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存儲晶片巨頭SK 海力士發布了 176 層 512 Gb 三層 TLC 4D NAND 快閃記憶體。而在11月初,美光科技宣布已批量出貨全球首款 176 層 3D NAND 快閃記憶體。
而三大存儲晶片巨頭中,三星也表示,176層的NAND產品,將於2021年一季度發布,並且將會有更多的基於176層的產品推出。
為何三大巨頭都不約而同的在這個時候推出176層NAND技術?一方面與技術進步有關,發布到現在這個階段,大家都有了176層技術,自然而然就推出來了。
另外一方面,則與中國廠商給予的壓力有關,因為中國存儲晶片廠商,在今年也發布了128層的NAND技術,追上了SK海力士、三星、美光等。
如果再不保持著與中國廠商的技術優勢,那麼勢力影響到巨頭們的市場、營收、利潤等,因為中國廠商一旦產能上來了,就會打價格戰,只有保持技術領先,才會影響變小。
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在NAND領域,市場規模排全球第一,買下了全球37%的NAND產品,所以是NAND廠商們最大的收入來源。
而長江存儲是國內專業做NAND快閃記憶體的廠商,今年2季度,推出了自己的128層堆疊的NAND產品,在當時三星、SK海力士、美光的技術也就是128層,也就意味著中國廠商追上來了,打破了國際巨頭們的壟斷和定價權。
並且按照長江存儲的規劃,二期建設完成之後,產能將佔全球NAND產能的15-20%,那麼勢必影響巨頭們的利潤。
所以導致美光、SK海力士們真的是坐不住了,趕緊推出自己的新產品,以期在技術上保持優勢,從而不至於失去中國這個大市場。
對此,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可見,中國企業要想在存儲領域真正追上國際巨頭們,其實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