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數據中臺:是什麼?怎麼做?為什麼要做?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自從阿里提出了「大中臺,小前臺」概念之後,這幾年數據中臺這個概念火了起來,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搭建起了自家的數據中臺,究竟數據中臺有什麼魅力,能讓企業如此重視?本文筆者從數據中臺是什麼、怎麼做數據中臺和為什麼要做數據中臺三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答。

一、什麼是數據中臺?

很多人會問,到底什麼是數據中臺?

通俗地講,數據中臺就是一個在數據層面上為企業業務提供幫助、決策的一個工具。

在以前,數據往往只被顯示,不被存儲;慢慢地,人們需要隨時隨地查找數據,存儲數據的概念被普遍認知;再慢慢地,人們漸漸產生了數據思維,發現可以通過觀看數據來制定運營策略;當網際網路時代進入了爆發期,此時產生了大量的數據,人們通過數據挖掘,收集大量的外界數據作為決策的依據。

而如今,網際網路已步入一個較為成熟的時期,大公司紛紛去打造自家的數據中臺,將海量的數據作為自身的資產,並擅於利用數據中臺將數據進行整合、智能分析,以數據驅動決策。

說到數據中臺,又會牽扯到數據倉庫,很多人一看,數據倉庫?不就是資料庫嘛,存儲數據的東西,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認識,那這兩者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1. 面向的業務場景不同

數據倉庫主要是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而資料庫主要是面向事務的處理;

2. 側重優化數據方式不同

數據倉庫主要集中資源去優化資源的獲取方式,因為業務人員、運營人員對於數據的獲取需求是非常大的,往往每天都有大量的數據會被調用、獲取以及處理;

而資料庫主要集中資源對增、刪、改、查等等方面的功能進行優化,防止過多的數據更新和事務影響資料庫的效率和穩定性;

3. 數據的組織方式不同

數據倉庫往往是以時間來進行組織數據,以電商訂單為例,數據倉庫分別會以「1小時訂單」、「1日的訂單」、「1個月的訂單」組織好數據分析表,方便業務人員獲取分析;

而資料庫則是以索引和實體內容來組織數據,例如「數碼產品訂單」、「生鮮訂單」、「服裝訂單」等等將不同的數據表進行組織;

4. 冗餘性不同

數據倉庫往往是高冗餘的,因為數據倉庫希望藉助更多重複類型的數據去分析整個產品的運營走勢,為下一步的運營決策做依據;

而資料庫往往是低冗餘的,資料庫不希望存儲大量重複類型的數據,從而影響資料庫整體的性能效率;

談到這裡,大概對數據中臺有初步的了解,那接下來看看我們如何去搭建一個最適合自己公司的數據中臺吧。

二、如何搭建最適合自己的數據中臺?

為什麼要說是「最適合」自己的數據中臺呢?

數據中臺無論是功能、邏輯都是非常的複雜,其中涉及到的欄位、維度非常的多,那如何打造最適合自己的數據中臺呢?可以這樣去思考:

1. 先分析需要什麼數據

首先必須根據自身業務出發,去分析到底我們需要什麼數據?下面是例子:

(1)電商業務

電商,離不開訂單、商品、支付等等這些數據,就訂單數而言,就可以拆分這幾個維度進行統計:分/時/日/周/月訂單數、人均訂單數、男性/女性用戶訂單數、服裝/數碼產品訂單數、復購訂單人數、訂單銷售額 、訂單成交率、訂單退換率等等;

如果是商品,又會涉及到商品種類成交數、商品點擊率、商品評價數等等;

如果是支付,則會涉及到支付成功/失敗率,支付次數、支付渠道、支付優惠使用率等等。

(2)直播業務

談到直播業務,核心角色可分為主播和用戶,整個直播平臺就是圍繞著這兩大核心角色進行設計的。

簡單的說,直播就是主播和用戶進行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主播提供內容,用戶消費內容,反饋信息(發送彈幕,贈送禮物等等,當然用戶也可以不做任何操作,但也為主播提供了人氣和觀眾數);

可以分析整個直播流程就是:主播打開直播間——用戶收到推薦/訂閱提醒/搜索/首頁推薦等等方式進入了直播間——主播與用戶進行信息交換、互動——用戶退出直播間/主播下播——直播流程結束。

那麼從這一簡單的流程中,我們就可以挖掘出許多的數據指標,例如:開播1分鐘/小時觀眾數、消息推送/訂閱/首頁推薦點擊率、搜索次數、彈幕發送次數/率、送禮種類/數量、觀看直播1/5/10…分鐘的用戶數、各種留存率等等,由於數據指標過多,暫先列出以上數據。

(3)出行業務

出行業務,我們也是根據業務流程去分析:用戶提交訂單——司機接單——用戶上車,司機確認,訂單開始——到達目的地,司機確認,用戶下車——用戶支付(自行決定是否評價)——訂單流程結束。

根據流程,我們可以繼續挖掘數據指標,例如:某區域內1小時內訂單發起數、司機一天接單數、平均訂單金額、訂單取消數/率、訂單公裡數、某區域訂單平均響應時間、訂單好評/差評率等等。

因此要分析需要什麼數據,必須切實地從自身業務的流程一步步去拆解出各個指標數據。

2. 如何落地中臺開發

(1)明確需求

當明確自身需要什麼數據後,此時可以與業務、運營人員進行溝通,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數據,需要怎樣組合數據,呈現方式是什麼,是否支持導出數據等等,都需要產品經理與業務方進行詳細地溝通,明確每一個需求,才能算是前期工作準備的良好開頭。

(2)原型設計

當明確需求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原型設計了,這裡就涉及到了設計的細節:如何讓數據可視化更清晰?如何讓操作更加簡便,業務人員更容易上手?

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除了跟開發保持溝通,同時還需要跟業務人員保持一定的聯繫,防止原型設計好,業務人員不滿意又要大改。

(3)需求評估,跟進開發進度

當設計好原型和撰寫好需求文檔後,就可以進行需求評估了,這個階段如果出現難以實現的功能,那產品和開發就要共同去想如何換另一種設計方式去解決同樣的問題;

然後還有就是進行需求排期,大概確定每一個時間節點,產品經理時刻跟進開發進度。

(4)開發完成,嚴格測試

可能大家會想,中臺又不是給C端用戶用,測試那麼嚴格沒必要;但正是因為中臺不是給用,而是給業務人員用,如果出現了數據上的嚴重紕漏,影響了運營的決策,那麼帶來的業務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嚴格的測試必不可缺。

(5)成功上線,時刻跟進問題

測試結束後,終於可以上線了,然而重頭戲才剛剛開始,此時會發現,業務方使用了中臺後向你提出各種各樣之前測試測不出來的bug,此外,還會吐槽功能的各種不好用,甚至給你提另外的需求……

作為中臺產品經理的你,此時可能會感覺壓力非常的大,但只要我們時刻保持跟進,合理安排項目進度,解決需求,我想,業務同學也不會刻意去為難你。

三、為什麼大公司需要自建數據中臺?

據調研發現,其實市面上已經存在不少如「神策數據」、「BDP」、「帆軟」等等的第三方智能數據平臺,企業購買即可使用,那相當於已經有現成的了,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去自己開發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這些原因:

1. 數據安全性

對於大公司來說,他們擁有的數據是海量的,海量的數據裡面往往存在著許多商業價值極高的數據,簡稱商業機密,是不能洩露到外界去的,因此自家研發的平臺能夠保障一定的安全性。

2. 數據即資產

數據對於企業來說,就是資產,尤其在大公司,數據就是運營決策的依據,若被競爭對手得知了數據,提前判斷到對方的下一步運營策略,萬一在某一重要節點的活動中競爭失敗,對於企業來說則是遭受非常大的損失。

3. 成本可控性

第三方數據平臺往往是根據付費價格來區分服務質量的,如果想要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必須提高支付的費用,如果需要定製化方案,成本會變得更高;

如果採用自建平臺,首先開發什麼功能,調用多少資源都可以自己決定,對於成本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同時,如果後期擴展功能,也會更加地方便。

4. 組合多樣性

由於用戶的需求種類繁多,因此業務人員提的需求往往存在個性化特徵,例如需求以報表形式呈現,報表由各種指標組成,指標與指標之間形成了多對多關係,指標之間互相關聯,那麼這種多樣化指標是第三方平臺無法滿足的,因此自建的平臺就能體現它的作用了。

當網際網路的紅利逐漸消失,如何利用數據智能化運營將會是每一家企業的重要任務,運營人員的能力固為重要,但擁有一個好中臺,會讓你的運營走得更加順暢。

本文由 @Silence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運營的中臺戰事
    來自芬蘭的靈感支持cell的動力是什麼而阿里的這次調整,源於一家芬蘭公司的靈感,2015年年中,馬雲帶領阿里巴巴集團高管,拜訪了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移動遊戲公司Supercell。每個業務它是怎麼出來的,出來之後做了哪些業務需求,業務活動,每個業務活動的效果是怎麼樣的,都可以沉澱下來。當一個新業務來了之後,就可以看到前人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甚至可以做一些系統建議,建議怎麼去做營銷活動,怎麼做效果分析。這樣就能通過數據最終反過來支撐業務創新。阿里中臺戰略的核心就是整合阿里內部的所有數據,對內提供數據基礎建設和統一的數據服務,對外提供服務商家的數據產品。
  • SACC2019:愛奇藝的大數據中臺戰略(附演講實錄)
    提及愛奇藝的行業規模,這裡有幾個比較直觀的數字。  愛奇藝大數據中臺戰略  大數據中臺這個概念,在行業裡被提出差不多四五年時間。與此同時,愛奇藝內部已經做了很久關於中臺的事情。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一個視頻播放平臺雖然體量比較大,但是場景單一,為什麼會需要大數據中臺或者更強大的中後臺來支撐?
  • 人生三問:我要做什麼?我要怎麼做?我要做成什麼樣?
    人的一生大致就是要解決好這樣三個問題:一、做什麼?二、怎麼做?三、做成什麼樣?孩子,未成年的時候什麼都不用做,一切自有父母擔著。唯一的任務就是學習和玩耍!成年之後則面臨著人生第一個問題:做些什麼?一輩子什麼都不用想、不用做的人畢竟是少數,也未見得就一定過得比別人幸福。每個人在找到「做什麼」之前總免不了一番尋找。比如:我們要結婚、要生子、要工作,這些都屬於人生的第一個問題——「做什麼」。每一個問題又會衍生出大大小小不同的問題,都是必須去做的!
  • 實證研究是什麼?怎麼做?為什麼你一定要做一次?
    實證研究怎麼做?簡單來講,實證研究最核心的工作是以下這三步:第一步:你要確定一個研究問題。這個研究問題最好是你感興趣的,要是非常具體的,要是可以檢驗的。問卷(Survey): 什麼情況下時候使用問卷? 應該使用哪種類型的問卷形式(網絡問卷、電子郵件問卷、紙質版問卷等)? 哪個網上問卷編輯的網站能滿足你的問題類型? 問卷裡應該先問什麼後問什麼? 問卷應該多長? 應該什麼時候發反饋率最高? 應該什麼時候做follow up, 以及如何管理和跟蹤參與者資料庫? Measurement (測量): 如何問好你想知道的問題呢?
  • Growthbox | 2020增長黑盒工程學-營銷中臺實戰訓練【萌家推薦】
    00【課前預習】歷史回顧:從「增長黑客」到「增長」.pdf文件大小:6.2M00【課前預習】什麼是商業逆向工程文件大小:2.2M01【圖文課程】1.1.逆向研究的基本步驟.pdf文件大小:81.7M02【圖文課程】1.2 如何研究網站流量.pdf文件大小:3.7M03【圖文課程】1.3 如何挖掘App流量.pdf文件大小:14.0M04【圖文課程】1.4 如何挖掘廣告投放數據
  • 數據新世代,萬物皆可中臺:2020中國數據中臺行業發展簡析
    數據新世代,萬物皆可中臺:2020中國數據中臺行業發展簡析 2020-12-23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嘿客商業之道解讀 三問:我是誰、為什麼、怎麼做?
    在商言商,嘿客,你究竟準備做哪般? 好了,言歸正傳。   一問:我是誰?   之前大家一直吐槽和詬病的就是走進嘿客,茫茫然不知所措,只好小心滴問客服,然後啊啊便離開。所以,看似簡單,確是複雜了。反正我是覺得麻煩;   「網購線下體驗」、「JIT服務」是方向是未來,但關鍵是你的線上能力,豐富的商品、可比的價格、買家的評價等,都不到位,什麼體驗都是空話;   至於「金融服務」、「便民服務」等增值、引流項目則是大樹主幹長出後生出的分支,現在說只是想像;   革命要有火種,你的客戶、你的粉絲是誰?他們要什麼?
  • 阿里「中臺戰略」發軔,聯合會展公司亞洲博聞,阿里巴巴B2B要帶領...
    阿里「中臺戰略」發軔,聯合會展公司亞洲博聞,阿里巴巴B2B要帶領更多的中小商家走向世界
  • 什麼是等級保護?為什麼要做等保?怎麼做等保?
    什麼是等保2.0(等級保護)?全稱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在中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廣義上為涉及到該工作的標準、產品、系統、信息等均依據等級保護思想的安全工作;狹義上一般指信息系統(APP)安全等級保護。為什麼要做等級保護?法律法規要求《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信息系統運營、使用單位應當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要求,履行安全保護義務,如果拒不履行,將會受到相應處罰。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
  • 特贊內容創意中臺:賦能營銷採購創意能力數位化
    數位化是阿里巴巴採購業務的內核,也是中臺戰略基礎架構建設中的一部分。通過數位化沉澱下來的數據、能力和產品,釋放了採購的人力資源,可以進一步提升採購業務能力。「業務端基於數位化沉澱的數據,可以在立項或業務規劃的前期進行規劃。尤其創新型業務,可以通過數位化手段,看到它未來做深做厚所產生的額外的價值。」阿里巴巴集團採購部高級採購專家圳杭提到。
  • 孩子表現不如意時,少問「為什麼」,多問「怎麼做」,結果大不同
    04當孩子表現不如意的時候,少問「為什麼」每當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常常會問「為什麼」。很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就會說:「為什麼不做作業?」或「你為什麼不按時完成作業?」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很多父母會說:「你為什麼考得這麼差?」雖然,這樣做有時也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有效地避免問題,或讓問題得以及時糾正和解決。但其實,總是關注「為什麼」,意味著我們看問題時,選擇了三個坐標軸裡的「過去」「負面」和「原因」。
  • 為什麼要做數據分析?具體方法是什麼?
    作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運營怎麼能不懂數據分析呢?所以今天我們就要給大家講解一下為什麼一定要做數據分析。首先,分析用戶數據和內容數據1.分析數據當你整理完數據之後,那麼你要做的就是去對你整理的數據進行分析,要將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它的趨勢變化。比如,你發現某個時間段的瀏覽量突然性的暴增或者驟減,那麼你作為運營人員你就有必要去分析和了解這個時間段所推送的文章是什麼,並且從中找到一些原因。
  • 數據中臺:從疫情挑戰中挖掘機遇
    艾瑞諮詢對數據中臺的定義是將企業的共性需求進行抽象,並打造成平臺化、組織化的系統能力,以接口、組件等形式共享給各業務單元使用,使企業可以針對特定問題,快速靈活調用資源構建解決方案,為業務創新和迭代賦能。     數據中臺的核心理念在於「數據取之於業務,用之於業務」,即它相比於數據平臺注重的是對業務的積累和沉澱,構建了從數據生產到消費,消費後產生的數據再回流到生產流程的閉環過程。
  • 要把領導交代的事情做好,先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比如,前段時間,領導簡單交代了一下要準備一個公司在防疫工作總結,我們經理接到任務後就用黃金思維圈法,把這項任務給拆解透徹:WHY(為什麼)為什麼要做這項工作,目的是什麼?不同的目的,採取不同的工作內容和方法。
  • 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柏拉圖的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從一千多年前一直到現在,還沒有人真正能夠給出一個定論。因為每個人都會從這三個問題中思考出不同的答案。很難有一種答案能夠說服所有的人。所以一直沒有定論。我一個月前,在悟空問答上問了這麼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做真正的自己」。這個問題與「我是誰?」很像。
  • 盆骨修復要做嗎?怎麼做?
    盆骨修復要做嗎?怎麼做?現在很多閱讀中心都宣稱骨盆修復的功效有很多,比如說恢復體型,產後骨盆修復真的需要做嗎?那哪些人要做哪些人不用做怎麼做,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今天我們要來了解一下骨盆在我們懷孕和生產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那骨盆是一個由骨骼韌帶相連接形成的,骨盆由髖骨底骨尾骨組成,那骨盆內側呢,有一個盆底肌肉群,在懷孕和生產的過程中,由於胎兒不斷的變大,對於我們整個骨盆和盆底肌的壓迫也會慢慢的變大,很多寶媽在懷孕後期都會出現這個恥骨疼痛
  • 經歷多個中臺項目後,我總結了一套中臺實戰框架
    我分享的主題是中臺通用建設方法論:MSS建設框架,本次的分享我會分為三個部分來展開:中臺為什麼火了以及中臺火熱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在主導了多個中臺項目後,自己總結出的一套MSS中臺建設框架,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能完成中臺產品的設計與規劃;在經歷過多個中臺項目後我的一個建設感悟。接下來讓我們一個個來看:01 為什麼中臺概念突然火了?
  • AI數據中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加速引擎丨曼孚科技
    為了解決以上出現的這些問題,「數據中臺」的概念應運而生,逐漸成為企業智能時代數位化轉型的關鍵答案。一、什麼是數據中臺「中臺」的概念最早由阿里在2015年提出的「大中臺,小前臺」戰略中出現。它的靈感來源於Supercell,這是一家芬蘭的遊戲公司,員工僅有300名,卻是全球最會賺錢的明星遊戲公司之一。
  • 房企數據中臺:核心是提高銷售,客戶開什麼車也有用 | 地產圓桌會⑤
    「我們認為數據的價值有三個階段。」作為數據服務提供商的WakeData惟客數據創始人&CEO李柯辰對數據有著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第一是拿著數據做分析。第二是一些運營的維度,如何更好地服務客戶。
  • 明略科技發布數據中臺戰略 助力企業加速創新
    11月15日,明略科技集團在上海舉辦以「FASTER 聚變·增長新動力」為主題的2019數據智能峰會,宣布「打造智能時代的企業中臺」新戰略,同時推出了兩大新產品「新一代數據中臺」和「營銷智能平臺」,以及三大行業解決方案,分別是「智能運維解決方案」、「泛在感知智能平臺」、「智慧零售全渠道業務+數據中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