少,想要滅族又談何容易,那麼他們究竟去哪了呢?
  • 大遼滅亡之後,數百萬的契丹人哪裡去了?
    契丹族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中一個非常強悍的民族,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契丹族作為大遼國的統治主體,其威名遠播,尤其是耶律大石所建立的西遼,更是讓西方的很多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國稱作「契丹」。契丹族作為大遼建國218年的統治民族,他們的種族人口也是眾多的,據統計,大遼滅亡的時候,還有著數百萬的契丹人,那麼,這些契丹人都到哪裡去了?為何在後世就沒有契丹這一個民族了?
  • 古代曾佔據大半個中國的「契丹族」,現在屬於什麼民族?
    又是如何經過這麼多年都沒有消失呢?今天我們就要說說這個名字叫做「契丹族」的少數民族。可能說到這有些人會有點陌生,甚至對歷史不熟知的人都沒有聽過這個名字。要說起這個「契丹族」,它是古代一個存在了很久的民族,幾乎每朝每代都會有它的存在。契丹族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是一個遊牧民族,他們都是來自於中國東北一帶,民風剽悍,善騎射。
  • 遼國繁盛一時,滅國之後契丹人四散逃亡,如今身處何地
    它就是廣為人知的大遼政權,也就是遼國。遼國的創立者是契丹人,一個馬背上長大的少數民族。隨著金國的崛起,最終遼國在北宋和金的夾擊下滅亡了。亡國之後的契丹人分散到了各地,最終融入到了漢族和蒙古族等其他民族之中,因此五十六個民族中沒有契丹的存在。關於契丹的歷史,我們且細細說來。
  •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去哪了?真相太匪夷所思,他們竟跑到這裡來了!
    這個剽悍勇猛、好戰兇狠的民族,在200多年的時間裡確實曾經揮斥長城內外,輝煌一時。但令人驚異的是,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以來就集體失蹤了,人們再也聽不到關於他們的消息。 契丹人究竟去了那裡?他們還有沒有後裔? 尋找這個失蹤的民族,成為一個誘人的歷史之謎。
  • 海青鳥的傳說 契丹族的史詩
    之後,我採訪了他們的帶隊老師--內蒙古赤峰婦聯六一幼兒園園長鄧女士,才得知原來這可不是一般的舞蹈,它講述的是一支業已消逝的古老遊牧民族,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  對契丹族的了解,許多人是從金庸大俠所著《天龍八部》裡第一次聽到。因為它是大英雄蕭峰的民族,因為它成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歷史、一段悲壯的人生。
  • 遼國覆滅後,契丹人去哪了?通過DNA技術,專家們找到了答案
    宋朝為了國家的安寧,加上契丹族本身也彪悍無比,在兩國交戰多次無果之後,宋朝選擇了和遼國建交。遼國由於多年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整個國家也開始腐化了,在中國封建思想的洗腦下成為一個腐敗的封建王朝。女真族就是在這樣的壓迫下崛起,隨後推翻了遼國政權,只剩下耶律大石帶了一批人逃到了西域。
  • 存世219年的遼國是怎麼滅亡的
    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制,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
  • 歷史上的契丹人,如今成為了哪個民族?說出來有點不相信
    最近《燕雲臺》電視劇正在熱播,這部劇講的就是在我國宋朝時期的遼國蕭太后的故事,而由此也引發了一波宋粉的探討,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新奇的話題,那就是歷史上這麼強大的契丹人現在去哪兒了?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現在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就如同那歌裡唱的一般「56個民族,56支花,56個民族是一家」,但是這56個民族之中卻沒有契丹族,作為中國歷史上曾經和大宋王朝分庭抗禮的強大王朝,契丹族難道就真的隨同遼國的歷史而煙消雲散了嗎?所以今天我們就蹭一波熱度,來來聊一聊熱播劇《燕雲臺》之中的契丹人如今去哪兒了?
  • 金國滅了遼國,卻只佔領了遼國1/4的領土,原因很簡單!
    金國自東北興起之後逐漸強大,從起兵反抗到滅亡遼國前後用了十多年。在金國厲兵秣馬滅掉遼國之後,僅僅是將遼國大約1/4的東北地區納入版圖,而此時的蒙古並未興起,還只是一些鬆散的部落,原屬遼國的蒙古高原和漠北廣闊地區也並沒有太多強大的勢力,此時國力正強的金國為什麼不將遼國廣闊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呢?
  •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多少個民族?它們是如何演變的?現分布在何處?
    ,五胡亂華之後他們就逐漸淡出了歷史的舞臺,這部分匈奴人的後裔現在基本已被漢化,用漢姓,分布於中國的山西、陝西、山東等地,而西遷的那部分匈奴人在到了中亞與當地的民族融合以後又形成了新的種族。1、羯族,羯族算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比較短暫的一個民族,五胡亂華時期羯族人石勒建立了後趙政權,在石勒數年的苦心經營之下後趙成為了北方地區屈指可數的強國。
  • 【邊疆時空】張景明 馬宏濱 | 契丹族源與木葉山方位的考古學考辨
    《遼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記載:「遼國其先曰契丹,本鮮卑之地,居遼澤中;……南控黃龍,北帶潢水,冷陘屏右,遼河塹左。高原多榆柳,下隰饒蒲葦。當元魏時,有地數百裡。」這些文獻記載,認為契丹來源於鮮卑。在學術界,對契丹族源的看法也存在著東胡—鮮卑說和混合說。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方壯猷先生結合歷史文獻,認為契丹是「東胡鮮卑之遺種」。馮家昇先生認為,契丹源於宇文鮮卑。
  • 為什麼說遼國若亡,北宋也快保不住了?一個致命因素宋朝沒弄明白
    唐朝的繁榮盛世,隨著唐朝的滅亡,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浪潮之中。後來,趙匡胤建立了北宋,而北宋也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北面有強大的遼國,他們佔據了幽雲十六州這些廣闊的平原地帶。有了這個地帶,遼國可以隨時進攻北宋,而北宋卻沒有任何天險可以依靠,只能依靠平原上的人工建築作為點狀據點,以此,來抵擋契丹人的鐵騎。
  • 古代契丹人,現在在哪?
    為何會稱中國為「契丹」現在在俄羅斯、中亞等國語言中,將中國直譯過來便是「契丹人們共和國」,他們稱呼中國為Kitan,稱中國人為Kitanyes,甚至說哥倫布航海便是尋找仰慕已久的東方契丹,而且根據《劍橋遼宋夏金史》記載,契丹在整個歐亞大陸稱為中國的代稱,這是為什麼呢?
  • 遼朝滅亡後,契丹人去哪兒?
    保大五年(1125)二月二十日,遼天祚帝在應州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被金太宗降為海濱王,至此遼朝滅亡。梁王耶律雅裡於5月自立。10月,雅裡亦被殺,耶律朮烈被擁立。建福二年(1123)11月北遼滅亡,國祚只有19個月。北遼歷傳4帝,平均每位君主在位的時間不足5個月,在位最長的反而是遼宣宗的王后蕭德妃。這個從後宮走出來的女人,在位差不多有一年。
  • 契丹是現在的哪個地方?如今還有契丹人的後裔嗎?
    契丹人是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契丹」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公元554年編寫的《魏書》。當時的契丹只不過是從鮮卑眾多部落中分裂出來的一個小部落。在經過幾百年的艱難發展後,直到唐朝末期,契丹才從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轉變成為北方草原的新一代霸主。
  • 壓制宋朝,有五個京城的遼國,它的上京現在在哪裡?地圖就能看到
    遼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由契丹族建立,疆域遼闊,遠超華夏正統王朝宋朝,共傳九帝,享國達到二百一十年。在中華大地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中,是數一數二的。事實上,在當時中國地圖上,北宋西夏遼也類似於一個三國演義,而遼國,比三國時的魏國更為強大,對於西夏和北宋都具有壓倒性優勢,只是後來完顏阿骨打的金國的出現,才終結了這種勢頭,但也換來了北方遊牧民族對漢族更猛烈的壓制。
  • 遼國亡於12世紀初,但在13世紀末,為何俄國稱中國人為契丹
    公元1125年,由契丹族建立的遼國被金國滅亡,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 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隨後百年之中,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俄羅斯地區。1243年,金帳汗國成立,疆域囊括俄羅斯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