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脾氣。當遇到不開心的時候,無名的憤怒之火會很快佔據大腦,憤怒會完全失控。但是不管你為什麼生氣,最終你都會受傷。生活中有很多煩惱,所以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學會享受現在。
不善於控制情緒的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感覺良好,做事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走自己的路。結果,大事不能做,小事不想做,最後什麼也做不了。
一、定義你是誰
1.真實性=自我覺知×勇氣
自我意識意味著你是情感捉迷藏遊戲的大師。當我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當我們試圖適應周圍的環境時,無論我們加入體育社、啦啦隊、戲劇社還是不加入任何社團,我們都會隱藏真實的自己,或者主要根據我們加入的社團來決定我們的身份。我們習慣於傾聽外界的聲音和動態,卻忘記了內心的聲音。我們太在乎給外界留下好印象,卻忘記了真正的意義。
勇氣是花足夠的時間與你的心和諧相處的自然結果。事實上,「勇氣」這個詞的拉丁詞根意思是肉體的中心部分,也就是你的心。勇氣需要堅強的心。一個已經融入社會多年並有自我意識的人,當他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會為此感到自豪。當你感到自我完善和自我釋放時,你會有動力去尋找勇氣,展示真實的自己。一旦你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這種自發的連鎖反應會讓你變得更有勇氣做自己。
2.自戀症=(自尊心) ×特權
自戀是孤獨的最終表現。當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增強時,他會減少對舞臺上或生活中其他人的關注。
自尊的平方會產生特權思想,通常會帶來失望。當你認為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會相信你有權享受特殊待遇。這種想法導致人們追求瞬間的快樂,這也導致了過去幾年經濟和房價的崩潰。如今最常見的情感是「挫敗的驕傲」。不僅房地產泡沫破滅了,特權泡沫也破滅了。
特權思想是高期望的另一種表現,而失望是高期望的自然結果。可以說,特權思想是期望的平方,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它也可能導致相當令人失望的下跌。我們看到一些工作中的人對他們周圍的人漠不關心。這些人在商店裡偷路或插隊,他們還在各種網站上發表重要聲明。
3.正直=真實×無形×可靠
一個人的正直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固執。
著名小說家、學者和基督教神學家劉易斯寫道:「正直意味著即使沒有人注意你,你也能做正確的事。」正直不需要觀眾。可靠性包括兼容性、忠誠度和言行的一致性。
不管你面臨什麼樣的情況,誠信都可以和你的價值觀可靠地結合起來。如果你看到一個人的正直,那麼他可能正在實踐你所欽佩的生活方式,成為一個男人。如果這三種品質中的任何一種缺失了,完整性的差距就會再次出現。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你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你不能像往常一樣表現出你的正直。
二、找到滿足
1.幸福=想要擁有的/擁有想要的
如果有人有權抱怨生活的苦澀和殘酷,那一定是海倫·凱勒。但她對此心存感激,因為正是這些缺陷讓她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她是關於幸福本質的深入評論員。「許多人對真正的幸福有錯誤的理解。幸福不是從自我滿足中獲得的,而是通過為崇高的使命服務獲得的。」她還寫道:「當幸福的一扇門關閉時,另一扇門就會打開;但是我們總是被關在門外,看不到另一扇門為我們打開。
最後,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學會面對現實,但我們不應該被恐懼吞噬。當你猶豫的時候,把注意力集中在給你帶來快樂的事情上,這樣你就更有可能把恐懼變成愛。
2.喜悅=愛-恐懼
快樂是心靈的表達。諷刺的是,如果我們願意放棄尋找幸福,我們可能會找到快樂。塞林格寫道:「幸福和快樂之間最奇妙的區別在於,幸福是靜止的,而快樂是流動的。」
恐懼產生恐懼,而愛產生愛。當我們逐漸擺脫過去恐懼的陰影,不再感到空虛,而是處於充滿愛的狀態時,我們往往會改變過去的那些習慣,選擇愛而不是恐懼。愛情就像電流。我們可以選擇關閉或打開它。它只是基於我們是否願意生活在對黑暗的恐懼中。只要我們生活在愛中,快樂就會慢慢流入。
3.信仰=信念/智力
每當我們變得過於依賴智慧,我們就會失去與自己信仰的聯繫。信仰挖掘靈魂的智慧,而智慧挖掘思想的理性。信仰是思想和思想的交匯點。
積極的思考和成熟的頭腦是通往信仰的正確道路。不幸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精神或意識形態上的苦惱,因為我們太依賴盲目的信仰或合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