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畢業因迷茫而選擇間隔年 間隔年(Gap Year)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閩南網

­  每年秋季之後,學成歸來的學子,有的已經開始工作,有的還在尋覓合適的崗位;還有一部分人選擇放慢腳步,以「間隔」的形式去接觸社會,花一段時間了解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是:畢業了,反而感到幾分迷茫。

­  迷茫之際

­  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時間

­  「我選擇間隔年的最大原因是迷茫。」

­  王希曾就讀於美國明德學院。畢業後,他覺得自己「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而無法抉擇,於是就決定給自己一個緩衝期。「當時擺在我眼前的有很多條路,也有很多壓力。父母希望我能繼續深造,身邊的同齡人也都開始找工作了。我也已經拿到不錯的offer,而且大三的時候就在國內創辦了一個留學諮詢公司。升學、就業、創業,這麼多條路,我卻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條。」

­  不僅是王希,對許多在畢業後選擇間隔年的海歸來說,「迷茫」是促使他們選擇間隔年方式進行自我調整的重要原因。

­  柳洋今年剛從法國雷登高等商學院畢業回國,她原本計劃畢業後就工作,卻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哪方面的工作。「人就像一隻小小的昆蟲,希望自己的觸角可以伸展向各個方面,去更多地接觸世界、了解社會。我希望通過短暫的停歇,想清自己要往哪方面發展,摸清自己的興趣所在。」

­  在中國,許多海歸併不是刻意選擇間隔年。國外高校的畢業時間和國內不一致,海歸在回國找工作時存在困難。沒有及時找到工作、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時,有的海歸便順水推舟,給自己安排了間隔年計劃。

­  2017年7月,鍾寧寧從新加坡管理大學畢業。「因為在國外留學,我錯過了2016年的秋招。這樣的話,滿意的工作不太好找,我就選擇了間隔年。而且前幾年留學也很辛苦,可以藉此機會調整一下。」

­  間隔年階段

­  既是休整 也是提升自我的良機

­  停下疾行的步伐,海歸們在間隔年都做些什麼?

­  許多海歸首先做的是自己想做而沒實現的事情,另外便是繼續提升自我、找尋方向。大部分海歸在間隔年期間,還在積極找工作。

­  「前兩年實在太忙了,回來之後我先休息了一段時間,把之前落下的電視劇、動畫片全給看了。另外,我還和朋友一起去了趟柬埔寨,也終於染了心心念念的粉色頭髮。」鍾寧寧說。

­  回國前,柳洋在歐洲各地剛剛完成了一場一個人的旅行。「間隔年的前兩個月,我一個人窮遊了歐洲10多個國家、20幾個城市。一路上我住的都是青年旅社,在途中認識了很多國外友人,交了很多朋友。」

­  回國後,柳洋參加了一個主要由留學生和海歸組成的短期支教活動。「我朋友是『E間學堂』支教項目的發起人之一,於是我也參加到這個項目中,支教活動持續了半個月。」

­  除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許多海歸在「休整」的同時,也不忘提升自我,繼續找工作,為未來做準備。

­  「鑑於父母希望我繼續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而我又想創業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我在間隔年同時要做好幾件事。」王希說,「一個是準備GRE考試;二是遠程參與國內公司的工作,當時我還在美國,公司的事情只能遠程遙控;三是讀書,我在間隔年期間讀了很多很感興趣的書,各式各樣的書。另外也去健身、鑽研廚藝。」

­  作為剛畢業的海歸,柳洋並沒有太多的資金支持自己的間隔年活動。除了父母的幫助外,柳洋通過兼職攝影師,幫朋友和客戶拍攝寫真來賺取間隔年的花費。在旅行和兼職的同時,她還在網上投遞簡歷、找工作,並拿到攜程管培生的offer。

­  鍾寧寧也是如此,在調整了一段時間後,她便開始準備2017年的秋招。

­  同時,她還做了一段時間英語工作室的老師。「那是一個小區裡的小型工作室,原本只是簡單地教小學生英語。我和另外一個研究生去了之後,組織了許多活動,還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來做宣傳,產生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  但是,這份工作並不符合父母的期待,家裡常常因此出現爭吵。在秋招中拿到銀行的offer後,鍾寧寧便辭掉工作室的工作,選擇了父母眼中相對穩定的單位。這時,距正式工作還有一段時間,鍾寧寧開始準備特許註冊金融分析師考試,並在今年夏天去了趟北京參加考試。

相關焦點

  • Gap Year是「浪費」嗎?選擇了間隔年的萊斯新生這樣說…
    作者:Bamboo,北大社會學畢業,留學全知道教育觀察員Gap Year(間隔年)是什麼?間隔年是指學生畢業之後,空檔一年做些其他的事情,再進入學校或社會。如果說學校沒有積極地推進國際學生入學,或者聯合國內高校設置go local的項目,選擇申請gap year可能會成為值得考慮的選項。到底孩子要不要延遲入學?不上學又能幹些什麼?晚一年入學真的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 受疫情影響,該不該選擇Gap year「間隔年」?
    這種形勢下,網上關於gap year的討論也熱火朝天。有人打死也不想gap,有人已經gap一年了,對今年的情況感到失望。還有人樂觀地覺得gap一年還能增加自己的經歷。可是你匆忙地就要決定gap嗎,你真的了解gap year嗎?你有想好gap的一年你要做什麼嗎?
  • 間隔年到底值不值?gap year後的就業困境|雅思口語素材
    間隔年這個概念,本來指的是國外高中生畢業後下,先不上大學,間隔一年,在這期間可以去旅遊,去實習,為自己大學選什麼專業、以後從事什麼職業,提前體驗提前規劃。高考後不趕緊上大學,這在國內激烈的競爭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倒是很多人在畢業工作幾年後,因為種種原因,會選擇gap year。
  • gap year什麼意思 gap year什麼意思中文意思
    Gap Year這個詞最近出現的頻率確實不低,那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梗的出處又是哪裡呢? Gap Year,間隔年的簡稱,通常被留學生用來委婉的描述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賦閒在家啃老這種狀態。 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gap year了。
  • 【SGI教育】關於間隔年(Gap Year)的一切!刷馬桶的王子和總統的女兒...
    間隔年(Gap Year)是西方國家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生活的有一種方式。這期間學生通常選擇去旅行,做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志願者工作。引申到教育界,根據Wikipedia的釋義:A gap year experience can last for several weeks, a semester, or up to a year or more.
  • 歐巴馬女兒選擇的Gap Year,中國的學生能不能試?
    幾年前,孫東純的一本《遲到的間隔年》走向了很多的年輕人,為年輕人打開新世界的同時也遭致了不少質疑,如「間隔年: 中國大學生的尷尬」、「對未來普遍性的迷茫,又不願意去做一些能賺錢卻不喜歡的工作,這樣一批人在激烈競爭中就過起了間隔年」。流行於歐美國家的gap year, 為何到了中國不被肯定甚至慘遭鄙夷呢?什麼是Gap Year?
  • Gap和Defer是個啥?間隔年如何規劃
    gap year間隔年,gap year,特指在畢業後,先不繼續讀書或工作,而進行社會實踐,自我認知的「經驗學習」。學生間隔年之後,要繼續完成學業,只不過畢業後,希望有大塊的時間,做校外的事情。如果一個高中畢業生,畢業後就去修車鋪當了技工;本科畢業生,畢業就去公司做市場文員,然後一直從事這個職業。這並不叫「間隔年」,而只是就業。在以往的實踐裡,間隔年規劃得當,對以後的升學幫助是非常大的。
  • gap year是什麼意思?了解下
    在繁重的課業、快節奏的生活中,gap year 成為越來越熱門的話題。就連不少已經工作的人都嚷著想要一個間隔年。
  • 考研英語熟詞闢義||gap間隔年;chapter特定時期;dominant(基因)顯示的
    Ø (大的)差距,差額,差別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ituations, amounts, groups of people etcØ 時間間隙,時間間隔a period of time when nothing is happening, that exists between two other periods of time when
  • 疫情之下高中畢業生陷入兩難 選擇「間隔年」的人數增多
    選擇上大學的人要面臨以線上課程為主的教學安排,而選擇休間隔年的人則無法按計劃出國旅行或參加實習活動。哪個才是正確的選擇?Devon Tyrie had a plan for the 2020-2021 academic year.
  • Gap Year 空檔年
    那Jo,今天給我們帶來的新詞是什麼呢? Jo: Well today we are going talk about - Gap year. Gap year. Sun Chen: Gap year?這個詞是挺時髦的,尤其是對學生來說。
  • gap的用法,a gap year空檔年,年輕人怎麼體驗生活
    Leave a gap between your car and the next.在你的車和旁邊的車之間留點間隔。The gate was locked but we went through a gap in the fence.
  • 雙語閱讀|疫情之下高中畢業生陷入兩難 選擇「間隔年」的人數增多
    選擇上大學的人要面臨以線上課程為主的教學安排,而選擇休間隔年的人則無法按計劃出國旅行或參加實習活動。哪個才是正確的選擇? Devon Tyrie had a plan for the 2020-2021 academic year.
  • 沒工作不讀書 這些人在畢業後的間隔年去幹嘛了?
    間隔年是啥?間隔年通常是一個學期或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進行體驗式的學習。間隔年通常是在高中或者本科結束,在讀研究生或工作之前的時間裡開展的。間隔年的目的是讓人們在職業和個人方面有更符合實際的認識。If you're thinking a gap year is just a time to slack off and avoid the hard work required to pursue a college degree, think again.如果你以為間隔年就是做一條鹹魚,逃避取得學位所付出的努力的話,那你再想想吧。
  • 2020年美國大學至暗時刻,是否選擇Gap Year?
    就同學們存在的疑問,我們接下來就來聊聊選擇Gap Year前,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對於已經決定gap的同學們,又該怎樣利用好這半學期/一學年的時間呢?什麼是 Gap Year(間隔年)?Gap Year(間隔年)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之後擴展到其他國家。一般常見於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 教育新視角 間隔年(Gap Year)管窺
    這篇文章說的就是流行於歐美國家青年學子中的間隔年(Gap Year)。間隔年發端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在獲得大學錄取通知書後,許多歐美學子會選擇向大學申請延遲一年入學,在這個間隔年期間,他們會選擇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甚至會遠赴世界各地開展公益服務、開展探險等活動,學子們一邊開展社會實踐,一邊思考自己到底在大學裡需要補充哪些知識的短板,所以間隔年又被很多學子稱為「覺醒年」。
  • 2020年選擇Gap Year的加拿大畢業生們,腸子都悔青了
    2020年對於每一位加拿大留學生來說都充滿著挑戰與艱辛。飛機停飛、學校停課、企業大範圍停工、籤證暫停審批,讓不少應屆畢業生不得不選擇在今年Gap Year。不過,在爽了幾個月後,他們腸子都悔青了。Gap Year,又稱間隔年。
  • 英國大學生的「gap year」到底是什麼?| 六分鐘英語
    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選擇從學業中抽出一段時間去旅行或積累工作經驗。 Yes, and this is what we call a 『gap year』.是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間隔年」。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意思是觀念。而且有很多原因使人們選擇間隔年。 That’s right.
  • 疫情留學間隔年:你要 gap 嘛?很多人 gap 會影響今年的申請嗎?
    問題是,學生們是應該接受這種不同,照常參加秋季學期的學習生活,還是應該申請間隔年(gap year),期待明年一切都會回歸正常?今天咱們就來談談 「間隔年」。在 CD 上,全球的學生們都在討論,今年要 gap,還是繼續堅持入讀呀?
  • 沒工作不讀書,這些名人在間隔年都去幹嘛了?
    要不,乾脆把火關掉,半成品放冰箱,抽出時間好好想想,gap一下。間隔年是啥?間隔年通常是一個學期或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進行體驗式的學習。間隔年通常是在高中或者本科結束,在讀研究生或工作之前的時間裡開展的。間隔年的目的是讓人們在職業和個人方面有更符合實際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