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 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國的江、浙、閩、廣、臺灣, 以及南洋華僑間,觀音信仰極為普及,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島,自古以來也一直被視為觀世音菩薩應化的道場。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銅觀音坐像
英文名稱:Bronze statue of sitting sound
類別:雜項
規格:一件
品相:美品
這件觀音坐像,而且在手腳以及坐蓮都十分規整,手持柳枝向人間揮灑甘露,意為降幅人間,十分精美,手腳黃銅形成包漿,看起來更具立體感,再看表面自然形成了黑漆古包漿,十分開門見老,額頭有一凹痕,應該是鑲嵌寶石,寶石已經掉落所形成的凹痕,佛像最看開臉和手,其臉部面容慈禧,這就是觀音像的開臉,開臉好的佛像開臉肯定是十分生動的,嘴角的酒窩,臉部的肌肉表現得十分自然,這件觀音開臉可以說在佛像中屬於上上之品,十分難得,手部也十分精美,整體傳神,給人心靜之感。
額頭與胸口的瓔珞有鑲嵌寶石的凹痕,寶石已經脫落,留下了這一個個圓形凹痕。
只有好的作品雕工是全方位乃至任何一個細節都是非常到位的,可以看到背部星星點點的鏽跡,古韻十足,包漿漂亮,顯得十分自然,後背衣服的紋飾也十分清晰,整體做到了曹衣出水的效果,令人十分驚嘆。
黑漆古:古銅長期存放在大氣中鏽蝕機理分析紫銅、青銅、黃銅在大氣中都很穩定,一般小於0.00015毫米/年,在銅表面會生成一層極穩定的保護薄膜,主要是鹼式硫酸銅呈橄欖綠色,還會產生氧化銅(CuO)中黑色,硫化亞銅黑色,及氧化亞錫(SnO)棕黑色。年代越久則鏽層加厚顏色也變深,俗稱為「黑漆古」,若長期在手中把玩則會使表面光亮如鏡俗稱「傳世古」。但在這類古銅中也產生電化學腐蝕,故是「啞聲『。若古銅長期在乾燥的環境中(大氣中或土中)也會產生氧化銅和氧化亞金星呈深黑色,俗稱「黑漆古」
此處可見落款宣德年制四字款,明代佛像價值極高,曾經在拍賣會創下佛像新高的正是明永樂年間的一尊佛像。
大乘佛教極為強調悲心,視悲心為佛法的根本。《佛說法集經》中觀世音菩薩說:「菩薩若行大悲,一切諸佛法如在掌中。」因為大乘的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就是「菩提所緣,緣苦眾生」的悲心發動。悲心人皆有之,而沒有菩薩的廣大,但能通過不斷修學發揮悲心,成為無窮的深廣。沒有悲心所修的功德是人天果報或小乘功德。若具有悲心,一切修行都是成就果德的因緣。所以經中總是說「大悲為上首」。 一切清淨功德都以大悲為領導。擴大同情而成為菩薩的平等悲心,凡夫似乎不易做到。若能以緣起正觀,觀察人與人間的關係,則不難發現到自身與眾生的關切,而能體察一切眾生的苦痛。這是大乘佛教極為重要的價值觀,也是諸大宗派的共識。
觀音可以說是人們最喜愛的神了,一首般若波羅蜜心經就可以體現出來,其中主要講的觀音修行感悟,這件銅觀音整體溫潤如玉,開臉美,手型好,是觀音像中的極品,能借觀音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多一些像觀音一樣的慈悲與柔和,自然就得觀音保佑平安如意。關注小編,鑑賞更多精品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