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契丹人,如今成為了哪個民族?說出來有點不相信

2020-12-22 小閔學歷史

最近《燕雲臺》電視劇正在熱播,這部劇講的就是在我國宋朝時期的遼國蕭太后的故事,而由此也引發了一波宋粉的探討,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新奇的話題,那就是歷史上這麼強大的契丹人現在去哪兒了?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現在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就如同那歌裡唱的一般「56個民族,56支花,56個民族是一家」,但是這56個民族之中卻沒有契丹族,作為中國歷史上曾經和大宋王朝分庭抗禮的強大王朝,契丹族難道就真的隨同遼國的歷史而煙消雲散了嗎?所以今天我們就蹭一波熱度,來來聊一聊熱播劇《燕雲臺》之中的契丹人如今去哪兒了?

契丹族的早期歷史

和清朝的女真人一樣,契丹族也是起源於我國東北地區,契丹族的風俗習慣和漠北的所有遊牧民族一樣,都是半遊牧半漁獵的生活,也因此造就了他們善騎善射的強大體格。

當然如果要細細論究的話,契丹族和匈奴可能還有點淵源,因為關於契丹最早的記錄是在《魏書》之中,他首次為契丹立傳,詳細的記錄了契丹人的活動記錄和起源,當然也有認為契丹是當年鮮卑和匈奴融合的產物。

在初時契丹內部分為八部,在唐朝時期,契丹還是個小部落,這個時候的契丹可以說也是顛沛流離,因為那個時候的草原霸主不是契丹而是突厥,而契丹也曾經跟隨突厥進攻唐朝。

不過天下大事,世事難料,誰也不會想到當年曾經強大無比的突厥因為內部原因分裂為東西兩部,而這兩部突厥最終都被唐朝人所滅,而契丹就不得不臣服於大唐,並尊李世民為「天可汗」,並年年上貢,而李世民則封大賀窟歌為松漠都督,並賜姓李,後來其孫李盡忠繼承了他的爵位繼續領導契丹八部。

而就是這個李盡忠後來在武則天時期率領契丹八部率部起兵,原因就在於武則天繼位之後對契丹族大加迫害,而當時營州都督趙文翽更是把契丹各部當成奴僕看待,《神探狄仁傑》之中就記載了詳細的內容。

不過李盡忠雖然驍勇,卻怎麼是強大的武周的對手,李盡忠死後不久,他的妻弟孫萬榮被殺,這場叛亂到此為止,不過大唐和契丹的梁子算是結下了,之後也是降降叛叛,直到後來回紇崛起,契丹族不得不依附於回紇。

契丹族的興起,建立大遼

在唐朝末年的時候,契丹部族發生了劇烈變化,此時契內部的迭剌部的耶律家族興起,在這個部落之中,有一個叫耶律阿保機的男人將契丹帶向了巔峰。

當時按照契丹內部的規矩,契丹族的可汗之位並非世襲,而是要在內部三年選拔一次,勝者才可以繼續當可汗。

然而耶律阿保機自身很嚮往中原文化,他還給自己取了個漢名叫劉億,他最終的目標是如同中原王朝的世襲一樣,因此三年之約到期後,耶律阿保機不肯交權,最終引發了契丹族的內部叛亂,歷史上稱之為「諸弟之亂」,最終耶律阿保機平定了叛亂。

這場叛亂之後他無異於昭告世人,從此契丹內部只能有一個姓氏的首領,這個首領就是耶律氏,同時耶律阿保機自身非常樂於學習漢人的先進文化,於公元916年稱帝建國,並按照漢人的制度設立皇后、百官,制定法律,由此開啟了大遼國。

遼國在耶律阿保機和其子耶律德光時期是大遼擴張期,之後由於遼穆宗的昏庸無能,大遼沒落了一段時間,然而在遼穆宗時候,遼國引來了一個了不起的女政治家:蕭燕燕,她幫助耶律賢、耶律隆緒兩代帝王中興遼國,大遼也在她的治理下走向了極盛。

而蕭燕燕在位期間可以說就是南邊趙氏父子的噩夢,宋太宗的兩次北伐,宋真宗的澶淵之盟全是被她所賜。

可惜的是遼聖宗耶律隆緒死後,遼國開始就走下坡路了,到了遼道宗時期,東北女真族崛起,開始逐步蠶食遼國的土地,而在公元1125年,金國攻破上京,俘虜天祚帝,遼國被滅。

而遼國的百姓一部分就和當時的金人、漢人以及其他民族的百姓融合在了一起,當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還是保留了原契丹部的習俗,雖然他們的文字丟失了,不過根據如今的文獻記載,我們如今56個民族之中的達斡爾族可能就是當年契丹族的後裔,因為他們的文化、習俗都和當年的契丹人很相似,而且根據學術界的探討認為他們的DNA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所以很多人認為一部分契丹人和其他部族融合成為了其他民族,而有一部分契丹人保留了契丹的主體,成為了達斡爾人。

耶律大石西遷,剩下的契丹人去哪了?

而除了這一部分契丹人以外,也有一部分契丹人不甘心臣服於金朝的統治,便跟隨契丹貴族耶律大石遠赴中亞建立了政權,歷史上稱之為西遼。

然而西遼帝國的強盛並未持續多久,因為他們碰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敵人:蒙古部族,此時稱霸中亞的西遼是他們擴張路上的絆腳石,所以自然不會放過他,最終在公元1218年,稱霸中亞的西遼被成吉思汗所滅。

而這部分契丹人又可以分為兩個去處,一個是後來繼續西遷到如今的伊朗地區,並在當地定居了下來,在這之後伊斯蘭化;一部分則又繼續和蒙古、回鶻等民族融合,在這之後又跟隨蒙古人南徵北戰擴散到了全國。

結尾

這就是契丹族的歷史,由於中國是一個多元化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之中又經歷了多次融合,所以都已經分不清彼此了,而當年的契丹人也是如此,一部分契丹人保留了契丹人的特性留在了契丹族的起源之地,經過歷史變遷成為了達斡爾族,另外一部分則是和其他民族融合,彼此之間分不清楚了,而且也不再具備契丹人的特點了,而也有一部分則是繼續西遷。

相關焦點

  • 契丹是現在的哪個地方?如今還有契丹人的後裔嗎?
    契丹人是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契丹」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公元554年編寫的《魏書》。當時的契丹只不過是從鮮卑眾多部落中分裂出來的一個小部落。在經過幾百年的艱難發展後,直到唐朝末期,契丹才從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轉變成為北方草原的新一代霸主。
  • 大遼滅亡之後,數百萬的契丹人哪裡去了?
    契丹族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中一個非常強悍的民族,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氏族走向聯合,逐漸形成了契丹民族,在北魏時就有契丹八部之說: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絮部、黎部、吐六於部。
  • 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說出來你都不相信我們國家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多年裡面,朝代一直在更替,很多疆土也在不停的換名字,今天,本小編就來給各位讀者大大們說上兩個疆土,是中國古代的遼國和金國,想必說到這裡,對歷史有所了解的讀者大大們一定不陌生,畢竟,遼國和金國都是兩宋時期我們國家北方的兩個國家,遼國主要是契丹人建立的,這金國是女真人建立的,既然這兩個國家都在中國北方,那麼這兩個國家的版圖就會或多或少的有重疊的地盤啦
  • 縱橫北方草原數百年的契丹人,為何最後卻出現在雲南?
    那麼,歷史上的契丹人究竟有著怎樣的真面目?今天中國的56個民族當中,為何沒有契丹族?這個曾經雄霸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為何最終銷聲匿跡了?▲遼、北宋、夏時期全景圖今天,在華北仍有大量的遼國石刻與浮雕,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契丹人不僅僅是四肢發達的遊牧戎狄,在文化上與同時期的西夏、大理等國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 金朝籠絡契丹人為其安定處所,為何契丹人還「不識好歹」,頻繁起義
    1.滅我國家,我又怎能無動於衷契丹人一直是騎馬打天下的民族,契丹人的部隊成為了他們的立國之本,契丹人驍勇善戰,在許多戰爭當中就經常依靠騎兵獲得取勝。作為遼國的建立者,契丹人在東亞和東北亞的歷史上都留下了輝煌的篇章,隨著遼國的霸權的喪失與政權的顛覆,契丹人也就成為了帝國滅亡後的時代棄兒,遼國在北方的統治正式結束,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人,自己的國家被顛覆,自己又怎麼會無動於衷。
  • 無酒不歡的契丹人
    但是,要說對酒的痴迷程度,遼國的第四個皇帝遼穆宗耶律璟,相對於耶律阮來說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遼國第四個皇帝遼穆宗耶律璟,不分場合,不分黑夜白天,一直在喝酒,曾經創造連醉十三天的記錄。他喝醉了就睡,睡醒了再喝,沒有清醒的時候,被稱為「睡王」。他不問朝政,無所作為,即使是南邊的領土被中原搶佔了去,也不以為意,說:本來就是他們的,搶就搶去吧。
  • 俄羅斯人為什麼都稱中國人為契丹人?別急,其實是個褒義詞
    中國人喜歡稱呼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一是因為他們身材魁梧,是天生的戰士;二是因為民風剽悍,一言不合就開打,而且不惜玉石俱焚,那麼俄羅斯人士怎麼稱呼中國人呢?
  • 遼朝滅亡後,契丹人去哪兒?
    《遼史》記載:"保大二年,天祚入夾山,奚王回離保、林牙耶律大石等引唐靈武故事,議欲立淳。淳不從,官屬勸進曰:"主上蒙塵,中原擾攘,若不立王,百姓何歸?宜熟計之。"遂即位。百官上號天錫皇帝,改保大二年為建福元年,大赦。"
  • 遼國覆滅後,契丹人去哪了?通過DNA技術,專家們找到了答案
    遼國由於多年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整個國家也開始腐化了,在中國封建思想的洗腦下成為一個腐敗的封建王朝。女真族就是在這樣的壓迫下崛起,隨後推翻了遼國政權,只剩下耶律大石帶了一批人逃到了西域。在中國歷史上,大遼被滅後,耶律大石帶著殘餘的契丹人在西域建立了西遼,雖然這個政權在歷史上有著百年紀錄,不過最後還是倒在了蒙古鐵騎的腳下,自此歷史上再也沒有關於契丹的信息。
  • 古代曾佔據大半個中國的「契丹族」,現在屬於什麼民族?
    中國的土地上養育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如今的中國更是擁有包括漢族在內的56個民族,可以說是「百家齊放,百家爭鳴」。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更是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新奇的事物。老百姓們在這片開放的土地上安居樂業。但是,你真正知道這些民族的歷史嗎?它們究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 歷史上最可憐的一個民族,被人用來祭祀,現在只剩下來幾百個人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很多民族的國家,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多個民族的人民已經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了,不像有一些國家,國內的民族問題很尖銳。我國官方已經確認的民族是五十六個,人口最多的當然就是漢族了,而人口最少的珞巴族人口還不到一萬人,就是幾個小村莊的規模。但是在歷史上,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族更多,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部分都被淘汰了。就像現在的人類,我們的足跡已經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地球上的所有人種都可以互相通婚,不會出現生殖隔離的現象,那是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也就是智人。
  • 瀋陽展示「少數民族」文化的博物館,包括已經消失的契丹人!
    滿族風俗為展館的主要展示內容,既包括滿族自身數千年世代相因的舊俗,也包括在其發展過程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新風。展館面積不大,布局和設計卻很緊湊,展品也還算豐富。雖為私營博物館,但免費開放。現在的太平寺已經被改造成展示錫伯族西遷以及錫伯族歷史、文化、民俗的展覽館了。是一處歷史古蹟與博物館合二為一的景點。NO.4 中國錫伯族博物館(錫伯族)中國最大的國家級民族博物館,展館以錫伯族的歷史、文化、民俗為主題,展品豐富,形式多樣,非常值得一去。
  • 傳統不可丟 大遼國皇帝都要親自捕魚抓鵝 契丹人有哪些漁獵絕活?
    契丹人祖輩活動的區域在東北的西部,既有廣闊蒙古草原可以放牧,又有山林水澤可以漁獵,所以契丹人是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的結合體。也因此,他們的生存條件要高於草原民族,而遊獵的習俗又使得「彎弓射獵本天性」的契丹人不怯於戰。
  • 假如你是以下幾個姓,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後代!
    大家對於我國歷史上的契丹建國有多少的了解呢?對於契丹族的姓氏又知道多少,有可能你就是契丹族的後裔,而自己卻無所知。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契丹族姓氏的事。從我國歷史來看,契丹建國是從公元的九一六年開始建立,一直到公元的一一二五年遼國誕生,契丹建國的歷史結束,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遼王朝也已經逝去了近九百年。
  • 古代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他們現在大都居住在什麼地方?
    霍去病與匈奴作戰時說的一句話:「匈奴未滅,何如家?何謂霍去病?漢武帝時期與匈奴作戰的英雄。透過霍去病的話,可以感覺到匈奴曾經是大漢王朝的隱患,令人十分頭痛。但是,在我國歷史上,匈奴除了令人頭痛之外,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先秦時期,就有關於匈奴的傳說,他們是北方遊牧民族,一直困擾著中原王朝。
  •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是契丹人還是回鶻人?
    然而追溯歷史,在契丹立國前的公元840年左右,當年稱雄漠北草原的回鶻汗國已經瓦解,回鶻人紛紛向西、向南遷徙,進入河西走廊的回鶻人又建立了甘州回鶻、進入新疆地區的建立了高昌回鶻,進入中亞的回鶻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回鶻屬於北方少數民族系列中的突厥系的一個分支,上溯來自丁零人,也是今天的維吾爾族的先世,是白種人。
  • 古契丹人或許是因它而衰落呢
    很明顯「鶻」字應該說的是一種鳥,而且是一種能捕捉兔子的鳥。那「兔起鶻落」中的鶻,具體指的是哪種鳥呢?說起這種鳥,古契丹人或許還是因它而衰落的呢! 1.「契丹與獵隼」古代遊牧民族好狩獵,獵隼自然是它們的最喜歡的動物。而兇猛的動物特性,讓獵隼成為很多遊牧民族彰顯權威的標誌。現在的獵隼是蒙古國的國鳥,而在古代,諸多遊牧民族對它也是趨之若鶩,比如契丹族。
  •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說起長城,我想很多人都會很自豪。因為這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很偉大的創作,是目前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很多去過長城的人都會感慨長城的宏偉,覺得能做成這樣的中國人實在是太厲害了。而且這個長城是從我國的秦朝一直延續到現在,能夠保存到現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加上當時沒有什麼大型的工具能夠運輸材料,還要在崇山峻岭中建造這樣龐大的建築,真的很困難。
  •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偉大的華夏民族的品格,應該是什麼?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上下五千年,華夏民族在悠悠歷史長河中,沉積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經歷了無數次的風風雨雨,走過了多少次興衰成敗和朝代更迭,勤勞、勇敢、智慧的中華民族仍然雄立於世界東方。古印度種族先被雅利安人徵服並奴役,後來又被蒙古人徵服,再後來在英國人到來後,徹底使印度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英語成為印度通用語言,可以說,從語言文化膚色上代表印度文明的民族已經不存在了。
  • 一本意外出現的族譜,牽出消失已久的古老民族,專家:終於找到了
    這是《遼史》中關於契丹族起源的記載,契丹這個民族曾強盛一時,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痕跡。然而令人費解的是,自契丹人建立的遼朝被金所滅後,關於他們的記載便寥寥無幾,這個民族因此蹤跡難尋。契丹人最終歸宿何處,他們的後裔如今又身在何方呢?契丹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唐朝末年時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並於後梁開平元年即可汗位,建立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