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訪京成果及《施政報告》懶人包

2021-02-19 信報HKEJ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上午發表了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其中,她早前訪京向中央爭取到的 「惠港政策」終於揭面。

本文內容導覽:

簡述特首訪京成果;

梳理《施政報告》中的金融政策要點;

《施政報告》重點措施一覽(信報整理)

訪京成果重點

 

1. 年底前落實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通過的24項措施,新措施包括:

 

-在大灣區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

-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作研究用途

-在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

-加快落實「跨境理財通」

 

2. 擴大「互聯互通」合資格股票範圍

 

-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納入

-內地科創板股票納入

 

3. 支持香港國際機場按市場化原則投資入股珠海機場

 

4. 支持香港與深圳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兩個園區(「一河兩岸」,「一區兩園」)

 

5. 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

 

6. 便利港商拓展內銷管道和對接電商平臺

 

7. 通過「健康碼」互認,逐步有序恢復粵港人員往來

 

8. 預留一定數量的內地研發或生產的疫苗供港

 

金融政策要點

 

在《施政報告》中「注入經濟新動力」一章,特首指出,將強化香港在國際循環中的「中介人」角色,使香港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

 

香港不僅會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並將努力成為首批加入RCEP的成員。

 

金融方面,提出了以下五項政策重點:

 

1. 加快落實「跨境理財通」;

2. 深化「互聯互通」;

3. 推動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4. 為在香港營運的私募基金所分發的附帶權益,提供稅務寬免(符條件);

5. 進一步推動香港的家族辦公室業務

跨境理財通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於今年6月底敲定,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管局及澳門金管局在6月29日共同宣布,決定在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

 

「理財通」的突破性,是首次允許零售投資者直接跨境開設和操作投資戶口,有更大自主度去選擇理財產品。香港銀行公會認為,開展「跨境理財通」可為大灣區銀行業發展理財業務打開更廣的市場,有助銀行業開拓新的增長點。

 

此前香港金管局披露,「跨境理財通」下「北向通」和「南向通」擬各設1500億元人民幣單邊總額度,以及10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額度。

 

股票互聯互通

 

特首林鄭在訪京期間獲中央同意,把按新上市制度在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條件下納入「互聯互通」的選股範圍。

注意,早前傳聞港股通擴容擬納入在香港第二上市的公司,本份《施政報告》中並無提及。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香港將銳意推動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房託基金)的發展,令香港成為亞洲區蓬勃的房託基金市場,加強香港作為首要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集資功能,並為本地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和提供較穩定回報的投資機會。

 

為此,香港政府正研究多管齊下的措施,包括適度放寬房託基金的投資限制、擴大投資者基礎、改進立法和規管架構以利便行業運作,以及加強市場推廣和投資者教育。

私募基金稅務寬免

 

為了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私募基金樞紐地位,政府會為在香港營運的私募基金所分發的附帶權益,在符合若干條件下,提供稅務寬免。

 

政府已就建議諮詢業界,並正擬備相關法例,目標是在短期內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

家族辦公室

 

近年,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蓬勃,是財富及資產管理業重要的增長部分。為進一步推動香港的家族辦公室業務,投資推廣署將成立專責團隊,在香港本地及其他主要市場加強宣傳香港的優勢,並為有興趣來港營辦的家族辦公室提供一站式支持服務。

.已覓得330公頃土地,可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及滿足《長遠房屋策略》10年期約30.1萬個公營房屋需求


.未來10至15年可提供超過10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主要來自北環線沿線約90公頃房屋用地等


.成立「項目促進辦事處」,加快處理大型私人住宅用地發展審批


.運用合共83億元專項撥款,促成非政府機構於2020-21至2022-23三年內提供1.5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推出先導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酒店或賓館作過渡性房屋用途


.於2021年年中推出試行計劃,為輪候公屋超過三年的合資格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


.在2021年第一季完成「劏房」租務管制研究

.邀請房委會及房協在未來公營房屋項目中增加地積比率,以供應5%總樓面面積作社福設施用途

.加強德育、公民和國民教育,深化《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


.強化教師入職、在職及升職前的培訓


.支持香港演藝學院興建新教學設施和學生宿舍

.會創造更多行業為本的就業機會,涵蓋環保、建造及工程、創科等,聘用近年畢業的青年人


.僱員再培訓局於2021年1月推出為期半年的新一期「特別.愛增值」計劃, 提供2萬個名額和培訓津貼

.延長「公共運輸費用補貼計劃」下每月公共運輸開支水平由400元放寬至200元的臨時特別措施六個月


.港鐵將延長原定於今年年底結束的車費八折優惠三個月

.展開全面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及《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以配合土地發展規劃、房屋供應及支持可持續發展


.港鐵已展開東湧線延線、屯門南延線的詳細規劃及設計;並將展開北環線的相關工作及向政府提交南港島線(西段)的項目建議書

.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資助約200間青年初創企業,並為此在「青年發展基金」預留1億元


.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在本地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本地大學畢業生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

.將在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條件下納入「互聯互通」的選股範圍


.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


.就訂立發牌制度監管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進行公眾諮詢

.機管局會以市場化規則入股珠海機場,加強航空優勢


.機管局將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興建多項創新設施,包括自動化停車場及多式聯運中轉大樓等

.與深圳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並與深圳市政府研究在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首批研發大樓落成前, 由香港科技園公司承租和管理深圳福田科創園區部分地方


.於今年12月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智慧城市措施


.推出20億元為期5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吸引海外傑出科研人才來港從事科研工作

.擴大「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範圍;及為參加計劃最少5年並年滿75歲的長者提供第二次免費鑲配活動假牙及相關診療服務


.為紓緩需要長期用藥病人的財政壓力,進一步完善經濟審查機制,擴大「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涵蓋的藥物類別,以及建立不常見疾病資料庫及信息平臺

.將綜援計劃下的「援助失業人士特別計劃」(把適用於身體健全申請人的資產上限放寬一倍)延長六個月


.由2021年8月起把「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恆常化

.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就此於明年年中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制定更進取策略和措施

信報HKEJ公眾號

微信號 : HKEJ_News

新浪微博:@信報HKEJ

相關焦點

  • 林鄭月娥揭曉赴京成果 施政報告以大灣區為主軸
    11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香港立法會發布任內的第四份《施政報告》。她坦言,在籌備報告時,深感任重道遠,「過去一年多,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多重打擊,嚴重損害特區的社會穩定、阻礙經濟發展、破壞香港的國際形象,社會付出了沉重代價。」
  • 港澳關注:​​香港【懶人包】施政報告大幅減「甜」 有咩派糖措施最受惠?
    【菲常網11月25日專訊】導讀:1.香港【懶人包】施政報告大幅減「甜」 有咩派糖措施最受惠?2.中央允香港機場入股珠海機場 新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3.泰國寄澳門木製品藏值86萬冰毒 警檢毒郵包拘三人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涉及多項受關注的房屋民生等措施,包括交通補貼優惠延長、現金津貼輪候公屋基層家庭等:房屋及土地供應:.
  • 【熊貓報】今增85宗確診,16宗源頭不明;不再推全民檢測,考慮引入指定區域封閉式檢測;政府施政報告懶人包;
    新一份施政報告今日(25日)已發表,市民想知自己有無受惠?請留意以下重點措施懶人包:紓困:(解決困難)●明日(26日)起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為旅遊業界推出額外紓困措施,惠及旅行代理商及職員、主業為導遊及領隊的自由作業持證導遊及領隊、以接載旅客為主的旅遊服務巴士司機,涉及6億港元●將「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
  • 曾蔭權鼓勵中學生對《施政報告》發表意見
    九月十四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新界上水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與學生對話,諮詢他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三百多名中五至中七學生在場。中新社發 武仲林 攝         中新社香港九月十四日電 題:香港特首曾蔭權鼓勵中學生對《施政報告》發表意見    中新社記者 鄧卓明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出席中學生諮詢會,就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聽取他們的意見。    是次諮詢會於下午在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舉行。
  • 林鄭月娥第四份施政報告現場側記
    「經過我們多年的努力,房屋供應已初見成果。」林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時公布。觀點地產網 在香港地,每每談到房屋與土地供應,都是一片沉重的氛圍。但11月25日,由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帶來的《施政報告》,向社會宣布了不少好消息。「安得廣廈千萬間?」林鄭月娥在報告中問。
  • 《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記者會答問內容
    記者:林太,你好,你在《施政報告》提出了高中通識科要加強改革,其實當局研究具體會怎樣做?另外,這份《施政報告》要延遲一個月才發表,你十月時說要上京去商討,其實是否往後每年發表《施政報告》時,港府也要準備上京做一輪,才可以回港發表新一份的《施政報告》?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今年《施政報告》內的教育章節,重點是放在培育人才和青年發展。
  • 臺灣陸委會首度以漫畫方式懶人包說明政策
    華夏經緯網4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陸委會昨晚推出官方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懶人包,以12格漫畫強調尤美女版(民間版)根本就是兩岸協議據報導,在民間版懶人包在網絡快速流傳後,陸委會昨天深夜也在官方臉書粉絲團上,公布最新出爐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懶人包,這也是陸委會首度透過社群網站,以漫畫方式的懶人包說明政策。
  • 韓國瑜赴高雄議會作施政報告 正式為請假選2020向市民道歉
    韓國瑜赴高雄議會作施政報告 正式為請假選2020向市民道歉 2020年05月18日 11:0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18日赴議會備詢,在施政報告最後,他首度針對請假3個月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向市民正式道歉,「向市民朋友致上最高歉意,非常非常抱歉,市長不在家,讓市民朋友操心了」。但他強調,回到市府後一天當兩天用,和團隊念茲在茲要趕快讓高雄變得更好。
  • 香港特區政府展開2019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
    人民網香港7月10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今日展開2019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陸續與各界人士會面,聽取意見。 林鄭月娥指出,要持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需要大家一起籌謀,同心協力。
  • 豬心豬腸滿天飛,蘇貞昌發表施政報告後現場亂起來了!
    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昨天台灣「立法院」豬心豬腸齊飛,蘇貞昌發表施政報告時被藍營丟內臟伺候。新招爆出,國民黨團今早在臺「立法院」演講臺潑豬內臟,以表達對蘇貞昌的不滿。在幾次嘗試發表施政報告不果後,臺灣所謂「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27日)在藍營抗議聲中,於「立法院」發表報告,在野的國民黨立委甚至向蘇貞昌丟豬內臟。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朝野立委為了蘇貞昌發表施政報告爆發衝突。國民黨立委不滿民進黨團護航,拿出豬內臟往臺上丟,這是繼水球、麵粉、雞蛋之後,首次發動豬內臟攻擊。臺灣這麼搞,又一次玩出了新花樣。
  • 《施政報告》| 普通市民能拿到什麼「著數」?
    點擊上方「藍字」    輕鬆關注我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25日)宣讀任內第4份《施政報告》。我們這些普通市民,可以獲得哪些「好處」呢?對此,《施政報告》當中提到,有關措施將再延長6個月。即在明年1月1日至6月30日,政府將繼續為每月公共運輸開支超出200元的市民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月補貼上限為400元,預計每月可惠及約380萬名市民。林鄭指,港鐵公司與政府磋商後,亦決定將原定於今年年底結束的車費8折優惠延長3個月至明年3月。
  • 務求政治體制正本清源 新施政報告引領香港再出發
    新華社香港11月25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的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以相當篇幅論述堅持「一國兩制」的意義,務求在政治體制上正本清源。香港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今年施政報告的靈魂所在,「一國兩制」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
  • 林鄭月娥:將赴京與部委協商,希望施政報告包含中央支持政策
    林鄭月娥:將赴京與部委協商,希望施政報告包含中央支持政策 林鄭月娥海外網10月12日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日表示,原定於10月14日發表的施政報告將會延期發表。林鄭月娥解釋,延期宣讀施政報告的原因是經過嚴重的疫情,她梳理了一系列的措施,要求中央考慮及支持。
  •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發表施政報告 努力開創特區發展新局面
    新華社澳門11月16日電(記者郭鑫、王晨曦、胡瑤)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16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題為《強基固本,迎難而進》的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他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將努力開創特區發展新局面,將著力落實八個方面的施政主要任務。  賀一誠在報告中對2020年特區政府的施政作了簡要回顧和總結。
  • 臺灣「央行總裁」製作懶人包 現身說法力挺服貿
    原標題:臺灣「央行總裁」製作懶人包 現身說法力挺服貿  中國臺灣網3月28日消息 據臺灣「中時新聞」報導,服貿爭議不休,服貿懶人包在臺灣網民間瘋傳,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昨日記者會上,主動端出花了2天自製的「服貿懶人包」,以簡單的7點回應媒體提問。
  • 從《澳門施政報告》折射:「封關」帶來的焦慮,大灣區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為此,這次施政報告已經刻意的點了一下題,希望在澳門政府的角度,爭取在疫後重新建立澳門融入大灣區的聯繫,為大家重拾這個信心。當然,施政報告裡面也特意隱晦地指出了必須改變現狀,才有機會彼此走近一步。 ——其核心是提升公共行政效率,切實增強公務人員的服務意識,樹立「一切以市民利益為依歸」的理念,端正服務態度,摒棄官僚作風。
  • 林鄭月娥將赴京與部委協商 冀施政報告含中央支持政策
    【林鄭月娥將赴京與部委協商 冀施政報告含中央支持政策】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月12日表示,原定於10月14日發表的施政報告將會延期發表。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 聚焦民生經濟議題
    原標題:聚焦民生經濟議題 謀劃香港未來發展——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解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月11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全面闡述她以及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及政策。施政報告務實、高效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香港各界期待報告得到充分落實,以實現將香港建設成法治、文明、富足、仁愛的國際都會目標。
  • 香港中國商會:《施政報告》激勵香港青年到內地「創出一片天」
    中新社香港11月27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了其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香港中國商會認為,該份《施政報告》內容全面,讓不同群體從中受惠,亦配合國家發展方向,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就業及創業的支持政策,激勵他們到內地「創出一片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香港特首到訪特殊學校和幼稚園 了解《施政報告》有關建議的可行性
    中新社香港10月28日電 今年《施政報告》諮詢期間,有意見認為可利用特殊學校宿舍部間中出現的剩餘宿位,於長假期時為原校畢業生提供暫託宿位服務。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8日到訪深水埗一所特殊學校和一所幼稚園暨幼兒園,了解有關宿舍情況,探討有關建議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