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排今年的熱門產品,厚磚一定在名單之內。
在今年的秋季陶博會上,厚磚跟巖板一樣——被「扎堆」展示,而其中不乏佛山大小品牌,以及福建陶企。
但在2009年唯格首次提出2CM厚磚時,市場卻未因此激起一片浪花。
那麼,時隔十一年的今天,厚磚火爆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其背後的市場潛力到底有多大?
甚至有人提到,對比房地產,公裝市場對於厚磚來說既是獲取市場增長的好機會,同時也是進入厚磚二階的「過濾網」。
01
厚磚為何「火」了?
這一兩年間,厚磚話題被頻頻提及。
在礦山採集政策收緊,厚磚以「替代石材」之名進攻房產領域的背景下,陶瓷行業對接B端大市場的希望被瞬間放大。
直接導致入局厚磚市場的品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倍增。
與之前相比,厚磚代表品牌宏宇、唯格、HQ不再「孤單」,因為金意陶、冠珠、強輝、馬可波羅、東鵬、蒙娜麗莎、歐神諾、新中源、博德、薩米特、鷹牌2086等陶企已紛紛走進厚磚之路。
而福建產區則有南安協進、寶達、陶藝軒、國星、豪山、鴻華、七彩、名奇、萬利、福馬、德勝、瓦薩齊、萬興、鴻佳、益達、建新等企業。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山東淄博的金獅王、統一、亞行及金卡,江西高安的普京,遼寧法庫的浩松,以及河南內黃的歐米蘭。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
當一個品類擁有足夠多的入局者時,必定會加速市場成熟度。
金意陶厚磚工程案例
再者,一向商業嗅覺靈敏的福建品牌也大量湧入厚磚領域,成為閩清以外最熱衷生產厚磚的產區。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厚磚生產線超70條。其中,福建產區厚磚生產線最多,主打並穩定生產厚磚的生產線在20條左右,加上為了滿足工程項目需求,隨時可轉產厚磚的生產線則超50條。
要知道,生產陶瓷的窯爐不會無緣無故的停下來。而福建產區在那麼多生產線的情況下,產品流通必定大於一切。
而降低售價,讓產品快速流通是第一方式。再者,福建產區在經過長期的市場運營後,其成熟的批發網絡足以讓厚磚迅速地流向市場。
再加上,生產厚磚的福建廠家其實與因石材而聞名的水頭鎮相鄰,因此在抓取石材市場信息及資源時,更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並可藉此讓厚磚銷向石材渠道。
反觀佛山品牌,卻是另一種打法。為抵抗價格戰,其通常會投入一定的研發費用,將技術升級,進而在生產端上降低成本,同時還通過新技術、新包裝,再加以推廣,讓產品重新得到「新價格」。
至於以山東為首的北方產區,他們坐擁天然的地理位置,自然收割北方市場,畢竟厚磚的運費比普通瓷磚要高得多。
誠然,在厚磚氣候逐步形成中,福建品牌起到了「量」上的推動作用,而佛山品牌則通過迭代新技術讓厚磚產生「質變」,再加上北方品牌的呼應。
那麼,厚磚「出圈」便是自然發生的事。
02
厚磚產量翻三倍
其市場潛力到底有多大?
在採訪過程中,唯格CEO姚文江直言:「目前厚磚年產量約有40-50億m,是去年的三倍。」
那麼,厚磚的市場容量是否也是去年的三倍?
而厚磚,無非是房地產和公裝兩大戰場。
就房地產而言,現仍是一個持續增長的市場。據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3日,50大城市累計賣地超過3.51萬億元,同比上漲18.3%。而50大房企拿地已破2.2萬億元,其中,拿地面積前三名分別為碧桂園(3489萬平方米)、中國恆大(2740萬平方米),以及綠地控股(2546萬平方米)。
目前,土地市場已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平均水平,而房企拿地比例明顯超半。即便各房企不是馬上落地施工,也一定在未來的2-3年裡逐步實施。
對於房地產市場容量的增長,HQ已在準備,產能從今年的9000m/日擴充到明年的18000m/日。其國內銷售總經理陳玉靈表示,為向房產項目穩定輸送高性價比產品,一方面需要提升產能,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升級,降低生產成本,以達穩定供應的目的。
HQ的深圳市華盛智地項目
而宏宇集團則已先後成為碧桂園、萬科地產、中國恆大、融創中國、保利發展、新城控股、華潤置地、綠地控股、中海地產、招商蛇口等30多家百強房企的花崗巖景觀磚供應商。
宏宇花崗巖項目萬科唐山新都會
但,有專家指出:預計房企拿地積極性或有所減弱。
如果房企拿地積極性有所減弱,那麼房地產市場容量的持續增長也只是緩慢增長。而未來,陶企若只單純地成為房企的供應商,其並不足以滿足高質的戰略增長。
想做更寬領域的戰略布局,公裝顯然是緊接房地產的核心市場。
首先,我們要為「公裝」正名,即公共建築裝飾裝修。事實上,這也是行業標準用法。
而據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公裝市場規模逾2萬億元。在增量市場持續增長,及存量市場不斷釋放的雙重刺激下,公裝行業產值增速持續維持在8%上下。
還有資料表明,鐵公基(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隧道等)佔了今年政府基建的41%。
公裝市場如此龐大,但陶企的涉足卻是一種高度分散的市場格局。
東鵬景觀仿石磚工程案例
除龍頭陶企對大型公裝項目有所把握之外,數量眾多的小公裝項目主要由區域化的中小型公司對接及完成,而這當中其實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HQ國內銷售總經理陳玉靈提到,在厚磚的銷售比例中,房地產項目佔了7成,而其餘三成分別是由零售,及部分公裝項目組合而成。
顯然,公裝市場對於厚磚而言,是一把走入第二發展階段的關鍵鑰匙。
對此,唯格CEO姚文江也表示:「正因為公裝市場的能量正逐漸釋放,所以我認為厚磚市場增長至少持續三年以上。」
03
穿越「過濾網」的三大關鍵
回望厚磚的發展歷程,在其未爆發之前都只能算是1.0。
究其原因,除了品類名稱有所爭議、產品架構不夠豐富、產品標準各有不同外,更多的是,前期厚磚市場接受著一種「遊擊隊式」的搶佔。
如上文所述,搶佔厚磚市場份額各產區「各憑本事」,導致厚磚品類建設緩慢,也讓其長期處於一種野蠻生長的狀態。
但要拿到進入厚磚2.0的關鍵鑰匙,僅憑以上顯然不足以讓厚磚擠進公裝領域的材料庫中。
幸好,關於厚磚標準制定、技術證書、品質認證等消息開始頻出。
今年,宏宇集團牽頭起草了CECS(花崗巖瓷磚產品標準),目的是為了讓花崗巖類仿石磚有據可依,希望從根源上引導市場的良性發展。
同時,在國家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召開的產品鑑定會上,宏宇集團的「花崗巖瓷磚」被認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宏宇集團牽頭起草了CECS(花崗巖瓷磚產品標準)
而HQ新增的「甩釉技術」也通過了專利申請,該技術以定點甩釉的方式,將墨水精準地噴在磚面上,進而提升紋理清晰度。
託託貝尼作為福建產區的厚磚代表之一,也從白坯、通體坯升級到大顆粒斑點通體坯上。
而在產品豐富度上,已從傳統的砂巖、木紋、水磨石、大理石、花崗石等紋理升級到現在可直接做出切面、噴砂面、火燒面、剁斧面、荔枝面等效果。
唯格自2019年推出30mm石英磚後,還配備16+18+20+30mm的全方位戶外石英磚的解決方案,以及增設了600x1200mm的流行規格。
唯格麻石二代
但在大型公裝項目被頭部企業「包攬」後,其他品牌該如何是好?
事實上,佔據大量公裝市場份額的是來自各區域化小公裝項目。也就是說,留給其他品牌的機會仍然很多。
但背後考驗的是,當地代理商的綜合能力。而這種能力則是穿越厚磚二階「過濾網」的第一關鍵。
唯格CEO姚文江提到:「目前廣東一些大廠的做法是,挑選省級大商,結合他們的能力進攻各地公裝項目。而唯格今年瘋狂招商,目的也是為了布局終端的市場運營網絡。」
顯然,這對於有紮實經銷網絡背景的企業是一種天然的優勢。在總部扶持及大商資源嫁接的雙管齊下,其觸達各地小公裝的效率明顯增高。
而第二關鍵則是價格。因為無論是大、中、小的公裝項目,其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仍然很高。那麼,福建品牌的「價格口碑」優勢猶存,只是在市場發展的越往後,其在終端網絡運營上必須補回一課。
公裝項目厚磚應用場景
第三,同時也是重中之重的關鍵能力——落地服務。
因為目前中小型公裝更多來自酒店民宿、餐飲、品牌連鎖、文化中心等項目,而這些項目除了對材料本身的材質、設計有一定要求以外,還需要具體的落地服務方案。
選材、議價、跟進、施工等一系列服務事宜缺一不可,而且想做好就必須有足夠清晰的服務體系。而這也是為何一些廣東品牌會挑選大商來承接公裝項目的原因之一,通過設置分渠道運作,直接縮短總部對公裝項目的「交付半徑」,而且還能因地制宜提供更多本土化的落地服務方案。
而就「交付半徑」而言,北方產區仍可享受由地理位置帶來的商業紅利。
但若憑單一優勢,沒有長期且大規模地生產厚磚,進而參與到持續競爭的狀態中,那麼後期「掉隊」是大概率的事。更何況,北方品牌還得攻守大商及福建品牌對市場的乘勝追擊。
其實,在厚磚品類越發成熟的當下,行業已為陶企提供了進攻公裝市場的「硬基礎」。只是在進入厚磚二階的這段過程中,得看各品牌如何使盡渾身解數穿越這層「過濾網」,而背後就是為了獲取紮實的市場增長。
本文作者 |鄭在忙
總編輯 | 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