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朋友最近很苦惱,她家兒子都3歲了,晚上睡覺還老是習慣摸著她睡。比如,睡覺前要摸著媽媽的臉、拽著媽媽的手、摟著媽媽的胳膊等,如果媽媽不讓摸,他就睡不著,還會哭鬧。朋友擔心這是一種過分依賴媽媽的病,就想帶他到醫院檢查一下。
結果,醫生說這孩子一點問題都沒有,晚上要摸著媽媽才能睡,估計是內心缺乏安全感。而且,醫生還說,孩子其實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睡覺前可能就是抓著東西才能睡著的,比如睡前會抓著臍帶,或者是摸著自己的「小屋」,這樣他才會睡得安穩。
而且,醫生還說,這種摸著媽媽才能入睡的行為,其實也是一種「另類飢餓」或者「皮膚飢餓」,就是孩子內心喜歡媽媽,依賴媽媽,晚上需要媽媽陪伴才能入睡,所以寶媽不要拒絕。
一旦拒絕孩子的親密接觸,會讓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孩子「皮膚飢餓」,說到底就是希望通過與媽媽親密的皮膚接觸,尋找安全感。畢竟,在孩子的心裡,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就是媽媽了,之前出生前在媽媽肚子裡,出生後也是恨不得與媽媽黏在一起。如果媽媽故意不讓孩子摸著、抱著入睡,孩子內心就會很受傷,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
尤其是小孩子,之前有臍帶與媽媽血脈相連,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適應與媽媽的分離。如果媽媽再一味拒接孩子的親密接觸,就會讓孩子有一種強行與媽媽分開的痛苦感受,時間長了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不想孩子受傷害,媽媽在滿足孩子「皮膚飢餓」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等孩子主動,而是要主動多跟孩子親近
就像我朋友,總是因為兒子晚上睡覺要摸著她入睡而苦惱,甚至還覺得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可想而知,期間肯定是拒絕過孩子很多次的,孩子內心會很受傷。所以,不要拒絕孩子的親近,也不要等著孩子主動,而是要主動跟孩子親近。比如,平時上下班的時候要主動抱抱和親吻孩子,走路時要主動拉著或者抱著孩子,摸摸孩子的小臉誇獎孩子,等等。
通過這些主動的親密接觸,孩子會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內心的安全感會一點點積攢起來。這樣就算偶爾與媽媽分離,他們也不會胡思亂想,覺得媽媽不愛自己。
2.晚上睡覺可以主動摟著、抓著孩子
既然孩子「皮膚飢餓」,那麼晚上入睡是滿足孩子的最佳時間。因為,晚上媽媽和孩子會穿著睡衣,有很多的身體接觸,孩子會更有安全感。所以,晚上睡覺時,媽媽可以主動摟著孩子,抓著孩子的小手、小胳膊,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就在身邊,這樣他才會安然入睡。
3.對於小寶寶,除了餵奶時,其他時間也要多抱抱
除了會主動摸著媽媽入睡的孩子,其實一些小寶寶也是需要跟媽媽皮膚接觸的。但是,有的寶媽擔心孩子太黏著自己,總是對孩子哭了不抱,除了餵奶就交給家人抱。其實,這樣也不利於寶寶安全感的建立,還會讓寶寶內心很恐懼。
要知道,孩子出生後依賴媽媽,是正常的現象。畢竟,寶寶出生前跟媽媽呼吸相關,出生後也只有待在媽媽的懷抱才更有安全感。因此,媽媽們除了餵奶,其他時間也要多抱抱寶寶。別擔心寶寶太依賴媽媽的懷抱,等到度過安全依賴期,寶寶就不會總哭鬧找媽媽了。
今日話題:寶媽們,你家孩子有晚上摸著媽媽睡覺的習慣嗎?
~~~~~~~~~~~~~~~~
當媽之後,每天心情就像過山車。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譁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充電,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採訪稿,如今熱衷育兒寫作。關注【檸果育兒】大家每天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相互取暖,雲上牧娃。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