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媽媽把老師打成小便失禁: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2021-03-04 教育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長成什麼樣全看父母如何教導,

慣子如殺子。

——教育編輯部

近日,一個女孩母親毒打老師的視頻發出來後,全網譁然。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10歲小女孩丟了錢,很是氣憤,就在教室門口貼了一張紙,上面寫著:

「誰敢進來就讓你少一條腿;

「不是我們班的人不能進入;

「誰進來一秒鐘就會死。」

 

這麼暴力,充滿戾氣的話,竟是由一個10歲小女孩寫出來。

 

真是不敢相信!

 

有些小朋友,毫不理會她的威脅,非要進來。

 

互相推搡間,引發了衝突。

 

老師聞聲趕來,勸說無果,只好找來女孩的家長。

 

沒想到,女孩的母親,帶了好幾個成年男子氣勢洶洶地趕來。

 

老師還沒說幾句話,一名黑衣男子就拿著不知名的紅色液體,直接潑到老師的臉上。

 

老師想要拿出手機報警,另一名男子直接搶過手機,用手按住了她的頭和脖子。

 

其他人立刻全撲上去打老師。

 

最令人感到發指的是,女孩母親竟然用尖頭鞋使勁踢老師的下體,造成老師小便失禁。

 

視頻發出來後,簡直讓人驚呆了。

 

真是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美國著名心理學大師班杜拉,曾用兒童觀察大人攻擊充氣娃娃的實驗證明:

 

父母的行為、動作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孩子們觀察、學習,並且加工、內化成自己的認知。

 

父母的行為習慣,是孩子學習的活教材。

 

媽媽蠻橫無理,孩子就學得囂張跋扈。

 

熊孩子的一切問題,都有跡可循。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熊家長

 

還記得,那個10歲小男孩,在上海某書店內,猥褻5歲女童的新聞嗎?

5月21日,博主@這裡張聰吖,發微博生氣地控訴:

 

起初,小男孩想要誘騙女孩去男廁所,被小女孩拒絕。

 

隨後,男孩看四下無人,竟然膽大包天地掀開小女孩的裙子,把手伸進女孩的內褲中亂摸,

 

更可惡的是,男孩看女孩懵懂無知,更加肆無忌憚。

 

還試圖讓小女孩舔其下體.

 

看到這裡,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

 

一個10歲的孩子怎麼會有如此齷齪的想法和行為,女孩的家人如果知道,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即將離開的時候,小女孩對媽媽說了男孩的奇怪行為。

 

媽媽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女兒,可能經歷了不好的事情,迅速調取商場監控,找到男孩媽媽說理。

 

沒想到,男孩媽媽不但沒有對孩子錯誤的行為感到抱歉,反而態度惡劣,

拒絕道歉後,甚至不惜往女孩身上潑髒水:那是她自願的。

 

還無比囂張地說:「我們是上海本地人,不怕被調查。」

 

而作惡的男孩,因為有了母親的撐腰,全盤否定自己的行為。

 

隨後,男孩母親拉著男孩蠻橫無比地離開了書店。

 

氣憤難耐,女孩媽媽報警求助。

 

但男孩家人,拒接電話,至今都不肯現身配合調查。

 

記得有這樣一句電影臺詞: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長成什麼樣全看父母如何教導。

 

如果孩子成為「禽獸」,那麼家長一定「功不可沒」。

 

慣子如殺子。

 

總覺得「孩子還小」,「一味護短」,「無底線的縱容」,只會將孩子一步步被推向犯罪的深淵。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孩在超市裡偷東西,母親沒有責怪他,反而誇他聰明能幹。

 

長大後,小孩成為了一名慣犯。

 

直到有一次偷東西被人發現,鋃鐺入獄。

 

養兒二十多年,到頭來一切枉然。

 

母親後悔莫及。

 

現實中,有多少這樣的例子。

 

父母保持旁觀者的姿態,任憑子女自行其事,絲毫不給予勸阻,讓孩子一直沉淪在錯誤中,愈演愈烈,直至東窗事發。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

 

孩子的每一種心裡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是父母扭曲的愛,助長了孩子作惡的氣焰,使得孩子更加肆意妄為。

 

是父母無原則無底線的教育,讓孩子在道德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領路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如果孩子錯了,那麼一定是父母錯了。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超乎想像

 

前些日子,看到這樣一段視頻:

 

商場裡,一位男子跪在地上,女人拿著鞋子對他拳打腳踢。

 

男人沒有任何反抗,就這樣卑微地跪著。

 

他們身邊站著一個小女孩,正「冷漠」地看著爸爸,和媽媽一樣的鄙視。

 

更可怕的是,媽媽教唆女兒「打死他」。

 

女兒竟真的拿著鞋子向爸爸打去.


孩子是一面鏡子。

 

孩子的行為都會折射出父母的行為。

 

媽媽不把丈夫放在眼裡,隨意辱罵毆打,孩子就不會知道什麼叫尊重,什麼叫長幼有別。

 

因為,父母所有的行為,語言,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聽在耳中。

 

經過日久天長的潛移默化,內化成孩子自已的觀念

 

前些天,學校舉行了一次志願者活動,班裡的學生到養老院探望老人。

 

養老院裡有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班長帶著其他學生把老人家的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

 

這一次,班長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要知道,許多這個年紀的學生連地都沒掃過,而他居然能把家務活做得如此整潔有序。

 

活動結束後,我特意在班裡表揚了班長。

 

班長卻不好意思的說:

 

「其實我奶奶也是行動不便的老人,每次探望奶奶,媽媽就會和我一起給奶奶收拾房子,給奶奶做好吃的,陪奶奶聊天。

看多了,做多了,自然就會了。」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

 

心理學家班杜拉就曾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發現:

 

真正能夠影響孩子的,並不是言論和空洞的道理,而是成年人的行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是父母說了什麼,而是做了什麼。

 

就像臺灣著名教育專家洪蘭教授說的那樣: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有怎麼樣的輸入,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輸出。

 

教育亦是如此。

 

孩子是模仿父母的行為,父母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甚至還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孩子,是父母行為的結果。

 

父母,則是孩子品行的因。

 

身教大於言傳,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5月21日,網友@宇兄宇弟在抖音發了一段視頻,引來了網友們的稱讚。

 

因為兒子一時貪玩,將黑色墨水直接從高樓上潑下,導致樓下住戶的外牆,衣服,地面都「遭了殃」。

 

@宇兄宇弟無奈地感嘆:「一家家道歉還得找保潔,這生的是個什麼玩意!」

 

吐槽歸吐槽,孩子母親第一時間帶著孩子挨家挨戶地道歉。

 

將被孩子禍害的「衣物」拿回家親自手洗,有些洗不乾淨的,就去買新的賠給別人。


而爸爸則吊著安全繩,一遍一遍地清洗小區住戶的外層。

 

爸爸說:「不是要替孩子做,是這活孩子確實幹不了。」

 

不過爸爸在幹活的時候,孩子全程站在太陽底下陪著。 

 

爸爸媽媽用行動給孩子上了一節畢生難忘的課程,讓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真正成功的父母,不是溺愛孩子,不是給孩子多好的物質生活。

 

而是教孩子如何做人。

 

身教大於言傳。

 

就像主持人董卿說的: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去做什麼樣的人。」

 

教育的本質,就是後浪推動前浪,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如果你想讓孩子讀書,你就去讀書,而且在他面前讀書。

 

如果你想讓孩子品格優秀,你就去約束好自己的壞習慣,時刻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

 

父母身體力行地教育,才是孩子優秀的捷徑。

 

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都是完全相同的。

 

長大後之所以會有各種不同的性格,是生活環境和父母養育方式所塑造出來。

 

父母給予孩子的星辰大海,孩子眼裡便有了光。

 

父母在孩子的世界撒播善良的種子,孩子就會收穫甜美的果實。

 

父母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樣子。

 

點亮「在看」,與君共勉!

*作者:喬一,愛寫作,愛掙錢,愛旅遊。來源:教育致力於為1~12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

相關焦點

  •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網友說:「孩子跟著一個這樣的媽媽,真是可悲!」  的確,為了一己私慾,就讓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去做壞事,實在令人不齒。別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其實孩子都在看、在學習,並以此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就像前段時間,10歲男孩在書店猥褻5歲女童後,其母竟誣陷女童是自願的;以及去年轟動全國的大連13歲男孩,在殺害10歲女孩後,其母竟淡定地幫他清理血跡……  這些讓人心驚到害怕的孩子,背後都有著三觀不正的父母。
  • 被這位奇葩媽媽刷新三觀!別忘了: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這幾天刷微博看到了一則新聞,新聞中媽媽的做法簡直刷新了我的三觀。被這位媽媽的奇葩做法刷新三觀了事情發生在一家體育用品店,這位媽媽正帶著孩子在店裡挑選球鞋,最終她選擇了兩雙耐克鞋,總共應該支付1769元。
  • 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孩子!
    我的母親以前夏天散步時總撿一些礦泉水瓶之類,我的孩子也同樣撿,他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反而覺得是一件很光榮的事。「爸爸你看,那還有一個瓶子!」我們家長用身體力行一點一滴影響著孩子。我的奶奶如今還健在,88歲的高齡了,但現在我依然和我父親一樣每天都給老人家打個電話。從小奶奶、爺爺特別疼我,我也疼他們;但爺爺早已不在了,我把所有的思念和感恩之情放在了奶奶身上。
  •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母親,關係到你的孩子將成為什麼樣的孩子
    昨天是母親節,我看到很多媽媽都收到了孩子送的母親節禮物和祝福,當然,也有很多媽媽沒有收到孩子送的禮物和祝福。當我在看這些曬出來的禮物和祝福時,內心有個聲音在說「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媽媽呢?」我也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一天,我也能夠寫出閱讀量10萬加的文章來。昨天母親節,接了個小活兒,把掙來的錢全部給了大寶,讓他自行支配。大寶看到的時候發自肺腑的說:「媽媽,你真厲害!」我告訴他:「兒子,媽媽相信在媽媽的努力下,媽媽寫文章會越來越厲害,你也是一樣,找對方向,不懈努力,都可以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高度。」
  • 孩子喜歡什麼樣的媽媽?
    大家好我是傑語媽媽,我今天分享的課題是,孩子喜歡什麼樣的媽媽。我看到一份有趣的調查報告,調查的題目是孩子喜歡什麼樣的媽媽?這次調查是心理專家在我們國家八個城市發放了5萬份問卷,一共調查了母子達2萬多人,結果顯示。說話強制型和指令時的媽媽最不受歡迎,孩子最喜歡的是像朋友一樣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媽媽。這與研究兒童心理的蒙臺索利所倡導的給孩子尊重與自由關愛與培養結論是一致的。
  • 幼兒園錄像告訴你,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什麼樣孩子更受歡迎
    前段時間媽媽們主要關注孩子哭到了什麼時候,吃的怎麼樣,睡的怎麼樣。孩子的狀態明顯好轉之後老母親們的操心開始轉向更深層次:孩子在幼兒園受歡迎嗎,是怎麼交朋友的?有沒有被欺負,被孤立,受到排擠怎麼辦?這是一部兒童行為心理解密紀錄片,全片共計8集,以10個4~5歲孩子為主人公,用隱藏的固定攝像頭,記錄和觀察他們在一所幼兒園裡一周的生活。不同的是,紀錄片裡不會像普通幼兒園那樣,按部就班地安排孩子們吃飯、睡覺、學習等,而是設計了各種實驗,以及多項考驗和展示孩子們各方面水平和能力的遊戲。
  • 一組漫畫讓你看清:你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孩子並不知道該怎麼生活、怎麼學習,而父母的行為就是最好的榜樣。教育孩子,也需要提高自己。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董卿在面對面裡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 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前幾天,閨蜜到我家來做客,看著我家孩子自己認真地在書桌前寫作業,就說,你真是好福氣啊,生了一個這麼乖巧的寶寶,自己自覺寫作業。我家孩子做作業就是能拖就拖,一下要喝水,一下要上廁所,一下身上癢,不是這毛病就是那毛病,真的是頭疼得要命。我聽了笑了笑,我家娃也不是天生就會自覺寫作業的,好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
  •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所以幼兒園的3年裡,他永遠是全校去的最晚的,放學接的最早的,也是唯一一個不寫一個字的孩子。這個時候會有一些不服氣的爸爸媽媽說,你這是把孩子教育壞了!不,相反,我的所有想法都會提前和孩子溝通,詢問他自己的意見,如果他的想法我不那麼贊同,我就會說:媽媽還有一個更好的主意,你要不要聽下?聽完後你再做決定怎麼樣?
  • 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你有沒有嘗試過在孩子面前模仿他做過的事?有位外國媽媽當著女兒的面模仿女兒曾經不小心製造出來的&34;,女兒的反應可愛又暖心,也讓人感受到這個家庭平時的教育如何。看完這個視頻,不少網友感慨:&34;還有更多網友說:&34;都說&34;,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 什麼樣的孩子討老師喜歡?結果你可能猜不到
    有一個女孩,她熱情又活潑,和誰都處得來,和誰都玩得開。可是有一點,她的學習平平,令家長憂心不已。女孩的家長特別羨慕那些成績好的孩子,他們經常考高分,獲得各種獎狀、獎勵,家長也會被老師邀請做分享。有一次,女孩家長收到老師的信息,她感動得淚流滿面:原來她的孩子是如此優秀!
  • 《我家那小子》告訴你:你有什麼樣的媽媽,未來就是什麼樣的命
    不過這部綜藝在帶給我們歡樂的同時,媽媽們的一言一行,以及教育方式也值得我們深思。因為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媽媽,決定了你未來會過什麼樣的日子。首先,我們先來看朱雨辰的媽媽,因為整部劇中她被吐槽的最多,育兒方式堪稱全中國的反面教材。
  • 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你有沒有嘗試過在孩子面前模仿他做過的事?有位外國媽媽當著女兒的面模仿女兒曾經不小心製造出來的"麻煩",女兒的反應可愛又暖心,也讓人感受到這個家庭平時的教育如何。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第一件事,這位媽媽端著一碗麥片走過來,結果"不小心"摔倒了,麥片灑了一地。她手足無措地坐在地上收拾著,女兒看到後溫和地說:"你怎麼了?"
  • 「你媽媽沒資格掃大街」,面對同學的嘲笑,10歲女孩霸氣護母
    01「你媽媽都沒有資格掃大街」,10歲女孩霸氣護母的舉動溫暖人心有這麼一個街頭採訪視頻火了起來,視頻中的媽媽是一個清潔工,每天打掃著大街小巷她的女兒是個小學生,因為自己正好正在清理孩子學校附近的街道,想著女兒馬上就要放學了,就打算順便接孩子。當時女兒正和兩個同學一起,看到媽媽的時候,兩個同學對著女兒說道:「你媽媽是個掃大街的。」
  • 10歲女孩交出作文,全文訴說媽媽各種不合格,老師含淚打滿分
    「世上只有媽媽好」相信很多人小時候唱過這首歌,然而每個媽媽都會有各自的脾氣,無論媽媽是什麼樣的性格,做兒女的也都覺得自己的媽媽是最好媽媽。有時候孩子也會有一些怨言,這些抱怨多數是媽媽管自己管得太多,太過嚴厲等等。
  • 10歲女孩被老師體罰致死,只因做錯了兩道題,原本孩子還有活命機會
    9月10號當天,在四川蒼溪縣的某一處小學中發生了一起老師體罰學生的事件,一名10歲的女生在教師節當天被數學老師體罰致死,死者當天還給老師送過花。據當時了解到,事件發生在9月10號的那一天,10歲多的小女孩像往常一樣去學校上課,因為那天是教師節,小女孩還親自到學校旁的一家花店去給老師買了一束鮮花並特意的送到老師面前
  • 女孩教育,3歲不早,10歲不晚!
    教育是一份高難度工作,因為任何一份普通工作都有培訓的機會,而教育這份「工作」沒人給你機會去練習,我們只能通過自主學習。如果你的女兒現在1歲、2歲、3歲,請你一定要放棄「孩子還小」這種想法,一定從現在開始對她進行教育。當然,也有人會問,我的女兒已經10歲了,是不是已經晚了?
  • 湖北女孩患罕見疾病 小便失禁大便全靠媽媽手摳
    原標題:小便失禁大便全靠媽媽手摳,新洲女孩得了全國僅200例的罕見疾病 武漢晚報9月2日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張璟禕 陶火應)「家珍兒,雖然病魔讓你失去了雙腎,但是你永遠不會失去家人對你的愛護,那怕只有一線生機,我們也不會放棄。從此以後,你只能靠血透維持生命,我們全家人一起去努力,去堅守,只要你能活著就好。」
  • 女孩患大小便失禁班主任每天為其換尿褲(組圖)
    ,每次小便時疼得滿地打滾    ■因不能走路,5年來媽媽每天帶著好幾條褲子背著她去上學,一旦她尿褲子就為她換上    ■她學習成績一直全班第一,班主任老師為她建博客,讓其他孩子知道什麼是堅強    ■記者 陶彬 實習生 呂闖/報導    張爽開學就上小學6年級了,這些年來,每天都是媽媽背著她走7裡路去上學。
  • 什麼樣的教育是媽媽的新教育
    70-90年代大多數家庭只是想著讓孩子上學就行,至於學好學壞、長大成為什麼樣的人基本上都沒想過。現在都想著如何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那個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競爭突顯,這就對家庭的教育無形中提了一個更高的要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密不可分,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