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最正宗的四川火鍋,卻不涮羊肉,東北人說這還能叫火鍋嗎?

2020-12-22 橘子香味

味道最正宗的四川火鍋,卻不涮羊肉,東北人說這還能叫火鍋嗎?都說旅行與美食永遠都不分家,真的是如此,如果出去遊玩,不品嘗一下當地的美食,那就不叫完美的旅遊,這次出遊,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自己坐飛機,父母和老公都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注意安全,這就是家的溫暖,雖然家人都惦記萬分,但是自己卻在異鄉玩嗨了!

這次遊玩的城市是美麗的重慶,來到重慶的第一感覺是電梯總是上不完,出地鐵站的時候一連上了六七個的扶梯,還有亞洲最長的扶梯,實在讓人大開眼界,走在大街小巷,十家飯店,有八家是火鍋店,要麼就是重慶小面、豌雜麵、刷毛肚,就連空氣中都瀰漫著濃濃的麻辣味道!

我們十幾個人來自五湖四海,聚集在重慶,無比的開心與興奮,每天除了遊玩就是吃,來重慶不吃幾頓火鍋相當於白來一次,當地的重慶朋友帶我們來到一家不起眼的小火鍋店,估計沒有朋友相伴,我們肯定找不到這裡,別看店面不大,屋裡桌子也不是很多,但是每天都爆滿,如果不預約還吃不上呢!就是因為這家火鍋店是老字號的十年老店,所以當地會有很多回頭客,回頭客又會帶來很多新朋友,長此以往,來吃火鍋的人就越來越多!

重慶人吃的火鍋,永遠都是九宮格火鍋,不同的位置要涮不同的美食,因為九宮格裡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每種美食所需要的溫度也不同,但是外地人就會不懂了,比如我吧!正宗的北方人,北方人都知道,涮火鍋不涮羊肉,那還能叫火鍋嗎?其實涮羊肉最好涮清湯,才能吃出羊肉的鮮,如果羊肉和麻辣在一起,麻辣的味道絕對會掩蓋羊肉所有的鮮味,這就是四川人吃火鍋從來都涮羊肉,當地人也絕對不會吃鴛鴦鍋,如果你吃鴛鴦鍋,他們會認為你不會吃,也吃不出火鍋的靈魂!但是如果外地朋友實在吃不了辣,店家也會為您端上鴛鴦鍋,吃得開心才最重要!

【九宮格火鍋】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九宮格火鍋,看這紅油就知道有多辣了吧!真佩服四川人的胃腸,如此辣竟然受得了,大多數火鍋店都是自己熬製紅油,紅油實際是用牛肉熬製,後來逛磁器口的時候也親眼看了紅油的做法,牛油化開後加入蔥姜蒜和一些調料,熬到蔥姜蒜變黃撈出,再加些辣椒,這是我看到的,具體的調料,咱也不知道都有啥!嘿嘿!就是看個熱鬧!

【小酥肉】

平日我也自己做過酥肉,但我用的純瘦肉做的,但是重慶的小酥肉有個特色,那就是必須要麻,醃製的時候,就加入整可的麻椒,裹麵粉的時候,就會裹入麻椒,所以吃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吃到麻椒,麻到嘴和喉嚨都是麻的,呲牙咧嘴的表情,當地朋友見到我們如此表情,笑得合不攏嘴,小酥肉是重慶火鍋必點菜式,剛上桌的小酥肉是外酥裡嫩,趁熱吃最香,但是如果吃不完,就要放到火鍋裡涮了,這個吃法真是奇特。

【鵝腸】

開始以為是鴨腸,鴨腸的口感比較勁道,平日裡比較喜歡吃那種外面賣的滷好的鴨腸,鵝腸從來沒吃過呢!朋友介紹說,鵝腸千萬不可以全部倒入鍋裡煮,要用筷子夾起來一根,放入火鍋裡煮,筷子不可以撒開鵝腸,八秒即熟,涮到第九秒就是一種罪過啦!哈哈!鵝腸的口感比較脆爽,沒有鴨腸那麼勁道,但是也非常棒,大愛!

【生拌牛肉】

從來沒吃過生牛肉,都說生肉裡會有寄生蟲,此時此刻,似乎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朋友都說好吃,好奇心讓我用筷子夾了一小點,閉著眼睛放入口中,全程沒敢睜眼,說實在,這牛肉咋那麼嫩呢?味道真是相當不錯!

【鮮魚皮】

忘記問老闆這個是什麼魚的皮了,開始以為不會好吃,後來一嘗,味道真不是一般的贊,軟嫩有嚼勁,特別入味,我自己一人吃了半碗,哈哈哈!吃貨的本性暴露啦!

【郡花】

第一次聽說這個詞語,真心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問了當地朋友才知道,郡花就是雞胗,也就是雞的胃,經過廚師切了花刀,像花一樣好看,與腰花比,要好吃許多,沒有腰花那麼怪的味道,而且口感韌性十足!

上面說了幾道自己印象深刻的菜,實際我們吃得還有不少,豆皮、苕粉、萵筍、荷心、鴨血、牛肝、午餐肉、雞腳、舌尖、蒜香排骨、蝦滑、毛肚、等等!吃得大家都嗨起來,嘴巴都要辣腫的感覺,但是我們依然要吃下去,辣並快樂著!

此次遊玩,結識了一個比我小十幾歲的小夥伴,我們相處卻相當融洽,雖然我們也有很多代溝,但是小妹妹依然願意分享給我新鮮的事物,一起品嘗美食,一起走該走的路,我會跟隨她騎著單車,七扭八扭跟在她身後,她也願意總是回頭看我有沒有跟上,分別時我們相互擁抱,卻依依不捨,過段時間她要異國他鄉,也許以後都不會再相見,但是我們都是彼此人生中的過客,記憶不會抹掉那些美好與快樂!重慶之行,讓我此生難忘,美食、美景,記憶猶新!

#百城百味#

相關焦點

  • 火鍋到底是老北京火鍋正宗還是四川火鍋正宗?
    老北京火鍋與四川火鍋雖然都叫火鍋但是這兩者之間不是一個菜系,各自代表著各自的餐飲文化,無所謂誰是正宗。火鍋在中國的起源比較早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火鍋,老北京火鍋主要以涮羊肉為主且口味單一。四川火鍋發展到明末清初到近代以後才逐漸形成目前的麻辣。老北京火鍋。
  • 家庭自製火鍋,味道不正宗?你和正宗四川火鍋只差一袋火鍋底料!
    說起夏天,除了大量的時價海鮮可以品嘗之外,我們更應該多吃點火鍋。很多人以為吃火鍋除了爽口之外,就只剩下上火了。其實不然,夏天吃火鍋是對人體非常好的。四川、重慶地區的人們喜歡吃火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夠祛除體內的溼氣。
  • 吃過涮羊肉的老北京人,你會吃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火鍋嗎?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老北京火鍋的風味,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採用銅鍋炭火,羊肉講究肉質細且無羶味,鮮嫩無比,其他食材新鮮。老北京涮羊肉製作簡單,清湯鍋底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羊肉的鮮美,吃起來是羊肉最鮮嫩的味道,口感很棒。
  • 我國火鍋江湖,四川、重慶、北京等地的火鍋,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不少人都說今年的冬天,是最冷的冬天,部分東北地區的城市,室外溫度更是跟南極洲差不多,在寒冷的冬季,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能達到禦寒暖胃的效果,我國民眾對火鍋情有獨鍾,各個地區的火鍋口味也是不一樣的,川渝地區的火鍋口味多以麻辣為主、東北地區則是酸菜白肉火鍋為主、北京更多是銅鍋涮羊肉的。
  • 為什麼火鍋裡老北京銅鍋最正宗?
    最近小編為了給大家分享美食也是胖了不少啊,相信大家冬天都特愛吃火鍋吧,對於火鍋有不同的味道,四川重慶人習慣叫「火鍋」,廣東一帶叫做「打邊爐」,寧夏直接稱作「鍋子」,而江浙地區叫為「暖鍋」,北京則稱為「涮鍋」,日韓更是有壽喜鍋和部隊鍋...如果你已經吃膩了自己熟悉的那口鍋,話不多說,上鍋!
  • 北京涮羊肉、重慶火鍋、廣東打邊爐,你最喜歡哪一種吃法?
    到了冬天,吃火鍋的人越來越多。在我國,比較典型的火鍋形式有:北京涮羊肉,四川火鍋,廣東打邊爐,這三種火鍋各有特色,深受當地人民喜愛。雖然都是打火鍋,但三者之間又有許多差別,體現了地域之間的不同飲食文化,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一、北京涮羊肉涮羊肉是典型的北方火鍋,歷史很悠久。
  • 華輝拉腸:中國六大派系火鍋排行,粵派火鍋最獨樹一幟
    乾隆皇帝就是火鍋的鐵粉,曾於嘉慶元年正月,在紫禁城大手筆地舉辦了一場火鍋「千叟宴」,1550多個火鍋同時沸騰,品嘗者多達5000餘人。關於火鍋,這裡有一份中國的火鍋地圖,囊括了全國各地的火鍋,看看有你最愛的火鍋嗎?老北京涮肉到了北京城,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來一次銅鍋涮肉了。
  • 東北哈爾濱這7家火鍋,味道嘎嘎正宗,挑戰你的胃,你吃了嗎?
    火鍋源於四川,火鍋文化體現一種中國人的包容性,火鍋體現一個字辣,紅油的鍋底,只要能吃得都可以下火鍋,而哈爾濱人對火鍋的熱情,也是非常的熱愛,無論數九寒天,還是炎炎夏日,都要來上一頓火鍋,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哈爾濱幾家非常好吃的火鍋,我們直奔主題。
  • 寧夏火鍋涮羊肉,鍋裡的羊肉大有來頭,你知道嗎?
    寧夏的火鍋涮羊肉竟是這麼個來頭! 這時,探馬報導:「敵軍鋪天蓋地而來,離此不遠了。」兵貴神速,眼看清燉羊肉吃不上了,聰明的廚師想出一個辦法,他在羊肉上揀了一個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飯勺草草地攪一下,便急急忙忙撈在碗裡,加了點鹽,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飢不擇食,飽餐了一頓,感到這肉片格外鮮嫩。待忽必烈勝利返朝後,重賞了廚師,問清了這種羊肉片的烹調技術,御賜菜名為「涮羊肉」。
  • 在東北體驗老字號銅爐老火鍋涮羊肉,羊肉麻醬燒麥是鎮店三寶
    長春美食號稱「吉菜」門戶,融南北大菜,東西風味,集川、魯、京、蒙等各大菜之精華,尤以本地山野風味最具特色,而深受國內外旅遊者的青睞。到長春來旅遊不能錯過是品嘗當地特色的美食或者是老字號美食,特色菜及小吃還包括東北家常熬魚、紅燒丸子、滿族八大碗、人參汽鍋雞、燒鹿尾、羊肉燒芸豆、朝鮮冷麵、回寶珍餃子、李連貴燻肉大餅、漬菜白肉火鍋等。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巷子裡可以吃到很多有當地特色的小吃,如烤冷麵、麻辣燙、酸辣粉、長春燒烤、豆腐串、烤饅頭、打糕、朝鮮鹹菜、狗肉、明太魚、幹豆腐串、燻肉大餅、醬骨頭等。
  • 貴陽豆米火鍋,和四川火鍋差別很大,不過味道沒得說
    平時各種各樣的火鍋我們都應該吃過,火鍋的類型也有很多,像我們平時吃的更多都是四川的火鍋,但其實在中國的各地都會有一些比較具有特色的火鍋。小編覺得比如說北京的涮羊肉,應該是屬於火鍋的一種。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貴陽豆米火鍋,可能很多人也和我一樣,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當時我第一次在那邊吃這個火鍋的時候也被他的味道所徵服了。豆米火鍋的做法,和四川火鍋有著很大的區別,所用到的食材和香料也比較簡單,所以比較適合在家裡面製作。
  • 什麼火鍋才稱得上正宗的四川紅油火鍋!
    想到紅油火鍋,麻辣醇香的味道,讓人口水直流,讓腸胃被紅油火鍋所徵服。紅油火鍋就是有如此大的魔力讓人著迷,可是並非所有紅油火鍋都是正宗的,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什麼火鍋才稱得上正宗的四川紅油火鍋!首先,紅油必須純正、用量必須足。
  • 川渝人對湯燙菜這個形式,是分得很細的,北方的我們會叫涮羊肉
    其次,川渝人,對湯燙菜這個形式是分得很細的,北方的我們會叫涮羊肉,爆肚,貴州的我們會叫酸湯,潮汕我們會叫潮汕牛肉,廣州地區我們會叫打邊爐,連重慶火鍋和四川火鍋川渝兩地人都是分了的;籤籤串著燙的叫串串,燙好了端上來的叫冷鍋串串!
  • 北京的銅鍋涮羊肉,重慶的麻辣火鍋,各地火鍋大比拼,哪一種是你的最...
    老北京銅火鍋 在華北地區,吃火鍋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涮羊肉,這自然起源於老北京的銅火鍋了。正如其名,正宗老北京火鍋使用的鍋就是銅鍋,以炭火為熱源,非常講究。北京涮羊肉的火鍋湯底可以說是全國最清淡的種類了,幾乎就是白水裡放一點蔥姜,據說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羊肉的鮮嫩。
  • 別一提火鍋就只知道四川、重慶,這些地方的火鍋更好吃
    如果說重慶火鍋重辣,那麼四川火鍋便是重鮮香了。 和重慶火鍋江湖氣十足不同,四川火鍋內斂的多。若論起味道之爭,兩者實在難分上下,但要battle誰更便宜,四川火鍋只能選擇不說話了。 03老北京涮羊肉 和川渝火鍋齊名的,便是老北京涮羊肉了。幾乎每個去首都的人,都嘗過地道的涮羊肉。
  • 去青島品嘗正宗老北京涮羊肉
    大家好,這裡是小當家美食,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介紹青島的美食了,青島市隸屬山東省,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臺市毗鄰,被譽為「東方瑞士」。青島市市名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
  • 四川火鍋本身湯底味道就比較重了,再配上麻醬,吃起來有點四不像
    作為天津人,覺得麻醬最適合的還是北方的傳統白水鍋(涮羊肉),加點韭菜花香菜,配糖蒜的味道簡直不要再好,四川火鍋本身湯底的味道就比較重了,再配上麻醬反而吃起來有點四不像。這就得看火鍋的歷史分三種。一種是四川的火鍋,以辣為主,其中注重總體的味道,另一種則是從蒙古,忽必烈他們的涮羊肉後來這種,分成兩種,一種就是如今的老北京涮羊肉,主要注重羊肉的口感及味道,以麻醬和韭菜花為重,還有一種就是東北的,這種是蒙古的涮羊肉和四川的辣鍋混合而成,什麼都有,在北方的火鍋店,主要是以羊肉牛肉為主,而蘸料則是從麻醬到辣椒油全都有。
  • 火鍋和涮羊肉有什麼區別嗎?你怎麼看待呢?
    火鍋和涮羊肉有什麼區別嗎?作為一個對涮肉火鍋同時喜愛的人,我可以平心而論的說說,區別很大,二者除了都是水煮熟的之外沒有任何聯繫。火鍋就無所謂了,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吃法,有用海鮮打底的,有川味的,有米粥的,有菌菇的,完全看個人想吃什麼口味的,本質上吃的是湯料的味道,基本什麼玩意被這霸道的底湯煮完都吃不出原本的食材味道,以川味火鍋舉例子,吃的完全就是湯料的爽快感,再新鮮的的食材下了鍋都是一股麻辣味,恰逢國人目前普遍喜歡吃辣,於是造就了川味火鍋的傳奇地位。
  • 用火鍋涮羊肉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用火鍋涮羊肉是什麼時候出現的?說起中國的飲食文化,真的是一天一個也說不完。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我國各地都有著地方性很強的食物,比如最著名的四大菜系等等。然而在中國漫長的飲食文化中,火鍋成了人們的最愛,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歡迎,而且火鍋還成了外國人最喜歡的食物,火鍋也成了中國飲食的代表。然而在中國地域廣闊,不同的地域火鍋的味道有些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比如說四川的火鍋主要是以辣為主,這也是當地喜辣的原因。在北方有些人不喜歡吃辣,就會有那種清湯的鍋底,大多數還是喜歡鴛鴦鍋,這樣不吃辣的也可以吃了。
  • 川渝火鍋,讓人上癮的味道,不可抵擋的熱情
    雲、川、貴、湘等地自古喜歡吃辣,民間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湖南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四川地區氣候潮溼,故自古以辣食消除溼氣。成都人喜歡吃麻辣,這給火鍋的推廣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其實火鍋是一種統稱,在其他地域也有叫做涮鍋,但是說起麻辣火鍋,其實又分為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這兩個派別。而無論是四川火鍋還是重慶火鍋其實都起源於重慶。重慶火鍋:熱情似火,紅油滾,滋味足,手不停落,揮手四方吆喝。席間四處皆紅斑點點,鬥志越發高昂,活脫脫一阿慶嫂單挑刁德一。火鍋的革命聖地在重慶,空氣中始瀰漫著一股牛油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