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是現在的哪個地方?如今還有契丹人的後裔嗎?

2020-12-22 騰訊網

契丹人是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契丹」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公元554年編寫的《魏書》。當時的契丹只不過是從鮮卑眾多部落中分裂出來的一個小部落。在經過幾百年的艱難發展後,直到唐朝末期,契丹才從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轉變成為北方草原的新一代霸主。之後,在契丹傳奇領袖耶律阿保機的帶領下,契丹人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遼國(也稱「遼朝」)。

和許多民族一樣,契丹人對自己的民族起源也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很久之前的某一天,契丹人的始祖奇首可汗騎著白馬沿老哈河而下,在老哈河與潢水(西拉木倫河)交匯處(今西遼河),遇到了一位駕著青牛車的仙女。奇首可汗和仙女因不期而遇產生了愛情,兩人結合後生下了八個兒子,他們就是後來契丹古八部的祖先。

雖然對現代人來說,這個浪漫的神話故事並不可信,但故事中奇首可汗和仙女相遇並定居下來的地點卻和歷史資料中契丹人早期的生活區域相吻合,因此可以認定契丹族發源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大體位置在今天的遼寧、吉林和內蒙古三省相鄰的西部地區。

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契丹人作為一個比較弱小的部落聯盟,先後隸屬於北魏、突厥、唐朝、回鶻等勢力。在唐朝時期,契丹人首領窟哥被任命為第一任松漠都督。松漠都督府管轄的區域為今天的赤峰、通遼一帶,位置跟契丹人的傳統發源地相吻合。

到了唐朝末年,北方的回鶻滅亡,南方的唐朝又陷入了內亂,這為契丹人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這一時期,契丹人迅速徵服了奚、室韋等部落,牢牢地控制住了長城以外的廣袤地區。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被推舉為契丹可汗。在耶律阿保機的帶領下,契丹迅速發展壯大,不斷開疆拓土。由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在全盛時期疆域東北至今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一線與北宋交界。由於契丹人的疆域橫跨了整個中國北方,隔斷了中國與中亞、西亞的直接聯繫,因此西方許多人誤以為在這一時期,契丹人統治了整個中國。即便到了今天,在斯拉夫語世界中還用Kitaia、Cathaia、Cathay等稱呼來稱中國,而這幾個詞翻譯過來的意思其實就是「契丹」。

遼國地圖

公元1125年,遼國被金國所滅。遼國貴族耶律大石率契丹餘部西逃,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東部一帶,建立了西遼政權。到了十三世紀,蒙古人迅速崛起,並於公元1218年攻滅了西遼。此後,又有少部分契丹人在西遼貴族八剌黑的帶領下,在今伊朗南部臨近波斯灣的克爾曼地區建立了起兒漫王朝,史稱「後西遼」,這也是契丹人在歷史上建立的最後一個政權,於1306年被伊爾汗國所兼併。

因此,當年隨耶律大石西逃的契丹人後裔最後都融合於蒙古、中亞的眾多民族之中了。而那些沒有出逃的契丹人則成為了金國的臣民,他們中的大部分依然留在故地,即今天的內蒙古赤峰市、通遼市和遼寧、吉林一帶。

後來蒙古攻滅金國和南宋,許多契丹人紛紛加入到了蒙古軍隊中,隨軍徵戰各地,其中有不少契丹人被安排留在被徵服地區駐防,因此就在這些地方定居了下來。到了元朝時期,元朝統治者將北方的契丹人劃歸為金人,將南方的契丹人劃歸為宋人,所以契丹這個民族就逐漸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

達斡爾族

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專家通過DNA鑑定技術,認定如今的達斡爾族與契丹人有密切的遺傳關係,達斡爾族即為契丹族的後裔。此外,雲南的阿、莽、蔣氏「本人」與達斡爾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後裔。不過,在經過近一千年的民族大融合後,無論是契丹人還是其他民族的人,很多都早已融為一體,不分彼此了。

相關焦點

  • 為何俄羅斯稱中國為「契丹」?古代契丹人,現在在哪?
    所以影響力巨大,而後遼代被女真滅掉,但是不少契丹貴族西遷到中亞等地,在耶律大石的努力下,建立了西遼,當時打敗了周邊許多國家,所以對中亞和歐洲歷史影響力很大,所以他們就稱中國為契丹,一直到今天。契丹人分布在哪些地方?
  • 歷史上的契丹人,如今成為了哪個民族?說出來有點不相信
    最近《燕雲臺》電視劇正在熱播,這部劇講的就是在我國宋朝時期的遼國蕭太后的故事,而由此也引發了一波宋粉的探討,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新奇的話題,那就是歷史上這麼強大的契丹人現在去哪兒了?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現在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就如同那歌裡唱的一般「56個民族,56支花,56個民族是一家」,但是這56個民族之中卻沒有契丹族,作為中國歷史上曾經和大宋王朝分庭抗禮的強大王朝,契丹族難道就真的隨同遼國的歷史而煙消雲散了嗎?所以今天我們就蹭一波熱度,來來聊一聊熱播劇《燕雲臺》之中的契丹人如今去哪兒了?
  • 契丹人是什麼人?假如你是以下幾個姓,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後代!
    大家對於我國歷史上的契丹建國有多少的了解呢?對於契丹族的姓氏又知道多少,有可能你就是契丹族的後裔,而自己卻無所知。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契丹族姓氏的事。從我國歷史來看,契丹建國是從公元的九一六年開始建立,一直到公元的一一二五年遼國誕生,契丹建國的歷史結束,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遼王朝也已經逝去了近九百年。
  • 晉人佔領了河南遷到開封,大量契丹人南遷。河南人是契丹的後裔嗎...
    突厥人最初生活在阿爾泰山南麓,是匈奴的後裔。據說它的祖先與狼有過交合,生了十個兒子,以狼為圖騰崇拜。土耳其人。 契丹始於內蒙古東部的老哈河流域,唐朝在那裡設立了松墨總督公署。他們利用了回紇的衰落,盧野阿寶統一了契丹的各個部門。公元916年,他們稱帝,摧毀了東方的渤海王國,去了西方的維吾爾族,去了北方的長城,建立了遼朝,也就是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楊家將」和契丹王朝。公元1125年,遼被女真所滅,契丹人成為金朝女真人;一些契丹人,被稱為大河人,遷移到呼倫貝爾,也被稱為大呼爾。
  •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去哪了?真相太匪夷所思,他們竟跑到這裡來了!
    契丹人究竟去了那裡?他們還有沒有後裔? 尋找這個失蹤的民族,成為一個誘人的歷史之謎。那麼,人們不免要追問:百萬契丹人哪裡去了? 《科技日報》載文指出,史學界只能推測幾百萬契丹人的命運大致有三種: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族源,與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遼滅亡後,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遷移到了伊朗克爾曼地區,被完全同化。
  • 縱橫北方草原數百年的契丹人,為何最後卻出現在雲南?
    而在眾多主角當中,或許最讓人心生崇敬又哀婉感嘆的,就是《天龍八部》的男主「契丹人蕭峰」。蕭峰本姓喬,原本是妥妥的漢人子民,但隨著真相抽絲剝繭般展開,他卻成了中原豪傑口中的「契丹狗賊」,成了遼國貴族的後裔。
  • 大遼滅亡之後,數百萬的契丹人哪裡去了?
    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為回紇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紇所統治。唐朝末年,契丹傑出的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八部,於907年即可汗位。916年,耶律阿保機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 遼國繁盛一時,滅國之後契丹人四散逃亡,如今身處何地
    遼國的創立者是契丹人,一個馬背上長大的少數民族。隨著金國的崛起,最終遼國在北宋和金的夾擊下滅亡了。亡國之後的契丹人分散到了各地,最終融入到了漢族和蒙古族等其他民族之中,因此五十六個民族中沒有契丹的存在。關於契丹的歷史,我們且細細說來。公元907年,令人無限懷念的大唐帝國走到了盡頭,華夏大地繼續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
  • 古代契丹的耶律和蕭這兩個姓消失了,那他們的後代現在姓什麼
    這一事實也說明契丹的部落聯盟已經正式歸入唐朝的行政建制。由於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李這個姓在當時也被稱為是國姓。賜予契丹族李姓,說明在唐朝的時候契丹族的地位高於其他少數民族。至唐朝滅亡之後,契丹貴族不再使用唐朝所賜的李姓。直至遼代,在典籍記載中契丹人開始有耶律和蕭兩大姓氏,分別代表皇族和後族。耶律氏建國後自稱自己是黃帝後裔。
  • 遼朝滅亡後,契丹人去哪兒?
    蒙古帝國崛起後,西遼於嘉定十一年(1218)被大蒙古國所滅。由耶律大石率領西遷的這部分契丹人後來可能融合於回鶻、蒙古和中亞當地人中了。西遼滅亡後,契丹貴族波剌黑前往波斯的克爾曼,於嘉定十七年(1224)建立了起兒漫王朝,又被稱為"後西遼",這也是契丹人在歷史上建立的最後一個政權。但這是一個伊斯蘭化的政權,於元大德十年(1306)被伊爾汗國所兼併。
  • 21世紀的今天,為何還有些歐洲人,把中國人稱為「契丹人」呢?
    看過《天龍八部》的朋友都知道,主角喬峰原本是契丹人,但卻被漢人撫養長大,後來成為丐幫幫主,不過當他的身份被揭穿時,他只好放棄幫主之位,然後回到遼國做真正的契丹人,小說中當時是北宋,漢人跟契丹人之間經常相互拼殺,所以才有了《天龍八部》的故事。
  • 契丹|大遼帝國簡史
    契丹人、遼朝、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光輝註定還要延續——阿保機長子耶律倍之後裔、太祖八世孫、進士耶律大石,文武雙全有雄才大略,在輔佐天祚帝抗金失敗後,曾擁戴過耶律淳。當面對正處於上升態勢、咄咄逼人的金軍時,大石希望以一己之力為契丹民族挽回頹勢,只是歷史的發展趨勢讓這位英雄經受了太多的磨難和失敗。
  • 透過遼代繪畫看遼代契丹文化,契丹人到底是如何狩獵的?
    契丹,這個民族的崛起就與高超的狩獵息息相關。因為狩獵,他們能徵善戰,因為狩獵,他們一往無前。(二) 狩獵在傳世畫如今流傳的遼代畫作,風格迥異,草原風情濃厚。其創作筆法兼具唐代的開放,宋代的細膩而又融合了民族本身草原生活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展現了草原的粗獷,另一方面又有漢文化的影響。
  • 古代契丹,現在屬於任國家?
    唐朝時,增加了契丹的力量。他們與唐朝關係,經歷了多次更改了。為唐代,契丹希望他們能幫助自己遏制土耳其人,減輕壓力北。但當時突厥強的實力。於是,契丹沒有立即投靠唐朝。但等到東突厥的沒落,契丹是領導的聯軍的領導者,自首至唐代。並把唐朝契丹人的一部分轉移到山東。然而,隨著唐朝契丹的關係,而不是在長期穩定狀態。雙方朝貢貿易,還戰。無論選擇,為契丹族,生存是決定每一個重要措施。
  • 金朝籠絡契丹人為其安定處所,為何契丹人還「不識好歹」,頻繁起義
    契丹人多次繁盛謀反作亂的時間,列如契丹九斤聚黨在興中府作亂,看見在這一時期,還有一部分契丹人對金朝還心存有敵意或者戒備心理,而不與金朝合作。這是個人認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直到海陵王末年,海陵王一直想成為天下第一帝王。
  • 手中無牌的趙光義,向契丹求和示好,契丹人會答應嗎?
    山西方面,還有一個潘美頂著,而河北方面只能是一盞杯具。契丹虎視眈眈,遼軍鐵騎隨時都能掃蕩河北。對於威脅最大的敵人,北宋恰恰已經沒牌遏制了。於是,一直耍流氓的趙光義,只能委屈求全。公元994年,趙光義前後派出兩撥使者,向遼國求和。但契丹人拒絕了,原因是北宋沒有遞交正式的求和國書。因為趙光義還在耍流氓,只是跟契丹說:咱們打累了、歇歇吧。但是,等歇過來之後呢?
  • 當年楊家將的創始人楊業,他被契丹人圍困的地方,是今天的哪裡?
    事實上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和《宋史》的記錄,楊家將是被困在了陳家谷這個地方,並且楊家將的創始人楊業,正是死在了這裡。 那麼,這個讓楊家將敗北的陳家谷到底是什麼地方,為何楊業又會死在這裡呢?
  • 遼國覆滅後,契丹人去哪了?通過DNA技術,專家們找到了答案
    契丹是起源於東北的一個少數民族,和宋朝同一時間興起,不過契丹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大遼。宋朝為了國家的安寧,加上契丹族本身也彪悍無比,在兩國交戰多次無果之後,宋朝選擇了和遼國建交。遼國由於多年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整個國家也開始腐化了,在中國封建思想的洗腦下成為一個腐敗的封建王朝。
  • 無酒不歡的契丹人
    另外還有盤口揹帶壺,除此能拴於馬背的酒器外,還有長頸陶瓶、牛腿瓶等。宋蘇頌來到遼地後曾賦詩描寫:「……行營到處即為家。千裡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因契丹人以畋獵畜牧為生,他們居無定所,隨水草而遷徒。有了這些拴於馬背上的酒器,就大大地方便了他們途中飲酒的習慣。契丹人很早就釀酒,在隋唐之前,他們在焚化父母屍骨時就「酌酒而祝」。
  • 強悍的契丹人發源地在哪裡,有哪些悍將威王?
    作者:陳二虎一、翁牛特的本意翁牛特旗,地處塞外的一片沃土,卻是中華文明的一個亮點,中華第一龍——碧玉龍從這裡出土,強悍的契丹人在這裡發源,濃縮了歷史文化的精華。馮繼欽在其所著的《契丹文化史》中說:明代嘉靖年間謫居遼東的盧瓊認為:兀良哈三衛「契丹阿保機遺孽也」,「善剽掠,即殺人寇抄,髡其發以自標」,「似仍保持契丹遺風,這些契丹人已蒙古化」。李健才在其《明代兀良哈三衛》一文中說:「兀良哈本東胡遺種,有契丹以來的遺風,他們的髮式為髡髮禿頭,與蒙古辮髮索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