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新規規範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

2020-12-20 搜狐網
衛生部新規規範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18日23:27  中國新聞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中新網11月18日電 中國衛生部近日公布了新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

  衛生部指出,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設立人類精子庫必須經衛生部批准,供精供卵均為人道主義行為,禁止買賣,必須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則。

  衛生部對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技術人員行為準則做了多項嚴格規定,其中包括禁止無醫學指徵的性別選擇,禁止實施代孕技術,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條例規定的夫婦以及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禁止複製人等。

  近年中國多胎妊娠的發生率明顯提高,主要原因是使用促排卵藥物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即試管嬰兒技術的實施。衛生部明確規定35歲以下的婦女第一助孕周期移植胚胎總數不得超過2個,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必須具備選擇性減胎技術。

  衛生部還規定,供精者必須原籍為中國公民,必須達到健康檢查標準。每一個人類精子庫都必須建立一套監控機制,衛生部將建立一個中央信息庫,最大限度的減少後代近親結婚的可能。





相關焦點

  • 衛生部發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施細則
    單一精液標本使用禁超5次  衛生部昨日發布的《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校驗實施細則》提出,每一位供精者的精液標本不得使5名以上婦女妊娠並分娩。  細則規定,開展胚胎移植技術和供精人工授精技術的機構,應與經衛生部審核批准的人類精子庫籤訂供精協議,並明確說明具體的使用用途。
  • 衛生部:嚴禁複製人 輔助生殖技術要遵守7大原則
    衛生部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等規範 多胎妊娠必須減胎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 朱玉)衛生部近期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相關技術規範、基本標準和倫理原則,這3個文件具有諸多的新聞點,其中一條即為對採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後的多胎妊娠必須實施減胎術,避免雙胎,嚴禁三胎和三胎以上的妊娠分娩。
  • 衛生部:禁止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央視國際報導,衛生部近日公布了新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要求醫療機構在實施試管嬰兒技術中,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 衛生部共批准88家機構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
    記者今天(2月5日)從衛生部獲悉,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國共審核批准了88家機構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10家機構設置人類精子庫。衛生部重申,中國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嚴禁私自採精、採卵。我國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精子庫技術實行嚴格準入制度,不符合條件者一律不予批准,違反規定者將受到相應處罰。
  • 衛生部公布可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單位(名單)
    中新網4月2日電 據中國中央電視臺消息,衛生部4月2日公布了上海、雲南、廣東、甘肅、山東、江西等地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設置人類精子庫的單位。  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單位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和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技術;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和供精人工授精技術;上海中國福利會和平婦幼保健院、廣東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原深圳市中心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甘肅省蘭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要不要打開潘多拉的盒子——由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引發的倫理思考
    但是,作為一項發展迅速並與新生命誕生密切相關的新技術,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所帶來的有關倫理方面的問題也正在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日前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倫理研究中心邱仁宗研究員在「公眾理解生命科學科普高級論壇」上向記者介紹了在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後應值得注意的各種倫理問題。
  • 衛生部要求加強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人類精子庫管理
    衛生部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應制定轄區內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機構的設置規劃並加強管理,不可盲目增加開展上述技術的機構,嚴禁此項技術的商業化和產業化;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和管理,對未經審批擅自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進行嚴格的清理和處罰。
  • 打擊違法亂象 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
    打擊違法亂象 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 2020-11-19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類生殖規則應由法律規範
    作者 陳杰人  據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中國衛生部近日修訂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包括複製人、單身婦女輔助生殖技術、代孕技術、人與異種配子雜交等在內的10項技術被禁止,與此同時,該規範及相關文件還規定:對採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後的多胎妊娠必須實施減胎術,嚴禁三胎以上的妊娠分娩。
  • 衛生部新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控制多胎妊娠
    衛生部新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控制多胎妊娠     北京電 衛生部最近公布了新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對醫療機構使用有關技術作出嚴格規限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規定,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技術人員「三個必須」:必須遵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必須嚴格遵守知情同意、知情選擇的自願原則;必須尊重患者隱私權。  新修訂的《規範》,特別強調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必須經衛生部批准,並要求醫療機構在實施試管嬰兒技術中,嚴格控制多胎妊娠。
  • 衛生部26日公布第一批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培訓基地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記者 周婷玉)衛生部26日公布,12家醫學機構成為第一批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技術培訓基地。    這12家機構分別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市婦產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蘭州大學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廣東計劃生育專科醫院人類精子庫、浙江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所人類精子庫。
  • 法院關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子女的裁判規則
    、杜紅芸訴某大學仁和醫院醫療服務合同、侵害隱私權案案例要旨:按照衛生部在2001年8月1號起施行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的規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只能在經過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進行登記的醫療機構中實施,而開展供精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技術及其衍生技術的醫療機構,由衛生部審批。
  • 衛生部新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 禁止複製人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央視國際報導,衛生部近日公布了新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要求醫療機構在實施試管嬰兒技術中禁止複製人。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要求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技術人員必須遵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必須嚴格遵守知情同意、知情選擇的自願原則;必須尊重患者隱私權外,還必須禁止無醫學指徵的性別選擇。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還要求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技術人員禁止實施代孕技術;禁止實施胚胎贈送;禁止開展人類嵌合體胚胎試驗研究;禁止複製人。
  • 國家衛生計生委來湘督查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專項整治行動
    按照原衛生部、總後勤部衛生部《關於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要求,國家衛生計生委督查組一行6人,在婦幼健康服務司副司長秦耕帶領下,於8月29-30日來湖南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督查。
  •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不斷進步 輔助生殖市場規模增加
    #孕期經歷#輔助生殖技術是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輔助生殖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不孕症已經發展為21世紀的第三大疾病,隨著人類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不斷增加,間接導致不孕不育症發病率逐漸增加。隨著國家二胎政策放開,輔助生殖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我國潛在輔助生殖市場超過千億元。
  •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加強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管理的指導...
    為進一步加強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以下統稱輔助生殖技術)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刻不容緩      (一)嚴格監督管理。輔助生殖技術涉及醫學、社會、倫理、法律等諸多問題,屬於限制性應用的特殊臨床診療技術,必須嚴格監管,規範實施。
  • 12家機構可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設置精子庫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中國衛生部消息,衛生部近日公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12家機構作為第一批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技術培訓基地。衛生部要求已納入轄區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設置規劃,擬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設置人類精子庫的機構,在提出評審申請前,其臨床、實驗室負責人及主要技術人員,必須到培訓基地接受相應的培訓,並獲得《培訓合格證書》,否則,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將不受理其申請。
  • 中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醫學高峰論壇
    大會美方主席、來自美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韋特海姆醫學院的Daniel Christie教授致      原總後衛生部部長、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張立平,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醫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閆學峰,大會美方主席、美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韋特海姆醫學院Daniel Christie教授分別為大會致辭。
  • 濰坊市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順利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校驗評審
    12月16日,山東省衛健委組織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評審專家組對濰坊市人民醫院夫精人工授精技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ICSI)及其衍生技術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項校驗。評審專家組分為管理與倫理組、臨床學組、實驗學組、男科與化驗室組、綜合執法組5個小組,分別通過聽取匯報、查看現場、審閱資料、核驗技術人員資質、現場訪談、問卷考核等形式對濰坊市人民醫院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細緻的評審
  • 合理保障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下的生育權補償性實現
    原因有三:其一是根據輔助生殖技術必須嚴格遵守知情同意、知情選擇的自願原則,小琴丈夫已去世,無法再籤署胚胎解凍及知情同意書;其二是小琴夫婦在胚胎保存期間兩年以來從未補交過冷凍費用,視為主觀放棄胚胎;其三是小琴現為單身婦女,根據原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的保護後代原則、公益原則規定,醫院無法為單身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