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重慶南路從書店街變身商旅街 遊客最愛文創旅館

2021-01-09 贏商網

臺北市重慶南路已從書店街轉型,變成商旅一條街。 (楊竣傑攝)

  飛機、捷運、巴士、火車或高鐵上,您常會不期然遇見觀光客,餐廳或小吃攤上,也時常可聽到操著非臺灣口音旅客…。今年來臺旅客即將破一千萬人次,幾為臺灣近半人口,大量觀光客來臺,已悄然改變了臺灣產業結構、教育制度、就業市場等。邁向觀光大國的臺灣,如何大步走,使臺灣觀光可以永續呢?系列專題將以產業結構調整、面臨困境及臺灣觀光的未來三大部分,分四天進行探討。

  夜幕低垂,昔日被稱為「書店一條街」的臺北市重慶南路上,已經看不見書店林立,反而被商務旅館攻佔,老字號的「臺灣商務印書館」搬遷後,書店字樣仍鑲嵌在建築物上,門口卻早已掛上「Hotel & Hostel」招牌;在高聳的新光大樓注視下,火車站前商圈已悄悄轉型,成為迎接自由行旅客的「商旅一條街」。

  重慶南路悄悄轉型

  臺灣今年將邁入千萬觀光大國,觀光產業面對如洪水般湧入的觀光客,都已快速轉型,旅宿業最明顯。房屋仲介統計,自由行旅客去年增加263萬人次,每日約有7205人,每日平均需3600間房,客房需求大增,讓交通最方便的臺北車站周邊,就有14間商務旅館,加上新興的青年旅館,北車的風景已經大變身。

  走一趟北車就能印證,近4年北市旅館房間數增加7200間,一般旅館就貢獻5700間,北車周邊的考友社、肯德基、地球村、臺灣商務印書館等原址,搖身一變為商務旅館。

  觀光局旅館查報督導中心主任劉士銘提到,近5年(民國99年至103年)一般旅館平均房價自1881元增加至2093元,成長11.27%,平均住房率則由42.76%增至53.78%,增加11.02% ,且逐年成長;這股商機也讓國際旅館品牌紛紛在臺灣「插旗」,以往只能在國外看到的W飯店、大倉久和飯店、文華東方酒店等,都在看重這波觀光潮,進駐臺灣。

  遊客最愛文創旅館

  不只星級飯店受惠,特色旅館也隨之出現。臺中文創旅館「紅點文旅」被英國媒體喻為「全球最好玩的飯店」,總經理吳宗穎說,臺灣旅客原本佔9成,今年降至8成多,反而是今年港客比例倍增,從1月的4%,8月就增至15%,自由行市場明顯蓬勃發展。

  吳宗穎提到,這些背包客年輕化、勇於嘗試,紅點文旅這類風格設計型旅館很吃香,因為自由行旅客會上網找,並在旅館所在地的臺中老城區觀光,這也是團客較難接觸到的深度之旅。

  吳宗穎強調,臺灣有很多旅宿、民宿在追求硬體提升時,將臺灣文化放進來,這將是一種趨勢,也是觀光客想要看的。「臺灣旅館應結合文化勢力,如臺中草悟道、範特喜老屋改建、宮原眼科,都是很棒的文創之旅。」只要方向正確,各產業一定都能雨露均沾。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時報 記者 楊俊傑,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出版業危急,臺北書店街「變法圖存」
    中新社臺北4月21日電 題:出版業危急,臺北書店街「變法圖存」  中新社記者 龍敏 劉舒凌  位於臺北車站附近的重慶南路書店街,曾經是老臺北人購書逛街的首選地。  如今,臺北車站車水馬龍、熱鬧如昔,重慶南路書店街卻已榮光不再,旅館一家一家開,書店卻一家一家關。
  • 臺北人留戀的「精神地標」——漫步臺北重慶南路書店街
    臺北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就是愛讀書的臺北人記憶裡的「精神地標」。不久前去臺北,第一件事就是專程前往重慶南路逛書店,感受這條書店街的文化氣息。 這裡承載著臺北人百年閱讀記憶。重慶南路是臺北市一條重要道路,它位於中正區、共有三段,臺灣總統府就坐落在重慶南路一段122號。重慶南路一段曾聚集臺北百家書店,素有「臺北書店街」的美稱,作為臺北的重要文化地標,這裡承載著臺北百年閱讀記憶。
  • 迎難而上 臺書店業者找尋新出路|臺灣|書店|重慶南路|沈榮裕|臺北|...
    圖為臺北重慶南路「封街悅讀趴」活動現場。臺北市重南書街促進會供圖馬路塗鴉、說書人講故事、童書公益拍賣……近日,一場名為「封街悅讀趴」的活動在臺北重慶南路舉行。豐富精彩的親子活動,營造出濃濃的閱讀氛圍,也帶動了兒童圖書的銷量。
  • 漫步臺北書店街-中新網
    漫步臺北書店街   中新網2月18日電臺灣《旺報》今日刊載大陸遊客黃瓊喻撰寫的文章,介紹其行走臺北書店街的見聞。
  • 漫步臺北書店街:書店文化值得大陸業者學習借鑑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大陸遊客黃瓊喻撰寫的文章,介紹其行走臺北書店街的見聞。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的購書中心在哪?臺灣的朋友建議我去臺北的重慶南路書店街走走,說那裡是臺灣最大的書市。  深秋的一天清晨,我乘車專程到臺北去逛書店街。出臺北車站,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聞名已久的重慶南路書店街。
  • 寶島文藝之旅 臺北書店地圖之重慶南路
    摘要:說起臺北的重慶南路一段,出名的仍是讀書人都心領神會、位於重慶南路一段的「書店街」,它是臺北市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臺北市最大的書店以及老字號書店集中地,積聚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重慶南路──一座飄著墨香的書店街 海外網8月7日電 在臺北,無論哪條商業街上都少不了書店。
  • 臺北書街沒落,大陸簡體書逆市風行 書商:印簡體書像印鈔票
    臺海網10月15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薛洋 文/圖)臺北市重慶南路曾是聞名海內外的書街,鼎盛時期光一樓店面就匯集了100多家書店,如今僅剩下6家,書街近乎名存實亡。
  • 書香不敵咖啡香 臺北市重慶南路書店八成已倒閉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有60多年歷史的臺北市重慶南路書街,近年來在經濟不景氣及網絡書店的夾擊下,從全盛時期的100多家書店到現在僅剩約20家。下個月又有兩家書店因撐不下去將歇業,其它店家為了存活,有的將轉型賣麵包及咖啡。   在重慶南路開了40多年的儒林書店,店內貼出9月20日將歇業的告示,全店書籍以7折起出清。
  • 臺灣書店,正在慢慢消失
    王英豪攝喜歡臺灣文藝氣息的人可能不願聽到這樣的消息:臺灣的書店正在一家家消失減少。臺北重慶南路曾經是一條充滿書店的街,全盛時期多達100多家書店,如今卻只剩下10家,而且還在持續減少。文藝出版界人士和愛書之人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呼籲臺灣當局推出有效手段,有計劃地鼓勵閱讀,振興出版業。
  • 實拍臺北的街道,全是用大陸的城市來命名,南京路啊重慶路啊等等
    2、臺北重慶南路,出名的是讀書人都心領神會、位於重慶南路一段的「書店街」,它是臺北市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臺北市最大的書店以及老字號書店集中地,積聚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可惜昔日被稱為「書店街」的重慶南路,已經看不見書店林立,反而被商務旅館攻佔。在高聳的新光大樓注視下,火車站前商圈已悄悄轉型,成為迎接自由行旅客的「商旅一條街」。
  • 走一趟變身後的臺北迪化街 不止是文創
    走一趟「變身」後和你想像完全不一樣的迪化街,你會發現不論是飲食、文化、歷史、創意……每一樣都能成為旅行中微小但令人難忘的深刻體驗。出發第1站→愜意小店→輕食專賣鹹花生咖啡館臉書:www.facebook.com/saltpeanutscafe地址:臺北市迪化街一段197號電話:02 2557 8679營業時間:每日
  • 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即將關閉,實體書店今年怎麼了?
    牯嶺街一代的舊書店以及重慶南路一代的書店街曾經最為有名。日據時代,牯嶺街城南是當時的臺北文教中心,空氣裡夾雜的都是經史子集,章回線裝小說的黴爛味兒和剛出廠新書的印刷味兒。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之後,大批日本人撤離,大堆大堆用得上用不上的書都被遺留下,並被人們在牯嶺街和南海路兜售,逐漸發展為舊書街。
  • 楊照:臺北市重慶南路最有價值的資產早已淪喪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新網9月5日電 臺北市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快要消失了,怎麼辦?這是目前臺灣島內的一個熱門話題。著名作家楊照5日在臺灣《聯合報》撰文說,重慶南路最有價值的資產,二十年前就開始消失了。而今,最美好的都已不在,再來談保存,又有什麼好保存的呢?保存這些折扣書、盜版光碟、參考書、暢銷書的銷售空間,有什麼意義?
  • 臺北著名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即將關閉,實體書店今年怎麼了
    臺北就像一隻貓,書店就是它的毛髮。牯嶺街一代的舊書店以及重慶南路一代的書店街曾經最為有名。日據時代,牯嶺街城南是當時的臺北文教中心,空氣裡夾雜的都是經史子集,章回線裝小說的黴爛味兒和剛出廠新書的印刷味兒。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之後,大批日本人撤離,大堆大堆用得上用不上的書都被遺留下,並被人們在牯嶺街和南海路兜售,逐漸發展為舊書街。
  • 45年老字號書店倒閉關門 臺北「書店一條街」僅剩個位數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重慶南路過去曾是知名的「書店一條街」,但近年不少老字號書店紛紛歇業,已有45年歷史的建弘書局日前也公告要結束營業,昨日(22日)則是最後一天開店,從白天起人潮就絡繹不絕,書店業績也是睽違多年來,難得突破百萬(新臺幣,下同)。
  • 臺北書街:喧囂中能否安留一隅
    有人說,一條街的衰落比一個人的老去更令人傷感,尤其是一條書街。  今年2月,作家楊照在臺北國際書展上演講,開場便說:「我理想中的書店是一段年代,是一條街。」這條街就是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  然而,這條代表臺北閱讀記憶的書街已逐年衰落。由全盛時期有100多家書店,跌到目前僅剩10餘家實體書店。
  • 商米助力重慶網紅街道改造,「三層馬路」變身智慧文商旅創新街區
    1月16日,李子壩三層馬路首開區智慧街區啟動發布會在重慶市渝中區召開, 「三層馬路首開區文商旅」項目運營方,重慶萊格寶實業有限公司和國內著名物聯網科技公司商米籤署合作協議,兩者將共同助力重慶渝中區政府將「三層馬路首開區文商旅」項目打造成國內一流的智能街區。
  • 臺北的書店
    曾任遠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現任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臺北像個大臉盆,四面環山,淡水河貫穿而過。河左岸是新北市,發展慢些,勉強可類比為浦東;右岸的臺北城伴河而起,由西而東而北而南,不停向外擴展,直到山邊。臺北的書店發展,眾所周知的「書店街」重慶南路,雖說1930年代已算繁華的街廓所在,但除了知名的「新高堂」,書店或恐還不像戰後般密集。
  • 「把對的書賣給對的人」——一家臺北書店的兩岸故事
    「把對的書賣給對的人」——一家臺北書店的兩岸故事來源:新華社2017年04月23日 23:22:32顯示圖片   新華社臺北4月23日電(記者查文曄章利新)作為臺北人記憶中的「書店街」,重慶南路曾是臺灣當之無愧的「文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