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力量》《朗讀者》暑期綜藝幫學生「充電」

2020-12-17 國際在線娛樂
《如果國寶會說話》海報
羅振宇
《閱讀·閱美》海報

  這個暑假忙什麼?當別人都在學習各種課程,你又怎能心安理得地天天遊玩?當然,學習也可以有很多方式。除了課程以外,還可以有寓教於樂的方式好好「充電」。比如,選對兼具科普性、趣味性的文化綜藝,就能在「好看」「好玩」之餘學到知識、增長見聞。

  近日,就有不少文化類綜藝節目宣布在暑期跟學生哥見面。比如,「網紅」央視文化節目《如果國寶會說話》將播出第二季,關於文物的科普更加妙趣橫生。與《如果國寶會說話》同期播出的,還有央視的經典文化綜藝《朗讀者》、將「美文推薦+美文朗讀+人物訪談」融為一體的文化節目《閱讀·閱美》,還有知識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等,雖然播出平臺不一,但表達與傳遞文化的雋永之美、給觀眾提供更多元化的知識,成為這些節目的主旨內核。

  《如果國寶會說話》

  創新表達讓國寶「活起來」

  「九九乘法口訣」最早出現在哪裡?戰國時代有怎樣的「風土人情」?漆盤上的「喵星人」怎樣與一個女人的命運產生交織?這些疑問都將在央視《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中得到解答。節目日前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了開播發布會,宣布將於7月23日在央視紀錄片頻道首播,本季每集約5分鐘,展現的是從戰國到秦漢時期的25件國寶。

  為讓國寶「會說話」,《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仍採取平易近人的風格,講述文物中的歷史故事。以海報為例,第二季的海報延續了第一季的「反差萌」風格,比如:跪射俑的「放低自己」、長信宮燈的「照著你」、熹平石經的「必修刻」、錯金銅博山爐「雲的計算」、曾侯乙編鐘的「Duang」等等,國寶們用最親切時尚的語言與觀眾對話。

  據《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總導演徐歡介紹,第二季在製作上進一步加大多媒體新技術的應用。比如,採用高精三維數字掃描、高清平面信息採集、多光影採錄技術、表面微痕提取技術、數字拓片、數字線圖、多光譜採集等。此外,為適應媒體融合表達與傳播的需求,《如果國寶會說話》在時長設計、內容表現、解讀手法、影像構成等方面,均和傳統的紀錄片有很大的區別,第二季更加注重用新視角、微表達、引人入勝的故事手法,揭秘中華文物的精美。徐歡說:「文物是有性格的,它就像人一樣,它有它的價值點。」

  相比第一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在製作方式與視聽手法上大膽創新。主創人員介紹說,為了讓陳舊的木簡活起來,專門用了高精掃描和微痕提取技術。

  此外,在文物選取與學術性方面也有所突破。本季文物類型更加豐富,新增了漆器、石刻、簡牘、織錦等文物類型,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生產力的發展變化。同時,與文博單位合作更加緊密,更加貼近文物考古專業學術前沿,第二季全片共有來自全國的50多家博物館參與支持拍攝。

  《知識就是力量》 展開「知識SOLO」

  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記者獲悉,江蘇衛視《知識就是力量》即將與全國觀眾見面。節目組邀請「知識轉述人」羅振宇,圍繞日常生活的凡俗苦惱,展開一個人的「知識SOLO」。

  《知識就是力量》的主講人羅振宇曾打造過網際網路節目《羅輯思維》。《知識就是力量》與過往的脫口秀不同,沒有段子和八卦,主張「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

  一個人的知識SOLO,會不會太過單調無趣?據悉,「像看電影一樣看節目」是《知識就是力量》的視覺定位,採用電影設備,用分鏡拍攝方法以及蒙太奇的剪輯方式製作電視節目。

  用學理來「重構」日常生活,是《知識就是力量》的獨特訴求。節目將從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中,擷取能與當下生活緊密相關的部分,進行重新解讀。從議題設置來看,包含了婚戀、家庭、親子、職場、人際交往五大生活場景,十餘個日常難題。其中,《知識就是力量》將於7月27日播出的第一期節目,選擇「怎麼把自己嫁出去」為話題,用「協同進化」來重新審視婚姻關係的價值。

  《我是未來》

  秀高能科技

  青少年科普向高能科技秀《我是未來》第二季即將於7月26日起在湖南衛視播出。近日,節目概念宣傳片播出,據悉,李銳、熊梓淇、池子等將擔任「未來科技館」的館長和科技管理員。

  此前,《我是未來》第一季節目中,科技在節目中呈現出「新鮮、有趣、時尚、好玩」的特點。節目採用了當今全世界最流行最先進的科技,在舞臺上探索創新人和機器的關係,探求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更有助於在青少年中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節目第二季將會有什麼新的玩法?值得青少年觀眾期待。

  《閱讀·閱美》

  「讀到自己」

  上周六晚,文化情感特色節目《閱讀·閱美》第二季正式回歸江蘇衛視。首期節目以「書信」「日記」為主題,傳達「雲中誰寄錦書來」的紙短情長。無論是守候33年的愛情,陪伴18位「父母」的生死承諾,還是守候世界和平的使命,都足夠令人動情。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寫給未來2035年的那個他》,刷爆了網絡。「你有多久沒寫信了?」很多人在思考作文題的時候,猛然想起自己身處鍵盤時代早已提筆忘字,也不再以書信寄情千裡。傳統書信隨著時代的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

  不過,書信之美卻以另一種方式在當下為人們所懷念。《閱讀·閱美》第二季首期節目呈現了《三十三年的家書》《維和警察的巡邏日記》《陪18位爸爸媽媽走的路》三篇美文,不同的人生故事指向了同一個主題——「堅守」。

  節目中,傾聽嘉賓馬薇薇的一席話觸動了網友,「人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兩位老人的人生價值很高,並不是他們擁有或攫取了很多,而是他們付出、給予了很多。對於年輕人來說,如何去學習給予、學習愛、學習付出,對我們是很好的一堂課。」

  正所謂「見文、見人、見故事」,在《閱讀·閱美》中讀別人的故事,最終是為了讀到了自己。有網友認為,節目給年輕人上了生動又深刻的一課,「它教會年輕人多一些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大愛,少一點對物質、對名利、對得失的小愛」。

  《匠心傳奇》

  尋訪國寶大師

  記者從江蘇衛視獲悉,8月起文化探索類節目《匠心傳奇》將跟觀眾見面。

  《匠心傳奇》12期節目中,主持人楊瀾女士將攜手12位重量級嘉賓,去探訪12位不同領域的國寶級大師。這些大師既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又大膽地進行了創新,創作12件由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鋒意識碰撞而出的聯名款作品,展現新舊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一站到底》

  共赴燒腦對決

  不少觀眾把《一站到底》評為「留學指南」,因為除了可以一睹各大名校的學子風採外,從不同名校學子的口中,觀眾還可以多維度了解他們所在學校的環境。

  今年,《一站到底》世界名校爭霸賽繼續上演,來自世界名校的學霸精英共赴這場燒腦對決。

  本賽季節目中,學霸們將一展他們的名校風採,秀出腦力,讓答題在世界名校中流行起來。據悉,今年世界名校爭霸賽的賽制全面升級,小組淘汰賽,每場每組只有一支隊伍可以出線,加上復活賽的兩個直接晉級半決賽名額,讓爆冷不再是小概率事件。

  《最野假期》

  正確打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近年來,暑期遊學炙手可熱,並朝著低齡化、高消費、出境遊的趨勢不斷升溫。然而,大量的遊學陷入了走馬觀花的尷尬怪圈,「遊」而無「學」,「學」而無「研」。

  當「暑期焦慮」困擾著無數父母的時候,《最野假期》用返璞歸真的方式,示範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正確打開方式。《最野假期》新一季從青島出發,六名孩子沿著祖國的海岸線一路南行,領略海景風光,體驗漁家生活。

  策劃:蘇蕾

  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相關焦點

  • 兼具趣味性與科普性 暑期綜藝幫學生充電
    今晚報記者 高爽 暑假期間,一大批綜藝節目瞄準學生市場。這些兼具趣味性與科普性的綜藝節目寓教於樂,幫助學生群體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詩詞開啟文化之旅浙江衛視首創治癒系文旅探尋體驗真人秀《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在詩詞的引領下奔赴遠方,遊覽浙江山水。
  • 《朗讀者》口碑爆棚,董卿教你如何正確打開綜藝
    小編按:  央視大大的綜藝《中國詩詞大會》熱度還未削減,「不喧譁,自有聲的」《朗讀者》第一期就已豆瓣評分9.2的高分再一次刷新了網友對央視綜藝的認識。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朗讀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或者說它只屬於一小部分人。不,朗讀屬於每一個人。」  這段作為《朗讀者》的開場白,擊在了每位觀眾的心裡。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這是這檔節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處。
  • 《知識就是力量》不止是羅振宇的「知識solo」
    >兩個多月前,帶著「中國首檔硬派知識脫口秀」標籤的《知識就是力量》,在競爭尤為激烈的暑期入主江蘇衛視周五晚間黃金檔。在今晚收官一期節目的開場,羅振宇主動提及這道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在他看來,「有沒有用,關鍵是看這些知識有沒有穿過你的身體」。事實上,當江蘇衛視最初宣布將《知識就是力量》定檔於暑期檔周五晚間黃金檔時,就有過一輪對「知識力量」的猶疑:在競爭激烈的暑期,一檔知識脫口秀可能撼動大局嗎?
  • 凝聚紙張與文字力量遇見生命的朗讀者
    通過央視綜藝《朗讀者》以文字的力量回歸紙質閱讀時代!相比其它娛樂綜藝而言,這樣一個看似「冷淡」的節目卻迅速在朋友圈靠著才華「圈」了一把粉。「書信像一扇扇窗戶,讓人窺視作者的熱情、美麗、痛苦和幽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與早前的《見字如面》有些類似,《朗讀者》旨在「朗讀打動人心」,「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 春季綜藝節目主打溫情主題 《朗讀者》引熱議
    春季綜藝節目主打溫情主題 《朗讀者》引熱議 2017-03-15主打溫情主題  同電影市場一樣,春節過後總會經歷一段國產電影的「冷遇期」;每年春季,衛視的綜藝節目也顯得有些蕭條。
  • 文化綜藝節目《朗讀者》的創新與成功之道
    摘 要:2017年年初,央視《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火爆螢屏,掀起了人們對文化綜藝節目討論和關注的熱潮。其中《朗讀者》以新穎的節目形式,清新的語言風格,注重情感的溝通和交流而備受關注,堪稱電視綜藝節目界的「一股清流」。
  • 誤打誤撞進入主持生涯,創辦了《朗讀者》,傳遞讀書的力量!
    我想這樣的愜意的董卿不僅僅是長相出眾,更多是內在的知識涵養跟超脫世俗的眼光。這是董卿剛步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擔任浙江電視臺主持人。94年的董卿看起來正值青春年少的美好時期,甜美的笑容,稚嫩的臉頰,吹彈可破的肌膚,展現出了女孩在青春期的氣息,惹人喜愛。
  • "朗讀者"第二季全面升級 央視新綜藝"詩詞+音樂"
    原標題:央視明年推「音樂版《朗讀者》」   《朗讀者》是今年年初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日前,在2018年「CCTV國家品牌計劃」發布會現場,央視發布了中國首檔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該節目把流傳千百年的古詩詞和現代音樂結合在一起,堪稱「音樂版《朗讀者》」。
  • 暑假如何為自己充電?華師學子有話說!
    如果可以每天騰出一些時間用來閱讀,那麼積累的力量將是強大的。其他建議:如果你還不知道從何做起,那不妨先給自己半天或一天的緩衝期,好好思考一下新學期的計劃,利用暑假結束前這段時間提前準備,這樣不至於開學時手忙腳亂,甚至可以實現彎道超車哦!最後送上我的一些感悟心得: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 學而思網校成為《朗讀者》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2017年首次與觀眾見面的《朗讀者》,是中國電視文化類綜藝節目中的典範,其春風化雨的姿態打動了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和觀眾,深受各界好評與認可。兩季節目播出後,更是帶動了全社會閱讀、朗讀的熱潮,彰顯了文化節目的時代價值。時隔兩年,《朗讀者》第三季溫暖歸來,攜手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再次點燃朗讀與文化之光。
  • 【暑期特刊】教師暑期全攻略:休閒旅遊體檢充電
    暫時從學校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教師們要適當增加休息與鍛鍊的時間,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好好調理自己的身體。可以學學平時想學而沒有時間學的運動或娛樂項目,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怡情養性,讓自己充滿活力。平日裡,教師的精力都放在學校和學生身上,較少顧及家庭。放暑假了,應該多為家人做點事,管管孩子、做做家務、看看老人,把假期當成補償情感的大好時機,讓親情和友情得到升華。
  • 【綜藝大專題】文化綜藝節目
    對於文化類綜藝節目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但可以理解為:文化類綜藝節目是以文化知識為主要傳播內容,用影視藝術的手段,使其具備教育、娛樂、文藝的多重屬性,並通過畫面、聲音等方式向觀眾傳達出來,從而實現寓教於樂的目的,提升受眾文化水平與藝術素養的一種綜藝節目。
  • 渭南市幼兒師範學校新生暑期體驗活動之「團結就是力量」篇
    7月30日,渭南市幼兒師範學校暑期體驗活動繼續進行中,美麗的校園,專業團隊與學生融洽的溝通,團結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力量,奮鬥出人生,渭南市幼兒師範學校就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在這裡,我們團結在一起,軍事化的管理,一流的教師,我們一起會度過一個奮鬥的、積極向上的、不斷完善自我的一個重要歷程。
  • 智伴APP暑期充電計劃啟動,寫日記贏大獎!
    為了幫助父母們解決暑期生活安排難題,讓孩子在家中也能進行學習充電,智伴APP暑期專區資源重磅上線,並精心推出「30天暑期充電計劃」!語數英三門學習資源,四階段合理安排,更有打卡寫日記互動環節,幫助孩子鞏固學習知識,讓孩子的頭腦時刻保持充沛的學習活力。完成30天4學習階段打卡,更有機會獲得兒童電動摩託車、專業觀星高倍天文望遠鏡、智能體感平衡車等豪華大禮。
  • 學而思網校成為《朗讀者》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
    2017年首次與觀眾見面的《朗讀者》,是中國電視文化類綜藝節目中的典範,其春風化雨的姿態打動了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和觀眾,深受各界好評與認可。 時隔兩年,《朗讀者》第三季溫暖歸來,攜手獨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再次點燃朗讀與文化之光。 作為中國在線教育領域的代表性品牌,學而思網校同樣擔當著知識、文化傳播者的使命。
  • 西瓜視頻打造首檔自製綜藝《頭號任務》,《朗讀者》第二季迎來收官
    《頭號任務》定位為中國首檔全民神操作挑戰綜藝,該節目由汪涵擔任主嘉賓。節目設置為用「神操作」破解「奇任務」,講述國民「大智慧」和「趣生活」。據銀河酷娛CEO李煒介紹,該檔綜藝將嘗試「互聯全網、全面參與」的高互動玩法,讓用戶通過手機發布視頻直接參與到綜藝的進程中來,節目30%的內容將來自用戶。
  • 「育紅書聲」第一百零一期《信仰的力量》(朗讀者:周以芬)
    《育紅書聲》第一百零一期有一種力量,可以驅走黑暗,迎來光明;有一種力量,可以打敗坎坷,迎來勝利;有一種力量,可以克服困難,創造奇蹟;有一種力量,可以穿越生死,譜寫驚天地泣鬼神的篇章!這種力量——就是來自人的內心深處的信仰!
  • 暑期培訓「不打烊」高新教師開啟「充電模式」
    點燃學生心靈之火的火種,承受學生向上攀登的石級,擔負教書育人重任的教師。在學生成長路上的作用不言而喻。那麼,為了做好「引路人」高新區各學校都做了哪些努力呢?請跟隨小新一起來看看吧!暑期培訓「不打烊」 高新教師開啟「充電模式」為落實《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部署要求
  • 留校「補課」、遠程實習……大學生暑期「充電」應對新挑戰
    新華社南寧8月6日電(蒙思思、楊詩瑩、黃幼婷)疫情影響求學、就業……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暑期,不少大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加緊給自己「充電」,以積極的行動應對新的挑戰與壓力。受疫情影響,春季學期不少高校延遲返校或取消開學。廣西醫科大學醫學生理學專業研二學生陳耀原本計劃在暑假前掌握所學專業的基本實驗技能,但由於開學時間延遲了將近3個月,他的學習計劃被迫放緩。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
    隨著央視欄目《朗讀者》的回歸,美女主持董卿也重新回歸大眾視野,滿足了大家的期待。央視主持眾多,董卿被大家稱為央視一姐,不僅得到大家的讚譽,還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除了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外,董卿柔和的性格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愛。走在大地上朗讀,讓朗讀扎進大眾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