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海報 |
羅振宇 |
《閱讀·閱美》海報 |
這個暑假忙什麼?當別人都在學習各種課程,你又怎能心安理得地天天遊玩?當然,學習也可以有很多方式。除了課程以外,還可以有寓教於樂的方式好好「充電」。比如,選對兼具科普性、趣味性的文化綜藝,就能在「好看」「好玩」之餘學到知識、增長見聞。
近日,就有不少文化類綜藝節目宣布在暑期跟學生哥見面。比如,「網紅」央視文化節目《如果國寶會說話》將播出第二季,關於文物的科普更加妙趣橫生。與《如果國寶會說話》同期播出的,還有央視的經典文化綜藝《朗讀者》、將「美文推薦+美文朗讀+人物訪談」融為一體的文化節目《閱讀·閱美》,還有知識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等,雖然播出平臺不一,但表達與傳遞文化的雋永之美、給觀眾提供更多元化的知識,成為這些節目的主旨內核。
《如果國寶會說話》
創新表達讓國寶「活起來」
「九九乘法口訣」最早出現在哪裡?戰國時代有怎樣的「風土人情」?漆盤上的「喵星人」怎樣與一個女人的命運產生交織?這些疑問都將在央視《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中得到解答。節目日前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了開播發布會,宣布將於7月23日在央視紀錄片頻道首播,本季每集約5分鐘,展現的是從戰國到秦漢時期的25件國寶。
為讓國寶「會說話」,《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仍採取平易近人的風格,講述文物中的歷史故事。以海報為例,第二季的海報延續了第一季的「反差萌」風格,比如:跪射俑的「放低自己」、長信宮燈的「照著你」、熹平石經的「必修刻」、錯金銅博山爐「雲的計算」、曾侯乙編鐘的「Duang」等等,國寶們用最親切時尚的語言與觀眾對話。
據《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總導演徐歡介紹,第二季在製作上進一步加大多媒體新技術的應用。比如,採用高精三維數字掃描、高清平面信息採集、多光影採錄技術、表面微痕提取技術、數字拓片、數字線圖、多光譜採集等。此外,為適應媒體融合表達與傳播的需求,《如果國寶會說話》在時長設計、內容表現、解讀手法、影像構成等方面,均和傳統的紀錄片有很大的區別,第二季更加注重用新視角、微表達、引人入勝的故事手法,揭秘中華文物的精美。徐歡說:「文物是有性格的,它就像人一樣,它有它的價值點。」
相比第一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在製作方式與視聽手法上大膽創新。主創人員介紹說,為了讓陳舊的木簡活起來,專門用了高精掃描和微痕提取技術。
此外,在文物選取與學術性方面也有所突破。本季文物類型更加豐富,新增了漆器、石刻、簡牘、織錦等文物類型,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生產力的發展變化。同時,與文博單位合作更加緊密,更加貼近文物考古專業學術前沿,第二季全片共有來自全國的50多家博物館參與支持拍攝。
《知識就是力量》 展開「知識SOLO」
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記者獲悉,江蘇衛視《知識就是力量》即將與全國觀眾見面。節目組邀請「知識轉述人」羅振宇,圍繞日常生活的凡俗苦惱,展開一個人的「知識SOLO」。
《知識就是力量》的主講人羅振宇曾打造過網際網路節目《羅輯思維》。《知識就是力量》與過往的脫口秀不同,沒有段子和八卦,主張「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
一個人的知識SOLO,會不會太過單調無趣?據悉,「像看電影一樣看節目」是《知識就是力量》的視覺定位,採用電影設備,用分鏡拍攝方法以及蒙太奇的剪輯方式製作電視節目。
用學理來「重構」日常生活,是《知識就是力量》的獨特訴求。節目將從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中,擷取能與當下生活緊密相關的部分,進行重新解讀。從議題設置來看,包含了婚戀、家庭、親子、職場、人際交往五大生活場景,十餘個日常難題。其中,《知識就是力量》將於7月27日播出的第一期節目,選擇「怎麼把自己嫁出去」為話題,用「協同進化」來重新審視婚姻關係的價值。
《我是未來》
秀高能科技
青少年科普向高能科技秀《我是未來》第二季即將於7月26日起在湖南衛視播出。近日,節目概念宣傳片播出,據悉,李銳、熊梓淇、池子等將擔任「未來科技館」的館長和科技管理員。
此前,《我是未來》第一季節目中,科技在節目中呈現出「新鮮、有趣、時尚、好玩」的特點。節目採用了當今全世界最流行最先進的科技,在舞臺上探索創新人和機器的關係,探求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更有助於在青少年中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節目第二季將會有什麼新的玩法?值得青少年觀眾期待。
《閱讀·閱美》
「讀到自己」
上周六晚,文化情感特色節目《閱讀·閱美》第二季正式回歸江蘇衛視。首期節目以「書信」「日記」為主題,傳達「雲中誰寄錦書來」的紙短情長。無論是守候33年的愛情,陪伴18位「父母」的生死承諾,還是守候世界和平的使命,都足夠令人動情。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寫給未來2035年的那個他》,刷爆了網絡。「你有多久沒寫信了?」很多人在思考作文題的時候,猛然想起自己身處鍵盤時代早已提筆忘字,也不再以書信寄情千裡。傳統書信隨著時代的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
不過,書信之美卻以另一種方式在當下為人們所懷念。《閱讀·閱美》第二季首期節目呈現了《三十三年的家書》《維和警察的巡邏日記》《陪18位爸爸媽媽走的路》三篇美文,不同的人生故事指向了同一個主題——「堅守」。
節目中,傾聽嘉賓馬薇薇的一席話觸動了網友,「人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兩位老人的人生價值很高,並不是他們擁有或攫取了很多,而是他們付出、給予了很多。對於年輕人來說,如何去學習給予、學習愛、學習付出,對我們是很好的一堂課。」
正所謂「見文、見人、見故事」,在《閱讀·閱美》中讀別人的故事,最終是為了讀到了自己。有網友認為,節目給年輕人上了生動又深刻的一課,「它教會年輕人多一些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大愛,少一點對物質、對名利、對得失的小愛」。
《匠心傳奇》
尋訪國寶大師
記者從江蘇衛視獲悉,8月起文化探索類節目《匠心傳奇》將跟觀眾見面。
《匠心傳奇》12期節目中,主持人楊瀾女士將攜手12位重量級嘉賓,去探訪12位不同領域的國寶級大師。這些大師既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又大膽地進行了創新,創作12件由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鋒意識碰撞而出的聯名款作品,展現新舊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一站到底》
共赴燒腦對決
不少觀眾把《一站到底》評為「留學指南」,因為除了可以一睹各大名校的學子風採外,從不同名校學子的口中,觀眾還可以多維度了解他們所在學校的環境。
今年,《一站到底》世界名校爭霸賽繼續上演,來自世界名校的學霸精英共赴這場燒腦對決。
本賽季節目中,學霸們將一展他們的名校風採,秀出腦力,讓答題在世界名校中流行起來。據悉,今年世界名校爭霸賽的賽制全面升級,小組淘汰賽,每場每組只有一支隊伍可以出線,加上復活賽的兩個直接晉級半決賽名額,讓爆冷不再是小概率事件。
《最野假期》
正確打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近年來,暑期遊學炙手可熱,並朝著低齡化、高消費、出境遊的趨勢不斷升溫。然而,大量的遊學陷入了走馬觀花的尷尬怪圈,「遊」而無「學」,「學」而無「研」。
當「暑期焦慮」困擾著無數父母的時候,《最野假期》用返璞歸真的方式,示範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正確打開方式。《最野假期》新一季從青島出發,六名孩子沿著祖國的海岸線一路南行,領略海景風光,體驗漁家生活。
策劃:蘇蕾
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