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現膠囊公寓100平米住14人 戶主稱是員工宿舍

2020-12-23 網易新聞

4月9日,位於成都天仙橋南街一棟居民樓內的「膠囊公寓」,一位租客嘗試爬進房間。

4月9日,成都人民北路二段盛世荷花針織批發城8樓和12樓兩間居民樓,被改裝成多個「膠囊公寓」。

「旅館老闆」出示的營業執照顯示並無經營旅館資格。

膠囊公寓」一度流行於日本、中國香港等人口密集度高、生活節奏快的地方,而現在,成都的「膠囊公寓」已經開始網絡攬客。

4月9日,有市民給華西傳媒呼叫中心028-96111打來電話,稱成都火車北站附近出現了不少「膠囊公寓」。記者調查發現,荷花池附近至少有5家「膠囊公寓」通過網際網路招攬生意,而此類公寓幾乎都沒有旅店類別的經營許可證和消防合格證。/市民舉報/沒看到消防設施擔心是否安全

8日晚上,市民李先生從成都火車北站出來,準備找個旅店住。

經過人民北路二段時,他看到盛世荷花針織批發城小區門口,放著一個白色的LED牌,上面寫著「太空艙公寓,55元/天」。他覺得價格合適,就按照保安說的地址,來到小區二單元12樓1205房,找到了這家名叫「青庭」的太空艙公寓。

房間裡10個「膠囊」式的床位,另外一間屋裡還有3個高低床,共6個床位。「這就是新聞說的『膠囊公寓』嘛。」李先生說,公寓和居民住房一樣,有客廳、廚房、衛生間,只是臥室裝進了「膠囊」。走進客廳,李先生看到一個自稱是租客的青年男子,已經住了幾天了。男子說,8樓還有一間這家開的「膠囊公寓」。

不一會兒,一個自稱是老闆的女子進來。她告訴李先生,保安介紹的顧客是每人每晚收費55元,但通過網上團購可以打折,每人每晚45元。看到房間連基本的消防設施都沒有,最後李先生選擇了離開。

李先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自己好奇這樣的「膠囊旅館」是否合法,同時擔憂其存在安全隱患。/現場走訪/ 100平方米14個膠囊床48元就能住一晚

記者隨後在網上一搜,就彈出了三百萬個「膠囊公寓」的相關連結。

在美團上,記者找到了這家名為「青庭太空艙公寓」的團購網站。「僅售48元!最高價值68元的青庭太空艙公寓住宿1晚,膠囊臥房(橫艙)/膠囊臥房(豎艙)2選1,提供免費WiFi,使用多張美團券可連續入住。」團購價48元,已售2096。

9日,記者根據這個團購網頁提供的地址,來到人民北路二段196號,這是一個12層的電梯公寓。樓下保安說,1至3層是批發城的商鋪,4樓以上是住宅。記者隨後以看房為由,撥通了團購網上的聯繫電話,電話中對方讓記者到8樓的0802房。記者來到0802房,一名短髮女子開門後,帶著記者進去參觀。

記者看到,100平方米左右的套三房,兩個臥室都裝滿了「膠囊」床,一共14個。每個「膠囊」裡面,有鏡子、小梳妝檯、充電接口,床上用品也是酒店式白色三件套。

短髮女子說,現在0802房住了兩個女生,連續住了幾天了,「現在入住,交現金就可以,每人每天48元。」

在房間裡,記者沒有看到經營許可證和消防設施。當記者提出想去12樓再看看時,短髮女子拒絕了。/劇情反轉/面對警察詢問改口稱是員工宿舍

隨後,已經接到市民舉報的警方趕到12樓1205房間。面對民警詢問,這名短髮女子突然改口說,「這是我們的員工宿舍,並不是旅館。」

在民警的要求下,短髮女子拿出了一張「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複印件,但是名稱一欄卻顯示的是「四川風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幾分鐘後,一名自稱是房屋所有權人的趙先生趕到現場,他向民警解釋說,短髮女子是他的姐姐,1208房間和0802房間是自己買過來作為員工宿舍的,「我這個姐姐有點瓜,她肯定是想掙點錢,但確實是員工宿舍。」辦案民警說,由於沒有明確的受害人提供交易收據證明,暫不能對其進行治安行政處罰,但會對其有無經營行為做進一步調查。

9日晚7點左右,記者再次致電「青庭太空艙公寓」,電話裡的女子說,「正在裝修,這個月不做了。」記者調查

周末基本滿員年輕人居多

除了這間「青庭太空艙公寓」,記者還走訪了另外兩家居民住宅式「膠囊公寓」。

記者撥打「優格」膠囊旅館在網上留的電話,預約一個房間。下午6點,記者來到天仙橋南路一小區內的「優格」旅館,發現是由一套三居室的住房改建而成,房間100多平方米大小,20個膠囊太空艙分布在客廳、臥室、陽臺。

「你住哪個價位的嘛,58元、68元都可以選……」老闆吳先生說,旅館平時有六七個旅客入住,周末基本滿員,入住的一般都是外地到成都參加考試或者旅遊的年輕人,「酒店很貴,又不能租房子,所以膠囊旅館是個好選擇。」

吳先生稱,這家膠囊旅館已經運營了一年,房子是租來的,月租金5000元。「裝修很溫馨,都是精裝的,花了將近 10 萬元。」吳先生說,膠囊太空艙是從山東買來的,平均每個1萬餘元,「前期成本算下來,我投入了30萬元。」

記者在房間裡同樣沒有看到營業執照、消防證明等相關證件,室內也沒有防火設施。對此,吳先生稱證件正在辦理。「你剛才交錢的時候,我還錄入了你的身份信息,會向派出所備案。」吳先生說,自己的旅館是正規旅館,有一位租客甚至住了一個多月才離開,「晚上還會有一個人值守,很安全。」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一環路北四段的一個住宅小區的「膠囊公寓」。工作人員說,這間店是去年6月開的,投資了一二十萬,房租一個月3000元錢。每間「膠囊」48元一晚,「若是住一個月,每人收1000元,水電氣費都不交,還有免費WIFI」。

據她介紹,平時來住比較多的,都是找工作的,放假的時候學生較多。

華西都市報記者 何艾琳 實習記者李智攝影楊濤律師說法開「膠囊公寓」要滿足三條件

面對現在「遍地開花」的「膠囊公寓」,四川追求律師事務所主任楊野平說,開這樣的「洋盤」旅館,需要至少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這樣的公寓必須修建在商用性樓房中,而不是居民住宅性質的樓房中。

第二,只要是經營性的場所,都需要提供規範的經營許可證和消防合格證。

第三,酒店和公寓都必須對入住者進行身份登記。

如果只是把居民住房改造一下,那麼這種「膠囊公寓」將存在許多隱患:一是消防安全隱患;二是無證經營,一旦出了事故很難認定責任;三是管理不系統,可能給不法分子提供收留住所。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成都鬧市現「膠囊公寓」 住客稱便宜溫馨沒隱私(圖)
    4月9日,有市民給華西傳媒呼叫中心028-96111打來電話,稱成都火車北站附近出現了不少「膠囊公寓」。記者調查發現,荷花池附近至少有5家「膠囊公寓」通過網際網路招攬生意,而此類公寓幾乎都沒有旅店類別的經營許可證和消防合格證。(本報昨日報導)  4月10日,成都金牛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膠囊公寓」屬於經營性質的旅館,應取得合法資質,他們已經責令本報報導的無證「膠囊公寓」青庭太空艙公寓三天之內拆除太空艙。
  • 什麼是膠囊公寓?你會選擇膠囊公寓嗎?
    什麼是膠囊公寓?最近有個小夥伴問小編,小編也是一臉懵逼,後來網上查了一下,情況大概是這樣的。一起看看吧。膠囊公寓這個概念其實是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日本誕生了最早的膠囊公寓。在日本,膠囊公寓一般開設在大城市靠中心的位置。比如在東京的新宿,一般旅館價格大概是1000人民幣左右一晚上,但東京新宿的膠囊旅館可以便宜到200人民幣一晚上。膠囊公寓的入住體驗是怎樣的?
  • 成都商業公寓值得入手嗎?
    「哥,公寓最低單價只要9000元/平米,很划算喲」「美女,看房不嘛,純地鐵公寓物業,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最近,在地鐵口或者各中介門店門口,總會有這樣一群年輕人,舉著牌牌大聲吆喝著。再次,就是青睞高端公寓產品的部分客群,從外地來蓉工作或經常來蓉出差,他們通常會選擇一些高端服務式公寓,買來自用,這類產品往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通達情況好,配套齊全。在深圳一家私企上班的高管張先生稱,由於業務拓展,今年已經進入成都發展,每過一個月都會來成都呆上一段時間,想來想去,就在成都南二環買了一套服務式公寓。
  • 武漢現山寨膠囊公寓 一套房被隔多間存安全隱患
    如今,武漢也出現了不少山寨版「膠囊公寓」一些業主將一套房子分隔成若干間,每個隔間不足10平方米,然後分別向外出租。哪些人選擇入住這些「膠囊公寓」?存在哪些隱患?近日,記者對武漢的山寨版「膠囊公寓」進行了探訪。  記者探訪:120平方米被隔成18間房  近日,記者來到武昌幸福裡小區,看到一家門面的外牆密密麻麻地掛著18個空調機,顯得格外顯眼。
  • 看完華為給員工的宿舍,再看看阿里巴巴給員工的宿舍,差別真大!
    「衣、食、住、行」這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其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住」了,因為只有擁有一個好的住所,我們才能遮風避雨。對於那些出門在外打拼的員工更是這樣子,好的住宿環境能給生活帶來保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華為和阿里巴巴這兩家大企業給員工的宿舍是怎麼樣的吧。
  • 實拍北京打工者「宿舍」 設門禁卡裝攝像頭(圖)
    夜色下的「宿舍樓」,3層簡易樓,100來間房,樓下停滿了自行車,樓道裡到處是租戶晾曬的衣服,租戶需持門禁卡進出。雖然存在各種不便利,但因為靠近中關村且房租不貴,這裡的房子供不應求,幾乎成了中關村打工者的「宿舍」。生活從黃昏「開始」這裡的白天異常冷清,一間間房門緊閉,偶爾有年輕人端著洗漱用品,到水房洗漱。晚上七八點,工作了一天的租戶都回來時,樓裡才開始熱鬧起來。
  • 探北京膠囊旅館:一夜最高收89元 入住無需證件
    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膠囊公寓」門外並無招牌,僅用彩筆標記了一個A4紙大小的門牌號。  近日,有讀者向新京報爆料稱,北京出現一種新型旅館,名為膠囊公寓,實際上與群租房類似。  根據北京《關於公布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  門外無招牌 不帶證件也能住  3月7日,記者通過大眾點評網,預訂了位於朝陽區珠江綠洲家園11號樓內的一間膠囊公寓。21時許,記者來到珠江綠洲家園小區,在小區內並未找到有關膠囊公寓的招牌。
  • 探訪江城膠囊房:百十平米隔6間 擠下近20人
    離大門最近的一間房開著門,裡面沒人。記者觀察發現,這間房由廚房改建而來,天然氣管道和計量表均裸露在外。整個房間大約四五平米,除了一張單人床,還有一張桌子。  付女士說,這套房目前住了6個人,唯一一間空房的前任房客昨天剛剛搬走。每間房月租金800元,房間都有獨立的電錶,每間房都配有空調,每月電費用多少交多少,每度電的價格比正常電價稍高一點。
  • 豪華版膠囊公寓驚現 附膠囊旅館資料
    很多人還沒完全脫離蝸居就必須面對膠囊旅館這樣的微居環境。  住進膠囊旅館的人必須「無欲」:睡覺三尺、行李一肩,再多都是「奢侈」。但就算是這樣的際遇,你也沒必要特別無奈,因為放眼全球,這樣生活的人多了。關鍵是別人能從這樣的環境裡找到安逸,這就需要動腦子了。
  • 阿里、順豐、京東、圓通一線員工宿舍長啥樣,豪華間還是上下鋪?
    當時劉強東在參觀了宿遷呼叫中心宿舍以後,現場對管理層建造的6人間宿舍發飆:「這讓我想起80年代,南方的黑心工廠給工人住的宿舍。我說了多少遍了,要讓員工、讓兄弟們活的有尊嚴。」事情發生沒多久後,京東宿遷新員工宿舍就在整個物流圈內瘋狂刷屏。
  • 溫州「片片樓」立廢墟 街道稱戶主補償要求太高
    溫州網7月16日訊(記者 溫婉) 7月16日網友爆料稱,瑞安104國道邊有一座「片片樓」,一幢排屋,隔壁房子都被拆掉,剩下一戶人家的房子薄薄地聳立著2010年8月,當地政府開始了這裡100餘戶共38.3畝的拆遷工作,2011年6月正式開始拆除建築。按當地所屬安陽街道的計劃,2013年5月漁墩村的舊城改造開始動工建設。然而125戶村民搬出村子已三年,拆遷工作仍未完成。薄薄的「片片樓」,阻攔了整個工程進度。
  • 深圳全面整治非法「膠囊公寓」
    張虎要求,一是針對今年我市建築工地高墜事故較多發,要建立「全鏈條、全覆蓋」的責任體系,預防和處罰兩手抓;二是要全面整治非法「膠囊公寓」、「膠囊旅館」;三是使用氣體滅火器的生產經營單位,要避免滅火等應急過程中發生的次生危害。
  • 順豐正式入局長租市場,4類公寓全面覆蓋「員工住宿」!
    藍領公寓也好、員工宿舍也好,在大家概念裡,企業員工的居住環境需要得到改善,把大家從群租房中解放出來,住的安全、放心一直是各個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大企業通過自建或者承租物業來解決員工住宿問題,而另一部分中小型企業,缺乏自建及管理宿舍的條件及能力,但又面臨著十分嚴峻的住宿問題,比如說餐飲行業,又該怎麼解決員工住宿問題呢?
  • 快遞小哥、廚師、奶茶店員工免費住進了精裝宿舍!「溫暖」上海為...
    記者也滿滿好奇……服務員、廚師、維修工免費住進彩色公寓走進員工們的宿舍,記者看到裝修一新的公寓色彩繽紛,黃、綠、藍三色將房間映襯地格外明亮。每張獨立床位代表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不僅為每個人配備了單獨的照明、儲物設施等,床簾、隔板等設計也恰到好處地保護了個人隱私,形成一個共享有序、互不幹擾的居住空間。
  • 200平房間被隔成25個單間出租 住40多人1間10平
    屋子小得只能放一張床、一臺電腦……位於南方花園名人苑一套200餘平米的房間內,隔出來的24個小單間內「蝸居」著40多人,只有4間廁所、一間廚房。  「已經租出去的24間小單間裡一共住了多少人?」對此,石某沒有回答;一位房客稱,大約四五十人。  樓下投訴 物管公司要求整改  昨天,該小區物業管理處經理陳光強稱,當時石某裝修房屋時,給物管報告的是改幾個單間自己住,沒想到石某改成了25個小單間,此前,物管公司發現情況不對,曾下發了整改通知。
  • 海大嶗山校區新建學生公寓 一間宿舍最多住4人
    海大嶗山校區新建學生公寓 一間宿舍最多住4人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1.03 星期五     晚報訊 從今年夏天開始,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的本科生將徹底跟6人間、8人間說「拜拜」,住進嶄新標準的4人間。
  • 海澱3000/月膠囊公寓VS日本膠囊公寓大揭秘
    「膠囊旅館」日文叫「カプセルホテル」,就是「Capsule Hotel」的音譯。人們也稱之為「太空艙酒店、 旅館 」、「 膠囊公寓 」、「格仔旅館」「棺材旅館」「節能青年客棧」。不限購精裝修.不限購精裝修總價100萬起 40-90平   單價均間:23000  總價區間:80-130萬付款方式:全款  租賃:30年
  • 鉑濤窩趣發力員工宿舍,一線城市成為藍領公寓主戰場
    近日,鉑濤窩趣旗下的中端企業員工公寓——華舍公寓深圳翻身地鐵站店開業,為企業提供安全、價優、省心的員工生活居所。窩趣旗下有3條產品線:服務式公寓、白領公寓、員工公寓。
  • 網友稱鄭州一20平米群租房住了十幾個人 擾民嚴重舉報無門
    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稱群租房擾民嚴重,20平米的屋子住了十幾個人,經常鬧到深夜十二點,多次溝通無果,舉報無門。該網友是剛回到鄭州工作的大學生,近期剛租了房子,可是誰曾想遇到了群租房擾民。
  • 我是小螞蟻,我住在只有6平米的膠囊公寓
    倆蟻平日住各自宿舍,一個房間六個人,進屋就得上床,實在影響下一代繁殖,要是直接搞小動作,畫面直逼黃片。但就那點工資,小旅館再便宜也不是長久之計。在野外,現在螞蟻巡邏隊抓得嚴,都指望著這項指標創效益呢。兩個人現在不用說六十平米,連六平米都買不起呀。螞蟻先生挽著姑娘的手,無比愧疚。他問姑娘:沒了孩子,你不會不要我了吧?姑娘說:我像那種人嗎?聲音卻有些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