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市仁壽縣城北實驗初級中學班主任教師黃某被學生用磚頭擊打頭部9次後陷入昏迷,至今仍未甦醒。仁壽縣公安局10月25日晚發布警情通報稱,經查,當日中午,仁壽縣某中學學生顏某(男,15歲)因對老師日常管理不滿,在教室內用磚頭將老師黃某頭部打傷。針對當前經常看到網絡報到教師被學生毆打事件頻頻發生,怎樣做到老師的自保及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現淺談一下如何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策略:
(1)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是建立新型良好師生情感關係的出發點
現代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更新教育理念,樹立新型的學生觀,創造民主、文明的校園氛圍,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這是建立新型良好師生情感關係的出發點。如果離開這個出發點,所建立的師生情感關係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根據新的教育理論的要求,教師所充當的角色絕對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學生也不單單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有自己獨立人格尊嚴、個性和需要的人,是主體性尚未完全成熟的處於發展變化中的人,是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人。教師的職責是「促進」、是「培養」、是「引路」,促進以學習能力為中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以積極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思想、觀念的發展變化,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並為發展學生的個性創造條件。這些積極的態度必定會引起學生的積極反應,觸動學生的情感之門,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由衷的愛戴,因而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2)愛心是建立新型良好師生情感關係的源泉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一種實際教育力量。「愛」是教育培養學生的前提和基礎。一位中學特級教師說過:「教育之船,只有藉助於感情之水,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霍懋徵老師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新型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和培養並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事,它需要師生特別是教師的真情付出,它要求教師具有「如火如茶」的感情、「滴水穿石」的精神和「誨人不倦」的態度。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無微不至,於無聲處見真情。「無微不至」絕非「保姆式」的包辦代替,而是發自內心的關注和愛護。
(2) 平等的師生關係是建立新型良好師生情感關係的重要內容 老師與學生關係的親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教學目的的實現。要取得真正的效果,還必須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係。在平等的師生關係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與教師完全平等、有著獨立人格尊嚴的人,不是奴隸,不是出氣筒」,不是「受氣包」。除了真情付出、關懷同護他,公平公正地對待他,悉心引導他尋找智慧,你別無選擇!這種平等關係包含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所謂人格上的平等,即教師不能以長者、智者自居,以賜子者救世主身份自居,給人以居高臨下之感。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防禦心理,形成牴觸情緒,或者使其自尊心受到傷害,自我意識受到壓制,造成屈辱、失敗受挫等消極情感,降低人的體力和智力活動能力。心靈上的平等主要指師生的談話,老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話語,真誠地發自內心地對學生的陳述做出反應。這種反應不能是指令式的,而只能是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的,投入了老師的歡樂、欣喜、同情乃至失望等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達到相互理解和溝通。
(3) 理解信任寬容學生是建立新型良好師生情感關係的關鍵環節
①理解學生
善解人意的人總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和喜愛,他能給周圍的人帶來溫暖和依靠。作為老師,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一個善解人意的親密朋友,在他們遇到推折的時候、犯錯誤的時候、生病的時候去理解他們內心的苦悶和酸痛,通過數的溶體、護相關心,讓他們盡使戰勝圖建,走出圖境:當他們因受表考好成績興高採烈的時候,教師也應該理解孩子們的心情,為他們送上祝福而不是說「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這樣的道理給學生潑冷水。人總該有自己驕傲的事情,為自己驕傲,才能培養自信,驕傲照樣能使人進步。
②信任學生
信任是一種力量,在老師無條件的信任中學生會挖掘和發揮自己的潛能,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獲得自信。面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老師們都會陷入惱,有時會失去能改變他們的信心。我們總會忘記「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定要相信孩子,他們的可塑性很強」等指引我們走出困境的樂觀思想。所以說,人的心態很重要,它會影響你解決問題的方向。面對困難和問題,如果個老師的心態是樂觀、陽光、向上的,他會帶正能量去解決問題,結果肯定是甜的。如果相反,這位老師懷著悲觀消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他的結果可想而知是苦的。所以,教師應該帶著美好的信任去影響學生。
③寬容學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錯誤發生,孩子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教師沒有必要如臨大敵。作為教師,必須在面對錯誤時,幫助學生冷靜地分析錯誤的根由,首先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善待錯誤,要給學生一個自我認知成熟的過程,每次在他們有錯誤的時候,教師要心地去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做出正面的引導和鼓勵,要用愛心、細心、耐心去改變學生。寬容的力量是巨大的,鼓勵的動力是巨大的,善待錯誤不是說不批評、不教育、聽之任之,而是要分析原因,尋找合適的方式,用欣賞與寬容代替簡單的責罰。那種眼裡揉不得半點沙子的做法,是不符合教育的規律的,也是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社會總有那些心理不正常的人,老師付出很多,但是他們看不到,只盯著部分老師的缺點,而且帶著放大鏡去看。人無完人,誰都有缺點,特別年輕老師的缺點更多,但是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會改變的。希望我們老師寬容對待學生和家長,但是也希望學生和家長也要寬容對待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